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成医 济世诲人慰生平(图)
----------------------------------------------------------------
news.dayoo.com
2004年07月28日 09:47 来源: 广州日报
文/图记者辛朝兴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中医名宿朱良春走上行医之路纯属偶然。上中学时,朱良春不幸染上了肺结核,在养病期间,他买了些医书回来自己翻看,逐渐对中医产生了兴趣。病好后,朱良春便下定决心从医,父亲深知学医不易,勉励他以“济世活人,积德行善”的精神坚持下去。学医后,朱良春幸遇良师章次公先生,先生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训之,让朱良春终生难忘,他以此为目标,在中医领域勤奋耕耘,终成一代大家。及至晚年,朱老仍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自戒自勉。寥寥三句话,映照出一代中医大师人生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医术:两服药治好20年顽疾
朱良春是中医的大家、杂家,特别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多少不知名的怪病恶病在朱老的手中得到根除,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
2002年,朱良春来到广州对广东省中医院的徒弟们进行指导,期间医院来了一个长了蕈伞肉芽肿的病人,全身结了一层厚痂,痂脱落后皮肤溃烂流脓,浑身上下没有一处皮肤是好的,病人就在这样的痛苦中度过了20多年。朱良春并不是皮肤科出身,而且病人手臂上的厚痂也让他没法号脉,但朱良春根据病人的舌苔和过去的医疗纪录,开了两服药。两天后,奇迹出现了,病人长了20多年的痂开始脱落了,皮肤的溃烂流脓也明显好转,部分出现正常的肉色。后来,朱良春可以号脉了,他根据病人的脉象,对药方进行了合理调整,20多年没有出现的笑容重新出现在病人脸上。
用“起死回生”来形容朱良春的医术,并不为过。不少被医院宣判了“死刑”的病人,被朱良春硬是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朱老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只要辨证明确、用药得当,就肯定会有疗效。”疑难病大部分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如何加强基础理论的熟练掌握,临床实践的灵活运用,不断探索总结,找到“证”的本质,明析客观规律。
中医讲辨证,西医讲辨病,朱良春认为,“二者要结合起来”。“辨病”,通俗地说就是“辨”病名,这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准确地确定下来;但在辨病的同时还要辨证,即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症制宜”,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忧虑:中医岂能不学中医经典
可是,让朱老感到心痛的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本领,在一部分人手里却被慢慢地丢掉。现在一些医院里,所谓的中医大部分变成了“辨病”治疗:病人来了,先去验血、验尿、做B超什么的,确定是什么病,然后对号入座,找找中医书里有什么成方可以治疗这种病,开完药了事。
中医的“西化”,在朱良春看来,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因看,中医院校毕业生工作难找,形成了人才流失,另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看病时追求速效,要求打抗生素、吊针等,也减少了中医医生的临床实践机会。从内因看,中医本身博大精深,学有所成要下很大苦功,加上中医典籍都是古文,对于接触古文不多的现代人而言十分枯燥乏味,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朱老提到,在早先的中医药学校的课程设置里,中西医课程的设置比例是8∶2,现在则普遍降到了6∶4,有的院校甚至降到了5∶5,中医课程越来越少,而作为中医医生本应必读的四门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本草经》,已被浓缩成一本笼统的《中医基础》。“这是中医教育最大的悲哀,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不牢,也就很容易丧失信心。”朱老叹息道。为了补救计,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很重要,朱良春认为广东省中医院邀请名老中医,组织青年技术骨干拜师学习,这种“尊师重教”的精神,十分可贵;师徒结对,教学相长,对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扬,走出了一条新路,值得全国中医院效法。 授业:提携后学不遗余力
中医西化的现状让朱良春痛心疾首,但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中医后继人才的培养。不管是已有多年经验的中医师,还是偏远山村的小医生,抑或只是初涉医林的中医爱好者,只要向朱老请教,他必不厌其烦、谆谆教导。数十年来,朱良春不遗余力提携后学的事例数不胜数,其中朱步先和何绍奇两位弟子的故事,已在中医界内传为美谈。
20世纪60年代,朱步先还是江苏泰兴县农村的一个普通医生,在杂志上看到朱良春的文章后,跑到南通要求跟老师学习。朱老见他聪明好学,不仅不收他的学费,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朱步先。1982年,卫生部中医司组织编撰一部《实用中医内科学》,朱良春是两位定稿人之一,他向主编推荐了朱步先和何绍奇两位统稿人,其时,朱步先还只是泰兴中医院里的一般医生。朱步先也不负恩师重望,出色地完成了统稿任务,从此在中医界里声名鹊起,被选调到《中医杂志》编辑部当副主编,之后朱步先又移居英国牛津,在海外传播中华的岐黄之术。
另一位弟子何绍奇,经历也与朱步先类似。他是学徒出身,虽酷爱中医,但僻居四川梓潼,难得名师指点。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朱良春的文章,从此开始与朱老书信往来,得到朱老的悉心指点,技艺精进,终于在197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中医学院与中医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届研究生班,现已成为知名学者。
朱老今年已88岁高龄了,但他依然挂念着中医继承人的培养。朱老语重心长地说:“近年来有时有力不从心之感,希望中青年中医同道,自信、自强、自立,勤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有愧于轩辕黄帝在天之灵,则幸甚矣!”朱良春曾赋诗自勉,诗曰:“八十人生有几何,荏苒岁月莫蹉跎;医龄六旬惭无绩,老骥奚能伏枥过。”这是朱老的自勉,更是对年轻一辈中医继承人的鞭策。
人物档案
朱良春,1917年生,江苏镇江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
建国后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技术顾问、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董事长等职。1987年被国务院授予“杰出高级专家”称号。1991年,国务院颁予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0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学术成就
朱良春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疑难杂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医学微言》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
弟子眼中的大师
在跟师学习当中,我们充分体会到老师的大医风范。他授徒要求极高且严,要求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习医的起点要高,要务实求实,炼就深厚的功底,要博览医著,广阅杂志,博采众长,广开思路,理论和实践反复相互认证。所学要有突破、有建树,要融会新知、推陈出新。学习要勤,勤问、勤看、勤记忆,治学以苦为乐、以苦为甘,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朱老师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虽然严格,但他决不保守,诲人育人,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也正是如此,才使我们在学业上有了小小的成绩。(广东省中医院陈达灿、徐凯)
数千年中医应卓然自立(图)
----------------------------------------------------------------
news.dayoo.com
2004年08月10日11:39 来源: 广州日报
文/图记者刘彦广 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题记
见到焦树德大师,一种“敬仰”之意油然而生。焦老就如传说中的世外高人,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走在中日友好医院的长廊,迎面走来的护士、医生、还有警卫,都亲热地喊着“焦老”。焦老每次都停顿一下脚步,认真地向他们点头、回应。 焦老在中医学上探索的脚步不停,思维也常新。耄耋之年,大师名就,但是他从来不固步自封,他说:“祖国医学是通过几千年来人们无数次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逐步把感性认识加以集中和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而渐渐形成的。所以,我认为应“在治病中知病”,那“病”字,包含着两种意思:一是认识疾病;二是认识不足、缺陷和错误。更深入地认识了疾病,也看到了毛病,就能正确地向前发展。所以我认为“辨证论治”也必须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发展。”
在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和捍卫上,虽然年逾古稀,但是,他的声音依然高亢,他对中华中医的思考是如此深邃,不久前,他还大声疾呼: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所以,中医教育如在现在还不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再过几十年,恐怕能用老中医们那种传统的方法治病的中医就没有了。
中医应该“卓然自立”———这是焦老的一生努力。记者真切感到那种激情依然在焦老年迈的身体中沸腾,不可抑制。
医术医德
从小立下济世志
焦树德1922年5月31日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现改为辛集市)双柳树村一个耕读传家的中农家庭。自幼酷爱医学,上小学时也常向当中医的外祖父学背一些中医歌诀,如“肝心脾肺肾,胆胃大小肠”,“医之始,本岐黄”等。学医救人的愿望就这样萌发了。
1937年7月后,由于日寇侵华,学校也停办。焦老即在家乡跟随其外祖父学习中医,广泛涉猎古今医学名著,学习药物炮制,如熬膏药、轧药、炒药等,打下了深厚的中医学基础。到了1940年,为了更好地求学,他又到本市万亿粮店作帮账先生而半工半读,考入天津“中国国医函授学院”,系统学习中医,同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又考入天津西医专门学校(后改为新医专科学院)通过函授学习西医。1941年,他正式在家乡悬壶行医,在诊所“济生堂”内挂上了“树德为怀”的横幅,并将自己原来的名字“焦聚辉”改为“焦树德”。从那时起,精研岐黄、济世活人就成了焦老一生的追求。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对医学有所深造,他卷起家当,来到北京。1950年春,在北京前门内大中府与其表姐夫杨长谦先生合开了“慈德中医诊所”,由于治愈了不少疑难病人,深受群众和当地铁路工人的欢迎。1951年,焦老通过北京市卫生局举行的“高级医师考试”,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毅然关闭了收入颇丰的私人诊所,成为一名国家医务人员,进入北京市立第二医院工作。从1977年起,焦老就担任起了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任务。1984年4月,卫生部成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焦老奉调筹建该院中医内科。
患者跪谢医恩
焦老从医济世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疗效卓著。每逢他的出诊日,诊室周围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众多全国各地、国外慕名求诊者常常是提前而至,排队等候。尽管焦老年过八旬,医院严格限号,但焦老总是能加号就加号,竭力工作,他从不询问患者的地位,不分贫富,均以仁心相待,逐一认真诊察、处方、选药,并耐心解答,为此焦老周二、周五上午出门诊时,从未按时下过班。辛勤付出换来了患者病情的缓解和痊愈,换来了患者及家属心底的微笑,更换来了他们对焦老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誉。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闫小萍教授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河南的男性农民,年仅34岁,患了强直性脊柱炎,腰脊疼痛僵硬,生活长期不能自理,几乎成废人,由亲朋抬着来请焦老诊治。尽管焦老当日的门诊号早已挂满,但他老人家还是为这位病人加了号,由于病重不敢洗浴,病人皮肤上一层污痂,周身散发着异味,但焦老没有任何嫌弃,他仔细诊病,开药方,叮嘱服药事宜,使病人及家属当日返回家乡,节省了时间和在京的开销。
经过数次治疗,一年以后患者病情痊愈,专程来到北京,一进诊室,就“扑通”一声跪在焦老面前,连续3次而不起,热泪盈眶地说:“是您老救了我,救了我们全家。现在我能下地干活,养活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妻小,我父母说啥也要我亲自给您老磕头。” 他的呼声
辨证论治也要不断发展
“中医学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也是不断在发展的。而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临床和辨证论治。”焦老非常重视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特别强调辨证论治,并能采撷现代医学为我所用,力求辨证精确,立法精当,选方用药丝丝入扣。
他提出中医理论是辨证论治的坚实基础。“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是“理”、“法”、“方”、“药”,其中“理”占首要地位。“理”就是运用中医理论对用四诊得来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辨认病症,进而为立“法”、处“方”、选“药”打好基础。因此,必须深入学习和钻研中医理论,才能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他强调辨证论治也要不断提高与发展。他说:“祖国医学是通过几千年来人们无数次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逐步把感性认识加以集中和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而渐渐形成的。正确地总结前人和今人的经验,才能提高祖国医学的理论水平。我个人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既体会到了祖国医学宝库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哲理深邃的医学理论,也体会到祖国医学本身还有不足和缺陷之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学识的不足和某些错误。所以,我认为应‘在治病中知病’,那‘病’字包含着两种意思:一是认识疾病;二是认识不足、缺陷和错误。”
他也主张有目的、有选择地吸收现代科研成果和西医学的有关内容,促进中医药学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对中医科研工作提出“继承前人学术,博采今人众长,突出中医特色,立足创新发扬”的研究方法。但是他坚决反对用西医的方法去改造中医。
就在去年,虽然年已耄耋,焦老仍然对中医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发出自己的疾呼。他尖锐地指出: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所以,中医教育如果现在还不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再过几十年,恐怕能用老中医们那种传统的方法治病的中医就没有了。虽然挂着中医牌子的还有,但就会像一家报纸所说:“用中药的医生不少,但用中药的医生并不等于中医。”西医也用中药,他们是以“什么药治什么病”这种方式用中药,但中医不应该是这么回事。
“硬把我们具有数千年经验的中医往只有200年经验的西医中去塞。中医和西医各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违背了中医自身固有的规律,用西医的框架来宰割中医。我们应该改,但中医已经有数千年的经验,这不能丢。”
所以,焦老大声呼唤———中医应该“卓然自立”。
本期名医 焦树德 广东徒弟 陈伟
人物档案
焦树德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专家室副主任、博士学位审授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会委员、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评委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顾问、全国科技图书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顾问、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等。
学术成就
学术上强调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特别重视辨证论治。
对咳嗽的辨治,反对脱离辨证论治一味地镇咳、止咳的治法,提出宣、降、清、温、补、润、收治咳七法。提出“治喘两纲六证三原则”,创拟了麻杏二三汤、麻杏苏茶汤等六个治喘效方。
对神经衰弱中的阴虚肝旺证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创有挹神汤,对下肢淋巴回流障碍的足胫浮肿创有足消肿汤等,且广为临床医师采用。
主张有目的、有选择地吸收现代科研成果和西医学的有关内容,促进中医药学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提倡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自己也在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颇有心得。
弟子眼中的大师
“既习此业,必先要正其心,端其品,怀其仁,无贪欲”,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焦老经常教导弟子要铭记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的古训:“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焦老不仅以“言教”,更是以高尚的品德、崇高的思想境界,一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仁者之心以“身教”,激励和鞭策着弟子。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陈伟
“辨证论治是中医精髓”(图)
----------------------------------------------------------------
news.dayoo.com
2004年08月21日10:05 来源: 广州日报
著名中医大师张琪。
文/图记者刘彦广通讯员胡延滨
题记
“目前国内中医学院、科系不少,培养的学生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拿得出来的中医人才却少之又少,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状况让我们这些老迈中医人士非常忧心。”没想到张琪大师用这样一段开场白来面对记者的采访。
就在记者采访张琪的前一天晚上,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个中医优秀人才临床培训班在哈尔滨举行,张老的众多学生和弟子也与老师欣喜相聚。晚饭席间,尽管在座的学生个个都已经成名,有的甚至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但是张琪仍然对自己的弟子毫不留情地说出同样的忧虑,教弟子们警醒。
出生中医世家,张琪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医,救贫贱之困厄,除百姓之疾苦,用中医医术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自言:“我从不懈怠,也从不彷徨,更没有对中医产生过怀疑。”然而,年至耄耋,对中医的发展却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忧虑带来的是责任和压力,于是这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更加忙碌:他坚持出专家门诊、查病房,他亲自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他利用一切时间,为国内外研讨班、培训班讲课,他与全国多位著名老中医一起为中医事业振兴和发展奔走呼号,多次上书建言,献计献策……
张老身边的亲人戏言:“老人家越老越勤奋,好像是一个快要高考的中学生似的,天天忙得简直废寝忘食了。”
张老对自己的忙碌则是另外一个观点:“我现在能够有事情多忙一点,说明我们的中医还有希望。但愿所有从事中医的人永远都是忙忙碌碌才好。”
名言
中医学不是文物
如何保持中医优势、促进其发展是一个重大历史命题。张琪虽然着急但是并不茫然。他告诉记者:“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不是文物,也不能称为遗产,祖国的中医学代代相传,都是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推陈出新而发展和提高疗效的。发展的中医学才有生命力。”
人物档案
张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中医药》杂志主编。
曾经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
学术成就
主张借助于现代科学手段,补充中医诊断的不足;既要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之长,又要汲取现代科学诊断手段及有效药物,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开拓诊治思路。首先是辨证抓主证,兼顾次证兼证,抓住主证,以纲代目,则能制定切合病情的治法。其次,要辨证和辩病相结合,在中医基础上借助西医,能够相互协同、开拓立方遣药的思路,增强疗效。
弟子眼中的大师
“一个谦虚的大师,一个勤奋的大师,一个务实的大师。”作为行医已经60多载、积累丰富的权威中医,张老从没有停止学习,他每天看的书和专业医刊比自己的学生还多;他自己总结的方药从不轻易出手,总是千锤百炼。另外,他对病人的精诚态度是当代医师的楷模,病人的痛楚永远都是他心中最重。广东省中医院副教授林启展
弱冠初次临诊治愈高热病人
1922年,张琪出生在河北乐亭一个中医世家,其曾祖父岐声公、祖父张文兰公都是当地名儒,精于岐黄,尤擅外科,在当地闻名遐迩。受家庭熏陶,张琪幼秉庭训,饱读《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辩》等中医经史。先祖对孙儿寄予厚望:“人生在世,当不了治国的宰相,也要当个济世名医。”
张琪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中国,他牢记先祖教训立志从医,勤不知倦,医术突飞猛进。时逢弱冠,初次临诊就治好了一位久治不愈的高热病人,一时名震乡里。
1938年,为了寻求学医济民之路,年仅16岁的张琪辗转到哈尔滨,在天育堂药店开始学徒,蹬药碾子做药,拉药匣子抓药。劳累之余,他留心记下坐堂先生给病人开具的药方,每当夜深人静时,点上油灯,对照医书仔细揣摩。他还顶着日寇要取消汉医的压力,坚持参加了哈尔滨汉医讲习所的学习,1942年毕业,取得了中医师资格,开始了正式的行医生涯。
60多年的中医生涯,张琪从来没有离开过病人,从没有离开临床第一线,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临床学家。他精通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其擅长内科,对中医肾病、肝病、心病、脾胃病、温热病、消渴病等造诣深厚,临床独具特色,疗效卓著。
中医临床学家专攻疑难重症
张琪教授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带领课题组,把肾病的治疗作为研究方向,先后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与实践研究”、“血尿的中医治疗研究”以及“中医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等课题,总结出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发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发治疗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等有效治法,独具创新,并且研制出中成药,作为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专攻疑难重症是张琪临诊的一大特点,经他治愈和挽救的重患者究竟有多少很难数清楚。比如现代医学所谓“抑郁症”、“强迫症”、“神经官能症”这些难治之症,因其反复缠绵,往往使医生劳而无功。张琪知难而上,在仲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出中药复方宁神灵冲剂,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1987年获得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至今仍然在临床广泛应用。
古为今用古方中找创新
张琪大师的学术渊源之一是来自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但是他一直要求自己:读仲景书而用其方,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被其束缚。他不仅对经方有昭幽烛微的阐发,临症应用也巧妙灵活。
在古方新用的同时,他还注重化裁古方,在古方的基础上加减变化,切中病机,提高疗效。如对肾病的治疗,他以仲景核桃承气汤,去芒硝加入凉血止血之剂,治疗瘀热结滞、血不归经的肾病尿血。
创制新方、充实、完备前人之所未备更是张老在行医中孜孜追求的目标。张琪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剂,所处之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效果卓著。如瘿瘤内肖饮治疗巴腺结核、甲状腺硬结、甲状腺囊肿等;活血解毒饮治疗静脉炎;决明子饮治疗高脂血症;利湿解毒饮治疗湿热毒邪蕴结下焦,精微外汇之慢性肾病日久,尿蛋白不消失者等等,均为他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摸索和创制的有效经验方,确有较高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