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关于初秋腹痛、腹泻伴发烧的治疗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03: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妹妹来信说:最近我这里出现不少十来岁到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腹痛拉稀,轻微感冒症状,并伴有点热痢症状。是不是和天气有关系?你有空可以写篇关于这个的文章吗?最近天气挺凉爽的,北风起。
  
  
  时逢中秋,黄河流域金气凉降,已然成秋。此时金气肃敛,暑气消散,长夏之时为脾土主令,脾土被暑湿包裹,最易受病。且暑夏天热,人体阳气外散,而中阳不足。此时中气虚弱,运化不足,非常不奈邪侵,往往稍受寒凉则易泻下。至秋燥金一降,暑湿俱散,天气始凉,脾土舒畅,人亦感觉清爽舒适。
  
  但金旺伤木,右降旺盛,致左升不及。厥阴风木受金气之敛而升发不达,下郁则生风,横克中土。且长夏以来脾受暑湿围困,得秋金之助而开爽,但中土阳气未能迅速复原。当此之时,秋风初起,燥气横行,最易致木郁克土,脾胃受病。且年轻人木气偏旺,最受不得金气之突然敛降,犯之则更易致木气横逆。脾胃病胃土不降为呕吐,脾土不升为腹泻,风木撞击为腹痛。或再感凉风,营卫失司,则成太阳病,出现伤寒发热。因此,病情见发热,脉紧,腹痛,腹泻,呕吐诸症。按仲景之意,当用黄芩汤。
  
  其方:黄芩30,炙甘草20,白芍20,大枣12枚。水煎服,日一剂。加减法:若见呕吐加法半夏60,生姜30。此方用枣草以养中气,安虚弱之脾土,以为治病之本。黄芩与白芍同用,苦寒泻火,平风木之横逆。白芍与甘草配伍,酸甘化阴,可益脾阴,以防燥金伤脾,导致脾阴虚之土燥。若胃气上逆为吐,则用半夏生姜汤,降胃逆以止呕吐。此方主要主治胃肠消化道疾病,包括痢疾、急慢性肠炎、各种胃炎结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另外,妇科的一些炎症,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病证亦可出现类似症状,都可用此方加味治疗。
  
  若是出现以上各种症状,但以胃肠部剧烈疼痛为主,则可能是燥金突来,风木不畅,郁而横行,伤损脾胃。此类病症多见于平素体瘦而木火偏旺之人。素来木火易升之体,若突然被燥金横遏,木火无处宣泄,则往往易横克脾土。此时可先用小建中汤来安中土,敛木火。其方中重用白芍以敛木火之横逆,桂枝以舒畅木气,麦芽糖甘以缓急止痛。如此土木调和,则升降复原,疼痛自失。
  
  若痛止而仍腹泻不止者,此是中土虚弱,脾阳不升之象。虽然木火已敛,但脾阳仍未恢复而下陷,故腹泻不止。此时可据证用方,若偏于阳虚,证见面色青白且肢冷畏寒,则用理中丸;偏于气虚,症见面色萎黄且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可用四君子汤。若久泻不止,渐见萎软,面色青黄,则是久泻伤损脾阴,当用张锡纯滋阴清燥汤。若兼有湿邪困脾,症见倦怠纳差,且舌苔厚腻,则可用钱乙之七味白术散。若腹泻日久,损伤脾气、脾阴和脾阳。则可用上法合方治之。建议可用此方:党参10,白术10,茯苓12,葛根10,藿香10,木香6,生甘草10,生山药60,滑石30,白芍30,干姜6,桔梗10,仙鹤草30。水煎服,日一剂。服时可加白糖。此理中、七味白术散、滋阴清燥汤与仙桔汤合方。另外,久泻愈后,当健脾,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加白糖常服之。
  
  燥之为患,乃天气致病。其总不离乎金旺而克木,木郁而克土。亦包括金气敛降失司而自病。简单来说,初秋患病,若伤于燥,则多属温燥。深秋患病,若伤于燥,则多属凉燥。温燥有桑杏汤,凉燥有杏苏散,总可学其意而据其法,随证加减用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