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42|回复: 0

外感发热第二十八方:柴胡达原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0 17: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柴胡5克 枳壳5克 厚朴5克青皮5克炙甘草3克 黄芩5克 桔梗3克 草果5克 槟榔6克 荷叶10克
  主治:发热,如疟状,(为痰湿阻于膜原)。胸膈痞满舌苔厚腻,脉弦滑。
  个人总结:“膜原”,一般理解为胸膜与膈肌之间的位置,有半表半里的意思。湿邪阻滞于此,阳气不得宣通,故有寒热往来,似疟疾的表现。
  医案:赵某某,女,10岁。主诉发热十余天,用抗菌素无效。查白细胞不高。嘱白细胞不超过12000,不必用抗菌素。现患者诉上午体温38℃左右,下午体温略降,但也不低于37℃。询之得知下午怕冷。查舌边尖红,舌苔黄腻。此证前所未见。既往经验,湿热证,无论是三仁汤还是霍朴夏苓汤,均是下午体温高于上午。蒿芩清胆汤,一般有高热表现。均与此证不符。但患者舌苔黄腻,湿热证明显,舌边尖红,热证明确。考虑到患者下午畏寒,当有表证。先与解表,用霍朴夏苓汤,二付。再诊,患者不再畏寒,舌苔明显消退,但舌边尖红如前。表证已解,但清里热祛湿:给予三仁汤祛湿,同时服用银翘解毒清热,3付。三诊,患者舌转淡红,但发热反高,上午即达38℃以上,最高达38.5℃。热已清,而发热不退,为湿邪阻滞无疑,发热乃阳气不宣通所致。此时患者自诉腹中疼痛偶发。以为寒湿阻于膜原所致,给予三仁汤去滑石之寒,加草果、槟榔、黄芩,仿柴胡达原饮之意,4付。仅服一付,第二天早晨,患者家长来电,体温已恢复36.7℃。嘱其续服一剂巩固疗效。总结,此证即柴胡达原饮证,开始即当用原方,祛除湿邪,宣通表里。可惜自己见识不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