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47|回复: 0

“闷”什么不能闷心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9 19: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确地说:部分癌症还和自我压抑有关。
  为什么习惯忍让的人易患胃癌
  有个经典的认识:癌症患者往往比较自我压抑,或者说比较“闷”。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而且在胃癌患者身上体现尤其充分。大家知道,东亚民族,特别是日本人,性格比较自我压抑。之所以日本人的胃溃疡发病率和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奇高的,其中因素之一就是日本人习惯自我压抑。日本第一代移民夏威夷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还是很高的。直到第三代、第四代移民逐渐融入当地生活之后,胃癌的发病率才与当地有所接近,更说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类似情况同样存在。我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一丝不苟者更易患胃癌。这主要集中在45~65岁患者中,一般多见于50岁以上。看看这一年龄段的胃癌患者,无论男性、女性都有一个特征——特别认真、拘谨、做事一丝不苟;而且善于压抑自我,人缘特别好,非常谦和,很少见到他在单位发火。但他不是没有“火”,不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郁闷、愤怒时善于控制,或者说只能向内压抑。这类人有较强的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情感不轻易外显,喜怒不随意外露表达。这是一种自我压抑型的个性特征。
  已有不少研究揭示:这种个性容易导致胃的保护性因素被削弱(处于强烈自我向内压抑状态时,主要导致胃黏膜下的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保护性黏液分泌减少);与此同时,破坏性因素增强(主要是胃酸分泌增加,并可伴有胃痉挛),短期内可导致胃的不适(这类个性者不少人平时就常有胃病或胃痛,但也有人平时毫无察觉),表现为消化道炎症之类。在反复创伤基础上不断修复,久而久之,就导致胃的癌变,让人受不了。
  为什么45岁以上才出现癌变呢?是因为这类反复创伤、反复修复的过程常常需持续20年左右,才会最终促成组织的癌变。因此,传统文化津津乐道的“万事忍为先”,从社会学角度或从人际关系角度而言,也许是一种优良品行;但从健康、防治癌症角度而言,却有害而无益。日本人的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居全球第一,也许就和大和民族凡事“哈依”(日本语ハウル,亦即“是”),点头弯腰先于认可有密切关系。
  总之,从心身健康角度而言,也从保护胃的角度出发,心身医学非常强调人们要善于及时表达和宣泄情感。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千万别只知道“一忍再忍”,否则,胃会受不了!
  为什么乖孩子容易得癌症
  我接触过不下数百例的25岁以下青少年癌症患者,从3~5个月大的婴儿到少年、青年都有。其中10~25岁之间的患者又以脑癌淋巴瘤血癌较为多见,骨肉瘤及其他肉瘤也不少见。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可以明确考虑为遗传性或先天性癌症,而多数其他患者则都有发病原因及诱因。
  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到脑瘤淋巴瘤、肉瘤及血癌患儿常有一个明显的性格特征:“乖”——特别听话,很少出去玩耍;几乎从不惹祸;学习成绩不错;内向,较少与人交往;有的则有网瘾特点;部分甚至有点自闭倾向。正因为他们从小很乖、听话,从不惹祸,故家长们对这种孩子会生癌感到尤其不能接受。
  我们没有对这一现象做过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但初步的看法是:自我压抑、相对自闭的这种性格,易导致孩子内心郁闷无法释放,而孩子自己也很少有愿意融合到小伙伴群体中,因此社会支持度不够;他们往往有想法却深埋于心,也极少与家长等交流,郁闷释放不及时。久而久之,免疫功能等发育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DNA损伤后自我修复不力,这些可能是促使他们更易患癌的重要因素。
  因此,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的社会交往活动,与同龄人多多交流、游戏;培养孩子打开心扉、吐露心声的习惯;多参加户外、野外活动;甚至让孩子适度学“坏”一点儿、胆子大一点儿,也许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对已经患了癌症的孩子。
  选自新书《好身体,从改变德性开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