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89|回复: 0

象似日月 —— 《黄帝内经》点滴 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8 03: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既然写了辨列星辰,干脆也写写“象似日月”。在前一篇文章《辨列星辰 —— 《黄帝内经》点滴5》里,我只是把“辨列星辰”结合五运气交理论、二十八宿的天文知识粗略地做了一下介绍。很多人反映没有看懂,这也真难为大家了,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了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胡涂医也挺惭愧自己不够智慧去把这些难懂的东西解释得更明白。这篇文章要讲“日月”,恐怕也非得“讲到天上去”不可,大家委屈一下,慢慢看吧。有心学习古传中医的人,这些是非懂不可的。

先简单扫盲一下。

1)朔月:《说文解字》说:“朔,月一日始苏也。”这说的是“朔”为咱们老中的农历每月初一。这一天月亮在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阴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咱们的老祖宗管这时的月相叫“朔月”或“新月”。

2)上弦: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3)望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4)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种月相叫“下弦”,老祖宗们管这时的月亮称为“下弦月”。对应上弦月,其月相盈亏状一样,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不同。

上弦月出现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 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在古人写的诸多经典里,有时候把上半月的娥眉月笼统地称为上弦月,即农历初二到初八、九。上半月娥眉月有时也被称为新月。大家阅读古人经典的时候要留意辨别。

我们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公转一周需要花27日7小时43分11.47秒,现代科学管这叫作“恒星月”(Siderealmonths)。月亮绕地球旋转,地球又绕着太阳旋转,三者之间有规律地相对位移,使月亮表现出月廓空、月始生、月满、月始虚等形象,老祖宗们把这四种情况分别称为:朔、上弦、望、下弦。每次从“朔”到“望”的反复循环一周,间隔时间为29日12小时44分2.78秒,这就叫“朔望月”(Synodicmonths)。

古人认为太阳发出的光是金黄的,故把太阳在视天球运动的区域叫作“黄道”,而月亮本身不发光(这也是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它只是“转播”了太阳的光辉,月亮反射出来的光是白色的,所以把月亮在视天球上运动的区域叫作“白道”。






为什么要明白这些呢?古传中医认为,人体与宇宙并没有任何不同。用现代语言来说,人体信息和宇宙信息是“一”不是“二”。这一点医家、道家、佛家都有高度共识。《黄帝内经》多次提到“一”,《道德经》更是不厌其烦地多次说到“一”,佛教丛林的山门一般都有个“不二门”。——“不二”就是“一”。日月是人们最容易见到的,人体的“信息”、真气、能量等却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能随时“见”到的。所以我们那些拥有超高智慧的老祖宗只能通过“象似日月”的“取类比象”来教化后代子孙。《周易参同契》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魏伯阳真人在讲天人之学的时候就直接用日月来类比。上面所说的“黄道”和“白道”,与人体任督二脉的运行规律相吻合。所以魏伯阳真人在《周易参同契》里说:“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我在前面的文章《经络本来就是“通”的——“经络”旁通(9)》里说,人体的任督二脉本来就是通的,它不仅是通的,而且还跟随天地的气息运行,在子、午两个时辰各有真气“通过”这条通道。只不过五藏六腑不够健康的人,这条气路比较窄、比较容易“塞车”而已!——我反复提到的给小孩子捏脊椎,其实就是加快这条通道的气血流通的方法,孩子是纯阳之体,督脉总督全身的阳脉、阳气,所以常捏脊椎,可以帮助小孩子防止、“延缓”督脉塞车,从而保持任督二脉畅通(参见《经络运行的规律——“经络”旁通(7)》),如此自然容易把营卫之气养好,保持正气旺盛,怯病健身。学习古传中医呢,则要时时保持这条通道畅通无阻!所以平时要“以身证道”,养足正气,让这条通道“出入终复始”。

大家阅读古代医家、道家经典,提及“日月”的地方很多,一定要注意,有些时候古人讲的“好像是”天上的日月,其实说的是人体的任督二脉甚至是左右两只眼睛。而有些时候看上去说好像是人体,却偏偏说的是天文。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有这么一段话: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馀于终,而天度毕矣。”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天度者”就是天体运行的“度”,可以理解为天文学。“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古代天文学就是研究日月运行的,用的是十进制(参见《略说“象数”——《黄帝内经》点滴 3》)。“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气数呢,则是研究日月运行对人体真气影响的学问,用的是普通的二进制。“天度”与“气数”,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数理方法,研究同一个问题——日月的运行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医道的至极,也是天人之学的至极,所以历代真有传承的医家、道家甚至包括佛家的学人,无一不是上通天文下达地理的。佛门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唐朝的神僧一行和尚。他老人家把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密教彻底“本土化”,这就是著名的佛教唐密。一行大师在修炼之余,还“票友”了一把天文学和科学测量,他第一个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他老人家一生颇多神迹,为历代史家所津津乐道。一行大师的智慧如日月,拜读他的著作,总有一种日月在他手中的感觉。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这个就不解释了吧。

“行有分纪,周有道理”,天地、日月、阴阳的运行有其特定的纲纪、规律,其循环反复的圆周运动,更是吻合大道之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这就是本文开头说的了。月亮绕地球运动,表现它在星座间自西向东移动,一个恒星月,移动一周,“平均”每天向东移13度,所以说“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而“日行一度”,其实我们知道,太阳是恒星,它本身并没转动,是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其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一月三日前后,地球离太阳最近,现代名词叫“近日点”。在近日点附近,受到太阳引力最大,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冬季的一个节气的时间略短。每年的七月四日前后,地球离太阳最远,现代名词叫“远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受到太阳引力最小,公转速度最慢,夏季一个节气的时间也略长。地球公转周期为365日6小时9分9.5秒(这就是现代说的一个“恒星年”的长度)。地球公转,两次经过春分点的周期,现代名词叫“回归年”,一个回归年为365日5小时48分45.6秒。虽有微小的差别,但也是三百六十五日,所以说“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老祖宗们的智慧,真不是我们现代子孙所能测度的。

“积气余而盈闰矣”,这个对咱们老中来说就好理解了,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闰月”,闰月是月大月小的积余,反映在人体上,则是气机的“气余而盈”。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馀于终,而天度毕矣。”通过观察日月运行的所谓“视运动”,我们就可以确定一年第一个节气的开端,也可以用圭表来测量勘正一年的中气,从而推断出年终的气机运行,这就是歧伯对黄帝说的天文学原理。

一般学习《黄帝内经》,理解到上面这一层次,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医家的真传,却远不只这些!简而言之,就是人身自身是一个小宇宙。这听起来可能像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但是它在整部《黄帝内经》里被反复提及,是一句提醒人们回归自然的理和法。《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说:“人与天地相参”,至于如何“相参”?这就要放下身心去与道合真了。

再捅破一层窗户纸:日月者,光明也。养生修道,先要谨记做个光明磊落的人!而日精月华,愿君多采撷,此物最“象似”。

是谓“象似日月”!

魏伯阳真人在《周易参同契》中说:“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希望这次扫盲能让大家提起深入古籍经典的兴趣。

胡涂医
2012年2月25日
http://blog.sina.com.cn/realtcm

延伸阅读:

1。视天球:天球是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一个假想圆球,并不是真的存在这么一个球体。根据所选取的天球中心不同,有站心天球、日心天球、地心天球等,各个天体同地球上的观测者的距离都不相同。天体和观察者间的距离与观测者随地球在空间移动的距离相比要大得多,人的肉眼分辨不出天体的远近,所以看上去天体似乎都离我们一样远,仿佛散布在以观测者为中心的一个圆球的球面上(站心天球)。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天体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这个圆球就称为天球。


2。一行禅师道影传赞:


一行禅师。钜鹿人。姓张氏。丱岁不群。博洽记诵。读书不再览。初从嵩山普寂禅师。乃悟世幻。遂礼出家。剃染受具。尝传密教于金刚无畏。结集毗卢遮那经疏。登坛灌顶。受瑜珈五部法。又寻究于阴阳谶纬之书。访算法于天台国清寺异僧。尽得其蕴。自此声名借甚。开元三年。诏入见。咨出世道。及安国抚民之法。对称旨。号称天师。以国为问。答曰。銮舆有万里之行。社稷终吉。以金盒进曰。至万里即开视。乃当归少许耳。后禄山作乱。上幸成都。至万里桥。悟当归之谶。洒然忘忧。终吉者。至昭宗而绝。昭宗曾封吉王也。开元九年。朝廷以历不验。诏师改撰新历。师推大衍历书五十二卷。入唐书律历志。先是有邢和璞者。道术人也。谓尹愔曰。一行和尚。真圣人也。汉洛下闳造历时云。八百年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大衍历出。闳言验矣。开元十一年。师制水浑天仪成。古未之有也。师嗣北宗普寂。又以学灌顶故。为密宗五祖。赞曰:
显密之宗,谶纬之故。 
大衍一成,阴阳合度。
世出世法,靡不该练。 
五地之行,于师乃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