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劝病良言
›
唐略: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附子理中丸为何有时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7560
|
回复:
26
唐略: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附子理中丸为何有时无效
[复制链接]
清艾轩
清艾轩
当前离线
积分
591
发表于 2012/7/10 1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有位同道好友,是位家传了好几代的中医。有一次,我们在一起闲聊,他说:“你善用
中成药
,我想问问你,对
附子
理中丸
如何看?”
我说:“附子理中丸是温
脾胃
的啊。凡是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呕吐、
泄泻
、手足不温,都可以用啊。”
“但是,”他接过来说,“我最近几年来越来越觉得这个药不管用了。一开始我以为是药品质量的问题,后来我开成
汤药
,效果仍然不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对于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并且做了很多摸索和思考。这次,我深深被这位朋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耻下问的精神感动,于是很认真地跟他交流起了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
良医
用药
,无不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最近十几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身体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医生用药肯定也要跟着改变。
过去,人们在饮食上普遍比较清淡,没有那么多荤腥可吃,有人甚至吃不饱饭。现在不同了,吃不饱饭的人大概不存在了吧,人们饮食结构中,荤腥很多,而且多为饲料催肥的动物的肉,有道是“鱼生火,肉生痰”,这些东西吃进胃里,滋腻不化,强迫胃加速蠕动,于是引起胃火。胃中有火,胃
阳亢
奋,又能促使人不顾饥饱,暴饮暴食,这样就使胃火更旺,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发现,即使是很多体内有寒、腹中冷痛、手脚
发凉
的病人,胃中都潜伏着火,一旦动用附子理中丸之类
温胃
暖胃的药物,胃火马上就起来了。
那么,今人体内的寒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基本上都是从肾而来的。
现代人
,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耗精过度。
房事
不节能耗精,工作操心也耗精;在物欲横流中欲望无穷能耗精,生活中的烦恼还是耗精。耗精就要伤肾,
肾精
受伤,肾阳就要跟着受损,于是,渐渐的,肾阴肾阳都不足了。当
肾阳虚
的时候人就会出现手足发凉、腹中寒冷等情况。这其实不是脾胃虚寒,而是人的肾阳不足,或者叫“命门之火不足”、“底火不足”。
怎么办呢?首先要“
潜阳
”,也就是要把耗散在外的肾阳拉回来,使其回到肾中;同时还要在滋
养肾
阴,只有肾中有精才能留住肾阳,使肾阳不至于过于外散。要达到这个目的,
桂附地黄丸
是最好的药。如果一味用附子理中丸
温脾
胃,那么,只能增加胃火,根本不管用。所以,我把这条经验总结为“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
我在南方老家的时候,发现这条经验对于南方人来说更好使。很多蔫蔫的人,让他吃一点桂附
地黄丸
,马上来精神,体质各方面都迅速改善。其原理何在?后来我想,南方天气热,
阳气
更容易耗散,而且,南方城市夜生活丰富,夜寐养阴,熬夜则伤阴。一方面是耗阴过多,另一方面是阳气耗散过度,最容易使人体质迅速下降,甚至精神涣散。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的确需要赶紧
温肾
,
滋阴
潜阳,桂附
地黄
丸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养生
丸。
那位同道听了,也深表同意。后来他告诉我,他也开始用桂附地黄丸治疗各种虚寒症了,效果非常好。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也不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改变,中医自有一套完善和成熟的
理论体系
,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本文载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8deb80100em7u.html
附子
,
理中丸
,
潜阳
,
桂附地黄丸
,
地黄丸
,
地黄
相关帖子
•
慢性咽炎不要怕,老中医搞定它!
•
火神派:超大剂量安全应用附子经验
•
从脉用药之十七:重加茅根托邪外出两例
•
从脉用药之十八:治鼻塞咽疼例
•
8岁女儿经常肚脐疼,如何治疗
•
请各位老师帮我辨证 斑秃 脸和腿有斑锈 腿粗
•
与先师闲谈
•
附件囊肿一例
•
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敷应用
•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转)
回复
举报
ren124811773
ren124811773
当前离线
积分
83
发表于 2012/7/10 20: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附地黄丸虽然是阴阳双补,但是阴中求阳,偏于补阴,而且有点滋腻,脾胃虚弱的话,吃下去会增加湿气,所以严重脾肾阳虚的人吃这个并不合适。
回复
举报
杏林新苗
杏林新苗
当前离线
积分
149
发表于 2012/7/10 2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en124811773
的帖子
请教先生:如果配合一些白术、茯苓燥湿利水行不行?
回复
举报
LIKE-善若水
LIKE-善若水
当前离线
积分
1023
发表于 2012/7/10 2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肾气丸
附子一两 桂枝一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茯苓三两 泽泻三两 丹皮三两 干地黄八两
方中已有茯苓泽泻燥湿利水。
回复
举报
7laka8
7laka8
当前离线
积分
27
发表于 2012/7/11 0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药桂附地黄的比例跟古方中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疗效肯定也不一样,
回复
举报
ren124811773
ren124811773
当前离线
积分
83
发表于 2012/7/11 02: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杏林新苗
的帖子
正如你标题所说,补阳不如潜阳,你可以尝试郑钦安的封髓丹或潜阳丹或两着合用。至于加白术,茯苓,一个肾气丸中本有茯苓,二来用茯苓白术来健脾对脾肾阳虚的人几乎不可能起效,总之还是得以补阳潜阳为宗旨才能有质的变化。
回复
举报
落英医者
落英医者
当前离线
积分
124
发表于 2012/7/11 02: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附子理中丸治过足背水肿效果明显,只是不能多服,多服引起睡眠不深。
回复
举报
杏林新苗
杏林新苗
当前离线
积分
149
发表于 2012/7/11 18: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en124811773
的帖子
谢谢指教!
回复
举报
甘新武学中医
甘新武学中医
当前离线
积分
1165
发表于 2012/7/12 0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桂附地黄丸治老年喉痹效果很好
回复
举报
学习才能健康
学习才能健康
当前离线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2/7/13 05: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哪里还有人生产封髓丹或潜阳丹,我看书上的制作,也太麻烦了。本该是药厂做的利车利民利已的事,非得让老百姓自己做,这种事何时休啊
回复
举报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