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休闲广场
›
医药看台
›
转贴专栏
›
刘弼臣老中医医案--口疮溃疡
返回列表
查看:
1524
|
回复:
6
刘弼臣老中医医案--口疮溃疡
[复制链接]
yixing妙善
yixing妙善
当前离线
积分
2303
发表于 2012/5/3 16: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5/4 09:20 编辑
口疮
是指小儿口腔、舌上发生
溃疡
的一种
口腔疾病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疱疹
性口炎”及“急性溃疡性口炎”。多见于
婴幼儿
,一般预后良好。
口疮早在《
内经
》中就有记载,如《
素问
·气交变大论》
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提出了“口疮”的病名,指出其病因为火热为患。隋代《诸病源候论·唇口诸病候》记载:“
脏腑
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认为心
脾热
盛发为口疮。而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认为:“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著”。
说明口疮可因感受风毒湿热外邪所致。到了清代《幼幼集成·口
疮证
治》云:“口疮服凉药不效,乃肝脾之气不足,
虚火
泛上而无制,宜
理中汤
收其浮游之火。”说明口疮不仅有
实热证
,而且还有虚
火证
。
刘老认为,口疮内因多由将养失宜,或衣被重裹,或因过食辛热
油炸
动火之品,而致心脾
积热
,或素体阴虚,或热性
疾病
伤阴致阴液亏耗,虚火上浮;外因调护不当,口腔不洁,粘膜损伤,外感邪毒,内外二因相合而成。临证之时当审因论治,方能收效显著,兹举例说明。
例1:安某,男,4岁,北京市人。初诊时间:1996年6月3日。
患儿主因口舌生疮3天来院就诊,刻下症见:口舌糜烂,不思饮食,进食则
烦躁
哭闹,
大便
三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
苔黄
,
脉滑
数。证属心脾积热,治疗宜以清心泻脾,方选导赤散加减。处方如下:
黄连
1.5克,细
木通
5克,
生地
10克,
淡竹叶
10克,生
甘草
3克,山栀5克,制军10克,
黄芩
10克,
焦三仙
各lO克。
5剂,
水煎服
,每日1剂。
二诊:患儿饮食转佳,进食无
疼痛
,大便通畅,
口腔溃疡
已愈合,惟时有夜间
睡眠
不安,夜间
磨牙
,舌质仍偏红,苔略薄黄稍腻,脉略滑数。乃余热未净,治疗宜以清泻余热,方选柴芩温胆汤加减,处方如下:
柴胡
5克,黄芩10克,
陈皮
5克,清
半夏
5克,
茯苓
10克,
枳壳
lO克,
竹茹
10克,
钩藤
10克,
白芍
10克,菊花10克,甘草3克。
5剂,水煎服,每日l剂。5天后,患儿家长高兴地电告,患儿诸症均痊愈。
按:此例口疮,证属心脾积热,故用导赤散加减以泻心脾之热。
方中所
用药
物偏重于清心,因心火为君火,君火一旺,则
五脏
火均随之而旺。故治疗抓住主要矛盾,施以清泻君火为主,君火一泻,则诸火皆随之而去。
方中用竹叶、制军乃使热有出路,随
大小便
而去,所以,收效甚速。二诊之时,患儿睡眠欠安,且有夜间磨牙,乃余热未净,邪热扰神,则夜眠不安,胃热则磨牙,故予柴芩温胆汤加减以清余热,方中钩藤、白芍、菊花
平肝
以安神。治疗丝丝人扣,故而收效。
例2:张某,男10岁,北京市朝阳区人。初诊日期:
年12月25日。
患儿于半年前患曾因发热、
咳嗽
3天,诊为“
肺炎
”,住院治疗10天痊愈出院,出院后患儿纳食差,
挑食
比较明显,不愿吃蔬菜、水果,平素大便偏干。近3个月来口舌生疮反复发作,虽经多方治疗,效果不甚明显,今慕名来院诊治。刻下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分布稀散,周围淡红,稍有疼痛,饮食疼痛,不思饮食,
心烦
,大便干,舌质红
少苔
,
脉细数
。证属虚火上浮,治疗宜以
滋阴
降火,方选知柏
地黄丸
加减,处方如下:
生地10克,
山药
10克,
山萸肉
10克,
丹皮
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知母
10克,黄柏10克,
肉桂
1克,
麦冬
10克,
石斛
lO克,玉竹10克。
7剂,水煎服,每日l剂。
二诊:服上药后,口舌生疮减轻,疼痛基本消失,
胃口
渐开,纳食明显好转,心烦已除,大便调,惟口腔溃疡尚未完全愈合,舌质偏红少苔,
脉细
数。效不更方,上方去肉桂,服完7剂后,口腔溃疡痊愈,随访未再复发。
按:小儿口腔溃疡,有实火和虚火之别,本例患儿
因患
热病
伤阴,复因调护失宜,致使阴液亏耗,水不制火,虚火上炎,邪毒乘虚侵袭,损伤口膜,则口舌生疮。治疗以滋阴降火为法,用知柏
地黄
丸以滋阴降火。
麦冬、玉竹、石斛滋养
胃阴
,稍稍予肉桂以引火归原,且具反佐之意。临证之时注意要辨证准确,同时要注意守方,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唇风蒲某,男,10岁,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人。初诊日期:
年10月5日。
患儿自深秋以来,自觉胃热烦闷,口唇
干裂
疼痛,喜用舌舔,而且越来越重,遂来院就诊。查体:口唇周围皮肤发红,上下唇皆干裂增厚,并可见少许血痕,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有力。中医诊断:唇风。证属
脾胃
积热,上攻于唇。治疗宜以泻脾清胃为法,方选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处方如下:
藿香
10克,山栀5克,
升麻
5克,
防风
5克,生甘草3克,黄连2克,
当归
10克,生地10克,
生石膏
25克(先下),灯草1克,制军10克。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服药
后明显好转,痛痒干裂减轻,二便调,惟纳食稍差,舌质偏红,苔薄黄,
脉数
。效不更方,上方去制军,加焦三仙,服14剂而痊愈。
按:小儿唇炎,以口唇干裂,唇周皮肤发红,干痒疼痛为临床特征,以秋冬季节较为多见。属中医学“唇风”的范畴。刘老认为,此病系
脾胃积热,
风燥
外袭所致。唇为脾窍,脾胃热盛,上攻于唇则唇红而干,若复外受风燥侵之,则干裂疼痛。因此,治宜清泻脾胃积热,脾胃积热一清,则唇得
气血
津液之濡养,而唇自润泽,则干裂自除,疼痛自止,虽有风燥外侵,安能为病乎?此即所谓:“
正气
存内,邪不可干”。治疗始终抓住脾胃积热上攻所致病的要点,采用清泻脾胃积热之法,无不效验。
口疮
,
口腔溃疡
,
溃疡
,
水煎服
,
疼痛
,
大便
相关帖子
•
女科杂病一例
•
经方治小便无力痛大便不成形一例(答案已公布)
•
意外治疗乳房结节(热性)的过程
•
经方治晚上骨节疼早起手僵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小腹冰凉疼痛脸色苍白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
经方治口腔溃疡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xihuangzhongyi
xihuangzhongyi
当前离线
积分
877
发表于 2012/5/4 0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例2中的泽泻和茯苓起什么作用
回复
举报
xihuangzhongyi
xihuangzhongyi
当前离线
积分
877
发表于 2012/5/4 02: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例2中的泽泻和茯苓起什么作用
回复
举报
yixing妙善
yixing妙善
当前离线
积分
230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4 04: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5/5 04:48 编辑
回复
xihuangzhongyi
的帖子
阴虚容易生内热,内热可以伤人体津液,导致湿热的产生.
所以在滋阴的同时加茯苓和泽泻去除湿热之邪,通调水道
。
回复
举报
xihuangzhongyi
xihuangzhongyi
当前离线
积分
877
发表于 2012/5/4 22: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ixing妙善
的帖子
谢谢先生解惑
回复
举报
xihuangzhongyi
xihuangzhongyi
当前离线
积分
877
发表于 2012/5/4 22: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ixing妙善
的帖子
我对中医是一知半解,所以不好意思的再问楼主,例1中为什么勾藤白勺等不是平肝安神,而是平肝以安神呢?
回复
举报
yixing妙善
yixing妙善
当前离线
积分
230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5 0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huangzhongyi
的帖子
主不明神不安【心】
君火旺故平肝【木】
木火相生肝平神安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