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历验不爽,唯识者鉴之:江尔逊运用三仁汤心法 ...
返回列表
查看:
297
|
回复:
0
历验不爽,唯识者鉴之:江尔逊运用三仁汤心法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3/24 14: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书
友会: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作者/余国俊
⊙ 编辑/王超
编者按
:本文的第一句话就打动了我:“江尔逊老先生崇尚仲景学说,喜用
经方
,而不薄时方;对时方之疗效卓著者,恒视若经方。”多么圆融的治学态度啊!这篇文章是余国俊先生总结的他的老师运用
三仁汤
的变通方法及心得,条目清楚,说理明确,阅后收获颇丰。
历验不爽,唯识者鉴之
——江尔逊运用三仁汤心法
江尔逊老先生崇尚仲景学说,喜用经方,而不薄时方;对时方之疗效卓著者,恒视若经方。
如《
温病条辨
》三仁汤(由
杏仁
、
薏仁
、
白蔻
仁、
半夏
、
厚朴
、竹叶、白
通草
、
滑石
组成),因蜀中气候潮湿,湿热致病者一年四季皆有,运用机会较多。
其疗效确切,江老颇喜用之。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不落窠臼,领异标新之处,大有裨益于临床。
兹将江老运用三仁汤心法简介如下,供临床医师借鉴。
心法一:去白蔻仁加
桔梗
三仁汤乃治疗
湿温
初起,邪在
气分
之主方。后世用“三仁”之方名,演绎为杏仁
宣通
肺气
开上焦,白蔻仁芳香悦脾畅
中焦
,薏仁淡渗
利湿
导
下焦
,为方中
主药
。
江老认为,《
温病
条辨》作者
吴鞠通
虽未出详细方解,却也未将杏仁、白蔻仁、薏仁3味药等量齐观,他说:“唯以三仁汤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遍化也。”盖因湿温病初起,病位主要在上焦。既然如此,则开
宣肺
气的杏仁便是主药。
江老认为,吴鞠通创制三仁汤之际,必借鉴于
叶天士
。叶天士治疗湿阻气分,中焦失运,“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
气滞
,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是轻若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而三仁汤之宣通肺气也,是倚重于杏仁,辅之以白蔻仁,其宣肺之力明显不足。何以言之?江老指出,白蔻仁首载于宋代《开宝
本草
》,其功效为“主积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这明显系温化中焦寒湿之药。
或谓白蔻仁芳香,可助杏仁宣肺。但《
内经
》明言
五臭
(实为五气)所入,香入脾,非入肺也。若此杏仁宣肺之力本不足,白蔻仁助之又不及,当以何药代之?江老体验有年,倡导以桔梗代白蔻仁。
桔梗味苦辛,性平,专入
肺经
,开宣肺
气功
专效宏,古人称为“药之舟楫”。而《
神农本草经
》谓其“主胸
胁痛
若刀刺,
腹满
肠鸣
幽幽,惊恐悸气”,则桔梗主上焦,又兼入中下焦矣。
所以江老使用三仁汤时,多去白蔻仁加桔梗。若舌
苔白厚
,中焦湿亦盛者,则加桔梗而保留白蔻仁(白蔻壳尤宜),历验不爽,唯识者鉴之!
心法二:加
附子
、
干姜
或谓三仁汤乃治湿温之方,加入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岂不贻人笑柄?江老指出,三仁汤加附子、干姜,适用于
阳虚
湿热证。
何谓“阳虚湿热证”?素体阳虚,感受湿热;或湿遏热伏,伤人
阳气
,均可形成阳虚湿热证。
叶天士曾谆谆告诫治疗湿温之际,“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叶氏深究湿
热病
之体质病因,且举酒客患湿温之例:“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
胃湿
恒多;在
阴盛
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而阳旺胃湿化热,必是热重于湿;阴盛脾湿化热,必是湿重于热。
江老指出,治疗湿重于热之证,不可过用
寒凉
,恐伤阳气;若素体阴盛阳虚,感受湿热之邪,服
清热
利湿药无效,又见畏寒、
泄泻
者,使用三仁汤时加入附子、干姜,则清热利湿与
温阳
化气不唯并行不悖,且两擅其长。
三仁汤加附子、干姜,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
伤寒论
》治疗热痞兼阳虚的附子
泻心汤
证:“
心下痞
,而复
恶寒
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伤寒
论》第155条)附子泻心汤中,
大黄
、
黄连
、
黄芩
之大苦
大寒
与附子之大辛大热合用,共奏泻热
消痞
、扶阳
固表
之功。
尤在泾评论此方
用药
法度:“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江老用三仁汤时加附子、干姜,亦是不得已而用之,何贻笑柄乎?
典型病例(三仁汤加附子、干姜治疗高热)患者,女,50岁,淋雨后恶寒发热,
输液
3天,热势反升至39.6℃,急投柴葛解肌汤(重用
生石膏
40g),服2帖,体温降至37.5℃,但增腹痛、泄泻。
停药后,体温又升至39.8℃,急服扑热息痛,高热暂降,但
大汗淋漓
,倦怠无力,泄泻水样便。经
胸透
及血、尿、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刻诊:肠鸣腹痛,泄水样便,每日十余次,畏寒,
困倦
,汗出粘衣,
口干
喜热饮,舌质淡,苔白黄相兼
厚腻
,
脉濡数
。细询之,10岁时曾患过
肠伤寒
,
脾胃
素虚,畏寒凉。
考虑为阳虚之体,湿热之证,予三仁汤加减:杏仁10g,
薏苡仁
30g,桔梗10g,
苍术
15g,厚朴15g,法夏10g,青蒿15g,熟
附片
10g,干姜10g,服3帖,畏寒减轻,泄泻减为一日3~4次,体温降至38.5℃。
效不更方,上方熟附子、干姜各加至15g,再加
广藿香
、
葛根
各30g,又服3帖,诸症大减,体温降至37.3℃。继予参苓
白术散
加减善后。
心法三:舍舌从症,舍脉从症
三仁汤证的
舌象
和脉象,《温病条辨》明示为“舌白……
脉弦细
而濡”。据临床观察,此乃湿温病初起的舌与脉。而三仁汤通过适当的加减,可以推广运用于湿热所致的诸多时病与
杂病
。
这些湿热病证,其舌质或淡或偏红,
舌苔
白或白黄相兼或灰褐,并无定体;其脉或濡或滑,亦无定体。
江老指出,凡湿热证舌象或脉象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者,应当舍舌从症,舍脉从症。
典型病例(三仁汤
治咳嗽
)患者,男,36岁。
感冒
后,
咳嗽
缠绵,已历月余,曾经输液,服多种西药抗菌消炎,
止咳
祛痰
;中药曾用过
桑菊饮
、
止嗽
散等十余帖,均乏效。
刻诊:
胸膈
满闷,咳声重浊,痰黏量多,小便黄,
大便
黏滞,口干,舌质红,
苔黄
白相兼而厚腻,
脉滑
。
辨证为湿
热咳
嗽,邪恋
三焦
,治宜宣畅三焦,化痰清热,虽非“舌白……脉弦细而濡”,仍宜用三仁汤化裁:杏仁15g,薏苡仁30g,桔梗10g,法夏15g,
柴胡
15g,黄芩10g,
车前草
30g,
鱼腥草
30g,瓜壳10g,服3帖,咳嗽大减,厚腻苔消退强半;上方加
仙鹤草
30g,又服3帖咳止。
心法四:三仁汤宜与
小柴胡汤
合用
三仁汤苦辛芳香,轻宣淡渗,流畅气机,化湿清热,适用于湿温初起,病在上焦,吴鞠通所谓“病势不甚显张”之证。
若治疗湿热内外俱盛,或湿热久羁的时病与杂病,则有“轻描淡写”,力薄不堪重任之虞。江老认为此时若合用小柴胡汤(去方中之
生姜
、
大枣
、
人参
、
甘草
)便无斯虞,并阐释其机理云:小柴胡汤作为
少阳
病主方,却首先出现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乃因小柴胡汤具有特殊的旋转少阳
枢机
之功,服之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胃气
因和”(《伤寒论》第230条),从而引领诸经邪气外出。
临床实践证明,三仁汤与小柴胡汤合用,能使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之作用显著增强。
【本文摘自《我的中医之路——一位当代
名医
的治学与师承历程》,作者余国俊,由中国
中医药
出版社授权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发表。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中医书友会
第290期之1
如果您想收到中医书友会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或者搜索微信号zhongyishuyou。欢迎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
三仁汤
,
白蔻
,
附子
,
杏仁
,
干姜
,
小柴胡汤
相关帖子
•
从脉用药之十七:重加茅根托邪外出两例
•
从脉用药之十八:治鼻塞咽疼例
•
从脉用药之二十一:治外感感冒拖延四天例
•
论寒湿困脾治法
•
与先师闲谈
•
附件囊肿一例
•
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敷应用
•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转)
•
经方治奶癣一例(《金匮》苦参汤 )
•
小柴胡冲剂的20种用途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