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881|回复: 0

飞雪飘飘的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5 18: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飞雪飘飘的时代

钱钟书

最早知道钱钟书先生,是因为电视剧<围城>,原来清华还有个龙虎豹.后来看过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买过<管锥篇>,但一直没有读,多少有点读不下去的说.

真正佩服先生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他的记忆力,据说是照相式的,一本书在眼前晃过,能知道那个字在那一页那一行,甚为羡慕.另一件是笔者最近研究胡适,发现胡是个骗子,那么钱先生的<围城>中的”克莱登”大学就有着特殊的意义,果真如此,老一辈的功力,就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了.

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雨果著<悲惨世界>,狄更斯著《雾都孤儿》,老舍做<四世同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红遍华语世界.莫言先生,不说则已,一说就拿了个诺贝尔.反观钱先生,在这个或那个人妖颠倒的时代,选择默存,没有问题,但就成就来讲,似乎还是小了。<管锥篇>好像就是个词典,业余看不懂,专业不爱看.而<围城>说到底,虽然鞭挞了假博士的丑陋,这是难得的闪光点,但深度力度还是不够,只是反映了自己生活小圈子的事情.如果做为一个普通人,写出<围城>这样的小说,恐怕烧了八万柱高香了,但是作为钟书先生,仅仅这样,似乎与他的才华不太相符,太不相符。殊为可惜。

究其原因,或许因为他从小英文太好,以致对中国文化部太重视,对中文典籍不太注意吧,说不准。

钱穆

知道钱穆先生,也是从读论语开始,很多文章推崇钱穆先生,认为他对中国文化的坚守,应该算近现代的第一人.

真正了解钱穆先生,还是在笔者研究胡适的时候,发现钱穆先生早在北大任职时,就对胡适颇不以为然,可以说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一般认为钱穆胡适争执了几十年,在笔者看来,钱穆先生是坚守中国文化,不愿被历史大潮卷去,可以说既有高贵的人格,又有高度的智慧.与坑蒙拐骗的胡适,完全是两路人.

中国文化,严格讲,笔者认为是修证文化.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究竟如何,没有研究过他的书,不便乱讲.但由于先生多半走的是所谓学术路线而非完全的修证路线,个人冒昧猜错,恐怕也是看得到,未必真证得到.当然在这个西学肆虐的时代,能有这样的见地已经很难能可贵了.管窥之见,未必为真。

王小波

最早知道王小波,是因为一位朋友的推荐.借来一看,大开眼界.小波确实是个天才,在那个人性受压抑的时代,也必然是一面旗帜.记得当时看了<红佛夜奔>,“金银铜铁时代”等,最佩服的还是小波的宏大构思能力,天马行空,特立独行,像是暗夜里的独行侠。

小波出过国,所以他发现外国人也是热爱生活的,也是讲文明礼貌的,也是开物利生的,某些方面似乎还比国人做的还好。顺便说一下,对今天的80后90后们,说外国人也是讲文明礼貌的,他们或许感觉这个老夫子有点可笑,其实不然,要知道,小波成长受教育的时候,可没有电视互联网的,那时候国人的观念是“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在受苦,等待我们去拯救”等等,大家打开电视就知道,现在央视还是这个调调,这里着火了,那里发大水了,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而波兰,捷克等国家,好像从来就不存在一样。这叫正确的舆论导向,当然现在不提了。

所以当小波出去,发现外国人也讲仁慈博爱时,就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但很可惜,基本停留在了所谓的理性层面。由于小波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他的观点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人很难逃脱时代环境的拘束。英年早逝,扼腕长叹,如果能再延长一些生命,能看到南怀瑾先生的作品,加以岁月的历练,以他的天赋,或许会有另外一番更宏伟的气象。

窗外,寒风潇潇,飞雪飘飘。

据说,郑板桥有一首咏雪的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看不见。”

过去数百多年间,由于西学的兴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影响,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乃至要彻底砸烂抛弃。可以说,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天才,成就都被限制住了吧。

于200402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