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904|回复: 1

哈尔滨中医院院长生前收集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 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19: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托补消炎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双花30克,黄连10克,野菊花30克,连翘20克、地丁30克。
   功能:补气,解毒。]主治:痈、疽、疖肿及其它一切球菌化脓性疾病。]服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用。
   加减应用:发热甚者加黄苓大便燥结者加大黄;慢性毛囊炎加公丁香10克,儿茶10克,王不留行12克、瓜萎12克通乳汁,去黄芪免乳汁增多(已溃仍用黄芪),另加乌加乌梅30克、广皮30克、建曲6克,对哺乳期乳腺炎减少乳汁。肠痈加大黄9克(泡)、玄明粉6克(泡)、石菖蒲15克;丹毒加泽泻20克、木瓜12克、泽泻20克。脓毒败血症西洋参6克(另煎)、大黄9克、黄苓12克、水牛角粉30克。
   姜莲养肠汤   中草药批发13784986855qq316777500 空心胶囊
   组成:干姜3克、毛姜10克、阿胶10克、旱莲草20克、当归10克、黄连6克、白术10克、木香6克、防风6克、炙甘草6克。
   功能: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或挟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末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煎服方法:每日一剂,头煎二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两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二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以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两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辨证要点:一定要把握气阳阴精亏虚,寒热气血互结壅遏,以病程久远,形体消瘦,面容憔悴,腹痛隐顿,按之不减;畏寒肢冷,唇红口干,不甚喜欢,便泻鹜溏为主证。
   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二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行气香苏散
    组成:紫苏10克、香附12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台乌药10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小茴香10克、草豆蔻10克、六神曲12克、白芷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温通行气,和胃止痛。
    主治;气滞中寒,饮食生冷,外感寒邪胃胀胃病,寒疝腹痛,妇女痛经等。
    加减运用:兼恶心呕吐加藿香10克,半夏10克;并腹泻苔白腻苍术10克、茯苓15克;寒热错杂加黄连6克,吴茱萸1克,伤食嗳腐苔浊厚腻莱菔子15克、鸡内金15克、焦山楂15克、连翘10克;并胸胁胀痛加柴胡10克、郁金12克。
    启闭汤
    组成: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白茯苓10克、滑石10克、通草4克、生苡仁10克、川黄柏10克、琥珀末2克(分服)
    功能:化瘀散结,清利湿热。
    主治:老年前列腺肥大引起之小腹胀急,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畅。
    用法:每日一剂。每剂煎两次,隔4—10小时服。吞服琥珀末,常粘在口腔粘膜上,不易除去,可先用蜜调匀再服,最好将琥珀末装入胶囊内,与汤剂同时服用。草药批发13784986855qq316777500 空心胶囊

    加减运用:因反复导尿或保留导尿引起茎中不适者,加生甘草梢3克;茎中刺痛甚则小腹亦痛者加车前草30克,石韦15克;面色晄白,神气怯弱有气虚之证者,可酌加生黄芪后,小便可由点滴而逐渐通畅,如尚示通者,可加用土狗一对、红花10克,增其化瘀之力,小便点滴色赤而有灼热感者,再加知母10克以清其热。
    更年康汤
    组成:玄参丹参、党参各10克,天冬麦冬各5克,生地熟地各12克,柏子仁、熟枣仁各10克,远志5克,当归3克,茯苓、浮小麦白芍各10克,元胡6克,龙骨牡蛎各15克,五味子桔梗各5克。
    服法:养心、益阴、安神、镇潜。
    主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按语: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学上虽然没有这一种病的专有名称,但对妇女更年期的生理现象和病理状态都有早有深入的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妇妇在绝经期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已竭,冲任失调所致,根据辨证的不同在不治疗上概括为养心、益阴、安神、镇潜八字,综观全方配伍恰当,凡妇女更年期的情志抑郁、心烦多疑善虑,甚至骨节烦酸、时似感冒头晕头痛等征候群,本方有良好疗效。
    加减运用:如自汗不已,可加麻黄根、杜蛎;面颊潮红,可加丹皮地骨皮;带下过多,可加海螵蛸芡实;头晕眩可加天麻
    消肿七针方
    取穴: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
    用法:温针,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同时服用“温阳解凝方”
    功效:温阳利湿,消肿通络
    主治:鹤膝风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肌肉瘦削。
    加减运用:膝肿明显,加三阴交、复留。疼痛明显,加鹤顶、委中
    温阳解凝方
    组成:熟附块10克、麻黄5克、熟地12克、白芥子10克、炒黄苓10克、苍白术各10克、汉防已12克、泽泻10克、独活10克、牛膝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
    功效:温阳利水、祛风止痛。
    主治:鹤膝风。
    加减运用:膝肿明显,加蒲公英15克,倍防已,疼痛明显,加仙灵脾10克,倍附块;日久成瘀,加白花蛇舌草30克;体虚者加黄芪15克。
    病由肝肾不足,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节所致,一般病程日久,治疗颇为棘手,本方攻补兼施,往往一、二诊即获显效。阴虚、有邪热之症者则不宜于用本方。
    在症状好转,肿痛减轻,活动灵便后,可改用四物四藤汤加减,以收全功。
    饮酒不节 杀人顷刻 中药解酒 功效独特
    处方为:1、石膏汤:石膏12克、葛根10克、干姜6克。
    盅酒:枳木具子10克、干姜2克、砂仁1克。
    葛花解酲汤:葛花10克、砂仁10克|白蔻10克、青皮10克、神曲6克、白术6克、干姜6克、泽泻6克、陈皮5克、人参5克、云苓5克、猪苓5克、木香2克。
    枳葛饮:枳木具子5克,葛根5克。
    新加正气
    组成:苏叶10克、藿香10克、连翘15克、薄荷5克、白芷10克、川连10克、黄苓10克、甘草5克功能:解表化温,清热和中。
    主治:小儿外感表证,风邪挟温、阻中化热者。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水煎为150毫升。一岁经内一次服20毫升,二岁经内30毫升,三岁经上150毫升日分三次服之。
    加减:咳嗽加前胡10克,杏仁5克;恶心呕吐加半夏10克,陈皮5克;腹泻加滑石12克,炒薏仁10克。
戒烟不用愁 中药帮你忙
   吸烟在我国约有近400年的历史,许多嗜烟者,已深感其害,但多次想戒又戒不掉。现介绍几则用之有效的中药处方,以帮助有决心戒烟的同志,除掉这一不良习惯。中草药批发13784986855qq316777500 空心胶囊

   戒烟汤药:炙紫菀、炙冬花各15克,破故纸、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橘红、桔梗各12克,川贝、射干、罂粟壳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细辛3克,每日一剂,一般6-9剂,能使有10年以上烟龄或烟瘾较大的人,将烟戒掉。
   戒烟药茶:绿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水煮,谢谢砂糖少许调和,当茶饮服,每日8-12次,连用2-3天。或单用则耳根250克,煎水当茶饮,每天早晚各煎服一剂。
   戒烟药酒:取则耳根60克,远志、甘草各20克,地龙广藿香、薄荷各15克,共捣碎与60度高粱酒1000毫升共浸泡7-15天即可服用。戒烟时,每天服8-12次,每次服10-15毫升。
   戒烟药糖:取藿香60克,鱼腥草50克,地龙、远志各45克,薄荷、甘草各30克,白人参15克,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次,每次20分钟。
   合并煎液,小火浓缩至煎液稠厚时加白砂糖200克,口服葡萄粉50克,调匀。继续煎熬至用铲子挑起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趁热将糖倒入表面涂有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将糖分割成百余小块。经常含用即可。
   贴药戒烟:食用味精、肉桂、丁香各等份研末,每次取0.5克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或加少许酒做成药饼,贴敷于合谷穴(在腕背桡侧横纹上约0.7寸处),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连贴2-3次。贴药10分钟后,视烟量大小,可试吸香烟1-2支,多数人可出现味变淡、头昏、恶心、呕吐、频吐涎沫、厌烟面不再想吸烟。
   嗅药戒烟:取槟榔一枚,钻一个眼,装入烟袋油少许,开水泡两个小时后取出,装到小瓶子或小盒子里,随身携带。想吸烟时放在鼻子上嗅一嗅,嗅上3-4次,一般也就不想再吸烟了。
   内火来自五脏六腑
   不少中老年人有早晨起来口干、口苦的现象;还有的人五心烦热、头痛、头昏、烦躁而不能人睡;有少数人和别人说话时,有一种口臭味,尽管反复刷牙仍无济于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祖国医学认为:这是人体内产生的“内火”。由于人们年龄的增长,机体及脏腑的功能开始衰退,从面导致人体阴阳不平衡。
   由于机体脏腑功能盛衰情况不同,其产生的“内火”轻重不同,有的人感觉明显,有的人则无任何感觉,常常未能引起注重。中医认为“内火”是人体中的一个隐患,应当及时医治。“内火”
   来自机体的五脏六腑,不同脏腑的“内火”表现各不相同:
   肺火: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干咳时较长,有时痰中带血、嘲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两颧发红,并有失眠口干咽燥、声音嘶哑、舌红嫩等症状。保健方法有:膳粥疗法(百合30克、红枣10枚、大米适量共煮粥吃)、保健茶(沙参10克、麦冬10克、胖大海一枚泡茶饮服)等。病人应经常去医院作定期检查,以排除肺部疾患。
   心火(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易惊、口干、舌尖红等。保健措施可采取膳粥疗法(莲子、大米适量共煮粥常服)。病人还可将黄连片含在口中并慢嚼,将药液咽下,以洁心火,或者用生地、麦冬、五味子各适量泡茶饮服。心火上炎(实火)的病人表现为反复性口腔溃疡、心烦易怒、口干、小便短黄伴有淋沥剌痛、甚则尿血,舌尖红等。治疗本病常用导赤散、牛黄清心丸。
   胃火: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嘈杂,伴有多食善饥感、口干、口苦,烦躁不安,大便干结牙痛牙龈出血、鼻子出血,舌红苔黄等。治以清胃火,简便验方有知母、栀子黄芩淡竹叶石斛天花粉等量泡茶饮服,或者水煎服。胃虚火:表现为口渴不重,饮食减少,有时有轻度腹胀、低热或潮热、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无苔等。防治措施为服用滋养胃阴佳品,即适量吃些蜂蜜、梨汗、甘蔗汁等,还可服用中药(养阴益胃方:太子参怀山药、鸡内金、石斛、麦冬、沙参、藕节、炙甘草等水煎服)。
   肝火:(其症状类似现代医学的高血压中风等)表现为头痛剧烈,眩晕耳鸣耳聋眼干涩红肿而疼痛,口苦有臭味,容易发怒、两肋胀疼、烦躁而不能眠,吐血衄血、肢体麻木等,舌边红。对于本病的防治方法,应先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实际性疾病,治疗时清肝泄火,常用成胆泻肝汤等。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五心烦热而失眠,盗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胫骨、足跟痛、遗精等,舌红无苔。防治方法有: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饮,或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话说中医的“五”
   中国人喜欢[五],在中医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古人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世界。天地万物,皆有阴阳。世界之大,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而这五种物质,又是分布在东、西、南、北、中—[五位],相克相生,相反相成。由于它们的生、长、化、收、藏—[五化],因而产生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这就是使人得病的外因—[五邪].天地万物皆由五行组成,人也不例外。人禀五常,成为五脏,即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五脏统筹着人的精神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中心,但仅有五脏不够,还得有[五腑]配合,这就是小肠合心、大肠合肺、胆合肝、胃合脾、膀胱合肾。人除了脏腑,还有了解外部世界的[五官].五官各属五脏分管,鼻是肺之官、目是肝之官、口是脾之官、舌是心之官、耳是肾之官。脏、腑、官之外,有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五体],五体分属不同之脏器,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五脏分泌[五液],心为汗、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肺为涕。五脏主管着[五情],心为喜、肝为怒、脾为思、肺为忧、肾为愁。五脏分为[五声],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口哭;肾,在声为呻。五脏变化反映在外表又呈[五色].青自肝出、白自肺出、赤自心出、黄自脾也、黑自肾出。人的[五音]亦各属[五脏],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轻;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脏,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
   中医是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治病善于从人的整体出发,把人的神、体、声、色、味各种要素归于脏。
    电解质与中草药
    诸多疾病可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某些中草药内含某种电解质较高,故应用中草药治疗疾病配方时,应斟酌某药所含电解质的参数,否则会加重电解质的紊乱,如患者肾功能不全、尿少时还可导致骤死。不可不加以重视。现将含某种电解质较高的中草药罗列如下:供参考。中草药批发13784986855qq316777500 空心胶囊

    含钾的中草药白茅根、商陆、怀牛膝、夏枯草、益母草、钱腥草、艾叶、茯苓、胡荽、马齿苋穿心莲浮萍、白果、甘草、白矾芒硝、生龙骨、天竺黄禹余粮明矾等。
    含钠原中草药夏枯草、穿心莲、芒硝、海螵蛸、生龙骨、禹余粮等。
    含镁的中草药火麻仁胡桃肉、天麻、滑石、花蕊石,海螵蛸、夏枯草、芒硝、石膏、赤石脂、牛黄、伏龙肝、礞石、禹余粮、代赭石、磁石、阳起石珍珠(母)等。
    含钙的中草药生牡蛎、珍珠(母)、寒水石、海螺蛸、花蕊石、生龙骨、石决明、芒硝、羚羊角桑螵蛸鹿茸鹿角虎骨蜂房、山楂、马齿苋、犀角、牛黄、瓦楞子海浮石木通赤小豆、胡荽、天麻、白附子、郁金、扁豆、沙参、枸杞、阿胶、炉甘石、伏龙肝、胡桃肉、赤石脂、芡实、龟板(胶)、生石膏大枣、阳起石、甘草、白果、赤芍、桑椹等。
    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如出现电解质紊乱发生高钾、高钠、高钙血症时应避免使用上述中草药。
    大黄新用
    大黄是一种有国际性影响的药物。祖国医学传统理论认为有攻下作用、清热解毒作用及活血化瘀作用,并可外用治烫伤、疮疡等病。近年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大黄又有了新的应用领域。
    降脂减肥高血脂、肥胖是人类的大敌,经大黄泡水代茶或粉剂冲服1月,对降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效;以大黄片剂内服,有减肥降脂功能。可能与直接抑制脂肪细胞、溶脂脂肪有关。对老年性肥胖、中青年单纯性肥胖均有效;动物实验亦支持大黄有降脂、降体重作用。除内服外,以大黄制膏外敷也有良好减肥功能,实验证明大黄有透皮吸收作用。
    美容抗老:以小量大黄代茶饮,可治面部黄褐癍。以现代方法加工制成发乳外用,可乌须黑发,制成面膜、美容膏,可用于面部保健,经验证明,常服大黄可以收到养生抗老、祛病延年的作用。
    治疗胃脘痛:小量大黄末可治胃炎溃疡造成的胃脘痛,可能与大黄的胃粘膜保护作用及促进溃疡愈合作用有关。新近研究揭示大黄有明显抗
    幽门螺旋菌作用,而幽门螺旋菌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高度相关,灭菌后溃疡、胃炎好转,胃痛亦随之消失。此外,大黄本身也有类似阿斯匹林样的止痛作用。
    其它方面:利用大黄的活血化瘀及泻下作用,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以大黄泻浊解毒,用于毒品戒断收到良好效果。在性病治疗中,大黄也争得一席之地。
    总之,大黄是大有前途的药物,将有更多新用途被发现。
    浅淡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贵在适中:太过或不及都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传统炮制要求进行炮制,要防太过或不及应从下面几个
    方面严格进行操作。
    炮制前必须严格分档l药材的大小、厚薄、软硬不l一,l因此,l在炮制时药物受热面积和耐热程度也就不同l.如:白术、炮姜、炮甲等分档炮制比不分档平均率提高15%左右,l损耗降低3%左右。(此百分比要视原药材质量而l定)
    工具的选择和投药量工具的选择:锅的选用一般以地灶为好,地灶空腔面积大,火焰可直接扩散锅炉底,受热均匀。炒药铲应选用大些号的,便于翻转,有条件的
    单位可采用炒药机易于掌握火候。
    投药量:药材每次投入量应占锅的1/3为宜。过多不于翻转,受热不均匀,药物生熟也不均匀。过少药物受热高,易焦化或炭化。
    辅料的掌握和加入方法辅料的掌握:不论是液体辅料还昌固体辅料,其用量必须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密炙:甘草、黄芪每公斤用炼蜜300克—400克。盐炙药材一般
    每公斤用食盐20克,再兑入4—5倍于食盐的温开水稀释,过多盐水不易被药材每公斤药物用黄酒150—200毫升。醋炙药物以每公斤200—300亳升为宜。
    加入方法:不论蜜炙、酒炙、还是其它炙法,大部分均采用先润闷后炒法,此法其优点能使辅料充分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但对有些药物是不适应的,如蜜炙质地致密的药材,百合炙合粘液质较强的车前子,知母等到药材,醋炙动物粪便类药材五灵脂或树脂类药材乳香等,均应采用先炒后加辅料的方法,使其受热后质地略变,便于辅料渗入。
    火候的控制:因为火候的控制是防止太过和不及之关键,通过不断的实践,尤其在制炭药物中荆芥、蒲黄血余炭过则发生灰化,不及则炭化程度不均,不能达到“炒炭存性”的目的。初步确定,炒黄和炙法所用火候应用武火,但开始要用文火,砂烫、煅法宜武火,用手试之有蒸手工艺之感。(相当300摄氏度左右)
    摊凉:摊凉有时可以弥补炮制程度的不足,堆放一定的时间约10分钟左右,借助热温即可达到要求。如果炒制适中迅速出锅摊在干净水泥地坪上,则可避免炒焦。
    砂与中药炮制:在中药炮制的发展史上,砂作为一种最常用的炮制辅料已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砂炒能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矫臭矫味。然而,砂还有如下几方面未被重视的特殊用途。
    保鲜中药材中药方剂中有许多药需用鲜品,如犀角地黄汤中的鲜生地,还有许多治疗温病的方剂,常须用鲜石斛、鲜茅根、鲜菖蒲等可收奇功。要保证临床用鲜药,可用润湿的洁净河砂埋藏即可,一般是挑选较完整的药材,一层砂一层药材地排放几层,以不超过0.5米高为适宜;冬季温度不得低于5摄氏度,以延长贮存期。
    保藏中药。将洁净干河砂与药材分层交叉装入木箱内,然后加盖密封,能有效地防止药材受潮、泛油、发霉、虫蛀等,特别对象党参、牛膝、当归等易泛油药材有很好效果。
    润切中药材。挑选洁净的较细河砂放于水泥地面上备用。用时先在地面放一较大草袋或麻袋,将砂用水润湿,然后放一层药材盖一砂,再在最上面一层砂上放一麻袋,以后可适时在麻袋上浇水,保持砂子湿润,待药润好后收入筐内,用水冲去砂子即可切片,此法可将传统中药材的泡、漂、浸润等到水处理方法融为一体,减少润药程序,保证质量,节省时间,特别是对许多体坚质硬而有效成分又易溶于水的药材如槟榔、山棱、莪术、白芍、萆薢等更显得重要。
    此外,还有用热砂(武火加热)埋保温煅制灯心炭;热砂烫切人参变软,略翻埋,逐一取去去砂,趁热切片,这样软化均匀,耗时少,易切片。
    炮制白芍须润重于泡润重于泡,这是河南省虞城县人民医院有47年中药工作经验的老药工杨松老师炮制白芍的一条经验。
    通常,炮制中药“三分切工、七分泡工”杨松栋老师却长期坚持:“三分泡工,七分润工”,并说:“润不透,切不出。”这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中药材大部分是植物的根茎或根块,泡透不如润透,多泡少润不行,办泡不润更不行,炮制中必须严格掌握泡的程度和润的分寸,不能胡来。
    泡药时,具体地要看药材的质地、松软或硬度如何,再适当地给水。药,能吃多少水,就给它多少水,多了都不行。对于炮制白芍到底给多少水好?杨老师说:“泡到六七成,药就伤水了,部分有效成份也就随水跑掉了。”他们后贯作法是:白芍最好泡到四成,以表皮用指甲能掐动为度。水对药内的渗透,可以再适妥地撒些水,闷上再润,总之,以润透为止,不然的话,就不能保证药品质量。
    砂烫:穿山甲、鸡内金应釜底抽薪穿山甲是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干燥鳞甲。鸡内金是雉科动物—鸡的干燥沙囊内壁。穿山甲质地坚硬。需经砂烫后使其质地变酥脆,才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份。鸡内金质地硬脆,亦需经砂烫,使其发泡。
    穿山甲与鸡内金在砂烫过程式中,由于对砂烫的热度较难掌握,往往是火力过猛,则易烧焦造成损失;火力不够,又会造成砂烫药物硬陷,达不到炮制要求。中草药批发13784986855qq316777500 空心胶囊

    为了使砂烫的穿山甲、鸡内金能达到均匀发泡鼓膨,呈金黄色,不致烧焦,笔者经多年实践和研究,找到砂烫穿山甲、鸡内金的好方法。介绍如下:原药捡去杂质,洗净、干燥之后,必须进行分拣大、中、小碎片的不同档次,穿山甲还要分清厚、薄的不同档次,以便在下锅砂烫时,分别不同档次炮制。
    砂烫穿山甲、鸡内金,必须选用生铁铸锅和中粗粒的洁净河沙,因为铸铁锅和中粗粒河砂传热、散热较为均衡。
    准确掌握砂的灼热度,采用釜底抽薪办法。
    为了准确掌握砂的灼热度,要在砂的加热达程中,注意逐步加热和不断翻动砂粒,力使用权砂粒均衡受热升温。当热度升至“冒烟”用手靠近相距一个手指间即有灼热感时,可先投一小片原药进行试烫,经翻动后,药物如立即出现起泡发膨,即说明砂的热度已达到要求。这时,即采用“釜底抽薪”的方法,把铁锅移开炉灶,放置在木框架或稳固的位置上,迅速将已分档的药物倒进铁锅里,趁热不断翻动,使用权药物灼热均匀,很快达到发泡鼓膨,卷曲的要求。由于釜底抽薪,锅底不再受热,原来的热量已被药物消耗,故穿山甲、鸡内金砂烫发泡后,完全不会烧焦。这样砂烫出来的穿山甲、鸡内金,不论其外观和内在质量都有达到发泡鼓膨、卷曲、酥脆、色泽金黄的要求。
    急性肾炎中医治疗
    急性肾炎在小儿肾脏疾病中很常见,全名应叫急性链球菌感染,首先点明了病因是链球菌感染,但它不是直接病因,链球菌感染作为诱因,引起体内的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上,直接引起肾小球的病变,使其通透性增强,使蛋白质红血球渗出到尿内,引起血尿蛋白尿。急性肾炎的病儿起病较急,多有所谓的前驱病,即在发病前1—2周有过链球菌感染的历史,如猩红热,化脓性扁桃腺炎、脓痂疹等。发病时表现为全身中度浮肿,组织疏松的部位比较明显,如眼睑浮肿很容易引起注意,下肢浮肿称为可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皮肤则出现凹陷。尿量减少,肉眼血尿可表现为洗肉水样、茶色或褐色,轻的血尿或恢复期表现为显微镜血尿,即尿的外观正常,但用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红血球,急性肾炎的自然病程为两周,两周内如不出现严惩合并症,即可进入恢复期。合并症为高血压脑病及心功能衰竭,急性肾炎一般血压增高,如下及时治疗,可引起抽风,就是高血压脑病。由于浮肿、血液因容量扩充,加重心脏负担,可引起气短心慌、高度浮肿、肝脏增大、不能平卧等心衰表现。急性肾炎没有特效治疗,急性期以绝对卧床休息、免盐、利尿、防止合并症发生为原则。
    中医认为急性肾炎属水气病中的风水及皮水两大类,临床上又分为四大类型的辨证。风寒袭肺、水湿蕴结,表现为怕冷发烧、咳嗽、气短、浮肿。治则为清宣利湿、通利三焦,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用药为麻黄、连翘、赤小豆、鱼腥草、石苇、苦参、猪苓、泽泻、车前子,风热犯肺、三焦阻滞,表现为高烧咳喘、口渴喜饮,全身浮肿、尿少、色红、便干。治以清宣肺热、淡渗利湿,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即加滑石黄芩、鱼腥草,猪苓、泽泻、冬瓜皮、车前子。下焦湿热、邪迫血分,表现为尿为洗肉水样,浮肿,头晕、呕吐。治法不急于止血,而是凉血。可用鲜茅根、大小蓟、青黛、鱼腥草、紫草、侧柏炭、苦参、石苇,还可加豆豉等。肾阴虚热、气血淤阴,表现为血尿迁延日久,尿色暗红,面色苍白无光泽、脾气急躁。应治以育阴活血、清化作热,加用当归,川芎续断炭、紫河车山萸肉生地黄、石苇、苦参、鱼腥草。
    另外,舌苔厚腻者表示湿盛,应加冬瓜皮,泽泻。腹胀可加大腹皮、木香。便秘加黑白丑。阴囊肿加抽葫芦。头晕目眩加珍珠毋、磁石。呕吐加半夏、陈皮。食欲不振加谷稻芽、焦山楂。
    花椒回乳
    民间常以花椒回乳,笔者曾试用多例确有大奇效。用法:花椒10克,加水一茶杯,浸泡一刻钟,煎煮浓缩成半茶杯,加红糖一汤匙,于断奶当天趁势顿服,每天一次,约一至三次即可回奶。
    话说不孕症
    月经不调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疾病,月经不调影响了排卵的规律,使很多已婚妇女找不准排卵期,也就不可能受孕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月经又名月事、月水、月信等。一月一行,循乎常道,旧者去,新者生,女子十四岁左右即开始出现的胞宫呈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到五十岁左右则断经,其中除妊娠及哺乳期以外一般是一月来一次,但也偶有三月一行者谓居经,一年一行者是谓避年,有一生不行者为暗经。也有受孕后月月行经为胎气盛,也有受孕后月月行经为胎气盛,也有受孕后数月而血忽下为胎漏
    月经不调并不是简单的提前、错后,先后无定期而昌一组以女性内分泌异常为主要原因所致的月经异常,如月经发生时间,周期限、持续时间,量的异常驻以及无月经、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有许多系统疾病往往通过月经的变化而致不孕,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疾病、肝脏病、血液病等。在询问女性病史时,应侧重了解月经的情况,精血为月经生化之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二者为精血生化之源,五脏安和,精血充沛,汇于冲任,下达胞宫,经事有时,方能有子,我们知道,月亮能引起生命周围电磁场的变化,而生物钟的变化是生物体内有关的物理,化学的一种生物潮汐现象,对月经病及受孕采取因时制宜的治法、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平时宜治本以澄其源,月经病以根本原因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当以调节脏腑功能为重点,尤其注意调理肝、脾、肾功能,脏腑安定,冲任通盛则月经诸疾自愈,注意月经前毋滥补以免实实,宜理气和血,因势利导,血未通畅,无留滞之弊,经后毋滥泻以免虚虚。经后血去脉虚,易于邪侵,宜调理肺胃,滋补肝肾,恢复脏腑功能。女子以血为本,血旺易受孕,血虚难孕,临床常用处方,四物汤,八珍汤,人参养荣,右归饮方剂加减,针炙取穴,气海中极,足三里,心俞,三阴交,肾俞,脾俞穴交替用。
    远志应用的替代米,且又抽去米心,每株分量之轻可以推想而知;加之本品又是众多治疗痰多咳嗽和心悸失眠等病症中成药配方的主要原料,用量大。因此,临床时有出现供应不敷,需用他药替代。
    远志,性味辛苦温,功能祛痰止咳、宁心安神、消散痈肿,适用于痰多咳喘、失眠、心悸、以及疮疡肿痛等病症,尤以含有远志皂甙,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是其特点。
    祛痰止咳方面:治疗痰多咳嗽,可换用皂荚、桔梗;此两面三刀药均含皂荚性味辛温,与远志药性相近,换用尤为恰当。此外,半夏、南星、白芥子等亦可相应换用。
    宁心安神方面:治疗失眠心悸,可换用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夜交藤合欢皮、五味子。治疗神志不安,可换用磁石、琥珀、龙骨、浮小麦。消散疮疡方面:内服,可换用乳香、没药、穿山甲,皂角刺。外用,可换用生半夏、生南星、白芷、细辛、狼毒
    【中医理论
    中药的配伍禁忌
    (1)十八反:即两药相配后可产生毒性反应或剧烈的副作用。有: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即两药同用,引起对抗或降低药效。有:硫黄畏朴硝水银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孕妇用药禁忌
    (1)禁用药:巴豆、斑蝥、牵牛、大戟、甘遂、芫花、商陆、麝香水蛭、虻虫、番泻叶、藜芦、闹羊花、干漆、蟾酥蜈蚣、水银、砒石木鳖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雄黄、轻粉、硫黄等。(2)慎用药:制附子、贯众、桃仁、红花、大黄、枳实、干姜、肉桂、益母草、法夏、常山、天南星等。
    ■何为“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中药,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中药,则属于温性或热性。
    五味指中药的辛、甘、酸、咸、苦五种味道,还有些中药具有涩或淡味。其中辛有发散、行血之功效,多用来治表证;甘有补益、和中等作用,用来治疗虚证;酸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之类病证。咸有通便泻下及软坚散结之功用,常用来治疗有肿块症状的疾病,亦可消除痰火结核等。涩具有与酸味中药类似的功用。淡味有利尿作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疾病有功效。苦味有泻火解毒和化湿作用。
    ■中药材的特殊煎煮方法
    有些中药材因性质、成分特殊,煎煮时需要特殊处理,方可产生最佳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
    (1)先煎
    先煎药一般加水400至500毫升,用武火煮沸15-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一般药物中,将水加至适量时,继续煎煮。先煎的药物大致有:
    生石膏、寒水石、磁石、代赭石、白石英、紫石英、生龙骨、蛤壳、生石决明、瓦楞子、龟板、鳖甲龙齿、豹骨、鹿角、水牛角等矿物、贝壳、骨、甲、角一类及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的药材。另外,还有乌头、商陆、生南星、生半夏等毒性药材,久煎能缓和毒性。
    (2)后下
    后下药一般应在煎药结束之前5-10分钟放入为宜。后下药大致有薄荷、砂仁、肉豆蔻沉香、肉桂、广木香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另外还有钩藤、大黄、番泻叶徐长卿等不能久煎的药物也适宜后下。
    (3)包煎
    即是把药物装在砂布袋中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的药物大致有葶苈子、车前子、蚕砂、旋覆花滑石粉、六一散、青黛、马勃、生蒲黄等含有粘液质、绒毛和体轻易漂浮的药物。
    (4)另煎
    另煎取汁后倒入药汤中服水。另煎的药材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燕窝、银耳等贵重药物。
    (5)烊化
    即将胶类、膏滋类、糖类、或无机盐类药物于其他药煎得的药液(去渣)中加热溶化成液体剂型。烊化的药物有:阿胶、龟板胶,鹿角胶、枇杷叶膏、芒硝、玄明粉等。
    (6)兑服
    将液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煎取汁液,兑入服用。兑服的药物有:竹沥、姜汁、鲜藕汁等。
    (7)冲服
    对于贵重药物或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宜研粉冲服,如羚羊角粉、犀角粉、水牛角末、珍珠粉、沉香末等。
    ■探讨肝硬化的疾病机
    肝硬化的病理特点为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的结构改变,导致肝变硬,称之肝硬化。肝炎后期的肝硬化在病理学上分为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一般来说,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分为两阶段:仅仅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右上腹痛等症状,而没有明显体征者,称之“功能代偿期”;出现肝腹水黄疸、全身浮肿、食道静脉曲张、发热、内出血、营养不良、肝昏迷等严重症状,表明了肝脏严重损害,代偿功能减退,称为“功能失代偿期”。
    肝硬化晚期症状主要有两类型:其一,门静脉阻塞及高压所至脾大及脾功能亢进,出现腹水等;其二,肝功能减退产生血浆白蛋白降低、腹水、黄疸、肝昏迷等重症。
    肝硬化是肝脏的晚期疾病,所以正气虚是该病之本,血瘀、腹水是该病之标。本病是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之重症,所以临床用药颇为慎重。目前治疗肝硬化新思路有:
    (1).降低麝浊、麝絮。使用药物有:板蓝根、黄精、黄芪、党参等
    (2).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使用药物有:五味子、龙胆草、蒲公英、大黄等
    (3).降低胆红素含量。使用药物有:栀子、田基黄、金钱草茵陈
    (4).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使用药物有:黄芪、黄精、鸡血藤山药、白术、党参等
    (5).软化肝脾。使用药物有:鳖甲、甲珠、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
    (6).提升血小板红细胞数目。使用药物有:阿胶、何首与、桑椹子、当归、熟地等
    ■望诊中的“望神”
    在中医诊断学中望神这一步骤不能缺少。精、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的代谢产物,通过望神可以了解精、气、血、津液的盈亏和脏腑功能的旺盛及衰弱,从而了解病人的病情轻重,推理出预后情况。精、气、血、津液充盈则神旺,脏腑功能强盛,病人预后较好;如果精、气、血、津液亏虚则神衰,脏腑功能减弱,病人预后较差。
    神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五种:有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志失常。
    1.“有神”表现为精气充足、神旺,此时病人正气旺盛,预后良好。有神的临床特征为:面色滋润,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灵活有神,动作灵活,呼吸均匀。
    2.“少神”即神气不足,多见于正气虚弱的病人。少神的临床特征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懒言,嗜睡,动作迟缓等。
    3.“失神”是精亏气损的表现,多见于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衰弱的病人,此时,病情处于严重阶段,预后不良。失神的临床特征为:目无神,面无光泽,眼珠呆滞,精神萎靡不振,呼吸细微或喘促,反应迟钝、有时小便失禁,胡言胡语等。
    4.“假神”即“回光反照”,是久病或病重病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多为病人处于垂危阶段。具体特征有:病人突然神志清醒,很想见到亲人,此时目光明亮,面色通红,声音响亮,食欲大增。
    5.“神志失常”有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甚至有“癫”、“狂”、“痫”的表现。癫表现为:精神抑郁,痴呆,喜怒无常,语无伦次,少语。狂表现为吵闹不宁,打人扔物,力大异常,大声高呼等。痫表现为突然跌倒,昏迷不醒,抽搐,口吐泡沫,两眼直视,叫声如羊,稍后渐醒,醒后如同凡人,因而称为“羊痫风”。
    ■望诊中的“望面色”
    面部色泽的变化能反映出脏腑气血的变化,面部颜色就是色调的变化,光泽则是明暗度的变化。面色分为青、黄、红、白、黑五种,所以古时称为五色诊。根据五行学说,五脏对应于五色,青为肝,黄为脾,红为心,白为肺,黑为肾。从面色的变化可推测到五脏的病变。
    正常人的面色是红黄相伴,有光泽。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所处地区不同,以及季节、气候、工作环境等差异,人的面色有可能偏红、黄、青、或偏黑、白色。另外,人的面色在春天偏青,夏天偏红,秋天偏白,冬天偏黑。五种病色大致可理解如下:[青色]:一般见于肝胆及经络病症。如果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及偏青色者,则为阴寒内盛,血气运行不畅。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色,则有血脉瘀阻,引至心胸疼痛。如果病人本身有脾脏病,而面色又是青色,多为难治之症。[黄色]:如果病人面色淡黄,无光泽,称之“萎黄”,多属脾胃虚弱。如果面、眼睛及全身变黄,称为黄疸。小儿面黄肌瘦,腹坚硬且大,有青筋暴露者,称之“疳积”。[赤色]:病人满面通红者,为阳盛热炽之证,常见于外感发热等。午后两颧潮红,多属久病阴虚,形成虚火上炎之证。小儿面红发热,指尖冷,目中有泪,为麻疹将起。[白色]:一般为气、血、津液的病证表现。如果病人面色淡白无华,形体肌瘦,唇、舌色淡,多为血、气虚。若面色白而虚浮,则为阳虚水湿内停。如果病人本身有肝病,而面色又是白色,多为难治之症。[黑色]:如果病人两颧黑而干燥,则表明肾气亏损。面黑而手足不遂,为风寒湿邪入肾。面色黑暗而枯萎者,病情很严重,多为危候。如果病人有心脏病,而且额头黑色,则属难治。
    ■望诊中的“望目”
    望目对脏腑疾病的诊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望目包括望眼神、眼色、眼形及眼态等方面。
    (1)望眼神:如果病人视物清晰可见,眼珠黑白分明,则病容易治。若白睛色浊,黑睛色滞,眼睛呆滞,则病难治。
    (2)望眼色:眼睛红者多为患上实热病。白睛红为肺火盛,常见有火眼病;整个眼球红而肿痛者,多为肝经风热证。眼睛色黄为黄疸证。白睛中有大小不等的蓝色或紫褐色斑点,是蛔虫病。眼袋色黑而且晦暗无光泽者为肾虚
    (3)望眼形:下眼袋浮肿,色彩黑暗者为肾虚水泛证。上下眼袋红肿表示脾热。眼窝凹陷,多为津液亏虚或气血大伤。如果见到久病重病者,其眼睛深陷,则表示五脏六腑精气衰竭,病难治或预后不良;如果视力模糊或看不见事物,则其精气已脱,阴阳离绝之危候。眼睛凸起,伴有颈部肿大,多食,消瘦,易激怒,则为甲亢。如果眼睛凸起,且伴有呼吸困难,喘息不能卧,多为肺气肿病症。单眼突起者,常为脑颅内有肿瘤
    (4)望眼态:两目上视,不能转动,常为惊风或精脱神衰之危候。两目斜视或上视者,为惊风先兆或痉厥证
    睡觉露睛,多为小儿脾胃虚弱,或慢惊风。瞳孔放大,多属肾精耗竭之证,为病危迹象,但亦会见于肝胆风火上扰或药物中毒外伤等。瞳孔缩小,多属肝肾劳损,虚火上扰,或肝胆火盛,亦会见于药物中毒。
    ■舌诊中的“舌色”
    舌色是指舌质的颜色。正常人舌色为淡红色。常见的舌色分为几种:
    (1)淡白色表示病人患虚证、寒证、血气亏虚证。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则属血气两虚;舌淡白而湿润,舌体胖嫩,有齿痕,多为虚寒证。若舌淡白,毫无血色,枯萎无光泽,无舌苔,称为熟白舌,此情况属危重之症,病人阳气衰微,阴精衰竭。
    (2)红舌舌色较正常舌稍红,甚者呈鲜红色。表示病人患热证。如果舌色鲜红但干燥少津液,舌苔黄厚者,属实热证。仅仅为舌尖变红,则为心火上炎。舌边红色为肝胆火旺。如果舌中红色则为中焦热盛。若舌布满了深红色小点,为温热之邪伤于心脾。舌中伴有紫斑,表示将要发斑。舌色鲜红,少苔或舌起裂纹者,属虚热证。舌质红嫩,看起来湿润,摸起来感到干燥,为津液衰竭迹象。
    (3)绛舌舌苔深红色,颜色介于红色与紫色之间,称为绛舌。表示病人有外感或内伤之证。绛舌的形成,是由于热盛血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所致。舌绛而干燥,舌面有芒刺、裂纹,为里热炽盛,热入营血。若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留气分。舌绛有大红点者,为热毒攻心。舌尖绛为心火炽盛。舌中干燥而绛为胃火伤津。舌根绛为血热内燥。若舌绛也少津液,少苔,舌体瘦小或有裂纹,为阴虚火旺之证。如果舌绛而枯萎,光滑无苔,称为镜面舌,此证为胃、肾阴液枯竭之危候。若舌绛少苔而泽润,多为血瘀之证。
    (4)紫舌表示寒、热病及瘀血症。若整个舌头全为紫,为脏腑热极。舌紫且肿大,而见大红点,为热毒攻心。舌质紫暗,为瘀血证。舌尖有紫色斑点者,为心血肝郁血瘀。舌色紫如猪肝,枯晦无泽,为胃肾阴液已衰竭之危证。
    ■望诊中的“望舌苔”中草药批发13784986855qq316777500 空心胶囊

    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观察舌苔的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首先了解苔色: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最后讲述望苔质的知识。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剥落苔: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有根、无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证、热证;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6)全、偏苔: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证。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胆湿热;舌中央无苔、舌边缘厚苔而中央薄苔,为阴虚、胃气损伤或血虚之证。






发表于 2011/10/9 23: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值得借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