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雪山来客

台湾令大陆人震惊的细节:看得我简直无地自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5 21: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很好。不过欧美外企只要被台湾人当道不用多久高层变台湾窝,然后是鸡飞狗跳残酷压榨工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5: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大陆和台湾的差距 (2014-06-17 16:12:55)转载▼
标签: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7448710101rvfb.html       


原文地址:大陆和台湾的差距作者:大陆和台湾的差距
2014-06-10 ABC传媒


    台湾的人民生活是非常富裕的,人均年收入在3万美元左右,相当于大陆的15倍。世界90%的笔记本,是台湾企业生产、20%的石油生产被台湾控制。在中国大陆,台湾的旺旺、康师傅、统一等,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台湾的农业很发达,农业现代化处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台湾在 1988年走向自由的“公民社会”后,大力推动“高福利社会”建设,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60岁农民,均可以得到与教师、公务员一样的退休金。大学毕业由政府发放租房补贴,结婚购买房子由政府担保 30年免息贷款,结婚后生孩子由政府发放营养补贴和工资,幼儿园到国中的费用,均有政府承担,中午的免费午餐,一般是三菜一汤,由政府承担。


    有人说,台湾的福利是世界上最好的,全民医保制度比美国更先进、更超前。台湾人 90%的青年学生,都可以出国留学,良好的社会状况,吸引了 85%的归国率,留在外国的台湾人,在创业成功后大部分回台定居。台湾人在海外工作的人众多,但家庭均在台湾生活。台湾的医疗、文化,都是非常适合人类生活的。


    由于生意关系,往来大陆和台湾很多,所见所闻,更是感慨万端。从台北沿西线奔台南,再从台南北上走东线回到台北,环岛一圈近两千公里,去了大小十几个城市。台北、台中、高雄都是大都市。花莲是小城市,大约相当于大陆一个县城的规模,人口约不超过十万。
    但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城市,给人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真的实在太干净了,地面上几乎一尘不染。在台湾八天,皮鞋没擦过,出去什么样回来基本什么样。第二个感觉,学校实在太好了。学校没有围墙,象个大公园,去了台中里的一所普通学校,大约相当于大陆一所中专或专科学校,其图书馆却大约相当于大陆一个省级图书馆的规模,校园的环境,绝对比大陆任何一个公园好,校园有公共汽车,不要钱,招手就停,也从来不问乘车人的身份。


    最让人震撼的是学生宿舍,绝对相当于大陆三星级宾馆的水平,一进门,就是地毯,走廊上全是沙发,学生公寓两人一套,一个大起居室,两个小卧,一个卫生间,全是地毯,面积大约在五十平方左右,学生公寓设备非常齐全,从各种小吃到超级市场到烧烤,全部能在公寓里买到,水、电、热、房租(压根就没有房租的概念)全免费,很多学生公寓卫生间里的灯已经开了五、六年,一分钟都没关过,因为不要钱,水是热水和冷水,24小时供应。
    台北的民主纪念馆和中正纪念堂,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尤其是民主纪念馆,12个小时不停地走,只逛了一半左右,汉白玉和镀金的雕塑(镀的都是纯金,有些就是真金),成千上万,保存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故宫就象个大农庄,真的,以前说故宫是世界第几大奇迹,和人家比起来,真是太阴暗,太狭窄了。故宫和民主纪念馆的建筑年代相差并不远,但人家已经可以建造几百个,绝不重复的喷泉和宽畅到令人难以想象的饭厅,只要去过这两个地方不存偏见的话,文明的差距一目了然。


  台湾人的福利非常好,水费全免,电费非常便宜(每度大约相当于几分人民币),天然气很多地方都全免,冬天的暖气基本也相当于不收费。每个台湾人,只要成年而且有正式工作,都由政府分配一套度假别墅,可以终身享受,死后由政府收回。
    医疗全部免费,而且是百分之百免费,只要是台湾户籍,全免,一个新台币都不收,所有的病,全部的人,没有任何例外。教育,除了私立学校以外,全免,无一例外,无任何一所学校例外。当时问,假如有学校乱收费呢?对方呆了半天说,不清楚会怎么处置,因为没发生过这种事。
   去之前听说台湾警察非常腐败,对大陆人不友好,黑社会盛行,等实际到了台湾,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台湾警察非常有礼貌,非常友好,除了不会说普通话。我在台北问过一回路,一个警察非常仔细地听他们说了半天,但他听不懂普通话,他依旧非常耐心地听,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最后弄清楚我们是大陆人,于是马上和警察局联系,最后联系了新华社台北办事处,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并说,假如不能确定,可以先去警察局休息。 
   台湾人的素质之高,令我们这些大陆人,真的感到非常惭愧。在台北,根本不需要打车,只要一招手,就会有车停下来,坐上就走,有些收钱,有些不收钱,收钱的也便宜,因为台湾的城市都非常大,台北有很多人都兼职当出租车,政府从来不管。当然,很多人是真心帮助你,不要钱,而且有时候你去的地方和他不同路,他还会为你绕一下,车辆各种各样,有林肯,有拉达,也有丰田,什么车都能打到。


  台北的地铁,深大约有一百米左右,共四层,电梯上人们都自觉地站到右边,左边经常空无一人,因为,左边是应急通道,是供那些有急事的人临时使用的,偶尔会有人急匆匆地从左边跑过,不论多么挤,人们都要留出一个通道,非常自觉。
    台北的自由广场,原本以为非常大,结果一看,连天安门广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太小了,自由广场的总统府也可以随便进,游人可以随意地拍照游玩,没有人来干涉,只是有一幢办公楼,只能去到隔着一条街的地方,有红线,一过去,就有人吹哨子,提醒你不要过街 (但没有警察过来)。那条街大约六、七米宽,连同人行道也就十米左右吧,经过询问才知道,那是总统办公楼,马英九的办公室就在二楼,每个人都能看见他办公室的窗子,距离普通游人的直线距离不过十五、六米,当时有同伴开玩笑说,力气大些的人估计都可以把手榴弹丢进去。


    自由广场侧面有一幢白色小楼,很小,有个闽南语叫什么楼,比较拗口,没记住。这里是国民党的吴伯雄办公室,这里的管理就更松了,游人可以直接上到楼梯,只有一个警卫,绝对不来管你,只要你别进到大门里面去,但是也很少有人去,台湾好象对此并不感兴趣,只有一些外国游客去照相,台湾导游说吴伯雄很随意,台北人时不时都会看到他去上班,走自由广场的一个侧门,没有警车开道。 
   台湾的城市街道都非常宽,城市一般限速都是八十公里左右,但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非常安全,有红灯的地方,只要红灯一亮,车子绝对停住,不管有人没人,没红灯的地方,只要你从斑马线一过马路,车子离你非常远的地方就开始减速,你只要一犹豫,司机就会非常友好地朝你挥手,让你先过,态度非常和蔼耐心。


    这个现象曾在几个城市都试过。我们回来的时候,因为去赶飞机,到乘车的地方要过一条马路,斑马线有点远,有人建议不要绕,直接过去,当时马路上没有车,但台湾导游坚定地说:宁可误了飞机,也要走斑马线。
   台湾人非常尊重妇女,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你是乘车还是在街边休息,只要女的一过来,男的全部起来让坐,无一例外,最典型是在公交车上,只要女的一上来,全部男人都条件反射试的站起来,从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马上全部站起来,坐一次公交车要站起坐下很多次。


    台湾人每个人好象都带着垃圾袋,擦丢的吃剩的反正只要不用的,全部放垃圾袋里,一遇到垃圾桶就丢进去。台湾很多地方不能抽烟,在一些商场或公共场所,都有一些水缸一样的烟灰缸,男男女女一群人围着抽烟,非常自觉,导游说就连台北的市长议员,也都要到这里抽烟,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抽,大家都很坦然,没什么怨言。 


   台湾很多地方都有排队现象,台湾人对排队习以为常,非常守纪律,没有一个插队的。在 101大厦登顶因为限制人数,所以要排队,大家都非常自觉,耐心地等着,而且每个人排每个人的队,几个小时,无人喧闹。在中正纪念堂里,有很多雕塑是不能用手摸的,这些雕塑旁边有些有人守,有些没人守,我观察了一下,没有一个人去摸。


   当时有一个纯金的雕塑,有人以为没人,就伸手去摸,刚一触摸到,就听见哨子声 (很奇怪,台湾很多地方都喜欢用哨子),我们才发觉有个老兄嘴里含着哨子,警惕地看着游客们。后来发觉,这位老兄实在很机械,假如你作势去摸,但没摸到就停住,他就只是盯着你,不吹哨,有人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最后大家都笑了,旁边的那些台湾人也无奈地笑了 (但绝对是善意的,没有丝毫的敌对态度),我们也不好意思再逗他了。
  台湾有两样东西很多,二战纪念馆和国父孙中山雕塑,台湾人结婚都要去二战纪念馆献花,并在长明灯前默哀,而且台湾法律规定只有新人才能靠近长明灯,其他人不能靠近,台北的二战纪念馆规模宏大,最醒目的是,里面刻满了战死者的名字,每个战役都有很多油画来表现,旁边的拄子或墙壁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任何区别。


    国父孙中山雕塑则让我们大陆人奇怪,原来以为都被撤除了,问导游,她说确实拆了很多,但也保留了一些。问为什么要保留?她说因为台湾还有很多人喜欢他,他们就不希望拆除,这些人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这很奇怪吗?”她反问。
    民进党每年都有人提议,把国父孙中山的雕塑迁走,但每年都迁不走,因为总有很多人反对,每年都有人到广场示威,反对迁走,示威的人不但有老国民党员,也有青少年学生甚至还有歌星,比较有趣的是,很多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也来参加示威,也反对迁走国父孙中山雕塑,而且人很多,比台湾人还起劲,说这是全人类的遗产,不能由台湾自己说了算,政府通不过,民进党也没办法。


  台湾人身体非常好,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路非常快捷。台湾的学校、医院、法院都没有退休制度,都是终身制,只要你自己愿意,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没人赶你走。当然,如果你的工龄达到 30年,不管你的年龄是多少,只要你想退,你也可以随时办理退休。
    我有一老友的女儿嫁给了台湾一警察,她舍不得在大陆的父母,就在京买了房子并在西单一商城,做起了经营台湾红珊瑚为主的珠宝生意。她的老公为了能帮她,不到五十,就办了退休,他对我说,台湾现役军警是不许到大陆的,我工龄 30年了,办了退休,就可以去大陆帮助妻子料理生意了。
  台湾街上最有特权的人,是孕妇,只要孕妇一出现,那场面,绝对象大陆的领导出巡,人们纷纷往路两边让,还不停地小身提醒,听导游说孕妇在台北确实是特殊人群,只要她愿意,随时有警车为她服务,一个新台币都不收。 


   台湾明年政府要换届,现在的执政者马英九,要向选民交出成绩单,让选民检验,是否还让你继续执政下去。 
  官媒曾得意的宣称,中国大陆的博士数量已经超越了美国,可是在近 50多年中,美国有 100多位科学家获得了 80多项的诺贝尔科学奖,而中国大陆在这 60多年中,却是一个科学家也没有获得过。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大陆人,现实的感受和体会又是如何,是否感觉到了国泰民安,是否生活的悠闲富裕轻松愉快,是否切身感到了自己的生活,已经优越过同为一个中国下的台湾人?!




    采编自网络 供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14/6/28 18: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真是好!到什么时候,我们大陆也能成为这个样子,我们老百姓就幸福了!
发表于 2014/6/28 21: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4/6/29 00:57 编辑
易海清源 发表于 2014/6/25 22:31
台湾人对大陆误解也很多,甚至都到了荒唐的地步,如台湾节目嘉宾和主持以及有些政客认为:1、“在深圳火车 ...

這種故事可能是大陸人製造的﹐台灣是開放的社會﹐不大有這種250﹐即使有也是稀有物種﹐我還沒遇到過。我的台灣朋友很多﹐多過大陸來的朋友﹐他們一般不大談大陸的事﹐一般都只談自己邊的事﹐很多人會罵馬總統當局一下(其實小馬哥廉潔奉公已經很不錯了)。80年代台灣人和大陸人相遇﹐會各自責罵對方的政府﹐90年代以後兩邊人互相不大愛談政治﹐再後來不大爭論政治﹐多敷衍隨順對方觀點。近年兩岸人相遇﹐常常都是責罵自己這邊的政府﹐呵呵。都是一種進步吧。

点评

完全有这个可能哦!  发表于 2014/6/29 00:13
发表于 2014/6/28 22: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4/6/29 01:20 编辑
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4/6/26 08:12
[转载]大陆和台湾的差距 (2014-06-17 16:12:55)转载▼
标签: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7448 ...

我感覺台灣的軟實力近20年進步很快﹐特別是台北人明顯比過去文明﹑禮貌﹑客氣很
多﹐並且都不是政府鼓動的﹐彼政府也無喉舌。我去台灣﹐世界各地什麼電視節目
都有﹐連大陸的新聞聯播都能看到﹐當然也有不少婆婆媽媽的小節目﹐我是毫無興
趣﹐但也反應台灣社會快速多元化﹑個體化﹑自由化﹐軟實力幾乎可以說不輸給美國。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00: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泽灵 发表于 2014/6/29 14:11
我感覺台灣的軟實力近20年進步很快﹐特別是台北人明顯比過去文明﹑禮貌﹑客氣很
多﹐並且都不是政府鼓動 ...

欢迎在本楼畅所欲言地对两岸的民风进行对比研究,但是切莫涉及时政,对于mao左分子垃圾人在此倒垃圾,则一概清除,格杀勿论!正是文革摧毁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才造就了这种垃圾人!
发表于 2014/6/29 0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泽灵 发表于 2014/6/29 13:54
這種故事可能是大陸人製造的﹐台灣是開放的社會﹐不大有這種250﹐即使有也是稀有物種﹐我還沒遇到過。我 ...

你只是用可能这个词,不去认真了解怎么有发言权呢?台湾一些综艺节目又不是一个人看了,再者,前没多长时间,台某官员声称“等大陆人学会关厕所门再谈统一吧”,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也是某个人编造的吗???台湾很多人对大陆缺乏了解,又很自以为是,往往以讹传讹。。。

来到这个论坛都是研究中医或与此有缘的,在学术上没有一个认真的治学精神,能研究好学问吗???

最后,希望两岸多了解,毕竟都是炎黄儿女,早日和平统一。。。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04: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论坛】台湾是怎么留住传统文化之根的?zt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4/6/29 20:25 编辑

中华网论坛: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1/59/18/0_1.html


    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面对粗口,我们自惭形秽于自己的文化,面对专横特权,我们归罪于中国的奴性文明。总之,我们把自己的一切粗野归于文化的劣根性。

    然而,在与我们相隔一湾浅水的宝岛台湾,传统文化的根却扎得很深。国学在年青一代心中种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并对台湾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台湾人的儒雅与普及国学教育密不可分。

    处于转型期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面对新旧的变迁,充满迷惘、惶惑、浮躁、挣扎。精神层面的“危机”促使人们到中国传统文化里去寻找慰藉和支持。

    我们这个有着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这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和民族,经过对“国学”的否定和抛弃,再经过全盘西化,眼下出现了文化断层和精神缺钙!像是一群文化的孤儿,东讨一口,西乞一勺,吃得再多也没有自己家做的饭香。我们今天的虚无感、今天的功利主义,很多都源于我们对于历史的失忆。

    傅佩荣先生说:“国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 如今,我们成了无根的国度。

·

    有人说国学热了,但热的是权谋诈术、风水阴阳、歪曲历史,真正能够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精神却未得到真正弘扬。我们不能总是功利地问“国学到底能带来什么”,而是应该反思“丢了国学,我们将失去什么”。台湾的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哲学基础,也可以说是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人生活的。有了统一的哲学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脚点。

·

    许多人认为儒学是一种政治学说,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其实,儒学真正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儒学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修身。也就是说,社会的安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健康社会的主流人群,应该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会价值观,这样社会才能稳定。而这一切,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而教育中,语文教育最能够承担这个功能。

·

    【当代中国人为什么四不像?】

· 这种乡土社会不像乡土社会(私德败坏),城市社会不像城市社会(权力滥用)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必然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瞎撞一气(道德沦丧),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其社会现象很有些四不像的味道。在这种社会环境里生活的国人,既不像传统社会里的国人有人情味,也不像西方人那样重视权利,其结果必然是物欲横流和道德败坏的…台湾国学教育强调的就是躬身实践,就是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学的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非常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大陆语文教育在生活实践上,可以说极为欠缺。例如,台北县国中初中一年级语文老师的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就会明白台湾的国学教育是如何倡导身体力行的了:

·

    课文:《论语论孝选》

    主题:躬行孝悌

    学习单设计:

    1. 先说明自己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实情)。

    2. 这一个月来的变化(言语、行为、态度)。

    3. 因为变化、家庭气氛变化(反思、思考)。

    4. 因为躬行孝悌这件事,让我体悟到……(感受)

    □ 反省自己的言行。

    □ 认真观察熟悉又陌生的父母。

    □ 站在父母的立场去思考父母所做的事。

    □ 尤其重要的是:实践孝悌不是一个月的事,是终身的事。

·

    【当下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生活】 中小学生很难通过对教科书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社会道德现状、辨别不道德行为的能力。当他们走向社会时,他们会发现,社会道德生活不但与教科书中讲的有差别,而且很多人也没按照书上说的那样去做将“传道”作为目标,可以说是台湾国学教育最明显的特点。而内地语文教育,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似乎并不是一种人文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悲哀。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

·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在国民教育期间,它的教育目标明晰,就是“培养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健全国民”。所以在其《语文课程纲要》中,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其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包括中国过去的私塾教育,除了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文言文外,它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陶治,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体系所缺乏的。儒家文化的基本就是修身,学问的目的,也是学习做人。这一直是我们教育体系中所没有的。

·

    【劣质语文教材犹如三聚氰胺】 大陆教材编写者对被选文章随意篡改,已是业内周知的常态,甚至到了变态地步。某版本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四十篇课文中只有几篇署作者名,其他三十多篇都是剽窃来并加以篡改的。《我们家里的男子汉》是王安忆的散文,教材隐去作者名后还做了大幅篡改;《餐桌上的大学》原为意大利裔美国商人的回忆文章《晚餐桌上的大学》,教材编写者剽窃后作了低劣改装,把意大利故事背景和人名换成中国背景和中国人名,但篡改者水平太低,这篇课文处处露出马脚 内地的国学研究一直注重校勘与考据,使得中国传统思想的微言大义根本无法进入公共话语平台,更不用说指导普通民众的生活与认知了。市面上虽然出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大多带着偏颇的个人视角,很多普及读物,对国学的解释方法是混乱的,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达是谬误的。

·

    而台湾国学教材注重与现代社会生活经验的结合,对原典后的“析论”部分都会注意培养学生生活经验与伦理意识。比如在论语“言行”篇后,讨论问题是“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而在孟子“存理克欲”篇后,问题是“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呢?”这些问题都会促使学生在反省现代社会时获得生活的智慧。

·

    【小学用“科举级别”鼓励孩子多背古诗词】从童生开始,秀才、举人、解元、进士、探花、榜眼、状元,一直到大学士,9个级别又细分为23个等级,每种等级对应一个数字,从5、10,一直到300。级别越高,数字越大。如能“熟读唐诗三百首”,就能得到300分,获得“大学士”头衔。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景遐东担忧,这样可能让孩子忽略背诗本身的意义,引入“官本位”的歧途,还会产生盲目攀比和落后自卑的心理,不宜提倡国学教育在台湾,是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是连贯地在实施。大学之前主要是《四书》,到念大学,大一国文是必修课,以经、集为主。具体表现为,首先课程学习时间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年200天授课时间,规定《国文》要占到正规学习时间的30%。其次,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分量,比如初一上学期文言文占课文的20%,以后每学期递增10%,到初三下学期占到60%。高中开始,国学教育的分量就更大了,有专门的《“论孟选读”课程纲要》,纲要直接把“社会伦理意识和淑世爱人精神”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把经典中的文化精神传播到社会生活中去,文言文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行为。

·

·

    【台湾地区国学教育流程图】

    3-5岁: 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

    小学时期:课外读物会有很多古诗词,要求学生熟读背诵

    初中时期:学习《论语》、《孟子》中的大多文章

    高中时期:要求阅读《大学》、《中庸》

    大学时期:《史记》等古书,并加强训诂学等教程

·

·

    【复兴母语文化岂能一考就灵】汉语能力测试考查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类似于英语四六级考试。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的现象,而“汉语能力测试”则在此意义上,被赋予了“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的宏旨大义。但问题却也在于,汉语能力测试的研发即使是历时三年,且经过多次测试,它有没有能力撑起“复兴母语文化”的大旗,则依然存疑.内地1949年之前,“语文”被称作“国文”,而台湾一直沿袭了“国文”的称谓。

    “国文”本身暗含着对自己母语的一种自觉的体认。“国文”“国文”,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即开启童蒙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它给我们一个文化上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烙在我们情感和意识的深处,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丢失。

    但“语文”好像只是一个模糊的所指。它可以指原生态的母语作品,也可以指用母语翻译过来的任何一种语言的作品。总之,与“国文”相比,它缺乏对母语的一种自觉体认,无法诉诸于我们的情感和心灵。因此,两者无论是在符号学,还是语义学上的内涵都不一样。

·

·

    【“语文歧视”会引发汉语危机】日前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认同汉语应用能力下降的说法。据悉,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中,出现理科生不用考语文甚至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的现象。不考语文,对人文素质基本要求的测试就很难实现。这对文科院校来说无异于“自毁长城”,而对理工科考生则给出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暗示——中文好不好无所谓.台湾在小学生每周40个小时的课程安排中,国文、历史、地理和公民道德等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至少占了一半。

    除此之外,学校还相当重视学生的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当时国民党当局定下的共同校训几乎都是“礼、义、廉、耻”,而几乎所有学校的墙上都印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台北市也以忠孝、仁爱、信义命名三大主干道,让国学点点滴滴深入人们的生活。

·

    台湾的中小学教育一直遵循“有教无类”的古训,以培养“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之健全国民为宗旨。这与我们学校提倡“德、智、体、美、劳”类似,只不过台湾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与合作体现在“群”里,也并非不提倡“劳”。台湾小学有一门功课叫《生活与伦理》,重点加强对孩子的社交礼仪、生活起居、孝亲尊长、善友乐群等方面的教育,校园里的卫生保洁也全由师生共同完成。

·

    【传统礼仪崩裂,中国太需要道德修补】先来后到,遵守秩序,这些连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难道我们国人不懂?我们的文明素养,难道真的就如此低劣,真的无可救药,以至于非要台湾阿里山景区“派人引导”大陆游客排队不可?在众多游客中,他们也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们的外语也许说得很溜,他们的文化素质可能很高,他们可能是有钱的经理、或者是有权的官员、要么有地位的教师;他们的衣着也许很讲究,他们自己的家里可能井井有条,可为什么一到公共场所,就脱去了文明的外衣,原形毕露台湾国文的考题设计巧妙,融会贯通。多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凡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戏曲歌谣,成语对联等,均被编制者搜入“囊”中。古今上下,信手拈来,相互佐证,彼此融通。而在这些表面的背后,编题者的出发点在于通过考试来发掘、发现学生潜在的国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培养对母语的感情。

·

    1、“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

    【天津“幼升小”试题咋难倒教育界委员】或许答错题目,政协委员会觉得尴尬,其实该尴尬的不是委员们,而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类似事情绝非个例,很多家长,即便你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看到上中学小学的孩子的作业、考卷犹如读天书,题目雷人,答案更雷人。究其根源,还是应试教育模式在作祟,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考试、答题。而在很多老师看来,只有偏题、怪题才能体现出水平和能力,因此给学生大量灌输书法教育曾经在台湾备受重视。蒋介石曾特意筹组了“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兼任会长,在全台各县市系统地推广中华文化。当时,从小学二年级起,每个学生都必须用毛笔写作文,有时一周要写两三篇,最少也得写一篇。书法也是初中国文的必修课,平均每两周一课时,学生每天要练习毛笔字。

    比如在《纲要》的能力指标中就要求:“欣赏名家(欧颜柳褚)碑帖,辨识各种书体特色”“用硬笔毛笔写出正确而美观的硬笔字、毛笔字”“能欣赏书法的行款、布局、行气”。书法成绩计入国文成绩中。

    直到现在,30岁以上的台湾人大部分还知道如何使用毛笔,虽然字未必写得很漂亮,但执笔的方法很是有模有样。

·

    【书法课不能成了“豆芽课”】此次教育部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和艺术课,哪一门不是豆芽课、副科,不被学校重视。在高中阶段,还有多少学校开设选修课,大多数选修课早已被高考科目所霸占。这要么成为新的“豆芽课”,要么“临时响应”做做样子之后又恢复原样现在很多人反对孩子背诵国学经典,认为他们无法理解,背了也没有用。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中国一千多年私塾教育检验过的,可以说是学习文言文最佳的办法。有读过私塾的老学者就说过,刚开始背时,是一点不懂,但若干年后,一旦豁然贯通了,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

·

    这个“立体的懂”很有意思。现在小学生的学法是,记住一个生字,再记住有哪几种字义,然后记住句子,这只是一种平面的懂。比如说“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0多次,每一次的用法含义都有一些微妙的不同。按照我们现在的学法,就是将“仁”的含义归类,然后记住这些归类后的含义,但你读《论语》时,碰到一些词义变化微妙的地方,还会不大懂。如果能熟读背诵了,把有“仁”的句子都记住了,把这些句子的上下文也记住了,那么因上下文关系而发生词义变化的地方,你自然理解了。你不仅理解了它的含义,你还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含义。这就是一种“立体的懂”,是融汇于血液中的懂。

·

    【人大代表称孩子背诵三字经系毒害心灵】“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向记者介绍本次全国两会上他将提出的建议,他对我国目前国学教育“虚火过旺”的现象提出看法。彭富春建议,国学教育必须和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而且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要警惕和防止一些人假国学之名宣传封建迷信.台湾家庭教育中很多方面,特别是“伦理教育”,都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台湾,父子纲常、孝悌之仪非常讲究。虽然电玩、流行乐让很多年轻人玩得很疯,但回到家里,这些年轻人都能对父母有着恭敬之心。

·

    台湾的年轻人,英文读得很好,西方文明了解很多,但他们遵从中国传统道德来,甚过大陆很多年轻人。一位台湾作家曾讲到台湾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节:电视机前,一对父子面对两位总统候选人为谁应当选争论得面红耳赤,可是一到饭桌前,就“有酒食,先生馔”,立即恢复了传统的礼让孝悌。

    孩子上学之前,台湾父母会有意识教孩子背诵一些浅显的古诗文,会给孩子讲中国的童话和寓言故事。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整个台湾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是大陆所不能比拟的。

·

    【孝子不能像GDP一样制造出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启动了中华小孝子工程,还打出了显眼的“招牌”,5年要培育出100万孝子,要将孝子进行批量化生产。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孝道传统的国家,所谓“百事孝为先”,但这种大跃进式的培养,流水线式的数量,真能像GDP一样制造出孝子吗?留学生机场刺母,公务员打骂父母,孝道缺失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马英九曾说,台湾的读经班是志工妈妈、上千名教师自发组织,在教孩子读经。十多年前台湾读经人口,在北部只有40、50个小学生,到2011年已扩及全台湾老中青,达200万人,占台湾人口近一成。

    台湾社会有一些读经班,其学员大都是未成年人,有不少孩子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台湾父母会主动将孩子送往读经班,他们还会主动联系老师创办读经班,因为他们认为在家学习还不如在学堂学的多。

    比如,有一个台湾家长非常想让自己的孩子跟有经验的老师学国学,可学员不够,于是家长就主动为老师招揽学员。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学习和背诵国学经典,比如《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等典籍。虽然孩子们不会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但通过诵读可以印刻孩子们的心里,但长大后内化为一种气质或精神。

·

    【沈阳一幼儿未报兴趣班受特殊对待 上课被要求转头不看】学了一学期围棋,棋子儿摆哪都不知道;学了一学期书法,字儿都会写但不认识叫啥。这样的兴趣班,家长不想再让孩子上,但却引来“特殊待遇”:上书法兴趣课时,没报名的孩子自己带字帖不行;上表演兴趣课时,没报名的孩子小脑袋全都得转过去..台湾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们已经形成这样共识:国是家的集合体,家是国的基本单位。早在2003年的时候,台湾地区就颁布了《家庭教育法》,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为健全个人身心发展,营造幸福家庭,以建立祥和社会,而透过各种教育形式以增进个人行家庭生活所需之知识、态度与能力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涉及的范围很光,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管理教育以及其他家庭教育事项,父母教育孩子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

·

    【年轻父母每年花数万为孩子报兴趣班 只为找玩伴】“又交了1万多元,学英语是其次,找几个玩伴儿倒是真的。”近日,家住汉口的刘女士在一家少儿英语培训班续交了一年的学费。不过,刘女士的目的有些不同寻常,“与其说是智力投资,不如说是感情投资。培训班上教的那些内容,我自己都有能力教,但孩子跟班上的几个小朋友玩得拢,比幼儿园的同学还亲近,经常一起出外聚餐、旅游。”台湾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程度非常高,已经接近于欧美地区。1996年,台湾“教育基本规定”第八条就明确规定:“在民众教育阶段内,家长有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事务的权利。”在台湾,所有学校都成立“学生家长会”,下设“班级家长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关心资助学校的发展。

    这个“学生家长会”的权力很大,家长不仅直接参与台湾教育规定的制定,还拥有投票、表决等权利。家长有权参加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的工作,参与评议学校课程。家长会可以派家长代表参加学校校务会议,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家长还有权参加评审委员会的工作,甚至有权遴选学校校长。在大学里,家长会经常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如果有教师工作不称职,家长会可直接要求校方“炒”老师。

    相反,大陆的家长则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虽然我们大陆也有家长会,但这只是一种“会议”,不是组织,而且我们的家长会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更没有规章制度,像一盘散沙,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

    【中学向家长索要“教师辛苦费” 称是有良心行为】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一位学生的家长却向快报反映,大丰高级中学每学期的家长会,变成了“捐款会”,因为每个家长都要拿出300元的“教师辛苦费”,“班主任、老师都在场,你怎么好意思不交呢?”对此,校方回应称,收取辛苦费的事情确实存在,原因是学生在校自习,老师要加班加点照看。捐款是家长委员会的善举,与校方并没有关系。这笔钱也由家长委员会代管,学校并不过问台湾国学教育基础深厚,“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等语句时常见诸报端,还有不少名人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以马英九为例,他虽然在哈佛大学攻读的是法律,少儿时代却在父亲的要求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以及《古文观止》、《左传》、《论语》等经史百家,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古文功底深厚。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学功底也很深厚。在连战很小的时候,父亲连震东就教他背诵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诗文的造诣很深。

    马英九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到台湾的“核心价值”,即“正直、诚信、勤奋、朴实、包容;这些观念,构成了我们台湾人非常基本的核心价值”。其实,这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勤”,而台湾人恰好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核心价值”,这都源自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

    【安徽滁州高铁站宣传牌出错 古文作者张冠李戴】细心乘客发现,滁州高铁站候车大厅里的一块宣传琅琊山醉翁亭景区的大型宣传牌出现了低级错误,滁州醉翁亭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此宣传牌上竟然将《醉翁亭记》作者写为“苏轼”!很多乘客发现后表示很气愤,高铁站是城市的窗口,这种错误直接影响了滁州的形象。如果有小朋友看到了,还以为作者真的是苏轼呢.在台湾,许多出版机构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比如汉声杂志社花了多年才编写出《中国童话》一书。二十多年来,这套书在台湾销售了三十万套,有一些读者给汉声写信:“这套故事书是我母亲买给我们孩子中最喜欢的,也陪伴了我们接近有二十年,这一套我们还是舍不得,因为他是可以给下一代继续阅读的好套书”。

    编书者耗时多年,广泛采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将之整理、归类、改写、编辑出这套适合现代儿童阅读的故事。全套十二册,配合农历岁时,从年头到年尾,每天一个故事。以中国农历的节气为引,一路发展出节令掌故、历史及伟人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甚至包括科学、地理、宗教等故事,利用各类故事交替穿插的手法,期望孩子们在逐日读完一年份的故事之后,不仅扎下传统文化的根基,更在潜移默化中心胸开阔,目光远大。

    另外运用传统年画、皮影、刺绣、剪纸、壁画、雕塑石刻等技法,以毛笔、宣纸细细描绘,将故事中最精采的部分化为一幅幅鲜活灵动,具有传统风味的图画,让孩子体会传统、非西方式的美感。

    【“恐怖童书”打擦边球挣大钱 小学生看书比胆色】 “恐怖童书”如此畅销,令家长大为忧虑,难道孩子的童年要伴随着这些“鬼怪”长大?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儿童文学评论和出版方面的专家,他们表示,现在一些以恐怖、魔幻、鬼怪为噱头的童书确实抢占了很大份额的少儿图书市场,为了利益去炒作、推热这类童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自从台湾王财贵教授、南怀谨先生于90年代初倡导和推行华人“少年读经运动”以来,在台湾,读经教育理论已经广被家长及老师所接受,读经的儿童已超过一百万人,也就是超过了所有儿童的半数。台湾的儿童读经比赛,每年有几十万孩子参加。

    以台北市读经协会开的读经班为例,他们固定在孔庙明伦堂上课,每周都吸引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读经班的老师都是志愿者,老师说,报名的人都要排一两年才能轮得到。

    参加读经班的家长“本省”、“外省”、客家人都有,大家认同读经能带给孩子好处,认为“政治是一时、文化是永远”。还有净化社会文教基金会、中华经典学会等民间团体,也都用自己的力量推广国学教育。而台湾许多县市还保留了一些很好的传统,如每年固定举办“儿童读经大赛”,让3岁以上儿童诵读《论语》等典籍。

    【兴趣班比托儿费贵4倍 家长称幼儿园强制消费】据郝先生说,兴趣班是另收费的,一周上4天兴趣班,周一钢琴、周二书法、周三英语、周四美术。一天上1个小时,每堂课是100元,一个月就是1600元。“这还不算托儿费和其他钱,一个月的兴趣班费比托儿费贵4倍!关键是这钱花得窝心,这不是变相逼迫吗?”郝先生说国学教育为台湾几代人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也形成了全社会的国学氛围。不但每逢孔子诞辰岛内孔庙要举行庆祝大典,每逢新春社会名流还要举办诗歌雅集,政治人物酒酣耳热时还常常吟诗高歌,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就曾在大陆与友人共同赋诗;一位“陆委会”官员也私下透露,上大学时无钱下酒,知交旧好便吟颂《长恨歌》佐酒。

    也是因为台湾社会有这样的基础,才诞生出方文山等著名词作者,也才有《东风破》、《青花瓷》、《菊花台》这样古雅的歌词,掀起华人乐坛的中国风。

    如今,国学渐有淡化,不少学者和学生加入到捍卫国学的队伍中。在世新大学校门口,经常可以看见中文系同学卖糖葫芦,买的人还可以得到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古人诗句。东海大学中文系成立“大一国文教学改进委员会”,加强写作训练。尽管方法不同,这几所学校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抢救中文,抢救国学。

·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强大的】 教育关注生活其实就是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孔子还知道设置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不同的生活课程,实施因材施教,可现在的孩子每每可怜得只有分数高低之别。教育本身原本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是快乐的,却也似成了“洁本”,只为了博取好名次、好分数是的,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纵然他们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诟病。而我们,纵然我们有了丽兹卡尔顿和半岛酒店,有了gucci和lv,我们的县长太太也许比他们最大的官员还要富有,我们随便一个大片的制作成本就够他们拍二三十部电影,我们的世博会和奥运会他们永远办不起,但走在台湾的街头,面对着那些计程车司机,快餐店老板,路人们,我却一点自豪感都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他们都拥有过,我们所炫耀的他们的纳税人不会答应,我们所失去的他们都留下了,我们所缺少的,才是最能让人感到自豪的。

·

    文化,法制和自由是一个民族的一切,别的国家不会因为你国的富豪疯狂抢购了超级跑车和顶级游艇而尊敬你的国民。坐在空客330的机舱里,飞翔在两万英尺的高空,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上海,窗外望去,都是海水。既然我们共享着太平洋的风,就让它吹过所有的一切…【详细】

·

    【韩寒赞台湾庇护中华文化价值 马英九称骄傲感动】 据“中央社”报道,中国大陆作家韩寒在微博提及日前访台手机遗失,计程车司机主动送回的插曲;马英九11日表示,他看了很感动,台湾展现诚实、善良、勤奋、进取、包容的核心价值,引以为傲…我(于建嵘)到了台中地区,住到了一个农民的家里,一个种花的老农。他当时很兴奋,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大陆人。他说今天我请你吃饭,我们不在家里吃饭,我们到镇里面去下馆子去好不好?我说好啊,下馆子当然很高兴啊,但是不要让我买单。他说怎么能让你买单啊,当然不让你买单。他就开着车带我去,他开着汽车,后面放着花,前面是坐人的,我们就走,走了两百米左右,我说停下来,有问题。他说什么问题?我说我们走的时候,我在最后一个走,没关门啊,我们大门没关,小门也没关啊,没关门,不行。他说没关门怎么不行啊?我说东西在家里。他说没事,我们家里装了电子摄像头,来了什么人,对着电子摄像头说一下,我就知道他拿了什么东西,我回来他还给我就行了。我心里想:在我们这个地方,回来的时候恐怕电子摄像头都没有了(笑,掌声)。

    所以我一直想一个问题,台湾和我们有同样的文化,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不可能呢?…【详细】

·

    【学者于建嵘与台湾人民的对话】 “假如官员把你的房子拆了,怎么办?”99%的人回答说不可能,没有我的同意他怎么敢拆我的房子呢?只要这个房子是合法的房产当官的不敢的。我说假如拆了怎么办?他们会告诉我,到法院去告拆房的人台湾的传统文化,真正深植在生活中。环台旅游后,我定居云林县斗六市就是个验证。

    当时碰到一位同宗姓黄的警官,我念了一首暗藏黄家家谱的诗,没想到黄警官马上打开话匣子,最后还论出彼此辈分,这是我在海南老家碰到黄姓老乡,都没发生过的事。

    在台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台湾人有礼貌的程度到令人不可思议地步。

    我常说,走在大陆马路上,不小心踩人一脚、撞人一下,若只是讨来一阵破口大骂,已算幸运的;没想到在台湾,不管老的、小的、年轻的、男的、女的,都像反射动作似的,马上对我说“对不起”。到现在我碰到这种反应,还很不习惯,更觉得不好意思,也连忙向对方说抱歉,那种画面光想起来就让人莞尔!…【详细】

·

    【廖信忠:大陆人失去了敦厚的传统美德】 廖信忠:所谓“台湾将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完好”是真的,却也是许多大陆文化人对台湾的文化想象,是那种知识分子自以为浪漫的念旧情怀。相较之下,大陆经历“文革”那代人,常常给我一种阴沉、不信任人的感觉。大陆一整代人甚至是这代人教育出的下一代,都失去了中国传统上那种敦厚的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至今兴盛不衰,对此,大家早有认识,也早有准备。所以,看到他们在发掘和推广传统戏剧中所做的一切,我并没有感到惊讶。在台湾,你随处都能看到,传统文化活在现实生活当中,且融为一体。比如那些地名,以及店铺和道路的命名,还有街上的那些广告牌,非常普遍地用到了礼仪廉耻、忠孝节义、仁义礼智、和善诚信,这样一些字眼。这里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我想这不是一种表面文章,而是一种社会无意识。人们选择这些字,使用这些字,说明他们喜欢这些字,接受这些字,也喜欢和接受这些字所包含的观念价值。事实上,社会大众在不经意之处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的认同,其普遍和深入,更具有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这种情况还表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彬彬有礼而一派谦谦君子之风,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而台湾又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受到外来文化深刻影响的地方。欧风美雨、东洋西洋,谁没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过痕迹?荷兰、日本、美国的文化一样影响了这块土地。台湾则在抵抗中吸收,在拒绝中接受,从而完成了自身的文化认同。台湾的建筑最能代表台湾文化的这一特征。它是多样的,也是包容的。这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其实,社会理性的形成,得益于包容和多样的文化形态,这一点,在民间信仰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中国民间信仰的多样性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在台湾,这种传统被很好地保存下来…台湾名作家张晓风女士的一篇散文《我有一个梦》,她梦想在这号称中国的土地上,除了能为生物、物理、化学设置实验室之外,也有人肯为国学建一栋古色古香的书院式讲堂,让老师可以在古风情境中,身临其境地传道授业,让学生耳濡目染,在琴韵书香中吟诗唱词,潜移默化。

    国学精神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耳不听,强调天下为公。这些古训维系调节着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今天的我们不用再用“之乎者也”交流,但需要在内心深处找到自己的信仰,在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其实会优雅而幸福的。

    老祖宗留下几千年的国学是一种让心灵深处充满营养的精神力量和共同的回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始终该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源。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04: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跟帖内容是lz以前在本论坛转发过的,但是被一个mao左垃圾人不断地灌水,贴入一些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本lz为了息事宁人,删除了本帖,孰料该垃圾人又在本帖中故伎重演,现在该垃圾人已经被彻底地清理了,故在此重新发布,提供复兴传统文化的有志之士们参考。
发表于 2014/6/29 08: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海清源 发表于 2014/6/29 03:31
你只是用可能这个词,不去认真了解怎么有发言权呢?台湾一些综艺节目又不是一个人看了,再者,前没多长 ...

我沒調查﹐所以說是"可能"﹐因為什麼可能都有。而你又如何? 既然用那麼肯定口氣﹐調查過嘛? 若有﹐就說明出處。實際上﹐台灣的好處是言論自由﹐這類造謠中傷如果是真的﹐你也可以到那裡隨便反駮或網上抨擊﹐沒人刪管。但畢竟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有也好﹐沒有也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根本不說明任何問題﹐重要的是國民被世界的主流文明接受度有多高。台灣百姓可以免簽証去140多個國家﹐包括以美國為首的主流發達國家﹐這個接受度是明擺著的。我們的百姓又如何? 勉強40多個國家免簽証﹐幾乎沒有什麼發達國家﹐連許多非洲國家都不給免簽証呢! 要知道問題﹐知恥謂之勇﹐不知恥﹑不自我檢討﹐無非是種怯懦。國民隨地吐痰﹑丟垃圾﹐到處寫"XX到此一遊"﹐這些事普遍吧? 我從小在那環境裡生長大的﹐這現象現在依然如故﹐是我親眼所見﹐你能否定嗎? 這比你以上所謂台灣人說的事要命的多﹐這樣的事﹐連非洲人都看不起﹐還是多想想如何改變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