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能让水变甜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米解决的是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油盐增加了营养和必需元素,酱醋不仅能调和滋味而且能帮助消化。最后才是茶,从物质生理层面上说能化解油腻、生津止渴,从心理精神层面上则能助意思、通神明、现灵感。
由此看来,饮茶吃茶只能在人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人民由富而贵,国家由小康步向复兴的时候才能顾及进而普及,最高境界茶道也只能在人们熟悉了茶叶、茶具、茶技、茶艺以后,再加上人的宁心静气、 修身养性才有可能体会、觉悟。
我出生在文革发动那年,母亲当时是在大同市委档案科工作,由于站错了队做了保皇派,先是被造反派发配到干校改造,后来又被下放到四牌楼东北角的茶叶店劳动。这是我刚刚记事的年龄,干净整洁的柜台,白色铁皮茶叶筒、右手墙角一张招待客人沏茶品茶用的八仙桌和一对椅子都留在我童年的记忆。我还记得妈妈说过的话,进茶叶店买茶的人都来自有教养的人家。
记忆中的茶香结成了热爱茶的种子,深埋了将近40年,直到3年前由叶军夫妇引荐我结识了赵英立老师才得以生根、发芽、开花。想起来都觉得幸运,和我 学习中医一样有师缘,学茶上来就碰到的是顶尖高手。一次次跟随赵老师喝茶、品茶的过程,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的学和习的过程,而且是不顾繁文缛节、直奔主题的传道、解惑似的古典教学。
作为一个 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自有一知半解,更有疑难和困惑。长恨碰到的先生老师禁不住我提问、追问和反问,所幸赵老师不是个茶叶虫儿、茶艺匠人,他有民国范儿,老北京的做派,扎实的 国学功底和对 佛学的参悟。更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不在斗室书斋做学问,而是抹开面子去茶叶店站柜台,放下架子去茶区和茶农吃住在一起,亲自动手参加茶叶的各项制作过程。
赵老师不仅能接住我的疑问,还能给予充分的解答。我研究 汉字,曾经对“嗔”字不得其解,道家讲究不生“恚嗔之心”, 佛家不喜“贪嗔痴怨”,求教于赵老师,赵老师除了当场解答分析外,还专门写了文章从佛道两门不同的立场给予了阐述,我读了以后很受启发,以后讲课看病的时候多有引用。
所以跟赵老师在一起,有学有问有答有解,有好茶,有好水,茶泡得好,人答得妙。好茶解渴是生理上的,求知得解,那是心理上的,二者同时进行,那就是身心同时享受了。
2008年我母亲养了将近40年的昙花一夜绽放出18朵花儿,我请赵老师夫妇来 厚朴学堂赏花饮茶,同时还约请了10几个学生和朋友。那一夜花香、茶香浮动袭人,最后一道是我珍藏的凤凰单从辨头种,赵老师亲自冲泡,30多泡下来,茶色茶汤茶香不变,那是我迄今还魂萦梦绕的一泡茶。
人大半对不熟悉的事物产生轻慢之心,刚刚入门的人又因其博大精深而产生畏难退缩情绪。
赵老师他撰写的第一本书《中国茶艺全程 学习指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门,如同一位严肃认真的书法老师,叫我们描红、临帖,学习规矩,树立模范。我把这本书作为自己和厚朴一期学生的茶艺课教材,请赵老师为厚朴一期的学生授课,并聘请了御品阁茶艺馆的主人桃子老师带领学生实践,很多学生考上了初级和中级茶艺师。
今年赵老师出版的《喝茶的智慧》一书的风格,一如他平时带我们喝茶时状态,在谈笑间把一个茶字融入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儒法佛道、 养生治病、吃喝玩乐中,让人会心微笑,由衷地把茶当作挚友至爱。
前几天喝到一杯好茶,自己蹦出一句格言“好茶能让水变甜。”茶味本是辛苦,却能生津止渴,津液涌出的那一刹那,正式甘甜之所在。
茶如是,人生亦如是。碰到一位好人,也能让自己辛苦的生活变得甘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