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31|回复: 0

[转载]董洪涛老师排毒散服用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03: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提供了一个排毒的方子。此方不建议直接服药粉,就按我说的方法,打粉,每次用20克,加生姜三片,纱布包煎。树儿用过此方,有自己的经验,其文章亦好,在此推荐给需要的朋友。若欲直接服药粉,请一定要去掉生附子,以免中毒

此方源自五积散,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解表、温中、除湿、去痰、消痞、调经之效,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故名五积。时人甚至有“一首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之说,足见此方于生活中比较实用。原文地址:董洪涛老师排毒散服用情况作者:树儿
  董洪涛老师在他的博客和《选择中医》里都介绍了排毒散的作用和配方。
  书上说排毒散:“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或胃中积冷,或痰湿内停,或气机不畅,出现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畏寒畏风,项背拘紧,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妇女月经不调气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经、或经来乳胀、头痛身重等症状,都可以服之。”
  “这个方子可以祛湿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并能预防中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
  “这个方子有解表、温中、除湿、祛痰、消痞、调经的功效。”
  还有我们吃进去的毒素,如农药添加剂等等。
  。。。。。。
  看看,这是多好的一个方子呀。所以在第一次做无忧散的同时也做了排毒散。但个人认为排毒散不象无忧散有很强的症状,吃进去见效又快,排毒散只是一个缓效的药,需要服用一定时间才可以看出效果。如降血脂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一直放着没有用。
  但是一用,就改变了我对排毒散的看法。下面就说说几个服用排毒散的情况。
  
  1、我。第一个是我了,从一入冷,我就开始断断续续的服用,但一直也没什么或好或坏的反应。开始服用是因为皮肤搔痒的问题,吃了几天后,感觉痒的不那么钻心了,只是挠时感觉那痒在皮肤而已,但因自己没忌口,后来又加服了肾气丸,不知是什么原因,那痒又恢复之前的感觉了,所以这篇文章也就迟迟没有动笔。
  
  这段时间基本是天天吃1-2次,吃一次时是因为忘记了。从上一次月经,我就发现不象每次总是每天来点褐色月经,不多但却那么拖着不走,要几天才能彻底完事,而是大量的月经过后,很快就收尾结束了。这让我感觉很意外,老师说排毒散可以调经,所言不虚。这一次月经,自己又特意观察了一下,此时又加服了肾气丸,情况比上一次还好,一般我是前几天一点褐色物,要第三或第四天才开始下来真正月经,并且是量大的时候已经到第四五天了。而这一次(刚结束没几天),第二天就象原来第三天的情况,到第五天基本就可以说结束了,经期缩短了至少二三天。调经效果明显。
  
  前面我有一个博文用中药治疗效果也挺好,但那个温经汤现在配一付要100多元不说,我也实在喝不下那汤药,没坚持两个月,就停止调理了,所以月经问题一直是我没解决的问题,反正也没什么大碍,也就没管它。看来我又找到一个懒办法了,那就是吃排毒散。再配上超明老师的加味肾气丸(前面有博文专门介绍),应该对月经有改观。
  
  还有,我现在来月经一般不会痛经,只是有时候一过性的难受一阵,但这次大概要难受了两天,可能是吃了药,正邪相争的缘故。关于月经的这个问题,我还会再观察,有什么后续情况,我再续上。
  
  2、老舅母。十一前老舅母因为心脏累点晚睡点就怦怦跳的问题来家里看病,说起儿子太胖等等情况,我就把排毒散的方子给了她,并且给拿了生半夏和生附子,其它药药店抓的。告诉她全家都可以长期服用。看完病后她就去北京了,因为方子里有生半夏抓不到,她就没吃汤药,直接吃的排毒散。前段时间来电话说,吃了半个月排毒散了,心脏一次也没再那样的跳,就先不喝汤药,吃着这个吧。
  她吃了一段时间后胃也开始不舒服,难受了,就停了药,妈妈告诉了她自己的情况,老舅母说那就再接着吃。2013。12。8补充。
  
  3、二舅母。十月份的时候也是因心脏的问题,而入院急救,好象是冠心病一类的。并且她还血脂高,医院给开了降血脂的西药,她自己原来就是医院的,知道降血脂的西药很伤肝,不想吃,我就给做了排毒散送去。她出院后开始吃的,没说有什么情况。
  二舅母吃完胃的感觉还差点,主要是前胸一片都痛,我想这是跟她心脏不好有关吧,跟她讲了妈妈的情况,告诉接着吃。2013。12。8
  
  4、妈妈。妈妈看我告诉老舅母和二舅母这药时说的那么好,问我她可以不可以吃。于是,妈妈也开始服用排毒散。妈妈原来就说过,她一进商场(在里面有个商店),这一天就不停的打哈吹,要打几十个。别人告诉她是血脂高,但妈妈一直没做检查,也不知是不是真高,我想这也和商场里空气不好有关。吃了排毒散一次,她就说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这一天哈欠打的比平时少多了,这药不会这么灵吧,也太快了。服用一天多后,妈妈告诉我真是这药的事,我今天一天才打了三个哈欠,而且每天在商场里觉得头里晕晕的,满满的,闭上眼就能睡一会,今天却脑袋可清亮呢,而且也睡不着觉了,怎么闭眼都精神。
  
  妈妈的效果颠覆了我对排毒散效果慢的看法。原来一点都不慢,只要你有症状显现,效果就很明显。
  
  这里再补充几句题外的话了。妈妈胃痛后,我让用艾灸,艾灸后,胃的感觉见轻。妈妈灸的是任脉从心下开始到小肚子,还有不舒服的地方。灸完后肚子会胀,这时敲带脉推腹就能放屁。从灸的第二天开始,饭量大增。而且她觉得是饿的时候胃会不舒服,她就吃东西,就可以缓解。现在停药中,其实应该接着吃,这个过程就会过去的快些,但她岁数大,自己要停药等好了再吃,我也没强求。二舅母虽说难受,但反应比妈妈轻的多,她没停药,自己减少了药量,把饭前空腹用移到了饭后吃。
  
  这里妈妈的经验可以给吃药有反应的人一个借鉴,艾灸是个很好的方法。
  
  (妈妈说她没停药,也没减药量,有一天晚上难受的厉害,她还又加服了一次,结果反而觉得好受了些。这两天妈妈难受的已经很轻了,有时有感觉,有时没感觉了,有感觉时基本都在饿的时候,这样她就吃上点东西就好了。还有一个问题,这时虽然饭量大增,吃多少都感觉不饱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不要过量饮食,可以饿了就吃上点。这时候饮食也要注意了,不要吃不好消化,寒凉等平时要禁忌的东西。2013。11。20补充)
  
  (妈妈前天告诉我说她的胃已经不难受了,没事了,但这几天吃东西还是比较在意,她说知道胃不好了,就好好养一段时间吧。今天早上,我补充这段博文前又问了妈妈胃的情况,她说从不难受了一直挺好,没再犯。从妈妈的情况再一次证明,中药的排病反应,如果真是药本身有问题,只会越吃越严重,不会越吃越好的。这就是中药和西药的本质区别,也提醒我们一定要了解排病反应,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乱。2013。11。24)
  妈妈、二舅母、老舅母都吃了药之后饮量明显增大,但我和老公倒没明显感觉。2013。12。8
  
  5、老公。看到妈妈吃的效果这么好,我也让老公吃上了。但他没什么反应。
  
  6、老舅母家儿子。前几天打电话来,说他已经吃一星期了,挺好的,没什么不好的反应。她说这话是因为去药店抓药时,药店的人告诉生半夏和生附子不只有毒,还不能一起吃。。。说的很吓人。
  
  以上就是我身边吃排毒人的各种不同情况。我认为,有症状显现的,效果就会明显些,没有什么症状的,相对来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效果,但这药吃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帮你清除潜在的致病因素,真正的治已病和治未病。
  
  但这里有一个情况需注意一下。董老师说半夏要用开水冲七次,这个方法与无忧散里是一样的,因为我比较懒,之前用生半夏也是直接用的,所以这次也没按老师说的用开水冲洗,这样问题就来了。老舅母开始吃药的时候胃痛了,但她不确定是药还是那几天吃的有问题而导致的,几天后不痛了。妈妈和二舅母吃着也胃痛,确切说应该是心下的位置。这个我有体会,我做的温经汤吃了就会这样,也不是真正的痛,是那种难受,不好形容,这是因为生半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也是董老师让用开水冲洗的缘故,如果你正好有痞证的话,这个刺激(其实也是治疗作用,但不是说不痛就没有治疗作用。)就会显现,你就会感觉得到难受。但这次我和老公却没有反应,可能是之前我们一直吃的药里有生半夏,痞证虽有,但不那么厉害了。
  
  所以这里大家注意一下,无论是配这个排毒散时,还是无忧散,最好都按老师说的做,把生半夏开水冲洗七次。老师说的都是有道理的,都是从最安全的角度出发的,大家不要学我这么懒。
  
  有群友问我用量及服用方法,因为董老师是让打粉煎服。这里我现说说我的服法和想法。
  
  如果你想效果更好更快,我还是建议按董老师的方法去煎服。如果你没条件这样天天做,或是和我一样懒,那就象我一样去直接服粉吧。(我告诉其它人也是这样服用)
  
  直接服粉的话,一次2-3克,一日2-3次,空腹服用。这是最常规的服法。其实中药的服药方法是很灵活的,多数情况的服法要根据你自己的病情去安排服用次数和用量。另外中药不象西药副作用大,用法与用量有严格限制,中药多些少些都是没问题的,这个我在无忧散里也说过,并且症状严重时,我都告诉一天多次服用,我一同学鼻炎犯时,那一天两小时吃一次药。所以大家不要太执着这个用法和用量。
  
  如果你生半夏和我一样没有洗,那我建议你从小量开始服用,如果没有不适,慢慢加量。也可以把空腹服用改为饭后半小时服用。
  
  很多人都问我怎么做胶囊,以及胶囊的服法。胶囊怎么做,这个没法说,我只能告诉你去淘宝搜胶囊板,这个胶囊板就是用来做胶囊的工具,买来胶囊板后你就知道怎么做了。再买些与这个胶囊板相配的空胶囊就可以了。我买的是0号胶囊。这个胶囊的装粉量最大是0。5克。所以,胶囊的常规服用量是每次4-6个。对应的药粉量就是2-3克。
  
  以上说的都是成人的常规用量,小儿可酌减。
  
  2013。11。19
  
  我服用排毒散的后继情况汇报:这一个月没怎么按时服药,我发觉得来月经又跟从前一样了。看来偷懒的方法效果还是不太好,应该用董博的方法煮来喝效果会更好些。
  2014。2。19
  
  超明老师教给我胃不好的人半夏做散服用方法:
  老师原话:
  半夏作散的运用,为了避免老小青壮胃肠受刺激,半夏单独作散,加水调成稀泥,隔水蒸一个半小时,放凉摊薄,晒干或烘干,再与其他药混一起打粉。
  你整的那些药散,生半夏直接用,对一部分患者会有胃刺激感的,不是所有的人胃肠都能接受这种生半夏的刺激。对于经常用用生旱半夏和生附子的人,直接服这些是没啥问题的。对于很少接触这些药的人会比较敏感的。
  
  感恩老师!
  
  2013。12。11
  
  
  附: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中药煎服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我把师姐的与之相关的讲课记录贴上来,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目的还是告诉大家不要太执着和死板,这是学中医、用中医的大忌。
  
  2013.11.5川-郑晓岑讲经方丸、散、汤及煎法服法

  今天,简单讲下经方丸、散、汤及煎法服法.
医圣仲景,被后世誉为“万世医宗”,而仲景所创之方,选味精当,立法严谨,紧扣病机,素有经方之称。
《汉书.艺文志》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仲景之方具有药味相滋,药气相感,使成水火(寒、热)之剂的经方特点.
尤其是在《伤寒杂病论》中,他老人家非常细致而又不厌其烦的论述了各种方药的煎法和服法.其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达到了很高的科学水平,令后人赞叹不已。最近在给患者开方熬药的过程中,简单总结了下.
下面就简单谈谈我对经方丸散、汤药、以及其煎法和服法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般情况下,汤剂需煎煮后服用,丸散多直接口服。只有少数如抵当丸、半夏干姜散等是需要煮服的。
仲景曰:“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和营卫”。
丸药大致分为不加辅料的捣研丸、煎丸及部分水丸。需加辅料的如蜜丸、姜汁丸、枣泥丸、米精丸等等。
“捣研丸”如抵当丸“四味捣分四丸”,大陷胸丸“杏仁芒硝合研如脂”等。
煎丸如鳖甲煎丸“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桐子大”。不过这个鳖甲一定是生鳖甲才有这个药效和粘性.现在很多已经煮过的鳖甲就不行.
这类丸药本身有一定的黏合力,一般不加黏合剂即可成型,包括部分水丸也是如此。
而蜜丸之类的,因为蜂蜜不但具有黏合作用,而且还能矫味、防腐,有甘滋补益的功效。诸如皂荚丸、乌头赤石脂丸、麻子仁丸、理中丸薯蓣丸、肾气丸等,都是蜜丸中的精品。
姜汁制丸如干姜人参半夏丸——“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
枣泥制丸如竹皮大丸——“枣肉和丸弹子大”。
还有一个米精制丸如乌梅丸.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乌梅丸的制作方法有存疑的地方.他说把乌梅用米醋渍一晚上,去核,放在五斗米下蒸.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是饭熟捣饭成泥还是捣乌梅成泥呢?
这个大家有高见的可以说说!
粤-莞-陈晓峰:一起成了泥
湘-益阳-廖冬阳:要我理解也是这个意思
鲁-烟台-牟盛云:捣乌梅吧
川-郑晓岑:我自己认为是把五斗米蒸熟成熟饭的这么一段时间,乌梅就蒸熟了,然后把乌梅捣成泥,和其它的药末混合加蜂蜜揉捏而成
粤-莞-陈晓峰:8因为是一起蒸的,不可能再分开捣
川-郑晓岑:反正我自己做的时候是不加饭的
鲁-淄博-张少林:饭熟,是标志。肯定是捣乌梅。既然是米下,就是隔开的。旷野的说法很对。
总之大家可以实践/
他这个米大概就是言时间——把五斗米煮熟需要的时间。
我们继续说丸药的服用。
姜汁、枣泥、米精都有黏合之功,这几样不但是食品,更是治病妙品。
另外,丸剂较小者,多直接吞服,如当归贝母苦参丸“炼蜜如小豆大,饮服三丸”;乌梅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
较大者多煎后服,如大陷胸丸“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理中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
汤剂是去滓再服,煮丸是连渣带汤一起服。
一般而言,丸剂比汤剂效力缓,如理中丸“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当然可以,就是程序繁琐些。
散剂介乎丸药和汤剂之间,其优点是预先已配,不但节省药材,而且服用方便,更是奏效迅速,能够建功于燃眉之际。
例如薏苡附子败酱散——救治急性发作之胸痹
甚至还有外用的头风摩散——救治顽固性的头痛脉滑(包括头晕头眩)。
其它诸如王不留行散、蛇床子散、半夏散瓜蒂散五苓散等等。
以上只是丸散药的概略,具体大家课后可以在书中查找相关的资料,只有亲自实践了,才会兴趣越浓,才能越学越明白,越用越胸有成竹!
下面咱们来共同学习一下仲景方的煎服法
煎服法,如用水量,煎药时间,服用次数等同上,根据病情,灵活变化。
这些都是临床取效中不可忽略的关键前提。
很多时候不是你辨证不准确,除了药材质量需要道地外,正确煎药服药也非常重要。
大家知道,根据药物材质不同,就有先煎、后下、烊化、兑汁等方法,以便于更好的发挥药效。
略举如下:
先煎(如麻黄汤先煎麻黄,桂去芍加蜀漆龙牡救逆汤先煮蜀漆......)。
后下(栀豉汤类后下香豉,桂枝人参汤后下桂枝,大承气汤后下大黄......)。
烊化(大小诸建中汤炙甘草汤阿胶均烊化入药......)。
兑汁(白通加猪胆汁汤和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去滓,内胆汁”,“加入猪胆汁”。黄连阿胶汤百合鸡子黄汤“去滓,内鸡子黄”......)。
除此之外还有浸渍、急煎、久煎、去滓再煎等方法。
由于时间关系呢,这里仅谈谈一些方剂的特殊煎法,因为常规的大家都知道,特殊的很多人就不注意了。
浸渍就是用煮沸的开水浸泡药物,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以麻沸水二升渍之”等。
先煎麻黄,是为了有效成分的析出更彻底,而去沫,方法是“扬去沫”,要用汤勺多扬几遍汤液,利于挥发油等物质挥发出来,避免服后胸闷烦躁
临床上看,麻黄久煎,除掉了挥发油,发汗解热之力反而减小。
况且,并无古书中所言“凡麻黄,去节,先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纳余药,不尔令人烦”之明显现象发生。也很少见到水煎有沫的现象.
试问,麻黄入丸散剂,如何去沫?因此,麻黄与诸药同煎即可。
诸多药物,如果煎后有沫,要有沫去沫,更要放置澄清后再服,避免呕恶。
急煎就是煎煮药物的时间较短,一般煎取药汁容量的小半至一半。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四逆辈等,都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或一生二合”,治急症,就需急煎快服嘛。
久煎就是煎煮药物的时间较长,煎取药汁容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去服用
橘皮竹茹汤、温经汤都是“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问:很少见沫,但服药后,的确有恶心心悸失眠现象,如何解决?
答:停药就好。有的人对麻黄敏感。但很少(见到些沫子)。这个试过的都知道。
炙甘草汤、桂枝新加汤等,这种久煎法多用于病情缓或久病虚劳之类的患者。
去滓再煎,如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大、小柴胡汤,旋复代赭石汤等,均是以水先煎诸药,去药渣后再煎。
仲景方的服法也是多姿多彩、灵活多变。
有“少少吞咽”的半夏汤、苦酒汤,这能使药物很快发挥局部作用。
逐渐加量服用的桂枝茯苓丸、乌梅丸,因人制宜、稳扎稳打,以知为度,以求最佳用药量。
治疗卫气不和、发热自汗、而病人脏无他病的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
疟疾病的蜀漆散,要在发作前服用,先发制病,可谓典范。
一日服一次的方剂如十枣汤,需“平旦服”,这是急救的峻剂,“得快利后,糜粥自养”,可谓法外之法。
其实,说到喝粥,临床常用方剂如大建中汤、桂枝汤等,服后是要吃粥以助药力呢。
散剂中五苓散服后要多饮暖水,这些服药方法临床上最好遵守。
张友年:五苓散服后有冷的哆嗦的。多喝热水出汗才能好。
还有是属于急救的如四逆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一日内无特定时限,只要犯病,辨治时熬一付药分两次服用,值得借鉴。
一日服两次的,丸药有肾气丸之类,大家课后可以查阅,很有意思的。
汤药如桂枝人参汤的“日再夜一服”。
茯苓四逆汤则是先服四分之一,重剂轻投,以免致误。
大、小承气汤是先服二分之一,使我们知道,临床使用霸道药最好中病即止,以免过伤津胃气
临床上,一付药分三次服,一般最为常规,这些方剂治病范围比较广泛,如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等。
还有桃核承气汤,虽说也是分三次服用,但服用时先服少量,提示临床用药必须谨慎。
另外,服桂枝汤除了喝后啜热粥外,必要的话“半日许令三服尽”,集中药力,加强药效,临床不可不知。
其它诸如分四次服的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续命煮散,还有麦门冬汤“昼三夜一服”;分五次服的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姜汤,黄连汤“昼三夜二服”;分六次服的猪肤汤;分十次服完(昼夜)的泽漆汤,等等。
临床实践证明,经方用药需要理、法、方、药配合得当,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到位,服药就有可能无功,甚则有害!
今天的课就到这儿!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原文地址:http://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461&extra=page=1
  
  2013。11。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