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11|回复: 0

郁,为百病之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2 23: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名医朱丹溪曾说过:人以气为本,气和则升降不失其度、出入不停其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朱丹溪有一著名论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朱氏的门生和弟子,都反复强调:“郁为百病之源”、“百病皆生于郁”;不厌烦地论证“郁证”的普遍性和危害性。郁证,简称“肝郁”,类似于今人所说的抑郁,但其含义广得多。它的主要病理机制就是肝失疏泄。
  临床上,郁证(肝失疏泄)的确很普遍。通常表现出下列病理情况:患者由于受某些刺激(多半是消极性的挫折、失意、意愿不遂、伤感忧愁等),从而在情绪上表现为闷闷不乐、唉声叹息、或悲哀欲哭、或哭笑无常等情绪消沉之症;生理上则出现诸如胃口不佳、食欲大减,甚至厌食腹胀满等;伴有不自主地长声叹气,性欲冷淡,性功能低下;女子尚可见乳房胀痛少腹作痛,乃致月经失调等。郁证可进一步引发胆囊炎胃脘痛、胃肠功能失调、心律失常失眠头痛血压升高、情绪障碍等。长期的郁证,可最终发展成恶性肿瘤。总之,临床上它引发的病症非常常见。这些病症中较典型者,即可断定为“郁证”。
  概言之,“郁”有两层含义:(1)是情绪抑郁;(2)是气机失于疏泄而郁滞;都可表现为(或伴生有)内在诸多脏腑功能不协调,偏于低弱或受阻状态。这非常常见,遂有“郁为百病之源”、“百病皆生于郁”之说。
  其实,换成现代语境:今天之抑郁,仍是百病之源,百病皆生于抑郁。只不过较之过去,抑郁之发病,倍增不减,其来势之凶,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君不见,城市里的癌症心脏病高血压、严重失眠等,包括一些棘手的结缔组织疾病(像红斑狼疮、类风关、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的受害者,追根寻源,很大一部分可以发现早期有抑郁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诱导或催化作用。
  君不见,在高智商人群中,抑郁的发生率高达20~35%(含有严重抑郁倾向者);越是现代化都市,抑郁越是高发。《旷野无人》作者,记者出身,先患癌症,后又被抑郁缠上,结果她在自传体的书中总结说:抑郁之害,远胜于癌症!
  君不见,自杀已成为国人第五大死因,且以莘莘学子为多;高学历、成功人士(企管、官员、学者)占相当部分!而促成这些人自杀的,往往就是抑郁。
  其实,好好领悟一下古今贤哲的教诲——想想肝之疏泄、春生之气、草木条达等的隐喻,就不难走出阴影了。的确,秋冬天好抑郁,阴霾天抑郁更是常相伴;被抑郁盯上者,往往自我感觉“生不如死”!但冬天已至,春天还会远吗?春天一定是生机盎然,一扫阴霾的!须知,人的状态有高低潮,就像是有春冬天一样,这是自然规律。作为一位资深的、行医近40年的临床大夫(特别是心身医学方面有较深造诣者),笔者认为抑郁其实并不难以纠治。比起癌症,可以说真的是小巫见大巫!问题只在于我们愿不愿意正视它,突破抑郁是心理弱者的认知之误区,领悟抑郁与生命本能的关联性,学会正视它,接受它,从而扬帆起航,令生命本能充分舒畅通达,展现自我,借一个个需求的实现来克服它(抑郁)。
  当然,主动寻求专科医生的指导十分重要。今天的抑郁治疗,已不再是太大的医学难题。
此外,充实自己关于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的常识,也是大有裨益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