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68|回复: 0

春风里,让我们去看桃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6 18: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曾让他的学生各言其志,曾点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大为赞赏。其实曾点并没有讲什么深奥的义理或远大的志向,只是说春天要和大伙儿一起出去走走,在沂河里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春游”么?
     为什么孔子对曾点说的“春游”这么赞同呢?我想起了我少年时,乡里有一位名医,很多年轻人都想成为他都弟子,但他并不欣赏,虽然有人在他面前表现得极其好学、活泼、殷勤,他也不以为然。一个偶然都机会,我去见他。我在他那儿坐了一会儿,和他只聊了几句,一向严肃都老先生居然大为高兴,表示愿意教我学点东西。我当时心里也很纳闷,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才听先生说,年轻人只要能静默,就必是可造之才。静默意味着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的涵养的表现,春游也是如此。曾点是一个真正懂得春游的人,这正是孔子赞赏的。其实,春游对于养生,对于修身养性,意义太大了。
     春生夏长,秋养冬藏。在春天的六个节气里,立春、雨水还是春寒料峭的早春;惊蛰春雷一响,惊醒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万事万物,大地苏醒,草木萌发,人体也在这时候萌发新的生机。过了春分,到了清明和谷雨,草木已经舒展开来,花也开了,风也暖了,到处生机勃勃,人,这时也该舒展心情、舒活筋骨了,这便是适合春游的暮春时节。在这样的时光里,你不出去走走,接受自然的洗礼和阳光的沐浴,而是闷在斗室之内,是不是有点有违天道呢?
     春游,还不仅仅是舒活筋骨、放飞心情,还要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生机,与大自然交流信息。我们看到,桃花开了,漫山遍野,如粉红的轻云一般,但千万不要让它成为过眼的云烟,在我们面前飘逝,而要把它们留住!怎么留住呢?花者华也,她是植物生机在封藏了整整一个冬天后的集中喷发。只有开花才能结果,花里孕育着果实,也是孕育着更大的生机。看到桃花,要以喜悦的心情和这一树花来来回回多交流几次,以物我交融的意念细细体会它的生机。将灼灼其华的繁盛景象映入脑海,将沁人的馨香植入心田,这样你就摄取了它的生机。桃花是粉嫩的,机理细腻,我们观想,那就是我们的脸,相信我们也会因此而面如桃花的。“去年近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没有桃花,人可能不会美得如此叫人陶醉!我们仔细体会这种百花盛开的烂漫景象,体会这种草木隆盛的勃勃生机,它们的生机也就融入到我的身体里面了。
     中国自古讲求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泯灭我执我见,将自己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融为一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自然界的各种声色气味,去感受自然的广大空灵、澄彻纯净。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所有生物,也就在于我们拥有能够与自然交流和沟通的心灵世界。倘若你对生机这样一个看似抽象的东西根本不能相信,在生活中也不去主动摄取、领受,那么“生机”也自然无法与你接近,你当然就体会不到,最后,就真的成了虚无飘渺的东西了。
     山也还是那座山,篱笆也是那道篱笆,只是我们看待他们的眼光、心态不同了,那认识万物的水平自然就高下相见,对养生的认识也就相应地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自然界的生机处处有之。“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你看那一江春水,它是不是由隆冬的千里冰封,融作绿水,化静为动,汩汩向东?苏东坡的诗里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水为至阴之物,然在主生主发的春天,也会变得活泼,变得温暖。你再看那春风,是不是由凛冽的西北风化做了温和怡人的东风?风乃天地之使,《黄帝内经"灵枢》里有一篇叫九宫八风,即风有八向,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折风,折便是折杀消损之意,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婴儿风。婴儿是人生命的起点,是生长最快的阶段。那么婴儿风当然是与生长育化相关了。《素问》里说“东方生风,风生木”,也是同样的意思。自然界诸多植物的繁衍生殖,靠的不就是风作信使,将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吗?然而风不仅仅只与植物相关,在传统医学里,各种动物均分属五种之一,虫就是动物,风的繁体字为“風”,《说文解字》里说:“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今常言“风化”,根据在此也。可见,风实乃化育万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感受春的气息,莫过于沐浴一下如酒醉人的春风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吹动我们的心弦,它是信使,是自然万物之间的媒介,也是我与自然万物的媒介。在春风里,众生平等,交换着生命的消息。
     自然界的生机是微妙而又神奇的,它有着让人惊叹的伟大力量,而这又需要你去用心地领会。百草萌生的时节里,你真的应该亲近自然,舒展身心,将自己融入这一片清新天地,捕捉住缕缕生机,将这份欣欣向荣植入心田,作为滋养五脏六腑的营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法自然,无违天道,养生之“道”与你也就更进一步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