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20|回复: 0

立夏食俗飘药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01: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夏食俗飘药香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节。大凡节日,必与饮食有关。翻阅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发现这些食俗里飘着浓郁的中药香味。

  “立夏饭”是传统食俗之一,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故又名“五色饭”。

  五豆各具药效。赤豆又名红饭豆、米赤豆,《汤液本草》言其“气温,味辛甘酸,无毒”,《本草新编》谓之“入脾经”,《食性本草》说它“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健身宁心、和气排脓、通乳汁和补血的功能。服食黄豆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食用的补益食品,《食物本草会纂》谓之“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毒”。黑豆具补肾养血之功,《本草纲目》中说“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肿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本草纲目拾遗》说“服之能益精补髓,壮力润肌,发白后黑,久则转老为少,终其身无病”。青豆味甘、性平,入脾、在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绿豆性味甘寒、无毒,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肿、明目退翳、美肤养颜之功效,《夷坚志》记载,“有人服附子过多,头肿如斗,唇裂血流,急求绿豆、黑豆各数合嚼食,并煎汤饮之,乃解也”。

  “立夏饭”后来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中医认为,倭豆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补中、益气、利湿止血之功,可治膈食、水肿吐血、咯血等症。糯米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消渴、解毒疗疮等功效,常食之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最经典的立夏食物是“立夏蛋”,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蛋”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

  《神农本草》言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本草纲目》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唐代的《本草拾遗》谓其“破热气,除瘴气”。胡桃壳性味苦、涩、平,入脾、肺、肾经,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之功。鸡蛋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可补肺养血、滋阴润燥,用于气血不足热病烦渴等,是扶助正气的常用食品。

  “立夏羹”也是这天常吃的食物,是用糯米粉鼠曲草做成的汤丸,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本草纲目》中引录《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袢,以厌时气。”说鼠曲草“主治痹寒寒热,止咳,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

  吃笋、槐豆、荠荠菜是四川等地的立夏食俗。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吃了槐豆可以壮腰补肾,插秧、耘田时不会吃力;吃了荠荠菜眼睛清亮。这些都是有医学根据的。《千金要方》记载,竹笋“味甘、微寒、无毒、生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具有清肺、化热、爽胃、助消化、除积食、防便秘的功效。槐豆药名槐实,《神农本草经》记载,“槐实,气味苦,寒,无毒,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本草纲目》言其“主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火疮”,《颜氏家训》云,“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目看细字,须发尤黑”。荠荠菜性味甘平,《名医别录》载其“主利肝气,和中”,“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日用本草》说它“凉肝明目”,《本草纲目》则有“明目、益胃”之说。

  民间还有立夏食李美颜的说法,妇女在立夏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能青春长驻。《月令粹编》说:“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中医理论认为,李子味甘酸、性凉,具有美容养颜、清肝涤热、生津液、利小便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李花和于面脂中,有很好的美容作用,可以“去粉滓黑黯”,“令人面泽”,对汗斑、脸生黑斑等有良效。《泉州本草》称李子有“清湿热,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作用。《医林纂要》认为李子可“养肝、泻肝、祛瘀”。立夏之际,故乡的李子定已又大又圆,在光影斑驳的枝叶间闪着诱人的光。

  翻阅中医药典籍中的这些文字,如饮甘露香泉,走笔至此,已口舌生津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