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01|回复: 0

被误导了的癌症检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9 04: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那篇文章(即《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钱炜的《医生揭防癌体检火热真相》)从记者采访角度,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肿瘤标志物被滥用”,而且隐晦地点出了“大多都是源于‘你懂得的原因”。当然,无需隐晦,就是经济利益。如果说,为了经济利益,诱导人过度消费,那只是个简单商业问题。可这是人命关天的生死问题,就不仅仅涉及钱了,更涉及生命与道德底线问题,不得不大声疾呼:需要加以规范;每一位个体则需要提高认识,以免被误戴癌症帽子。
  容许我先引一段韩启德主席(中国科学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资深病理学家、院士)文章中的话,作为最权威的声音:
  近几十年医学诊断技术的快速进步,查出了很多本来不治疗也不会死的“癌症”患者,人为地拔高了发病率。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不少研究支持这种解释。例如,有研究发现对非甲状腺癌死者的甲状腺做2.5mm厚度的切片病理检查,发现36%的死者患有甲状腺癌,如果把切片厚度做得更薄,例如0.5mm,会发现更多的癌症患者。
  同样,对死于非癌症的40岁~50岁的女性乳腺组织切片检查也发现,约40%的妇女患有乳腺癌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底特律的一个研究对525例意外死亡的男性死者的前列腺做病理切片检查发现,即使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也有近10%的人患有“前列腺癌”,癌症检出率与年龄明显相关,70岁以上的死者,有80%以上的人为阳性。这些研究表明:人群中确实存在相当比例终生没有征兆、没有麻烦、无检查也不会发现的癌症。
  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在当前的诊疗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肿块(现被冠以Incidentaloma,偶发瘤)越来越多,但其中多数并非致命性的癌症。例如,有一项在50岁人群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对肺脏进行CT扫描,在吸烟人群中有50%发现肿块,而只有3.6%为致命性肺癌;即使在非吸烟人群中也有15%发现肿块,其中只有0.7%为致命性肺癌。对肾脏肝脏进行CT扫描,则分别有23%和15%的人发现肿块,其中分别只有0.2%和0.5%为致命性癌症。对甲状腺做超声检查,则有67%的人发现肿瘤,其中只有0.01%为致命性甲状腺癌。
  作为资深病理学权威,韩启德主席的论据个个严谨,皆有权威论文及严谨研究数据为据(国内外第一手引文达40多篇)。可见,科学性无可置疑。
  为什么我特别对此耿耿于怀,因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相关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到足以成为新的健康公害!此绝非耸人听闻,而是铁板钉钉子的事实。
  最近,有几件事让我特别揪心:第一,就像上文说到北京市卫计委2013年出台了《北京市常见肿瘤基础体检项目指引》,把肿瘤标志物纳入其中令专家费解一样,上海也将推广低剂量的肺癌CT普查,针对中年人,不用多说,一定会增加数万例潜在的肺癌患者,怎么办?开刀,还是不开刀?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啊!不开刀,他今后将天天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因为高度怀疑是癌症啊!开刀,我们的医院准备好了吗!我们的社会承受得了吗(医药开支不说,这些人就将进入癌症患者之列,不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了)?我们的当事人及其家庭准备好了吗?毕竟肺部手术是个大问题。而且,韩启德引用的资料,清楚地表明:“50岁吸烟人群中(肺部)有50%发现肿块,而只有3.6%为致命性肺癌;即使在非吸烟人群中也有15%发现肿块,其中只有0.7%为致命性肺癌”。这将如何是好!
  其实,美国早就有不同的声音。今年4月,美国联邦医疗保险证据开发和覆盖范围咨询委员会就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讨论,结论称,联邦医疗保险人群使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面(LDCT)进行肺癌筛查的证据并不充分。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全国医学主任CurtisMock博士甚至说,医生的责任首先是不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在此前提下,将筛查(即低剂量CT对肺的检查)范围扩大到全体联邦医疗保险人群是不负责任的。
  第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可以说,临床观察表明,从高中的年轻女性开始,直到60岁以上的几乎大多数年龄段城市女性(95%以上),都有甲状腺结节,其中不少就是韩启德教授说的情况(非甲状腺癌死亡者中,2.5mm切片发现36%患有甲状腺癌,如果把切片厚度做得更薄,例如0.5mm,会发现更多的癌症患者)。这也带来同样问题:开,还是不开?如果都需要开,那么,以后女性不需要再买项链了,因为都有了自己的“肉项链”。而且,必须终身服用优甲乐等,药商的股票肯定飙升,笑趴了!但芸芸众生呢?
  就像《中国新闻周刊》文章所说,在韩国已经出现这一悖论和健康难题:先进的检查发现了太多的甲状腺癌患者,都做了手术,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却没有变化。“因为在韩国,虽然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人急剧增多,但死于甲状腺癌的人数并没有变化。按理说,如果超声检查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那么死亡率应该降低才对;而如果流行病蔓延开来,死亡率应该缓慢上升才对——然而数据却完全没有起伏。”“由于诊断而造成的所谓‘流行病’对任何人的健康都没有好处,而且它毫无必要地转移了资源,也毫无必要地惊吓了患者。最大的问题是,它催生了过度治疗:多数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被切除了甲状腺。然而甲状腺是一个重要的腺体”。他把这个称为过度诊断导致的“流行病”。我们只能感叹:“此病之害,猛于虎也?”因为它带着“高科技、保健康”的美丽光环。
  第三,就是前列腺癌,对此,笔者已经多次阐述,韩启德院士文章里已经明确。不再赘述。我只想讲个故事,真实的,此君年龄大点的人耳熟能详(是个领导),20多年前三天五天上电视,现在86高龄了,前年年底例行体检发现PSA(反映前列腺的指标稍微高了点),没有任何不适。此后三五个月,他陷入了无休止的困惑与焦灼状态。医生分成两派:一派力主立即行动,穿刺先明确,再尽快手术,强调早治比晚治好;另一派主张没有任何不适,观察最聪明。家里也形成两派:老爱人坚决反对伤筋动骨的创伤性诊治;子女天天动员其尽快治疗。老人因此惶恐、不安、疑虑,不知道后果怎样。焦躁不安中体重明显下降。主张手术开始占上风,说:看!症状出现了(消瘦),再不抓紧更危险。他心里排斥开刀,但又恐惧。
  找到我时,我没有和他谈治疗问题,只是转述了韩启德教授转述的新观点,而后告诉他近几年来国外新思潮——需重新评估癌症!特别对高龄前列腺癌,新观点不主张动不动就手术。并给他看新的资料。看完后他轻松地说:“我明白了”,“我会选择的”。当然是优哉游哉,现在没有任何不适发生,至少,这一年多他赚了,没有任何不适,也不认为自己是癌症患者。
  还是这句话,别被癌症检查误导了。
  在商业趋利大势下的高科技,有时真的要说爱你不容易!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