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24|回复: 0

悼念黄建始教授,并祈祷人们:别再透支生命与健康,别再过分折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16: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8月16日凌晨2时40分,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专家黄建始教授在美国洛杉矶凯泽医院不幸因患多发性骨髓瘤,大剂量化疗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8岁。黄建始教授曾在美国和加拿大工作、生活17年,于北京非典时期,临危受命,从美国赶回国内,出谋划策抗击非典。非典过后又不辞辛苦,大力传播健康新知,推进中国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管理,呼吁人们投资健康,论述了“投资健康”是人生回报率最高的项目。因为他与我都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袁钟教授的好朋友,因此,有过一些交往。深为黄建始教授的为人、见解及执着感动。在健康管理问题上,虽我们分别为中西医医师,却见解高度一致!当时相信我们之间还会有进一步广泛合作的机会。先生匆匆走上西行之路,让人遗憾非常!与好友袁钟通话,他欲言又止,只是说如果在国内,如果配合一下中医药,也许就不至于走得如此匆忙!原来黄建始教授六月被诊断为患多发性骨髓瘤,一种恶性程度不是太高的骨髓肿瘤,由于他入了美国籍,享受美国健康保险,因此匆匆赶到美国治疗。美国医院当然是按照美国人的标准、模式及剂量治疗,仅仅两月便撒手西去!哀哉!悲哉!但愿先生之死,能唤起更多人的清醒: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守住健康!别再透支生命,别再过分折腾!其实,此病中西医结合,拖了十年八年的绝非少数!上海的夏惠芳女士同样患此病,就是仅仅凭中医药(她因为高龄/此病通常发生在高龄人身上,加上心脏不好没法化疗)活到了今天,屈指已经11~12年了!
  
  为了纪念黄建始教授,也为了人们不要忘却健康,特转录他生前的一篇文章,告诫认识他与不认识他的芸芸众生:别再透支“健康”了!
  
  并附袁钟先生悼念词于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透支”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并美其名曰是“提前享受”:买房、买车贷款自不必说,月月奔向银行去补齐信用卡上刷掉的“银子”也是司空见惯。
  当然,我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对。就拿房贷来说,毕竟,提前住上房子要比攒了一辈子钱直到告别人生之前才有安身之地来得实惠。即便付上些利息,也还是值的。只不过,当透支的东西不在金钱,而是健康时,你是否还能潇洒地挥挥手说,“我提前享受了,值了”?
  资料显示,我国癌症的死亡率每年达到了15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每年达到300万,而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负担也在日益加重,实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600万。
  除了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近几年来,“不该死的走了”频频见诸报端:2005年5月,深圳一家公司25岁的胡新宇倒在工作岗位上;同年5月,一家通讯公司工程师程明,在出差进行电信日重点设备保障工作时不幸去世,年仅32岁;2007年6月23日,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在家中去世,享年59岁。……这些新闻不断地在向我们敲响着警钟。可以说,我们在过去20年中,不断透支健康的后果,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可怕的是,即使警钟长鸣,真正意识到透支健康的严重性,开始还债,开始投资健康的人今天在我国实在是不多的。
  首先说,健康真的在透支吗?恐怕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不这么觉得。可能在他们的意识里,觉得不趁着年轻时多奋斗些,多积累些,甚至多享受些,就会给自己留下遗憾。李白不是说过嘛:“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想,李白那时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城市拥堵,没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谓尽欢也不过对饮畅谈、游山玩水,自然用不着考虑健康透支的问题。在这点上,现代人如何能跟古人相比。
  而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体在走下坡路,总是抱怨说,工作累、压力大。可是说归说,做归做,他们偏偏还是维持着原来的生活轨迹,一边抱怨着,一边挥霍着,倒是在“补”字上下足了功夫,买来各种保健品,希望把损失的都补回来。而事实上,保健品哪有这样的功效。其实这时少吃点油,多出点汗也许更实际一点。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把听健康讲座,讲究健康饮食和锻炼都当作一种潮流来追。本身来说,这样的“好”的潮流追追倒也无妨。可惜的是,他们常常在追求这种潮流的同时,还明知故犯,有意无意地损害着身体的健康。举个例子,有个中学请我去做健康讲座,定的时间却是周五下午4点半。周五下午4点半,工作了一周,上了一天课,换了我,早就归心似箭了,那有度量允许其他事来损害我的健康,哪怕是再好的“健康讲座”我也没兴趣。这就像抽着烟,告诉人家吸烟的危害一样可笑。
  我想,不管是上面说的哪一种人,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都对自己的身体不够重视,这也许是部分国人健康透支的一种原因吧。
  大家知道,城镇化将是新世纪对中国人健康的第一大挑战。如果城镇化按照每年增长1%的规模来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近3亿农村人口转向城市。这至少会带来以下两个问题: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密集,住房和交通拥挤,生活空间缩小,工作压力增加,为传染病的流行带来了很好的条件;同时,城镇化带来了各种“现代病”,肥胖已经在中国流行。
  这些严酷的现实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当务之急,要赶紧改变观念。中国人的健康不能再透支了!要知道,身体就像机器一样,需要定期维护。当我们发现了问题以后才想到健康维护,那么意外就在所难免了。很多疾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健康危险因素时时刻对身体侵蚀。一旦等到发作,其实已经来不及了。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的也就是这种预防为主的观念。
  那么,如何预防呢?除了保证健康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还应该趁早对健康进行管理。比如提前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找出健康风险因素,根据结果进行有效的干预。这就像投资一样,在早期花很少的资源就可能获得很大的回报;而越到后期,则投资的机会越少。
  凡是重要的事情实际上都是简单的。想做一个聪明的投资人吗?健康投资的回报其实是最大的。
  ——黄建始
  
  
  袁钟先生悼念词:
  
  深深悼念黄建始老师
  
  他突然从我们世界走出,
  让所有人都大声说“不”!
  没想到刚刚短信叮嘱,
  他就匆匆走上西去征途;
  还是昨天的一起写书,
  还是那洒洒的雅儒,
  还是那微微的笑目;
  嘶哑声音中有一种风骨,
  疲劳身影里有一种普度;
  没他,我们少一份清楚,
  没他,我们多一份孤独;
  都说大丈夫不哭,
  可我们的确相思难诉!
  深深地为建始兄祝福!
  默默地送黄大侠上路。
  
  
  袁钟于北京泣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