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滉《五牛图》纸本设色,20.8厘米,139.8厘米。
唐·韩滉《 五牛图》是目前所见 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此图描绘了独立成章的五头牛,或缓步而行,或低头吃草,或踌躇而鸣,或回顾舐舌,或翘首而驰,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造型生动,形貌真切,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在风格上具有浑 厚朴实的特点,标志着唐代绘画技艺水平的显著提高。南宋著名诗人 陆游赞扬 韩滉《 五牛图》:“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
韩滉《五牛图》
韩滉这幅稀世名画到了宋代,一直被宫廷珍藏。到了元代,经过战乱,此画为书法大家赵孟頫收藏,亲自为韩滉《五牛图》题跋,称赞此画:“神气磊落,稀世名笔。”后来世事沧桑,韩滉的其他画作大都散失,惟独这幅《五牛图》虽历经劫难,至今仍保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故宫现藏数量极少的唐代绘画杰作之一,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韩滉《五牛图》局部
韩滉画五牛以喻自己兄弟 5人,以任重而顺的牛的品性来表达自我内心为国为君的 情感,是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
韩滉《五牛图》局部
五只向背不同的立牛,不单状态,姿式有别,韩滉用他精妙的笔法,甚至还传达出了五牛间年龄的差异。画家在一个平面上描绘出了身壮体健的五牛,肌肉体毛的描绘手法极为精妙,每一只牛都极富有神采。
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
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9d9730100cf1o.html)- 韩滉《五牛图》国宝珍品赏析_香如故_新浪博客
牛正在反刍,享受着美食,露出旁若无人的样子。
牛翘首向前奔驰,好像是在撒欢。
一丛荆棘旁,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显得悠然自得。
韩滉所画的五头牛,不仅形似,而且形态各异,各具特征,肥瘦有别,牛色互异,笔法简朴,曲尽其妙,真是神妙之笔。这画虽为长卷形式,但所画牛却各有独立,除了一丛荆棘之外,别无景物。这幅画在用色上很有特点的;现实的黄牛,品种虽多,但色相变化不多,图中三头 黄色,两头深褐色基本是最典型的毛色,全画虽然只用两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却是丰富多彩的。作品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
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昂头、或俯首,动感十足。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这说明画家韩滉对牛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画家用简洁的线条十分到位地勾勒出牛的筋骨,画家细致入微的笔触,将牛口鼻处的绒毛表现出来,画家笔下的牛,眼神目光炯炯,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牛的温顺、憨诚、健壮、朴厚、执拗、勤奋的性格。在鼓励农耕的唐代,将牛入画具有非常的意义。韩滉《五牛图》笔法精妙,线条流畅优美,形神俱佳,表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是难得的唐画佳作,是国家级的文化瑰宝。
【注一】 韩滉(723-787)〔唐〕字 太冲,长安人,少师休之子,以荫补骑曹参军。唐至德年任吏部员外郎,性强直,明吏事,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数年,德宗时为镇海军节度使,遣将破走李希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及江淮转运使,封晋国公。性节俭,衣裘茵袵,十年一易,居处仅避风雨,不为家人资产,幼有美名,天资聪明,善《易》与《春秋》,好鼓琴。能书善画,长于隶书;章草学梁侍中,草书得张旭笔法,亦工篆草。擅画农村风俗景物,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画牛“曲尽其妙”。 韩滉与韩干齐名,画迹有《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田家风俗图》等36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五牛图》卷。
【注二】 韩滉《五牛图》卷一经问世,便成为收藏的热点。按明朝人的著录,《五牛图》卷在北宋时曾收入内府,宋徽宗还曾题词签字,但这些痕迹都因后人的挖割而不复存在了,只有“睿思东阁”、“绍兴”这些南宋宫廷的印记表明它南渡的身世。元灭宋后,大书画家赵孟頫得到了这幅名画,如获巨宝,留下了“神气磊落、希世明笔”的题跋。到了明代,《五牛图》卷又陆续到了大收藏家和鉴赏家项元汴与宋荦的手中。清代 乾隆皇帝广诏天下珍宝,《五牛图》卷被征召入宫,乾隆皇帝非常喜爱,并多次命大臣在卷后题跋。清朝末年,名画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近日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
名画经历了颠沛流离,画面上蒙满了尘垢,伤痕累累,更有大小洞蚀数百处。1977年1月28日,《五牛图》卷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经过淋洗脏污,画心洗、揭、刮、补、做局条、裁方、托心等步骤,接着补全了画心破洞处的颜色,再经镶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图卷在补配处全色及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裱件平整、美观,达到了较高的装裱修复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