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458|回复: 1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 作者:张梅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8 22: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

                                                                作者:张梅琴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是唐三藏法师玄奘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共260个字。唐玄奘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大藏经分为经部、律部、论部,精通三部的法师,称为三藏法师。

      《心经》全文如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讲经有二种,一种是详讲,一种是略讲。若详讲,光经文题目中的“般若”,就能讲上一节课,我在这里仅仅是一种非常简略的讲法,这是为了契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一、     释题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法会中,我们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是彼岸的意思,“蜜多”是到达的意思。经名的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要的经典


二、     释经文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行”是按照用大智慧到彼岸的方法去修行。“深”指修行的功夫和程度。“照”是指用本性中的智慧之光去观照。“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色又分内色和外色,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外色是指山河、天地等。“受”是指五根的感受,如眼能见色、耳能闻音、鼻有嗅觉、舌有味觉、身有触觉。 “度”是救度的意思。

大家要注意是,“空”在佛经里不是指没有,而是无自性的意思。

“一切苦”主要有八种:生、老、病、死、求不得(要什么东西不能够得到)、爱别离(相好的人常常分离)、怨憎会(怨恨和厌恶的人常常会面)、五蕴炽盛(色、受、想、行、识五蕴像干柴一样烧起来)。

这段话的意思是:观世音用深入的般若智慧进行观照时,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空无自性的,以此度脱芸芸众生的一切苦难和灾厄。


2、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人名,释迦牟尼佛的智慧第一的大弟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舍利子!物质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因此与没有自性、没有自我的空性并没有差距,当体全同。空无自性的物质,与空的实相当体是一;色相,原本是空,最后是空,毕竟是空。受、想、行、识四蕴,也与色蕴一样空有不二。


3、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段话的意思是:舍利子!上述五蕴等法的真相是空无自性,空无自我。既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生起,也没有一个真实独立的实体毁灭,在真如法性中本来无一物,还有什么净与垢之分、增与减的区别?


4、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法门。谛,是真实义。四谛即四种真实不虚的道理。

什么叫“无明”?众生不明佛性,被“五蕴”、“六尘”、“十八界”盖覆佛性,如乌云遮日,所以称为“无明”。

“菩提萨陲”又称为“菩萨”,是觉悟了的有情生命。(无情生命是指草木等。)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真如法性中没有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蕴”,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没有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六尘”,没有眼界以及意识界等“十八界”,没有无明烦恼,也没有无明烦恼尽净。“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而其法性是空无自性,所以生、老、病、死,也如同梦幻泡影一样。在诸法的空相、实相内,无凡夫苦集之法,亦无贤圣灭道之法。一切法本来寂灭,无能得之智,无所得之法,亦无能修之智,无所修之法。了悟一切心空、一切法空(就连佛法也不执著),心法一如,并没有能得和所得。


5、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涅盘”是指寂灭的境界,在这个清清净净的境界中,没有死的因,也就没有死,就是了生脱生,究竟成就,也就是成佛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

这段话的意思是:菩萨依照无上的智慧照破无明,妙有真空之心没有取舍分别,没有烦恼和障碍,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恐怖,远离凡夫的贪、憎、痴等种种梦想,到达寂灭的境界。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都是以般若智慧照破无明妄想,一切大智慧无不是由自性所生。


6、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般若智慧的殊胜智德妙用,无法用世上的任何语言来赞叹。般若是佛母,出生一切佛。若能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就能越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火宅,远离生死轮回之苦。即心即佛,决定不虚。


7、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佛经有显说、密说。经文为显说,咒语为密说。此段为密说。密说很简单: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密说都是不作解说的,是诸佛菩萨的秘密语,诸佛菩萨的心法,只有三业(身业、口业、意业)清净,才能与佛相应。

这段咒语的综合含义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速疾成就。


三、     成佛乃智慧的成就

现代科学对宇宙的探索都是向外的,比如发射宇宙飞船;而佛教对宇宙的探索却是向内的,这才是研究宇宙人生真相的正确方法。

佛教非宗教,非哲学,它超越了一切的宗教和哲学,佛教具有科学的实证方法,但是因为佛教是从人生本位去证验宇宙,所以人们忽视它的科学性,仍然把它归于宗教。

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都是二元论者,各执着一端。佛教是一元论者,指出身心一体,心物一元,可是它的自性却是空的。这就是性空缘起,缘起性空。

若是以为佛教仅仅是劝人为善,这未免太无知了!大家若能在这篇短文中体会到真正佛法的精神,悟到真实的智慧,这就是我所馨香祷祝的了。
发表于 2006/4/19 05: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以为佛教仅仅是劝人为善,这未免太无知了!”

不同意这句话。首先,未必正确;然后,太居高临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