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119|回复: 3

第十四月 金匮要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5 17: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n1234567 于 2013/8/5 20:39 编辑

电脑一直不太好,找的东西,未试过不知能不能看。能看就看看,不能看,就继续反复看前面的。有时间有兴趣的自行选学,补充点知识






金匮要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相关介绍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金匮要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内容
  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在病因方面,《金匮要略》明确地划分为三娄,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对后世病因学说有直接启示。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论述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内容丰富。共有原文45条,载方40首,计260多首方剂。病种包括了经、带、胎、产、杂病。篇中对妇产科病的辩证论治严谨,治法、剂型多样,已具中医妇产科学的雏型,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金匮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急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华伦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
  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版本
  《金匮要略》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刻,注本颇多,以元代赵以德的《金匮方论衍义》较早,而以清·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最为著名。据统计,历代注释、发挥、方论及歌括也有百余家之多。
价值
  《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在国内历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依据和教育后学的课本。在国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许多《伤寒论》之珍本,并由日本再传中国而发挥了巨在的影响,而且日本学者研究、注释《伤寒论》的著作,仅就先后传到中国而现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匮要略》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方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20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现代医学昌盛的今天,日本学者仍给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视,许多医学家在临床医疗中,仍然十分重视该书原方之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运用该书中成方制造的成药,也为日本医界所依赖。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它属于祖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被历代推崇为方书之祖和治疗杂病的典范,林亿谓其“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金匮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目录
  总论
  一、《金匮》的写作特点
  二、《金匮》的基本论据
  三、《金匮》重视内因的探讨
  四、《金匮》方与证的关系
  五、脏腑经络先后
  各论
  一、内科病
  (一)论外感痉病
  (二)论风湿相搏
  (三)暍病即伤暑
  (四)百合病因药得名论
  (五)变化不定喻狐惑
  (六)疫毒发班分阴阳
  (七)“疟”意含暴虐
  (八)中风分经络脏腑
  (九)历节即痹病
  (十)略谈血痹
  (十一)虚劳注重脾肾论
  (十二)谈肺叶萎弱
  (十三)热壅血瘀肺痈
  (十四)论咳嗽上气
  (十五)奔豚气发自冲脉
  (十六)论胸痹心痛
  (十七)论腹满实证
  (十八)寒性腹痛名曰疝
  (十九)论宿食急症
  (二十)略谈五脏风寒积聚
  (二十一)论痰饮咳嗽
  (二十二)论消渴有三多
  (二十三)膀胱不利为癃论
  (二十四)略谈淋之为病
  (二十五)水气病即肿胀论
  (二十六)论黄疸“从湿得之”
  (二十七)惊悸分内外
  (二十八)血外溢则吐衄
  (二十九)便血分远近
  (三十)血行不畅必成瘀
  (三十一)论胃病善吐
  (三十二)胃气动膈则哕
  (三十三)清浊不分成泄泻
  (三十四)论滞下为痢
  (三十五)性动好窜说蚘虫 
  二、外科病
  三、妇科
  主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王雪华 教授

01《金匮要略方论》性质与沿革02《金匮》的内容、体例和成就(1)03《金匮》的成就及贡献(2)04 诊治杂病的辩证思维过程05《金匮》对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影响06 学习《金匮》的目的与方法07 第一篇:概述08 第一篇:论肝虚治法和虚实异治09 第一篇:论发病、预防及病因10 第一篇:论病机、四诊举例(1)11 第一篇:四诊举例12 第一篇:小结13 第二篇:痉病14 第二篇:湿病证治(1)15 第二篇:湿病证治(2)16 第三篇:概述17 第三篇:百合病证治(1)18 第三篇:百合病证治(2)19 第三篇:狐惑病证治(1)20 第三篇:狐惑病证治(2)21 第三篇:阴阳毒证治22 第四篇:概述 疟病证治23 第五篇:概述 中风病辩证24 第五篇:历节病病因病机、证治(1)25 第五篇:历节病证治(2)26 第五篇:中风鉴别诊断 小结27 第六篇:概述 血痹病证治(1)28 第六篇:血痹病证治(2)29 第六篇:虚劳病辩证30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2)31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3)32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4)33 第六篇:小结34 第七篇:肺痿 肺痈证治(1)35 第七篇:肺痿 肺痈证治(2)36第七篇:肺胀证治 小结37 第八篇:奔豚气病证治38 第八篇:小结42 第十篇:概述44 第十篇:实热性腹满病证治45 第十篇:腹满、寒疝病证治46 第十篇:寒疝、宿食病证治49 第十一篇:小结50 第十二篇:留饮、伏饮51 第十二篇:痰饮治则(2)56 第十三篇:消渴小便不利证治58 第十四篇:水气病59 第十四篇:血分、水分61 第十四篇:综述黄汗证治与现代研究65 第十五篇:黄疸证治(3)68 第十六篇:吐衄下血证治和预后70 第十七篇:概述 呕血证治(2)71 第十七篇:概述 呕血证治(3)72 第十七篇:下利证治 小结74 第十八篇:阳痈证治(2)76 妊娠常见诸疾证治77 第二十一篇:概述78 第二十一篇:产后病证治79 第二十二篇:概述
金匮要略01金匮要略02金匮要略03金匮要略04金匮要略05金匮要略06金匮要略07金匮要略08金匮要略09金匮要略10金匮要略11金匮要略12金匮要略13金匮要略14金匮要略15金匮要略16金匮要略17金匮要略18金匮要略19金匮要略20金匮要略21金匮要略22金匮要略23金匮要略24金匮要略25金匮要略26金匮要略27金匮要略28金匮要略29金匮要略30金匮要略31金匮要略32金匮要略33金匮要略34金匮要略35金匮要略36金匮要略37金匮要略38金匮要略39金匮要略40金匮要略41金匮要略42金匮要略43金匮要略44金匮要略45金匮要略46金匮要略47金匮要略48金匮要略49金匮要略50金匮要略51金匮要略52金匮要略53金匮要略54金匮要略55金匮要略56金匮要略57金匮要略58金匮要略59金匮要略60金匮要略61金匮要略62金匮要略63金匮要略64金匮要略65金匮要略66金匮要略67金匮要略68金匮要略69金匮要略70金匮要略71金匮要略72金匮要略73金匮要略74金匮要略75金匮要略76金匮要略77金匮要略78金匮要略79金匮要略80

06 学习《金匮》的目的与方法07 第一篇:概述08 第一论肝虚治法和虚实异治09 第一篇:论发病、预防及病因10 第一论病机、四诊举例(1)11 第一篇:四诊举例12 第一篇:小结13 第二篇:痉病14 第二篇:湿病证治(1)15 第二篇:湿病证治(2)16 第三篇:概述17 第三篇:百合病证治(1)18 第三篇:百合病证治(2)19 第三篇:狐惑病证治(1)20 第三篇:狐惑病证治(2)21 第三篇:阴阳毒证治22 第四篇:概述 疟病证治23 第五篇:概述 中风病辩证24 第五篇:历节病病因病机、证治(1)25 第五篇:历节病证治(2)26 第五篇:中风鉴别诊断 小结27 第六篇:概述 血痹病证治(1)28 第六篇:血痹病证治(2)29 第六篇:虚劳病辩证30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2)31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3)32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4)33 第六篇:小结34 第七篇:肺痿 肺痈证治(1)35 第七篇:肺痿 肺痈证治(2)36 第七篇:肺胀证治 小结37 第八篇:奔豚气病证治38 第八篇:小结39 第九篇:胸痹病证治(2)40 第九篇:胸痹病证治(3)41 第九篇:心痛病证治(2)42 第十篇:概述43 第十篇:腹满病辩证(2)44 第十篇:实热性腹满病证治45 第十篇:腹满、寒疝病证治46 第十篇:寒疝、宿食病证治47 第十篇:小结48 第十一篇:肾着、脾约、心伤等49 第十一篇:小结50 第十二篇:留饮、伏饮51 第十二篇:痰饮治则(2)52 第十二篇:四饮证治(2)53 第十二篇:四饮证治(3)54 第十二篇:支饮病案分析55 第十二篇:痰饮治法纵横谈56 第十三篇:消渴小便不利证治57 第十三篇:小便不利淋病证治58 第十四篇:水气病59 第十四篇:血分、水分60 第十四篇:四水证治61 第十四篇:综述黄汗证治与现代研究62 第十五篇:概述63 第十五篇:黑疸64 第十五篇:黄疸证治(2)65 第十五篇:黄疸证治(3)66 仲景退黄八法及临床应用举隅67 第十六篇:概述68 第十六篇:吐衄下血证治和预后69 第十六篇:瘀血证辨治(2) 小结70 第十七篇:概述 呕血证治(2)71 第十七篇:概述 呕血证治(3)72 第十七篇:下利证治 小结73 第十八篇:概述74 第十八篇:阳痈证治(2)75 第二十篇:概述76 妊娠常见诸疾证治77 第二十一篇:概述78 第二十一篇:产后病证治79 第二十二篇:概述


http://www.21edu8.com/medical/yixueks/4945/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5: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背诵--太阳病上

http://wenku.baidu.com/view/b0c31a2a192e45361066f5e8.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4: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忙,老是加班没时间上网





《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孙立彬解读《伤寒论》)民生开讲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01:重新认识《伤寒论》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02:《伤寒论》中的少阴病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03:《伤寒论》中的厥阴病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太阳病证治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一、临床表现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二、病理机制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表热证)。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三、治则方药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1.太阳经证治法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而邪之去路,当以寒凉开浊门以泄痢,得泄则中焦轻寒,而余阳借诸经反归而致,则中焦热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2.太阳腑证治法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3.太阳病兼证治法  六经辨证 相关书籍(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DpT洱吧下载VIP讲座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http://www.28gl.com/jktv/minshengkaijiang/41724.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23: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1234567 于 2013/11/6 17:50 编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6e83160100ccqg.html
零敲牛皮糖



颈椎病!!!!!!偏方!!!!!!转!_2012吧_百度贴吧 http://t.cn/zROj9aT 川芎250克到500克,半斤也才10块钱。用透气的枕头装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