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19|回复: 0

湿气重,怎么办?湿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12: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智慧 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最近全国各地都在持续强降雨,“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这个时候,中医所说的“湿气”特别容易入侵人体。湿气重,我们的身体会出现许多异常,如不及时应对,难免会引发病症。


那么,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

症状一:食欲不振
湿气入体最易伤脾。脾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至全身,脾湿则会影响此过程,表现就是:到了饭点却不觉得饿,不想吃饭或吃一点便觉得胀,进食过程略有恶心的感觉。


症状二:面油而暗,舌苔厚腻
早晨起床时照照镜子,湿气入体的人会面色晦暗,眼皮肿,眼袋明显。洗漱时查看下舌苔,脾湿的人会舌苔厚、舌体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此外,平时觉得头发和脸部爱出油,嘴里常感到黏腻不堪,都是值得警惕的湿气信号。


症状三:精神萎靡
总是觉得困倦不想动,胸闷气短;四肢沉重,似乎全身被重物所附;头昏脑涨,记忆力有时有所减退。


症状四:体态改变
明明吃得和之前差不多,体重却悄悄地往上涨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虚胖”。此外,湿气严重时,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病症,有僵硬、屈伸不利等表现。


发觉到自己有以上这些症状,你便要拉响警报了。
我们如何“吃掉”湿气呢?

红豆加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功效,红豆则既可补血,亦可除湿。用薏米和红豆两者同煮,养血、祛湿,非常适合容易湿气的夏天。


山药
山药补气健脾,助消化,能帮助体内湿气的排出。


辣椒和调味料
辣椒除富含维生素C、磷、铁等营养元素外,还含有一种名为辣椒素的物质,能帮助毛孔和毛细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让血液流向体表,因而全身感觉温热。以辣椒祛湿不宜吃太辣,普通青红椒便可,不然反而上火。


家常的调味料,如葱姜蒜也是除湿的好帮手,淋雨后,一碗热姜汤能将体内湿气逼散,简单又有效。


体内湿气重的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因此,在清淡饮食和对症食疗之外,可以适当加强运动,活化气血循环,加速将湿气排出体外。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一.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二.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三.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小心爱睡觉的孩子是“湿重”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些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
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要想祛湿,你首先得健脾补气,几乎所有健脾补气的药都能间接地祛湿。三伏天排寒化湿最好的季节,温灸拔罐可很快袪除以前堆积的寒湿。




  

陈学忠中医教授【陈学忠,北京大学养生研究中心课题组长、特聘教授;联合国健康联盟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保健局原局长王敏清先生中医保健医师,世界健康产业协会主席兼首席医学专家,中科北京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文中国》栏目首席医学专家。中华名医之一,出生于中医世家,不但精通中医学,西医学,生物医学,对佛医学,道医学等传统学科也深有研究,在四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救治了成千上万的病人,被世人誉为"当代太医的保健医师"、"当代药师佛"的称号!】
  

  

请加微信号:W13706448568

电话咨询:18453152905(王女士
了解详情,点击屏幕左下角蓝色字“阅读原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