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72|回复: 0

人缺了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1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笔者最近在写《生了癌,怎么调整心态》一书,理了一些第一手资料,书将明年四、五月份出版,有些相关内容先挂在博客上,以飨读者!
人缺了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在中央电视台与张翼对话录

  俗话说:失败者有失败的多种缘由,成功者则都是相似的!癌症康复者何不如此?他们的成功康复,原因不少,最核心的也许只有一条:人靠精气神而活着!缺了精气神,则任何人都无法活下去,而精气神三者关系复杂。“气”原本谁都有,即使生了大病,气的虚脱也非短暂时间所可导致(除非心脏病、大出血之类疾病),常常需要一定过程,但精神之垮塌(此“精神”,严格说只是“神”的含义),却每每可在须臾之间。精神之垮塌,最终无一例外地导致精、气、神三者相继皆绝,结果只能是走向难以挽回的死亡。因此,癌症患者欲康复,缺了积极的精神,缺了坚定的信念,是万万不能的!
  这类成功及失败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太多、太多了!本章只剪取绝对可信(都以见诸公共媒体或自传体书籍的)及有典型意义的成功案例,希望这些成功者一步步的坎坷康复之路,能够成为更多仍在泥潭中挣扎的患友们的灯塔及示范。
一、醉心于微刻:他创造了绝对不可能的“奇迹”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的“科技频道”是以严谨著称、以探索科学未知世界为主体的权威频道。2010年春节前,笔者应邀作为兼通心身医学的肿瘤专家,作为唯一嘉宾,参与了一个晚期癌症患者10多年康复奇迹的点评活动。由于涉及到一些出乎常人想象的现象,为了严谨起见,中央电视台事后还作了进一步的核实,对当事人张翼先生的身体康复情况也进行了复查,结果十分可信。故整个对话一直在三个多月后的5月5日与6日两天,分两次在“百科探秘”栏目播出。播出后反映巨大,看过电视的患者纷纷打来电话,都感到鼓舞。可以说张翼先生的癌症康复,完全是一面镜子,也许,许多患者可以从中反观一下自己,吸取一些精神营养。鉴此,我们辑录了对话的全过程,以飨读者。
  《中央电视台》10套“百科探秘”:2010年5月5日、6日播出(标题是笔者所加)
  他用“微刻”摆脱了“绝症”
  解说词: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我国微刻艺术家张翼先生在120块石头上雕刻完成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2009年他又完成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把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刻在了三百六十八块寿山石上,而且在刻的过程中不借助任何放大工具。我们看到:每块石头也就一指长半指宽。而拿《红楼梦》来说,一个章回都有四、五万字,如果是按五号字体用A4字打印的话大概要三十多页,一个章回三十多页的字是如何都刻在这么小的一块石头上?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通过三年多,四百多万字的创作,张翼摆脱了可怕的癌症,现在已经健康生活了十年之久。
  张翼:我是十多年前患的癌症(注,1999年六月确诊的晚期肠癌)。
  主持人:您是十多年前得的癌症,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什么事都没有?
  张翼:对,我刻《红楼梦》把癌病刻好了。
  主持人:我们今天也请到了国内著名的抗癌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分会的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何教授您好!
  何教授:主持人您好!张先生您好!他刚才谈的问题是个很重要的话题,严格从学术角度来看,要说癌症痊愈,这是很严谨的。其实我们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客观的医生的标准,还有一个病人的主观标准。刚才张先生告诉我他的那个造瘘口原先是很硬很硬的、很疼很疼的,那是转移灶。然后通过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变软了,消失了,甚至于完全正常了,然后他又查过血液各项指标,都很好。所以,根据这些事实来看:不管是医生的观察,客观依据也好,还是病人的主观感受也好,他都达到了癌症临床痊愈的水平。
  主持人:另外,我们今天也把张先生的妻子金女士请到了现场,金女士您好。
  女士:您好!
  主持人:您赞成您丈夫所说的,他搞微刻把自己的癌给治好了吗?
  女士:我也赞成。
  解说词:身患癌症的张翼经过三年的微刻现在健康情况究竟如何?2010年4月,张翼再次来到了十多年前为他做肿瘤手术的山东临沂肿瘤医院,医院为张翼做了复查。
  李恩山(临沂市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补充采访,下同):我们现在所能检查的,一个是彩超,肝脏的彩超和肺部的一些X光片,同时一些血液的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从我们目前检查的结果看,目前肿瘤没见复发和转移,并且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像张翼老师这种病人,目前已经是无瘤生存,我从事临床肿瘤工作已经20年了,这样的病例比较罕见。像张老师同期住院的一些病人,甚至比他还晚一些的直肠肿瘤病人,经过我们的随访,大部分已经不在人世了。
  1999年的晚期肠癌,手术困难
  解说词:张翼患的是直肠癌,而且当时已经是很晚期的了。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肿瘤,在癌症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位,如此凶险的癌症竟然没有夺走张翼的性命,难道说是四百万字的微刻赋予了他新的生命吗?
  主持人:您什么时候得的癌症?
  张翼:在1998年就是拉肚子,拉得特别厉害。
  主持人:到什么程度?
  张翼:厉害到一天要上几十次卫生间。在这之前,通过一些资料,我知道不太好,有可能是癌病,我一直拒绝去医院检查。
  主持人:有点讳疾忌医了。
  张翼:对,疼。然后人瘦?
  教授:体重多少?
  张翼:体重不足47千克!
  何教授:你最重时候多少?
  张翼:我那时候最高65千克。
  解说词:每天上无数次的厕所,再加上腹部疼痛,让一个七尺男儿坐卧不宁,不到两周时间,张翼病情加重了,极度虚弱使他几乎不能行走。1999年六月,张翼的爱人金淑玲哭着把张翼送进了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三天后,医生通知金淑玲,张翼是肠癌晚期,要赶紧手术治疗。
  李恩山(补充采访):从术前检查的结果看,应该是直肠癌的中晚期。这是当时CT的情况,肿瘤很大,主要位于直肠的中下端,向前可能累及膀胱。住院以后完善了相关的附属检查,然后准备剖腹探查。
  张翼:一检查以后,确诊为直肠癌晚期。
  主持人:直肠癌晚期,您当时怎么想?
  女士:我觉得不可能那样,觉得一下子能那么严重吗?
  张翼:到了7月22日,进手术室了。医生也都是一些朋友,说不用紧,这个东西就像割个疖子一样,割了就好了。
  解说词:进入手术室后医生发现,张翼腹部肿瘤的情况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危急。
  李恩山(补充采访):当时打开肚子看了以后,情况比术前检查的更为不乐观,肿瘤位于整个的盆腔,非常巨大。关键是这个肿瘤的活动度很小,与周围盆壁的关系很密切,向前倾向膀胱,向后两边的血管关系都很密切。这种病人,直肠癌比较常见,直肠癌累及膀胱的有时也遇到,但是直肠肿瘤发育这么大的,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骨骼都受累的这类病人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病人我们都放弃了进一步手术切除的机会。
  女士:他当时在医院里,手术时绝对是没有把握的。因为他手术之前就已经不拉肚子,已经下不来了,堵住了(肿块引起肠梗阻了,没有大便了)。在临沂肿瘤医院几十年,从来没有做过那么大的手术。
  张翼:其中有个过程,(当时医师手术无法做下去了,终止了四次,我太太坚决要求下),我太太签了四次字!医师一看不行了,大面积转移,膀胱也是,前列腺也是,不能做了,就劝我太太说:“你看,这治了病,救不了命”。
  主持人:就是能给你割干净,但是割干净了您就活不了了。
  李恩山:当时把术中探查的情况我们出来和患者家属进行了沟通,一般手术两种选择:一种情况毕竟太晚,就把肚子关上了,放弃手术;还有一种就是积极一点,做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手术,我们医学上叫全盘切除,全盆腔切除,直肠、膀胱全切掉;然后重新建立大小便排出的通道。也就是改变了原来的大小便排出通道。肿瘤切完以后,膀胱、直肠切完以后,把结肠改到肚子里去;把膀胱切掉以后用回肠代膀胱,也要改到肚子里去;也就是说大小便都经肚子排出。这个手术一是比较复杂。再一个,手术后病人由于改变了原来的生理通道,病人的心理负担恐怕很重。一般情况下,这种手术生存的选择我们是比较慎重的。
  解说词:医生考虑手术风险太大。中途几次征求张翼爱人金淑玲的意见,是否停止手术?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整个腹部,如果将盆腔全部切除,手术难度太大,有可能病人连手术台也下不了。即使暂时切除,癌细胞难免还要转移。治疗费也是不小的数目,最终可能人财两空。医生建议金淑玲还是放弃手术,用药物保守治疗。
  教授:其实,这个手术应该说难免会出现复发。因为他包括前列腺,包括膀胱(都切除),所以前后签了四次字。医生前面和你说的“我不能保证拿掉病灶,且保不了你的命”,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那么,按传统来说,要是治,应该怎么治?
  教授:经典方法,要是治,一般来说,手术不是选择,可以考虑化疗。当然,生存期是另外一个问题。经典方法不一定正确,不一定最好!但肯定是需要化疗的,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还有必要,做个姑息造瘘。因为你很可能出现肠梗阻,然后再考虑有没有必要做放疗。但是这种情况生存率都比较低,很低。
  他找了个好太太
  张翼:说个题外话,刚才在外边开了个玩笑,我说我这辈子做了一次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我找了一个比我大六岁的太太。
  主持人:
  张翼:我比她小,她不舍得让我死
  主持人:真看不出来,所以我看老张眼睛有点湿啊
  张翼:我太太坚持开刀,切死了的事不找你们。后来就切,在泌尿科和普外科的联合下,切完了。
  主持人:把什么切了?
  张翼:把直肠切了,整个膀胱切了,我现在是双造口,腰间双造瘘。
  解说词:医生最终将张翼的直肠和膀胱全部切除,这就意味着大小便的排泄口露在了体外,虽然手术暂时挽救了张翼的生命,但是手术除了让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对这样的自己,他一下无法接受。
  当事人:物事人非,脾气暴躁
  张翼:对啊,做完之后,有一个词用在我身上非常的贴切:自我感觉那是彻底地“物事人非”了,我已经不是原则意义上的人。我穿着衣服你看不到,那是和平常人的(衣服)的不一样。这时候精神真是到了崩溃的边缘,情绪也低落到低谷。
  主持人:他平时也不听您的?
  金女士:一直都不听我的,那个时候他光嫌我给他割了,还找我事呢!
  主持人:他怎么跟您找事啊?
  金女士:当时就感觉还不如死了……
  张翼:具体就是砸东西,发脾气,把家里能砸的全砸了……在那种时候,看到所有的事和物都烦!我就觉得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我当时看到光都不行!当时电视上做了一个电视广告叫癌症不等于死亡,我听到这句话就关电视……
  解说词:张翼觉得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癌症,三十多岁就过上了和正常人不一样的日子!没有膀胱,没有直肠,大小便都是用的人工置瘘,腰间捆绑着两个袋子。看到这样的自己,张翼一下无法接受,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整天怨天尤人!烦恼不堪!没过多久,他这种心情就影响到了身体,张翼感觉全身酸痛难忍,坐卧不宁的张翼想通过什么办法缓解这种痛苦。
  剧烈癌痛:他借转移聚焦点以止痛
  张翼:我首先解决一个问题:疼痛。这个癌病特别疼痛,结果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好多事情,我曾经想到过,《魏氏春秋》记载了一个事情,当时的袁绍为了攻打曹操,在这之前,让他的幕僚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讨伐曹操的檄文。
  何教授:这个故事很典型。我们在心身医学课程中都作为典型案例。
  张翼:这个檄文呢,陈琳是当时的建安七子,是大才子,诗文赋都很好,都很绝。写得檄文用词相当老辣,甚至歹毒,骂曹操!曹操是患头风病的,他当时正患头风病,看到檄文后,出了一身冷汗,头居然不疼了。
  我还有一个亲身见到的例子,我们老家,我的村上有个老人,70多了,被误诊为得了肺结核,他儿子用独轮车推着老爷子到几十里以外的镇医院去复查,到了医院一检查,什么事没有,误诊,他不是肺结核,这一下老爷子来精神了,推着他儿子回家了。
  教授: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河北的,一个姓张的,我记得很清楚42岁,是个处长,体检,体检完以后跑到医院去,这个护士嘴长,就说老张你的指标出来了,我们叫甲胎蛋白,是体现肝癌指标的,你甲胎蛋白高,很高,你生肝癌了。就这么一句话,他当时软塌了,第二天晚上死了。结果过两天收到那张报告单,他那张报告是正常的,指标高的那个姓张的不是他,结果他死了……
  主持人:行!您深受这两个例子的感动,想想古人,看看现在……
  张翼: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转移注意力很重要,通过转移注意力能缓解疼痛。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曾经当时用拳头击打墙壁,把拳头打得血肉模糊……,当时疼痛是有点儿转移,忘记了身上癌病的疼痛……但等会过去了,这两个疼痛加起来更厉害,本来肚子很疼;现在又搞得手疼,不合算。
  解说词:什么事情能转移注意力呢?张翼从小就擅长书法。他突然想到多年前学过“微刻”,但一直没有坚持下来!微刻要求心无杂念,精神高度集中。刻的过程一连几小时一动不动。用针在一块磨得平如镜面的石板上刻下只有在数倍放大镜下才能看清的字!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张翼琢磨,这样的工作应该有助于转移注意力,不如试试看能不能缓解疼痛……
  张翼:我当时没有很长远的目标,也不是我要如何如何幻想着奇迹出现,我就想你现在能否疼得稍轻点,我能坚持得住……
  主持人:就是轻轻松松地走吧!是吧?别活在痛苦之中。
  张翼:对啊,所以这时候我就想到了,我会的一项技艺,那就是微刻,它的施工面积极小,这就要求微刻工作者有一种宏观在宇,微观在握的本事。
  主持人:最后真的忘了疼吗?
  张翼:开始不行,它有个过程……比如我这个作品刻的,本来就是下决心把它刻好的,结果因为一疼痛,我把它刻坏了,还要再磨再打,很费劲的,就咬牙坚持,这样三五十回下来,最后我能忍住了!
  主持人:你这时候没有采取任何治疗?
  张翼:没吃过一粒药,没打过一剂针,吃过感冒药,但感冒药不是治癌病的!
  主持人:这个怎么解释?
  何教授:第一健康很重要!第二健康需要一种支撑,通俗地说:需要活一口气。从心身医学角度看,人有三种状态:一种战斗逃跑反应,始终处于紧张,你前期就是战斗逃跑反应;还有一种退缩保守,就像抑郁症患者;还有一种就是放弃被放弃情绪,这是最麻烦的,就是“我不行了,完了,彻底完了”!就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哀莫大于心死”。所以你这口气是非常重要的。你刚说了:不管,哪怕赌一口气,就是要设立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很高大,也可以很一般,也可以就度过目前的难关,我先忍了疼痛再说……人要撑下去,首先要有个目标!!这一点我觉得张先生做得很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撑。
  张翼:这个微刻,你只要是动刀了,他就必须是全神贯注的,他就必须什么都忘了的,强迫自己忘掉。在这个时候痛就会减轻,实际上这种减轻是物理性质的,它不可能真的减轻,它就是一种转移!我把精神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可能疼痛就相对地比进行微刻要减缓一些……
  术后复发:被判还有两个月寿限,万念俱灰……
  解说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张翼的疼痛真的是有所缓解。但是好日子没有持续很久,他又像以前一样不停地上厕所。这样的症状让妻子有些害怕,于是他们再次来到医院检查,没想到他们在张翼的身体内又发现了肿瘤。
  李恩山:手术后大约八个月的时间,又发现肿瘤腹壁的转移,这时候,对病人本身和对我们临床工作的肿瘤医生来讲,也非常悲观,不可能再次手术了,因为刚刚手术之后也只有八个月!只能选择姑息性的保守办法,当时我们建议做放疗和化疗。
  解说词:医生遗憾地说,癌症复发并发生了转移,没有动手术的必要了,只能通过化疗维持生命。金淑玲心如刀绞,她擦干眼泪,卖掉所有手饰,交了1.5万元的化疗费。而张翼却宁可忍受疼痛也坚决不化疗!可是这时候,癌细胞无时无刻地不在飞速增长,张翼为何放弃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归终与死神展开了怎样的较量?微刻真的能治愈癌症吗?……
  张翼:我一直拒绝化疗!
  主持人:为什么?
  张翼:一方面我对化疗有我自己的看法,我以为癌病患者有50%是被吓死的,20%是化疗化死的。我不是学医的,我认为化疗它把癌细胞是杀死了,短时间是杀死的,但是把免疫功能也降到了最低,这时候一个普通的感冒你就有可能要命了,而不是癌病要他的命!
  主持人:何大夫您说说吧。
  何教授:第一个,说化疗治不了病,这个有点绝对!现在认为化疗对部分肿瘤是有一定效果,但效果非常有限。国际一般通常认为:化疗对肿瘤的治疗贡献是5%。我们国内最近有一个院士,刚刚公布了一个研究结果,他提出一个理论假设,因为临床上化疗易导致转移复发,他分析了化疗导致转移复发的机理(后补:广东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在国际权威的美国《生物化学杂志》提出肿瘤干细胞新的“起源”说,认为化疗后普通肿瘤细胞演变成肿瘤干细胞是癌症难治的根源)。为什么呢?因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是有等级的,我把癌细胞称为“坏孩子”,就像有些坏孩子只是偷鸡摸狗,有些则杀人越货一样。化疗有可能使得部分细胞进一步蜕变了,回溯到最原始的肿瘤干细胞。干细胞它分化能力特别强,就是更加麻烦、恶性程度更高。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化疗了不久,然后复发了;复发后,再化疗,它就不敏感了,效果差了;但是却把你身体打垮了。所以,化疗对肿瘤治疗的意义,现在整个学术界和医学界在反思,非常有限!故要讲究适度!化疗的确导致很多肿瘤患者死亡。但是我们前提是:对化疗敏感的癌症,该化疗的还是要化疗!
  主持人:没想到您的观点在咱们教授这里多少还都得到了一部分印证!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大家都得听他的,不是说化疗不能治病!怎么着您也得听医生的,医生说怎么办咱怎么办。张先生不管怎么说他是一搞微刻的,他不是大夫,是吗?张先生。
  张翼:对!
  解说词:像张翼这样,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整个盆腔,而且手术后复发的情况,化疗是当时比较有效的手段。但是张翼并不清楚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他凭自己的理解,认为化疗只是加速自己生命的结束。一次,偶然间听到医生们的谈话,让原来不知道自己病情的张翼彻底绝望了。
  主持人:听说生了癌症继续喝酒、抽烟,同时在医院病房里高谈阔论,都是您干的是吗?
  张翼:应该是!这个医生对我特烦。我正抽烟叫劲,医生说“张翼出去”!我说“干什么啊出去?”“你出去抽完了再回来,我现在查房”。我一听,走吧,我出去了。我出去抽完了烟,一看查房大夫走了,我就回来。回来一看我这个床头柜多了一大堆药,什么“天仙口服液”、什么这个液、那个液的,都是保养药。我想想保养药要能治癌病的话,我就不跑医院来治了。是不是?我上药店买还便宜,你这里还那么贵!我有点生气,我抱着那些药上他办公室,想找他去。结果那医生回去以后办公室门半开着,他们正在讲:“14床的那个张翼自己是癌症复发!由着他活也活不了两个月了?他有空还在鼓动我们这些病人不治!还在自己抽烟?……”那个意思是说“他不就是要死了”!我本来想去找事的,结果一听,自己还没有两个月可活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一看别跟人家找事了。我一想,别再住院了,钱都是借的!而且这次住院是我太太把值钱的手饰变卖了几千块钱去住的院,我何苦再去作这个孽呢?我就把医生给我开的药往垃圾箱一扔,我回家了……。
  数着时间熬日子,拒绝化放疗与止痛药
  解说词: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有两个月后,张翼神情黯然,想到因为自己生癌症已经是倾家荡产,还欠了外债,何必还花那些无谓的钱!还不如留给妻儿……万念俱灰的张翼开始数着时间熬日子。
  张翼:我太太不知道我为什么就是不治了!因为我知道确切的消息:我活不了两个月了!这时候特别疼痛,又知道自己活不了两个月了,我能把每一天活多少秒钟,两个月活多少秒钟都算得清清楚楚……
  主持人:两个月是多少秒?
  张翼:518万4千秒……!
  主持人:行,算得真清楚!
  张翼:当时都算得出来!疼痛了三四天,不睡不吃不喝,没有办法了!你们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著名的一句话,叫渴望年老。我当时渴望我年老,渴望我是86岁!不是36岁?那个时候,如果86岁的话,比36岁好受。我想我才36岁,没活够!日子过一天少一天,所以我就特别难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算着这个日子……。
  主持人:就是每天晚上不睡觉,也得把每一秒都过出来,你都干吗了,这两个月?
  张翼:不是两个月,我是四天都受不了了……。
  主持人:教授您是怎么看待这两个月的?
  何教授:我个人是非常反感公开讨论这个人命期还有多少,“你这个人还有三个月、六个月”!我们碰到的类似情况太多了!创造奇迹的很多!!第一,谁也不是阎王爷;第二,很多情况下奇迹都可以发生。但是你过分直率的判断会给人一个强烈且消极的暗示。这是不应该的,所以我曾经说过:(肿瘤领域)预测人的生存期是最不人道的科学!他不能说没有一定的科学成分,我根据以往70%的概率,你可能可以活多少天,但是这是最不人道的科学。
  自杀未遂:活过两个月再说…
  解说词:回家后,张翼还是拒绝服用任何药物。因为腹部肿瘤的疼痛,他每一秒都在疼痛中度过。然而,经过十多天,张翼的精神濒临崩溃了,妻子给他收拾书桌,他就变得极不耐烦,每次吃饭,饭菜稍不可口,他就扔下筷子走人,到了后来他强烈的想要自杀……。
  张翼:我真的想过多次自杀,我当时的房子是租的,出租房,咱不能死在人家出租房里。
  主持人:您原本家里的房子卖了?
  张翼:对,治病嘛!乱七八糟的,没有地方住了,租的。我不能死在家里,死在家里,我死了以后老婆孩子就麻烦了……。我想到了我只有暴尸街头。这时候想到了我认识的一个卖耗子药的一个老人,离我家有二三公里。我就打了一个三轮车,早上起来收拾了一下。我选了一个时间,很好!2000年的5月1号!5月1号全世界都在过节日的时候,我准备那一天结束我的生命。租了个三轮车。我身上有五块钱。三块钱打车,两块钱耗子药,解决生命是没问题的。去了。在路上我还想了一个问题:我还想去看看我的儿子。我儿子当时是七岁,临到学校的时候,我又改变了主意。我想如果去看到儿子的话,有可能影响到我自杀的决心。到了学校门口,不让三轮车夫他上那去了。改道直接去卖耗子药的那儿去了。结果那天卖耗子药的有事,没出摊,没上班!
  解说词:也许命不该绝!张翼的自杀计划泡汤了。张翼径直来到医院。他想找几个病友聊一聊。经过和病友的畅聊,张翼突然想开了,癌症不是我招来的,我不能自杀,先活够两个月吧。但是回家后疼痛让他难以忍受,于是张翼再次拿起了刻刀,希望通过微刻,缓解下当时的疼痛,这次他能行吗?
  张翼:我当时没有很长远的目标,也不是我要如何如何地幻想着奇迹出现!我只是想:你现在疼得稍轻一点,我能坚持住,我能把这两个月给它过了……。我有两个月,我得过了啊!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来转移注意力。所以,通过这个东西(指微刻),长期以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这上面,我就忘记了癌症的疼痛。我是这样想的,但等到实施起来,不是这回事!一时半时的你可以做得到,你想长期得把它忘掉,不可能……所以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专注于微刻:“移情”疗法创造了奇迹
  解说词:习惯对张翼来说,是何其的难啊!张翼微刻创作前甚至都不能喝太多的水,因为他的膀胱摘除了,大小便都是用人工置瘘,腰间捆绑着两个袋子。再说,行草书微刻最好是一气哈成,中间停顿过多,找接口都难!因此,这就要求张翼必须能忍住疼痛,几个小时不能挪动。
  张翼:后来呢,我想要想达到转移,得把它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一时半时的。怎么把它达到一种常态?咱们都知道有一种现象,说一个小小的柱子,一个细细的链子能拴住大象。事实上,凭大象的体力,它的本事,它一下就能挣脱。它为什么不挣脱?这就是因为它从小被拴着。等它大了,它已经习惯于不反抗了。所以,这个习惯的力量太巨大了!我就想像小象是被链子拴住的,大象是被习惯拴住的。我要是想不疼的话,我就得把我的微刻变成一种常态,天天在刻,时时在刻……。当我刻的累得倒头,就能睡了;睡完了,醒了再去刻!这样的话,我可能就能忘记疼痛。我是这样想的。但具体实施起来,特别、特别地艰难。
  何教授:我要讲个科学现象。其实,上个世纪初人们就发现癌症有自愈倾向。哪几类人容易自愈呢?一个是坚决否定自己生癌的;一个是有偏执固执特征的人。所以,他就偏执固守,专注这一点,他能搞微刻就是“专注”。还有一些人就是稀里糊涂,生了癌症,根本不知情的……
  解说词:张翼觉得做微刻确实能缓解一时的疼痛,于是狠狠心一下,他宣布要刻《红楼梦》!爱人金淑玲一听很吃惊,一部上百万字的著作,要一字一句的刻在石片上,这就意味着张翼要把每个章节、每句都背熟练熟了,才敢在石头上刻。因为一旦有中断,就要磨了重刻!这对于只有两个月生存期的癌症病人,需要何等顽强的毅力啊……!
  张翼:这是一个苦差,纯机械的重复干这个事情,特别是背书,现在可能岁数大了,刚背了,后面忘,但你也得背啊!
  主持人:最后真能忘了疼吗?
  张翼:开始不行。
  何教授:能减轻疼痛吧?
  张翼:它开始有个过程的,慢慢的……因为我这块作品刻的本来就是下决心要把它刻好的,结果,因为一疼痛,我把它刻坏了,我还要再磨再打,很费劲的。所以咬牙坚持,这样三五十回下来,最后我忍住了。发展发展到了两个月,那时候还是在疼,但我两个月过来了。这时候,我就感觉到医生说话也不准:两个月我也没死啊?我为了使我这种微刻成为常态,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就刻《红楼梦》。后来两个月以后没死……!
  主持人:刻完了吗?
  张翼:没刻完,两个月就刻完吗?
  何教授:你把微刻变成一种常态!
  张翼:是啊!我要逼着自己成为一种常态,最后逐渐、逐渐能坚持得住!最后确实疼痛在减轻,到后来,我在摸肿块,发现它在软化……
  主持人:你这时候没有采取其他任何治疗措施?
  张翼:没吃过一粒药,没打过一剂针。最后,几年下来了,《红楼梦》我快刻完了。我不但是能坚持住了,肿块它干脆就不疼了,肿瘤在软,在变小,到三年的时候没了……
  何教授:那么他是不是真的通过微刻,癌症好了呢?我从心身互动机理角度来解读。《黄帝内经》大家都是知道。《黄帝内经》有一个篇章专门讲了一种心理疗法,叫“移易情性”,是一种古老而有用的治疗方法。其实,就是转移你的注意焦点。转移你的注意焦点以后,你可以获得某种特殊的效果。张先生专注于微刻,这个时候他精神高度集中,大脑皮层兴奋。兴奋点在微刻这儿了。我们所有的疼痛,都要反映到大脑皮层,刺激皮层才能被感受到的。那个兴奋点更为强烈,所以,它可以对其他传递上来的兴奋点有所抑制。也许,开始是疼痛逐渐、逐渐减缓,然后逐步、逐步地消失……。这种方法国外也有,它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精神胜利”法。“移易情性”法,应该说解决一些疾病苦痛问题还是有它充分意义及依据的。
  解说词:张翼说他原来不怕死,可当他《红楼梦》刻到八十回的时候,他突然觉得死亡太可怕了!对于张翼来说必须要争速度、抢时间,因为不知道老天还能给他多长的时间?尽量能多刻一点是一点。那时的张翼很另类,脸色苍白,不修边幅,很少理发。但这只是外表!与此同时,在他的身体里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红楼梦》马上要刻完了,张翼的整个身心放松下来。慢慢的,张翼竟然完全没有了疼感!他意外发现,刀口周围的硬块消失了,而且他的生命也超出了医生当年的预测。
  张翼:我当时上医院检查,我刚才说我是痊愈了。医院是这样告诉我的,说我身上已没有致病的癌细胞了。是这个原话,没有致病的癌细胞!那就是刚才何老师讲的那个“临床痊愈”。我知道我癌症好了,死不了了。但死不了了是死不了了,有人说癌症患者四年是本科,你能活过四年不是很好吗,你都大学毕业了!
  主持人:你得考研究生了?
  张翼:我就在想,我得考啊!争取啊!然后,我就在刻四大名著。刻完了《红楼梦》,刻《西游记》,刻完了《西游记》,刻《三国演义》,刻完了《三国演义》,刻《水浒传》,我现在全部刻完了!
  解说词:2009年3月,张翼在北京隆重宣布,中国四大名著微刻版本诞生,正式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在经过三年零四个月的炼狱生涯后,张翼感到,自己如同一个死刑犯,突然被宣布无罪释放!那么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到底是谁解救了他,微刻真的能让他战胜癌症吗?
  持久的坚定信念,战胜了晚期癌症
  主持人:教授您给点评一下,他这真的是刻好的吗?您认为张先生的癌,现在临床治愈,就是跟他刻微刻有着莫大的关系?
  何教授:有莫大关系!
  主持人:是最主要因素吗?
  何教授:是的,因为他没有其他因素可以解释!他既没有改变饮食方法,也没有运用药物,无非就是改变了一种心态,然后专注于某一件事情。
  主持人:但是,癌症本身的这个过程考虑过吗?
  何教授:应该说从他本身的发展趋势来看,他当时处于进展期癌症,发展到很后期了。癌症的后期,细胞代谢的惯性,就象山洪暴发了一样!这时候,你想要治愈它,通常的可能性很小、很小!所以,这个治愈,你肯定是要有一个强烈的动力因素,去阻断它。从他的例子来看,通常的治疗理论是解释不了的。他首先是止住了疼痛。让我来分析分析:止住疼痛以后,你当时潜意识里就有信念了;我还能活下去!止住疼痛,以后他还能活。我刚才注意他的陈述了:过一段时间,肿块软了,这个软,就是癌细胞开始凋亡了,死亡了。这个软,我们从生理心理角度来解释,就是说他的精神因素导致了他的神经系统,主要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但它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两天。所以,他刚才说把它习惯化了,坚持了很多天。坚持了很多天以后,逐渐、逐渐变软了。这个过程完全可以从心理生理学得到一种解释。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应该感谢,就是金女士。非常了不起!你们山东有个我的病人。这个山东病人也非常有典型案例,是肝癌复发,他自己是内科医生,军医,副主任医师。然后,转移复发了,当时说不行了,找到上海癌症俱乐部。那天我正好讲课,十多年前了吧!讲课时,我就随便说了一句:我说:“这个时候是妻子应该多和丈夫说一句‘我爱你’。”反正我就这个意思。结果三年以后,我再到山东教育台去做一个肿瘤康复的讲座,夫妻俩就坐在台下。然后,那个妻子就上来说了,就是说:“我听了你一句话,故天天跟丈夫说‘我爱你’,‘我爱你’”。当然他还吃药,然后,被判断为绝对不可能活几年的人,现在也一直活着。所以我觉得家属的爱、社会的爱和同事的爱,对肿瘤患者的康复非常、非常关键。
  解说词:爱的力量的确是伟大的。张翼说自己就像一棵遭遇雷击的大树,在妻子的呵护下,在自己的努力下,重新勃发出生机,枝繁叶茂。也许,张翼通过微刻成功抗癌的方法不是所有癌症病友都适合去效仿的,但是他抗癌的方向和决心是所有人都值得学习的。树立好目标,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患上癌症,并不等于死亡。(段落间的黑体标题为笔者所加,以便阅读)
  结束语:笔者随笔我们说,张翼的故事也许缺乏典型意义。但它所揭示的事实——精神心理因素对癌症的治疗康复意义重大,却是不刊之论。参照张翼的实例,其实每个人,包括健康者,都值得很好深思与领悟。“精神不是万能的!”“但人缺乏精神与勇气却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身陷囹圄的癌症患者!要从癌症魔爪中挣脱而出,要真正告别癌症,人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认识,优化情性,振作精神,从自我的心理调整开始,防治癌症,守住健康。
  然而,当我把这个故事转告给很多肿瘤患者的时候,许多人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都非常敬佩张翼的毅力,也非常羡慕张翼的康复,但稍有文化层次的人通常会说一句话:“这是小概率事件,没有普遍意义……”;还有部分患者会说:“像张翼这样会微刻,他做不到,很难很难,他没有办法学会微刻……”。其实,张翼的康复不在于微刻,微刻只是一种形式。张翼的康复从精神心理治疗学的角度来看,本质特点是种“转移疗法”,把对疾病的关注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面去。这种疗法中医学古代就有,经典的《黄帝内经》里就特别强调,叫“移情”疗法,“移易情性”。这种疗法是很有意义的配合性的治疗措施。我们不能说它能直接治疗各种疾病,但很多情况下是很有意义,甚或是不可或缺的配合性康复措施。我们承认上述很多人的说法,一般人很难有张翼这种毅力。然而,我们设法转移自己注意力,或者说转移注意焦点总是可以做到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群体治疗,通过和同样患有肿瘤患者的沟通,通过和他人的交往,借助于与他人的娱乐等,一些症状就可以消解了,至少暂时缓解了。临床当中,比如像结肠癌患者,往往有泄泻的症状,好拉肚子,有些人甚至一天20、30次。但是如果注意一下,这些患者如果是在打牌、和人聊天过程当中,或者他专注于某些事情的时候,他的症状就会缓解。还有些肺癌患者有剧烈咳嗽,如果他和别人轻松的交往过程当中,他对咳嗽的专注也许被淡漠了,那么症状也可以缓解,我们不认为转移疗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对于肿瘤康复来说,它至少能解决一些问题,久而久之,它至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性治疗措施。群体治疗就是这个非常好的方法之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