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95|回复: 0

升阳散火与升阳散火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5 2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第64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席兴贤⊙ 编辑/张亚娟 ⊙ 校对/麦子、居业



  导读:找到这篇文章时,小编还特意翻出了《脾胃论》中的原文,升阳散火汤是根据“火郁则发之”之意制定的一首方剂。在文中三个验案中,作者在临证时用古人之法,不拘泥于其方,以切合病情为要,随症化裁,灵活运用,药量恰如其分,收到了预期疗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不该被忽视的绝世名方:升阳散火汤》





升阳散火与升阳散火汤
升阳散火可以说是针对由于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四肢发热倦怠、或骨蒸劳热、或患温热病,火邪伏于脾胃,郁而在里,不得外达之时的一个治疗原则。
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根据“火郁则发之”之意制定的一首方剂。
处方:升麻15克,葛根15克,独活15克,白芍15克,羌活15克,人参15克,柴胡24克,防风4.5克,炙草9克,生草6克,共为细末。
主治证候: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李东垣升阳散火汤的提出,是用以纠正当时见热投凉的弊病。因火郁之发热,用升阳散火之法,以升阳散火汤,火散则热退,勿需用苦寒败胃。本因胃虚、过食生冷食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不得达外,又投苦寒之剂,虚者更虚,其热难退。
临床每见温热患者,因火邪伏于肺胃,郁而在里,不得外越,热郁稍久则耗伤营血,兼伤气阴。例如斑疹未透之患儿,因发热稍久,疹欲出而不透,肌肤灼热,全身无汗,以致症见烦躁,谵妄,甚至循衣摸床,抓毛拾柴,或神识不清等逆证出现。以上所见证候,俱因平素饮食不节,内伤脾胃,阴液亏耗,感触时邪,郁邪于里,不得外发之故。
治验病例1
席某,男,2岁。1963年春,始则微有发热,食欲不振舌苔白而微腻,初步诊为表里两感,给以保和汤以清热消导,服一剂效果不显,越二日,家属找某医视之,认为脾胃虚寒,投香砂六君子汤,服一剂后,逐渐神志不清,烦躁不安。余再诊之,见患儿蒙眬昏睡,两手乱摸,在炕上摸着柴草或布条等即塞入口中嚼咬。脉象弦数,肌肤灼热,细查胸腹皮肤出现白色疹子
诊为:火郁于内,伤及气阴,疹未透之故,采用内外并治法。
内服:升阳散火汤。
处方:北沙参6克,升麻1.5克,葛根3克,独活1.5克,白芍5克,防风3克,羌活1.5克,柴胡3克,甘草1.5克,水煎,分四次服。
方中北沙参易人参者,人参虽能补肺益脾,生津安神,但虑其性甘温,因患儿已是火郁于内,伤及气阴之证候,用之更伤气阴,故用甘、微寒之北沙参以养胃生津。
外用方:葱白10根,芫荽子9克,苏叶9克,
用法:水煎装入盆内,放入患儿被内乘热熏之,半小时之后,皮肤稍有汗出,白色疹子渐出渐多,烦躁顿时减轻,循衣摸床症状消失,继将汤药分次灌之,翌晨诊之,患儿热势已减大半,神识清楚,病趋治愈。原方调整。
按:升阳散火汤的方药,多系升阳解表,偏于辛温而燥,风药能胜湿,燥药也能胜湿,李东垣立本方之着眼点,是治热邪伏于内,不得外发,阴液初亏,但其阴液未劫者用之,关键在于达到“火郁则发之”的目的,服一至两剂,达到火散热退,表解里和,适可而止,如有变证,应对证处理。
如果平素阴津不足,复感温热之邪,例如:伤寒发斑、温热发斑、幼孩痧疹、麻疹潜伏将发未发之际,出现发热无汗、烦躁、神昏、循衣摸床等危象,多属火热之邪,郁里未发之征,治疗可采用“火郁则发之”的原则。“火郁则发之”是《内经》中治疗热邪、火邪、阳邪、温毒、温热、麻疹热邪等,郁伏于里,而不得外透。用升阳散火之法,即火郁则发之,使邪有出路,亦即引邪外出之法,使内伏之火热,由里达表而达阳升火散之目的。
临床运用升阳散火汤,只能用于阴液未亏,或阴液初亏。出现热郁于内,有循衣摸床,抓毛拾柴之证,用此法此方一至两剂,火郁外发热退即止,不可多服。多服此方风药太多,反劫液伤阴,致生他变。
如温热病发斑,因热邪最能伤阴,或阴虚火旺之体,只可循“火郁则发之”之意,切不可搬用其方,仿其“升阳散火汤”制方之理。火郁证候之治疗,当应细辨,切不可一概投予升阳散火汤。如阳明热盛津亏,热邪已入营血,斑疹隐隐未能透于皮肤,而见谵语、循衣摸床、烦躁者,宜滋阴清热,方用养阴复液汤加薄荷、葛根升散之味,达到“火郁则发之”的目的。
处方:养阴复液汤加味。
 
生地21克,麦冬12克,玄参15克,薄荷3克,杭芍9克,银花9克,丹皮9克,葛根6克,川贝9克,连翘9克,
水煎服三至五剂,斑疹透发之后,即减去葛根、薄荷升散之味。
上方重在养阴复液,清热解毒。加入葛根、薄荷之后,即寓升阳散火法于其中。
如治麻疹未透,热邪较盛者,用辛凉解表之剂:银翘散去牛子加葛根;如皮肤干燥,麻疹隐隐约约不能透达者,加浮萍;在冬季寒冷季节,表闭热伏,可加麻黄1.5克,即可透出,麻疹透热即退。
临床上用升阳散火“火郁则发之”的方剂很多,方中只用几味升阳散火之品配伍他药,即能达到“火郁则发之”的目的。例如补中益气汤内的升麻、柴胡,具有升阳散火、清热解毒、发散郁热的作用,收到营卫和调,表解热退,即所谓“甘温除大热之意”。
治验病例2
王某,男,50岁。1964年8月,初微觉洒淅恶寒,迨后全身乏困,不恶寒,但发热,体温38℃,曾在乡间服过银翘辛凉之剂,依然发热。
患者表情淡漠,时流清涕,诉其全身乏力,肢节酸困,全身发热,但不喜饮,脉弦稍数,舌苔薄白,体温38.5℃。诊为中气不足,热郁于内,治宜健脾益气,升阳散火法施治,给补中益气汤两剂。三日后复诊,已不发烧,体温正常,继服两剂而痊愈。
本案服补中益气汤能使热退病愈者,乃参、芪益气;术、草健脾;姜、枣和胃;升、柴升阳散火,起到“火郁则发之”的作用。张景岳将“补中益气汤”中芪、术易为生地、山药,命名为“补阴益气煎”。
处方:党参9克,生地15克,当归9克,陈皮4.5克,升麻3克,柴胡4.5克,炙草4.5克,山药15克,
李东垣立补中益气汤是治饮食不节,饥饱劳役损伤脾胃,致中气不足,阳气下陷,形成脾肺(母子)阳气不足等症,偏于补气健脾,升阳益气。
张景岳之补阴益气煎,专重于滋脾肺之阴,兼顾肝肾,重点在于培补脾肺之阴,升提下陷之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补阴益气煎将补中益气汤方中的白术易为山药,甘淡健脾而不燥;黄芪易为甘寒滋补肝肾的生地、参、草、陈皮能健脾、护胃、行气;升、柴之清轻上升,益气之效更彰。方中去姜、枣者,恐辛甘之味,壅滞脾胃,助阳化热故去之。
本方用于全身疲乏,纳差,口干喜饮,便秘、尿黄,肌肤发烧,脉象细数,舌绛少苔,脾、胃、肺、肾阴液亏损之证。亦即脾、肺、肾三经气阴不足者,如辨证准确,多能获得良效。
治验病例3
1976年秋季,患儿徐某,男,13岁。因为不明原因,发热已有两个多月,曾经各医院化验、透视、拍片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发烧病灶,惟见白细胞偏高。经抗生素维生素治疗后,体温已经正常,但数日后发烧又作,来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症见口干、口渴、尿赤、肌肤灼热,热势午夜更甚,脉弦数有力,曾给滋阴清热剂,如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等,体温降减,但增腹痛便溏,过数日热势复起,不能根治。服滋阴清热之味,出现腹痛便泻,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象;午夜发热、口渴、舌绛,脉弦数有力,以及尿赤、肌肤灼热等,乃肝肾火旺之征。呈现虚实夹杂,证虚脉实,虚在肠胃,中气不足;实在阴火下陷,邪羁肝肾。
以李东垣升阳散火之法,用张景岳补阴益气煎加味。
处方:北沙参15克,山药24克,当归9克,陈皮4.5克,白芍12克,生地15克,柴胡9克,升麻4.5克,石膏15克,甘草4.5克,水煎,分三次服,三剂。加入生石膏芍药者,因石膏辛甘大寒,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芍药酸寒敛阴,滋阴清热。
服完三剂,体温渐降至37.5℃,服完五剂后,体温正常,肌肤清凉,惟脉仍弦数,原方加重石膏至24克,它即能清热,亦可平脉。观察20余天,饮食、二便、体温、脉搏一直正常,治愈出院。一月后复查,健康无恙。
由此案可见,在临证时立法选方,用古人之法,不必拘泥于其方,用古方也不必拘泥于其药,以切合病情为要,随症化裁,灵活运用,药量恰如其分,定能收到预期疗效
【本文摘自《席梁丞医案医话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不该被忽视的绝世名方:升阳散火汤》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