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95|回复: 0

向死而生,重新认识生命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1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观地说:个性无所谓绝对的好和坏。因为人本身正因为有其个性才体现出他的本色及价值。但是,如果某种个性过分发展,有些偏畸,甚至影响了健康,这种个性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或优化。
  与个性不同,情绪和心境却有好、坏之分。情绪和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健康,这是心身医学研究的定论。由于种种复杂机制,一方面情绪和心境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环节,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等;而患了肿瘤等疾病后,当事人多多少少存在心境不良,情绪会有些波动,其结果往往不利于疾病康复。这时候,就需要努力做出调整。
  心态及情绪的调整,首先是源自自我的、内在的,它涉及了深层次的心理机制。而欲启动自我的这些调整,首先,内在的动力(真正有效果的),源自于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或者说价值观、世界观)等的修正或改变。因为只有这些,才是根本性的、持久的,从而可以有效地影响或决定个体认识、态度与行为的;并可进一步优化其个性、心境与情绪的。
  因此,从重新思考及认识生命的意义开始,绝对不是哲学家的空谈!而是今天国人(不仅仅是癌症患者)的人文必修课程之一。
  有个经历让我很感慨:有一次在飞机上,同一位海外归来的乘客聊了起来。他是我的同龄人,很早(80年代初)就出国了,他经常回国看看。近来觉得越来越不能理解今天的中国人(他的那些同学、同事们),为什么都活得这么匆匆忙忙,都把身外之物看得如此之重……有时候,表现为生了病,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轻易退让!美其名曰:“男子汉,轻伤不下火线”!其实,本质只是为了追逐“名”与“利”……天天忙忙碌碌的,似乎这些就是他们活着的全部!忽略了生命与生活的其它(也许是真正的)意义。
  这些,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作为一个搞肿瘤的临床医生,接触了太多的类似悲剧后,我很能体会他所感叹的这一切。中国这三十年发展,的确脚步太快了——有形物质进步很大,但是精神意识却没有跟上。折射到每个人自身,可以这么说:我们往往躯体步子迈得太大了,灵魂却远远没跟上……因此,今天出现了众多的健康难题。包括癌症之类疾病的恶性飙升!而且,眼下看见的问题仅仅是冰山之一角。更多的健康问题还隐藏在其后,将陆续接踵而至。卫生部长陈竺不久前就曾经严肃指出:“中国目前正面临慢性病发病‘井喷’前期!”而癌症就是慢性病之一!
  《相约星期二》揭示的生命哲理对当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国人来说,个性的优化,心态及情绪的调整,是个普遍的需求。笔者在主持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研究中,就发现城市里的人,普遍没有农村的来得快乐与健康!最近一份权威调查也表明:相对于今天的城里人及白领,农村人及农民对社会现象更感到满意,更能够容忍一些不公现象!这些,都涉及到价值观、如何认识生命、生活及由此而引发的心态等问题!因此,对心态等的调整,不仅仅是病人的迫切需求,而且是国民的普遍需要!而这些,则首先要从改变认识,重新认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开始。对此,有一本书很值得推荐,书名叫做《相约星期二》。
  书中的主人翁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代斯大学的一位资深的社会学老教授,叫莫里·施瓦茨。1994年,他被下了死亡判决书,他患了与霍金类似的ALS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是一种不治之症,且已经是非常晚期了!他的临床症状则出现在70年代。他有个20年前的学生,叫米奇·阿尔博姆,临终前几个月的每个星期二,他和他的学生的对话,一共十四个星期二,检讨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包括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真谛等。米奇把这些对话辑录成《相约星期二》一书。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被译成了30多种文字,在全球销售了几千万册。米奇也成了世界著名的专栏作家。
  身患重病,游离于生死之间的老教授感慨地说:“这个世界太和谐,太美丽,充满了诱惑,很难相信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前因后果的意外。”正因为有这些认识,所以他的发问和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
  就像著名学者余秋雨在《相约星期二》的序言中所言:老教授道出了“生命的本来意义!”患病老人的健康心态,不仅是心理调节的结果,他有一种更大的胸怀,他想到了比自己更痛苦的人,把全部自身痛苦都转化为关爱,让他昔日的学生不只一次的发现:“生命的本质意义!”它是所有活着的人都必须选修的一门关于生与死的课程的主旨。
  学生米奇在书的封底写道:“从那十四个星期二到莫里慢慢地、令人揪心地衰竭,直到安静、不失尊严地死去。然后是他的葬礼,我独自的哀悼,在地下室里写这些文字的日日夜夜,预料不到的是接下来的两百次重印。这段旅程(指书的传播)不仅走遍了这个(指美国)国家,还走到了其他国度。我目睹了这本书在许多学校里讲授,在婚礼和葬礼上诵读,还有不计其数的书信、电子邮件、评论以及来自陌生人的含泪拥抱,所有要表达的都可以归结为:你的故事感动了我们!”可见,此书影响之大。
  不要拒绝衰老和病痛,因为那是规律,谁都没法避免莫里教授首先提醒他的学生:“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心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
  老教授强调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其实,生老病死本身就是一个规律,谁都无法规避的规律。只有对这一点有了认识后,你才能坦然面对。因为。谁都已经或者即将经历生老病死这一规律!只不过是在规律来临之前用什么心态去对付它,才能获得不同的结局。这位老教授就死得很坦然。这是健康心态的结果。同时,他有一种更大的胸怀,想到了比自己更痛苦的人,把全部自身痛苦都化为了关爱。
  他很有哲学味地说道:“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其实,人生,从某种意义(或者客观地)说:就是从一场由喜剧走向悲剧的过程,毫无例外。新生儿哇哇坠地时,所有人都来庆贺,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然而,谁都知道,生就意味着死!而死亡,却很少有人会庆贺(庄子也许是个例外)。人生就像一出戏,有的人跌宕起伏,有高潮,也有低潮;有的人平平静静,也许从来就没有过高潮;更多的人只是从高潮,一直走向低潮……但谁都会最终走向结局,就是死亡。“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
  认识到这些以后,濒临死亡的莫里坦荡地说:“我也许就要死去,但我周围有爱我,关心我的人们。有多少人能有这个福份?”
  “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己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其实,“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有生命就会有疾病、痛苦与死亡。
  “陷在对生老病死的遗憾或恐惧等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对你是没有益处的。”因为这不但会与事无补,而且,会加重你的苦痛,加速你的死亡。
  向死而后能生莫里还强调:“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的确,情况正是如此!向死才能生(活下去),才会生(活)!
  患了胰腺癌的哲学家郑宏波教授的思考:“当一个人患上了绝症……生死问题必然会经常缭绕在心头……你会得出许多和常人不一样的结论。命是什么?死是什么?生该如何?活着为啥……”尽管想明白这些问题不容易。但“想过和没想过还是不一样的。”宏波教授说道:“疾病会使人想清楚很多事情,无病难悟,有病有悟,小病小悟,大病大悟……”“生命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人是大自然的精灵,人有精神智慧,所以人的生命就和其他所有生命不同,有其独特的宝贵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的思想和智慧可以流传下来影响他人,是一种其他生命所不具备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的意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你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多少精神财富,你给后人留下多少记忆……”也正因为有着这些“向死而生”的思考,宏波教授才能一步步从晚期胰腺癌困境中走出,走向了临床康复!
  其实,国内人文学者都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人缺乏的是死亡教育,缺乏的是对死的正确认识,尤其对待肿瘤这类问题时!没有认识到:生病与死亡是谁都难以避免的历史过程。也因为这样,对活着、对生命、对生活的意义也就不理解或参悟不透!对癌症也就产生了非同一般(指与相邻的印度、尼泊尔及信奉基督教的多数国度民众相比较)的极度恐惧与悲伤!
笔者书架上一直放着《向死而生》这本书。它是挣扎彷徨在死亡边缘的日本人北野武在严重车祸,生命垂危时后所感悟到极致的思索的产物。北野武在事故发生到疗养期间,将自己的点滴心迹,赤裸地加以剖白,重新检视生存的意蕴,他不断诘问:“人究竟为什么而活?”不断而严酷地自我“哲学”拷问,终于使他探寻领悟了自己的生死观。这也促使了他不仅大难不死,而且,大有成就,成为杰出的导演与伟大的艺术家(他先后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首次设立的“导演万岁大奖”和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功勋奖”)。

  众所周知,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说是“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他建构了著名的死亡本体论——向死而生。意即: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才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然而,中国的芸芸大众,由于生活在缺乏宗教的文化国度里,大多数没有很理解这一点:只有坦荡地面对生老病死,才能学会真正的“活”。就像莫里老教授所言:“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有像这位社会学教授的境界,但是面临疾病,面临苦痛,面临死亡的威胁,老教授正确提出你应该:“接受你所能接受和你所不能接受的现实;承认过去,不要否认它或抛弃它;学会原谅自己和原谅别人;生活中永远别说太迟了”。
  老教授特别强调:“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此话确也!他的最后十四节课的确可谓是价值连城!他的学生米奇在封底写的那段话可以为凭!有人曾经用亨利·亚当斯的一段话来评价莫里:“教授追求的是永恒;他的影响也将永无止境”。
  其实,我们前面介绍的几位也不都是这样吗?不仅宏波教授的哲学思考提供了相对可贵的精神财富(超越了癌症,直面人生)!于春霞的“活着,就要努力绽放”的命题,以及她对爱的坦诚表达,也不都是重要社会文化财富吗?还有张翼,不仅活出了价值,而且创新了艺术手段(微刻),创造了新的艺术品位!这些,都是参悟死生之理后,向死而生后的硕果!
因此,欲调整心态,首先需改变认识,学会理解生与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