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如何以三法印鉴别正统佛法(台湾日常法师讲述) ...
返回列表
查看:
1213
|
回复:
0
如何以三法印鉴别正统佛法(台湾日常法师讲述)
[复制链接]
常观无我
常观无我
当前离线
积分
910
发表于 2006/5/7 05: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何以三法印鉴别正统
佛法
来源:
http://bwmc.org.tw.tsc.miniasp.com.tw/ff/ff02.htm
--------------------------------------------------------------------------------
今天要介绍佛法的一个基本概念--三法印。佛法的内涵无非是以三法印的内容为标准,以此衡准世间的一切,让我们认清楚该走的路。实际上要彻底了解三法印,不是一生两生的事情。谈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有人假藉佛法之名行诈骗之实,使得很多原先不信佛法的人,对佛法产生更深的误解,乃至于很多对佛法有一点
信仰
的人,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我想向大家说明,做为一个佛弟子,如何以佛告诉我们的三法印,来辨别是佛法还是非佛法。
首先说明什么是三法印,其次谈三法印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三」是一个数字,「法」指的是佛法。广义来说,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也就是我们认知的对象,以及存在的所有一切,佛法里统称为「法」。其实佛就是觉悟者,「佛」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觉」,他对世间所面对的万事万物--「法」的真相觉悟了。这个真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如果合乎这三个标准的就叫做佛法;反之就不是佛法,因此称它为三法印。「印」就像我们世间通用的大印,比如政府的印叫关防,大印一盖,到哪里都行得通,现在是由正觉者世尊所开示的三法印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以这三点衡准出来的就是佛法。
正皈依
佛出世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佛跟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希望离苦得乐。既然目标是一样为求离苦得乐,但是,差别是佛得到了,我们没得到。佛得到的原因是他对世间的真相看清楚了;世间的人所以得不到,是由于迷糊,或者称为无明,由于无明所覆盖而轮回生死。了解佛法以后,透过佛法去观察、去行持,我们称之为修行,就是修改以前在错误认知之下的行为。所以依佛法认真一步一步深入的,我们称为修行人,走到最后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世间的无明之行是永远轮回生死,虽然推动他人生的目标也是离苦得乐,但因为对事实的真相认不清楚,或做不到,所以白忙一场,在生死轮回中吃冤枉苦头。所谓「小人枉自为小人」,就是这个意思。
对佛法有了正确的认识,照著去修改我们的行为,最后得到究竟的果--成佛;小则解决自己的问题,弹出生死轮回。究竟的果是要帮助一切人成佛,彻底解决一切问题。人都希望离苦得乐,可是每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我们佛法的方法去做,就是皈依佛法僧,为什么要皈依?因为这个才是真正的究竟离苦得乐之道。
在《
瑜伽
师地论》或《
菩提
道次第广论》上面也说,因为我们感觉到世间的苦,要想除苦,所以要找真正可以依靠的人,这也就是皈依的境--能够做我们皈投依靠的对象,必须具足四个条件:第一,他一定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假定他自己都没办法解决,怎么能救我们?第二,他不但自己解决,也要懂得怎么帮助别人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去找他,他也没办法帮忙。第三,他有这个愿心,愿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否则他虽然有这个本事,但是他不想帮忙,你找他也不一定有用。第四,我们所皈依的对象,并不会因为你给他什么好处,他才帮你;而是你只要肯听话,照著去做,他都愿意帮你。佛说:「我之所以解决问题,是我照著正确的方法去做;今天你皈依我,如果你不照著正确的方法去做,我也救不了你。」所以佛希望我们照著他的话去做,真正离苦得乐,并不是想从我们身上谋取什么利益。因此,我们想离苦得乐,就必须皈依,而皈依的对象必须具足这四个条件。
真正皈依时该怎么做?《广论》上说,应先看佛、法、僧的功德。我们觉得世间很苦,信赖佛有这个能力能救我们出苦,如果透过观察,认识佛的确有这样的功德,不管祂的身、语、意,都完全具足这个条件。就好像我们长大了要选一个职业,要先了解哪一个职业最好,将来最有出路,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去走。现在既然已皈依佛,当然要看一看皈依的对象,他如法修行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真正了解以后,内心会产生一个非常崇敬仰望的心情,觉得「这个才是我要的!将来我也要
学佛
一样走这条路。佛告诉我们正皈依的是法,因为只要照这个道理一分一分去做,苦就慢慢的净除,最后得到圆满的功德。要想照著去做就要修行,要修行要有同伴,也就是僧,所以做为一个正式的佛弟子要
三皈依
。一般来说,辨别是佛弟子或非佛弟子,是以皈依为准。
大家也许会觉得现在好像有很多人皈依,这里要明确界定一下,什么才是真正佛法告诉我们的皈依。也许有些人认为三宝、佛法很好,或者某个师父很好、很有声望,皈依他可以得到很多好处,所以我去皈依。也有一种是人家拉你去,人情难却,你就莫名其妙的去拜三拜,包了一个红包,念了几句话,有了一个法名,我们以为这样就是皈依了。以佛法来说,不是!
不过,的确有的人像前面所说的,刚开始并不是那么坚定,可是他内心的确想透由佛法来追求离苦得乐之道,只是因为眼前或许为生活忙碌,一下子不大可能全部投入
学习
佛法,不过他一定会渐次渐次的深入。所以总结来说,对佛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觉得这个才是人生崇高的理念,并依照著佛法来修行,步步提升,不但改善自己,还要改善一切众生,究竟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才能称为正皈依。所以皈依不是以皈依证有几张,老师有几个来算,而是对于世尊的教法,透过皈依的师长告诉我们,自己愿意如法去行,这个才是佛弟子。所以佛弟子与非佛弟子的辨别是在如法与否。
现在简单的从三方面来说明,即佛讲的三法印。在汉地有两个不同的说法,一个叫三法印,一个叫四法印。真正了解了以后,三法印跟四法印是同样一件事情,我们真正趋入必须从这个基础步步深入,否则都是空话。
三法印
所谓的「
实相
空性」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也可以说出一大堆道理,可是好像跟我们了不相干,因为以我们的程度,根本没办法契入。现在在理论上稍微做一点说明,就会比较清楚的了解。三法印第一个是诸行无常,第二个是诸法无我,第三个是涅盘寂静。如果加上有漏皆苦,叫四法印。
有漏皆苦
现在先解释有漏皆苦,「皆苦」,就是统统都是苦的。「漏」就是烦恼的异名。并不是说我今天心里不高兴就叫烦恼,佛法的烦恼是专门指我们内心当中一种不寂静相,这又分见惑、思惑。烦恼的根本是
我执
,只要有烦恼,一定会推动我们造很多业,由烦恼造的业,结果一定是苦。烦恼本身就是个苦;造了业以后感果又是苦;当苦境现起时,往往又会引发我们的烦恼再去造业,永远在生死的苦轮当中转,所以根本原因就在烦恼。
涅盘寂静
假定把烦恼解决了,这个苦就会消失。苦消失的境界就是涅盘寂静。「涅盘」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苦果及苦因都消失掉了。寂静,我们不太容易了解,因为没有体验过,不过可以勉强的说,它是一种真正的快乐,现在我们的快乐是不究竟、不圆满的;真正涅盘寂静的境界才是究竟圆满的快乐。
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当中有很多是错误的,要获得正确的认识通常有两种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直觉,直接的去体会,佛法有个专有名词叫「现量」。譬如说今天你跑得很热、很累,手上有一条冰毛巾,你一擦就觉得很清凉,就是这个感受,这个是比较单纯的。如果这件事情本身比较复杂,特别是精神上面比较抽象的,不是那么容易就感受得到,而且有一些东西必须要透过学习,然后自己去实践,渐渐的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得到。「学习」这个事情勉强不来,一定要我们自己愿意去做,所以一定要有一些理由,使得我们能够信服,愿意改变我们的方向跟著走。虽然这些启发信心的理由,我们还没有直接体会到,但是只要我们信得过,了解大概的内容就可以了,佛法当中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做「比量」。譬如世间人会说:「你好好的念书,将来去留学拿博士学位啊!」到底博士是什么我们不太清楚,不过被人家这么一说,我们内心当中可以想像到一个大概。现在关于「涅盘寂静」的内涵我们没体会到,但只要先确定人生的目标,认识理论后照著去实践,慢慢地就能够体会。用我们现在的快乐标准去想可能错误,所以佛告诉我们「寂静」才是真正的快乐,也就是说,所有痛苦的因跟果都消灭了。以上所说的是四法印当中的后两个:有漏皆苦、涅盘寂静。
诸行无常
若依次第来解释,第一个是诸行无常,「行」是行为、作为,实际上「诸行」就是指一切的有为法,也就是说,凡是所有我们造作出来的,不管从因到果,都是有为法。「为」就是行为、作为,或是变化、流转,所以有为法的特点是「无常」。我们通常对无常会有两种概念,一个是人死了叫无常;另一个是说,所有事物不能常保,这两个都是很粗浅的无常。佛法讲的诸行无常是比较细微的,所以无常有粗细两个相,粗显的一定涵摄在细致的当中。凡是一切有为的法,要保持恒常不变,根本不可能,所以没有「恒常不变」这个特徵,就是「诸行无常」。
所有在
三界
六道之内的一切,没有一样例外,永远都在变化。譬如我们住的这个钢筋水泥的房子,好像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不会变,实际上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表相,它真实的内涵却变化得非常快,快到连一刹那能够保持这个定相的状态都没办法。这个内涵我们很难懂,一般来说,「现量」当然谈不到,就是以「比量」,用道理去讲,也不是那么容易体会到。我们会以为明明这个东西是铁作的,在这里几百年不坏,怎么说它一直在变?现在科学上已经观察到,原来这些东西表相上是这样,实际上里边是快速地在变化。佛真了不起,他不必靠科学就可直截了当看得非常清楚,所有的东西没有一个例外,刹那刹那都在变化,这叫「诸行无常」。
为什么会无常?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造作的,凡是造作的东西都是因缘和合,凡是由因缘而存在的东西,都是无常的。譬如一场法会,这是因缘所成的,有人愿意讲、有人愿意听,也找到这个法会的地方,才能成办。又譬如我们使用的桌子、椅子,有的是钢铁做的,有的是木头做的,透过人工制造,就变成桌子、椅子。譬如说我们人,我们的身体是父精母血结合,然后生下来,靠食物、营养等慢慢增长,还要更多客观的条件,心灵亦复如是。既然这些东西都是要各种因缘,而因缘一直在变化,而且辗转的会互相影响,所以它永远在变化。这种无常相很深细,一般人看不见,但是这是所有世间的一切事物的真相,这一部分虽然不一定能够很明确的看见,但是比较容易体会也容易接受。
诸法无我
最后要讲「诸法无我」,这个比较难,实际上这个是佛法最重要的中心。从「诸法无我」向前可以讲无常,向后可以讲涅盘,向上可以说一实相。因为「诸法」就是所有一切的法,前面讲的诸行是专指有为法,现在这个诸法无我的「法」包括有为、无为。单是这个有为、无为就不大容易懂,简单来说,「有为」就是指三界之内会轮回生死的;「无为」就是超出有为的圣人之法。只要存在这个世间的,不管是凡夫或圣人,所有的这些现象都有个特徵--「无我」,这很不容易了解。例如每个人都叫我日常,如果「无我」的话,我是什么?有人学佛以后会讲:「一切都是空的,你不要这么执著。」误以为这样就叫做「无」,如果否定掉就没有的话那谈它有什么意义?所以「有、无」是相对的,要谈「诸法无我」,必须在这个「缘起有」上面谈,说它没有真实的自性,一旦离开了「缘起有」谈自性空,那是空话。一切法的存在,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做「缘起性空」,这也是《法华经》的中心。
所有一切法,没有一个例外,都是性空,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缘起的存在,所以性空跟缘起,是一体两面。就像我们的手,可以看得见它是缘起的,有骨头、有肉、有皮,手的存在,是由这些因缘条件存在的,它的本性空。凡是缘起的东西一定性空,这是佛法最重要的中心理念。是在这个状态当中才说诸法自性空无,这个才是佛法所讲性空的内涵。因此凡是任何一样东西,不管有为、无为,都是这样的一个行相,这个才是真实的。
有时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真如,什么是真如?本来就是这样,这才是真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从缘起的方面去看,不断的在变化,所以说诸行无常;而它的本质是真如,或者叫诸法无我。了解了这个特徵以后,不再有生灭的变化,那是涅盘寂静;所以事情整个的中心就是真如实相,如果我们单从这个上面谈叫一实相印。这个实相必然会显出几个面貌来,一个是诸行无常,一个是涅盘寂静,它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我们或者从性空方面去讲,或从缘起方面去谈,其实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这是三法印跟一实相之间的关系。
依法修行
万事万物都不是天生如此,不是恒常不变,而是缘起性空的,我们现在要求离苦得乐也是这样。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法华经》上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本来就是寂灭相,有什么样的因缘,它就现什么样的状态,例如你造了杂染之业,就现出生死轮回来;了解了这个特点,我们愿意跟著佛法去做,就渐渐远离杂染。因此了解三法印以后,对我们每一个希望究竟离苦得乐的人,就产生一个最积极的意义,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应该朝著这个方向去做。我们都不希望痛苦,那就应该根据这个原则,了解痛苦的原因在哪里而把它拿掉,痛苦自然消失。同样地,要追求快乐必须找到快乐正确的因,并去努力,快乐就现起。并没有天生的苦乐,这些都是缘起,「缘」就是形成苦乐主要的条件,我们既然都希望离苦得乐,岂不是该在这上面努力吗?这是三法印给我们的启示。所以要离苦得乐,就要皈依三宝,正皈依是法,认识法的特徵,了解后,我们的行为就不会像以前这样的乱来,照著正确的方法,修改以前的行为,这个叫做修行。
修行是根据三法印,可是三法印的内涵非常广泛,有它趣入的正确方便,《菩提道次第广论》即是三法印的开展。《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分四科,首先甲一讲造者的成就,因为我们也希望成就,所以要找一个理想当中所仰望的典范,例如你想做总统,或者想要财富,像王永庆一样,那他是怎么成功的?世间做父母的常指给孩子看:「你看那一家的孩子多么精采!你应该向他学啊!」那么我们学佛的佛弟子,岂不是应该以佛法当中真正有成就的人做为榜样。所以甲一的内涵先告诉我们造者的殊胜。甲二是法的殊胜,甲三是学的人应具足什么条件。之后我们怎样如理一步一步做,就是甲四。所以三法印正是说明这样的内涵,我们先在理路上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渐次深入去改善,这是佛法的特徵,真正来说,这也是任何一个人必经之路。以上是三法印的内涵跟效应。
了解了这个特点以后,我们再谈为什么有许多
知识
份子会受骗上当,无非是因为他觉得这样会得到好处、利益。但是假定你了解一切都是业感缘起,好处、利益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知道如是因如是果,也就不会被他所骗。
进一步来看被骗的原因,总不外乎有人设了一个骗局,让你得到小小的甜头,告诉你要这样才能得到好处,引发我们内心当中的贪欲,你就被他所骗。了解了佛法以后,并不是要把贪欲心拿掉,而是要把它变成善法欲。我们了解,并照著正确的道理渐次走上去,的确可以得到离苦得乐。苦乐的根本是烦恼,最严重的是贪、瞋、痴,像这种的贪对我们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如法的去做,希求得到真实的功德,这叫做「善法欲」。经论上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修行是件苦事情,我们愿意去做是因为了解照著正确的方法去做,可以用小苦去掉大苦,得到大乐。就算是世间任何一个成就,都要经过一些努力,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不要努力就自然掉下来的。所以我们清楚修行的特徵后,就不会受骗,一定是根据缘起,或者说是
因果
的本质。
缘起与因果
我们常会觉得好像缘起就是因果,事实上缘起的范围比较广,因果比较狭。凡是缘起的现象,大体上呈现三个面貌,第一是因果的必然性,第二是相待性。比如说好坏、大小、长短、冷热,这个叫相待性。今天你穿多了会觉得热,穿不够会觉得冷;或是说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同,你感觉热,他感觉冷,这都是对比出来的,以我个人的感受,来对比这件事情。像这个茶杯你无法说它大或小,也许你觉得大,因为你平常用的茶杯比较小,所以根据你习惯用的茶杯去衡量它,但是它本身并有没有大小的问题;如果另一个人平常是海量,他看这个杯就太小了。所以这个缘起的现象一定是相待性。
以上两个比较容易懂,缘起还有一个名物的特徵。凡是缘起的东西,都叫假名有,或者叫假有。就是前面说的,万法不是实有的,也不是天生而有的,是种种因缘条件组成的。当这个东西呈现的时候,不一定有名字,也许是最初发明的人异想天开想出个名字来代表它。凡是缘起的东西,一定是先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有一个名字。这个名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名」就是名字,「物」就是名字所指的内涵,这东西是无常、变化、也是无我的。譬如这个茶杯为什么叫它茶杯?因为它是装茶的;如果不是装茶,装著水,就叫它水杯;如果装了酒的话,就变成了酒杯;或者同样是茶杯,一个是钢做的,一个玻璃的,那又不一样了,这是名物之间的交错关系。然后又有相应或者相克的相待关系,这些都是缘起当中必然的现象。
当我们真正了解名物的特点后,对因果的必然关系会把握得比较准。因此一般的骗局,我们就比较不会受骗,何况那些骗局很明显的有一样东西在里头,有的是骗钱财,用宗教的幌子来骗人,例如照片会放光,或者其他神通。假定不太了解佛法,还可能被他骗,如果正确深刻了解佛法以后,知道其中一定有它的次第和内涵,那个骗局就不能得逞。
我们学佛法真正的目标,就是要认识世间错误的一面,不再被它迷糊,而后照正确的道理步步走上去。如果周围的人不懂得这一点而走错了,那我们可以用所学的正确标准来衡量,真假立刻判别出来,不但自己不会受骗,而且让周围的人也避免受骗,又可以维持社会的安宁,这是多好的事情!
我们学广论,好像没听说过三法印,很多人在学广论之前,已经接触佛法很久了,好像也没听说过。实际上这是因为现在末法了,大家不太注意。最早在印度的时候,衡量是否为佛弟子,有不同的标准,曾经有一派并不是以皈依来衡量,而是以是不是接受三法印做为指导你人生的原则来衡量。是,才叫做佛弟子!那是非常严密的标准。我们所学的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是根据是否皈依三宝来判别是否为佛弟子,而正皈依是法,法的内涵就是三法印,所以其实皈依法也已经涵摄了三法印。
广论与三法印
我们现在不妨以广论的内涵去看三法印。一开始是甲一、甲二、甲三,真正修行是从甲四开始。首先要跟随善知识听闻,然后要修行必须要利用暇满人身。第一要思惟观察无常的道理,不过它是指粗显的,并没有讲「诸行无常」,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广论上告诉我们的就是诸行无常,前面基础准备好了,再不断的深入,到最后是奢摩他、毗钵舍那。奢摩他是止,毗钵舍那是观,观一切法缘起无我。了解以后,如法去修行,得到涅盘寂静,这是广论内涵。
末法时最盛行的是
念佛
,因为是末法,法在世间渐渐消失了,也不懂怎么修;或者懂了,却没有修行的环境,就算有条件,可是一天到晚为了生活忙得透不过气来,所以只有念佛了。世间的真相是诸法无我,缘起性空,我们看不清楚,所以流落在生死轮回当中,枉受辛苦,现在唯一解决的办法要修行,偏偏现在这个时代不行,只好赶快拼命念佛。现在念佛的人很容易走上一个岔路,总觉得好像随便念几声,死的时候就可以到
极乐世界
,哪有这样容易啊!
印光大师
告诉我们真的念佛,要把「死」字贴在额头上,因为他看得很清楚,我们随时会死,忙世间的毫无意思,所以他是真正了解了三法印的内涵,晓得流转生死毫无意义,生起了厌离心,又没有正确的方法可行,只有拼命念佛,希望佛的大慈大悲救我们到极乐世界,到了那里有最好的环境,再照著三法印一步一步提升。所以念佛法门的根本内涵,一定也是以这个特徵为主。所以假定我们念佛,却被这个骗局骗了是有可能的,因为不了解法!但是念佛跟这个骗局一定是两回事情。
其次谈禅。禅是因为了解佛法的特徵,原来我们把这个「我」看得这么重要,好像是永远不变,实际上是无我的,没有真实的我,因此努力思惟去找这个我。所以禅门公案当中很重视参话头。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话头,例如叫你参「念佛的是谁?」这个还用问吗?我念啊!其实这不是一个问答题,若是照字面去回答就毫无意思,是要去找出「我」的真实行相。还有一个话头是参「什么是你本来面目?」这是当初
六祖
大师对一个上首弟子慧明说的,结果他当下恍然开悟。悟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开悟,就是见到无我。
真正在开悟的境界当中,照见五蕴皆空。平常我们看见的我消失掉了,
佛教
的
经典
当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诸佛的心要,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每一个人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依缘起聚合而成的一个假有,没有真实的本体,即五蕴自性空,我们凡夫眼光去看是有,以般若去看是没有。般若就是真实的智能。所以参话头不是问答题,「我到底是谁?」、「谁在念佛?」、「什么是你本来面目?」真正
参禅
要下苦功,所以古人一参往往几十年乃至一辈子。我们现在跑到佛堂里面坐了七天,觉得很有意思很受用,假定这样就好的话,为什么古人要花一辈子还不行?有很多禅门的祖师花几十年功夫,而且宿生有大根性的人才能开悟,所悟的也就是诸法无我的内涵。
讲到这个是要说明以「三法印」来辨别是佛法、非佛法。一般来说,佛所开示的最完整的内容,可以用三法印来涵盖,可是到后来因为佛弟子们的根性差别,开展出不同的法门。在汉地有禅、净、律、密、教下三家。禅、净刚才讲过了,律是什么?整个的佛法来说,修行不外乎戒定慧,而且有一定的次第。我们为了解决人生问题,究竟离苦得乐而去修行,第一步是戒,戒并不只是受了戒以后,告诉你不杀、不盗、不淫、不
妄语
、不喝酒,真正的戒不是这个,也没有离开这个,就像广论的「道总建立」当中曾经谈到三士之名,下士、中士、上士。下士分两种:下士、共下士;中士分两种:中士、共中士;上士之后又可分显教、密教。如果忙了半天是为了现
世安
乐,这个叫下士。修行人也要为现世忙,但是目标是为了后世。为什么修行人还要忙现世呢?因为修行要藉重身体及修行的环境,我们称它为资粮,所以为了继续不断的修行,必须要努力以得到暇满的人身,以及好的增上环境。这一部分我们称为共下士,因为这个是跟下士共同的。就像我们念书,只想念小学的,固然在小学里念;准备念中学、大学的,也要念小学,所以为了念中学、大学,而现在就读小学这叫共小学。这个下、中、上是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所讲的,在《瑜伽师地论》的〈摄抉择分〉中说:受持非律仪非非律仪的叫做下士;受持声闻缘觉相应的净戒律仪的叫中士;受持菩萨律仪的叫上士。律仪是专门名词,也就是戒。
我把「戒」简单说一下,然后再讲定慧。佛法告诉我们的戒定慧,有一个特点,我们不是要离苦得乐吗?可是因为透过「迷」的
眼睛
,对世间的真相看不清楚,乃至看错了,造了轮回的业,所以虽想离苦得乐,可是结果是离乐得苦。佛是觉者,看清楚世间的真相而
解脱
,因此,应该照著佛告诉我们的方法修改我们的行为。要修改行为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是,面对境界时,以前是照著跟无明相应的理念、行为习惯去做,现在要改一个方向,是叫修行。以前看见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办法得到它,现在不是,要舍掉这个,凡是不顺佛法的我们不可以做;反过来,该做的事虽然不习惯,现在我也要去做。
「戒」的目标是要解决生死轮回。所以真正的戒是从中士开始,前面引的《瑜伽师地论》中的「受持非律仪非非律仪,以及受持声闻缘觉的净戒律仪」,到受持「声闻缘觉」净戒律仪的时候开始叫做戒,因为这时开始才是以弹出生死轮回为准的戒条,对著境要照这样的戒条去做。至于共下士叫非律仪非非律仪,不是戒,也并非不是戒,两个否定变成肯定,是说它虽然不能帮忙你弹出生死轮回,但是可以使你得到生死轮回当中的好处。
现在我讲的禅、净、律、密当中的律宗是以中士以上的标准去衡量。为什么要
持戒
?因为世间一切诸行无常,我们由于无明,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一直轮回生死,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要求涅盘寂静。真正想从眼前这个迷的境当中改过,必须要戒除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行为,这叫「止持」;相反的,有些事情你本来不习惯的,这时要去做,叫「作持」。所以律宗真正的中心也是从三法印开展出来的,而且律宗是所有佛弟子的标准,只是现在很少人去研究、深入,但是「律」一定是从这个地方谈。以「密」而言正规密法也必定建立在前面这个基础之上;「教下」更是专门谈这个问题的,不管贤首、天台或唯识法相都是。
因此可以简单扼要的说,整个佛法衡准的标准是三法印。现在社会上发生以宗教名义骗人的事件,如果周围的人也被骗,那我们可以告诉他:「假定你早一点肯相信我,学习正统佛法的话,就不会走偏。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了解,以宗教来骗人的事件也不会出现了。现在已经发生了这个事情,你还不赶快学佛、学广论?」即使没办法劝别人,我们了解了以后,更应该告诉自己:「以前我可以不好好的学,今后我要更加好好的努力。」因为过了几年,大家一定把这件事忘得乾乾净净,但怎么保证这种事情不会换汤不换药又来骗你呢?所以现在赶快努力还来得及呀!我们一步一步地照著广论去深入,固然会了解,但是这样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在座大部分学广论是业馀的,而这种诈骗事情随时可能又发生的,所以我就先很简单扼要地把这个佛法的精要--三法印介绍给诸位。」
[
Last edited by 常观无我 on 2006/5/7 at 21:08
]
佛法
,
念佛
,
实相
,
因果
,
学佛
,
极乐世界
相关帖子
•
佛教绝非迷信,它能给我们生生世世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
•
罕见!广东一家三姐妹年纪轻轻都出家,两个做住持!
•
借人钱财抵赖不还,城隍面前毒誓成真
•
小心,佛菩萨真的在看着我们!
•
向观世音菩萨写《求卖房疏》,真的顺利卖房!
•
学佛真正的成就相
•
中央电视台首次做佛教专题,正面承认因果的存在
•
灰尘-光-烦恼-佛法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