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40|回复: 1

调查称医药广告最爱“租”院士作“虎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8 03: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1》调研发现

医药广告最爱“租”院士

近日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发布一项研究称,院士过度参与商业活动有利用院士头衔“寻租”的嫌疑,不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

该项研究汇集在《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1》中,研究者重点观察了2009年以来广告软文中的院士形象。研究发现,医药类广告最爱拉院士作“虎皮”,研究以2009年南方某省都市报为例,该报全年共有18篇广告软文涉及中国两院院士。分析其主题,11篇涉及院士的软文是在卖药,4篇在卖食品,2篇在卖房子,还有1篇是教育类。这18篇涉及两院院士的软文之中,除一篇软文没有直接出现院士姓名外,其余17篇中的院士均出现了原始姓名。18篇软文中有5篇提及院士参加广告主举办的学术类会议;5篇提及院士参加广告主的研发和设计工作;4篇广告软文中广告主称产品或服务基于院士的某种理念或者技术;3篇广告软文引用院士所说的与产品有一定联系的言论;另有1篇广告软文引用院士的名称。

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广告软文中,院士都并非广告的直接宣传推销者,院士既不是软文的消息来源,也并非软文的中心人物,广告商家是在间接借用“院士”的科学权威身份,作为商品“科学性”的标签。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样的软文极易产生“院士做广告”的感觉。

报告组织者、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詹正茂表示,由于院士人数少,学术地位高,很多单位或企业在搞活动时请院士出席并许诺给予高额的“出场费”,借此利用院士进行产品虚假宣传,不但误导了消费者,也干扰了院士的日常科研活动。“尽管在许多软文之中院士并非直接参与经济和广告活动,而是被动地被广告商利用加以宣传,但广告软文中出现的院士形象与商业利益、经济利益联系紧密,容易使得公众形成对院士的不良印象,认为院士利用头衔获得经济利益。”

在中国工程院的官方网站上,常年滚动播出的“公告中心”中有不少内容是院士本人发出的声明,多是表明自己与某个会议、某种药品、某个厂家没有关系,提醒广大群众谨防上当受骗。“只要是院士本人发来的这类声明,我们一般是来函照登,且长期留置首页,就是为了让广大网友明辨是非。”工程院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蔡文清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于 2011/9/8 0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受嗟来之食的气节何在?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气节何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