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董洪涛的博客
›
煎药服药的学问与方法之一
返回列表
查看:
132
|
回复:
0
煎药服药的学问与方法之一
[复制链接]
董洪涛
董洪涛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9/21 18: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不少病人不了解中药的
煎煮
方法,且频繁地提问.在此来个一劳永逸的详细解答.希望煎服中药的病人细细地看一下,对于提高
中药方
子的疗效颇有好处,且可学点相关的
知识
.至少,这是中国传统的
文化
呀,作为中国人,怎能不知?
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
煎药
服药
都有一定的讲究。煎药与服药的方法掌握好,可以帮助提高疗效。反之,则可能影响中药的效果。如明朝医药学家
李时珍
说:“凡
汤药
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学家
徐灵胎
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必须重视中药的煎煮。那么怎样才能煎煮好中药呢?这就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煎药的火候
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了,同时应注意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煎煮中药的时间也因
药性
而有所不同,如
解表药
不能久煎,通常煮沸后15分钟即可;味厚滋养的补益药,煎煮的时间宜长,煮沸后要再用文火煎煮1小时左右,以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另外,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
附子
、
生半夏
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药煎好后要趁热将
药汁
滤出。
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以下药物需要先煎:
(1)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
生石膏
、
寒水石
、
赤石脂
、磁石、紫石英、
代赭石
、
海浮石
、花蕊石、自然铜、
牡蛎
、
石决明
、
珍珠
母、
海蛤壳
、
瓦楞子
、
龟板
、
鳖甲
、
穿山甲
、
龙骨
、
龙齿
、鳖甲、
水牛角
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2)有毒的药物:如生
川乌
、生
草乌
、生附子等,要先煎至少1小时,而
制附片
也要先煎半个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乌头
类药物,因含有乌头硷而有毒,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次乌头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及原来的1/2000。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强其
强心
作用。
(3)某些
植物药
:如
天竺黄
、
火麻仁
只有先煎才有效。
石斛
内含内酯类生物碱,只有久煎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
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可免于分解破坏。以下药物要后下:
(1)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
薄荷
、
藿香
、
木香
、豆蔻、
砂仁
、
草豆蔻
、檀香、降香、
沉香
、青蒿、
玫瑰花
等均应后下,一般在
中药汤剂
煎好前5-10分钟左右入药即可。
细辛
亦要后下,以煎煮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2)不宜久煎的药物,如
钩藤
、
杏仁
、
大黄
、
番泻叶
等应后下。钩藤含钩藤硷,煎20分以上,其
降压
成分被破坏。杏仁含
苦杏仁
甙,久煎能水解一部分,产生氢氰酸而随
水蒸汽
逸散,减弱
止咳
作用。对于
炮制
不透的杏仁,由于酶的作用,水解得更迅速。大黄取其泻下作用,因大黄甙泻下效果比甙元强,故不宜久煎。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入煎。
包煎
(1)
花粉
类药物,如各种花粉、
蒲黄
;药物细粉,如六一散、
黛蛤散
等等均应包煎。这些药物虽体积小,但总表面积大,颗粒的流水性强表面张力大,不与不充分接触而浮于水面,故需用纱布包好与其它药物入砂锅中同煎。
(2)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
秫米
、
浮小麦
、
车前子
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故需包煎。
(3)对有绒毛的药物,如
旋覆花
等,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
咽喉
,引起
咳嗽
。
烊化冲入
对于一些胶类或糖类,粘性大,如
阿胶
、龟板胶、
鹿角胶
、龟鹿二仙胶、
鸡血藤
胶、
蜂蜜
、
饴糖
等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入汤液中烊化服用。如若混煎,会导致药液的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溶出,胶亦受一定损失。
煎汤代水
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
丝瓜络
、灶心土、
金钱草
、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溶化
如
芒硝
、
玄明粉
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另煎后兑入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
人参
、
西洋参
、
鹿茸
等均可以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生汁兑入
如鲜
生地
汁、生藕节、梨汁、
韭菜
汁、姜汁、
白茅根
汁、
竹沥
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的汤剂中服用。
合药冲服
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
黄粉
、羚羊粉、
三七
粉、
麝香
粉、
全蝎
粉、
肉桂粉
、
甘遂
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去滓加蜜煎
为便于病人服用,监制药物的毒性,延长药物的疗效,常用去滓加蜜煎。个别病人服用乌头药物出现胃中不适的副反应时,用去滓加蜜煎的方法,常能消除这种副反应。
自备中药
为方便病人便宜购药,也便于应用一些鲜品中药,有
时医
生会要求病人自备一些中药。如
生姜
,要取老姜,切片入煎,一般不用嫩姜。大
葱白
,去菜市场或者超市购买北方的
大葱
,去绿叶部分,保留根须入煎,可入
脾胃
,温中散寒,止呕化痰。
大枣
,一般取
红枣
,肥大者良,用刀切开入煎,可健运脾气,与生姜配伍
调和营卫
。蜂蜜,有时与附子一起直接入煎,既可解附子之毒,又可缓急止痛,还可温运脾胃。
血余炭
,可取自己的头发用火烧焦,研成粉末,冲服,不入煎,可
止血
。另外还可能用到鲜品
草药
,如大蓟、小蓟、
夜交藤
、白茅根、
蒲公英
等,都可先用清水洗净后入煎。鲜品中药用量多大于干品用量。
煎药器具
铁锅、铜锅、锡锅不宜煎煮中药,铝锅、搪瓷杯、烧杯、砂锅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中药煎煮器是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陶器砂锅。因陶器砂锅煎药能避免在煎煮过程中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陶器砂锅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又砂锅传热性均匀、缓和、价格低廉,自古沿用至今。
用铁锅煎药,虽传热快,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并能在煎煮时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汤液的色泽加深,与黄酮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与有机酸生成盐类等均可影响中药疗效。实践证明,采用铁锅煎熬的汤液色泽不佳,如诃子、苏木、地榆等所含的酚羟基化合物易与铁起化学变化,产生深紫色、墨绿或黑色沉淀。有的经过长时间的煎煮给药液带入铁锈味,甚至引起
恶心
和呕吐。
铜器和锡锅均可煎出微量的铜及锡的离子。用铜、铁具煎药时将发生的化学反应尚难估计,因此不宜采用。
煎药溶媒
煎药常用的溶媒主要是水,其次是酒和醋。
(1)水
价廉易得,可溶解
中药材
的生物碱类、甙类、有机酸、鞣质、
蛋白质
、糖类、多糖类(如果胶、粘液质、菊糖、淀粉等)和无机盐等,水对中药材的细胞穿透力强,是煎煮中药的常用溶媒。汉代
张仲景
选择的
煎药用水
主要有泉水(即山泉之水,取其下热利尿,使热从小便排出的功效,如
百合
知母
汤用泉水煎煮)、井花水、
甘澜水
和浆水。
李时珍选择雨水作为煎药用水,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连阴雨水,宜煎去脾
胃湿
邪的药物。露水,宜煎
润肺
的药物。腊雪,冬天所下的雪谓腊雪,腊雪水是指冬天的雪水,宜煎治
伤寒
、治被火
烫伤
的药物。李时珍所用的5种水均系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2)酒
酒为许多
中草药
的优良溶媒,可制成各色各样之酊剂。酒有温
通经
络,调和
气血
的作用,故治风湿骨痛的药大多数做成
药酒
。某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易在酒中提取。如将抗皮肤真菌的中药酒、醋和水浸液进行实验,
黄连
、
没药
、
白芍
、白头翁等的酒浸或水浸液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醋
醋有收敛
清热
,可促使动物药的钙磷成分易于溶解,又能促进人的食欲。如
黄芪
芍药
桂枝
苦酒汤,用醋煎煮,就能加强该方清营中
郁热
的作用。动物药如龟板、鳖甲用醋炮制后,就容易将其内含的有效成分煎出。某些因胃酸缺乏的消化不良患者,在相应的方药内加用稀释的醋煎煮,就可提高临床疗效。但除非医生处方用醋,患者生病服中药时,不要自己服醋,且要忌醋。
煎煮次数
一般认为以煎煮两次为宜。以两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
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因为生药浸入水溶液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盐类、甙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它成分一起,亦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因溶出是一个动态平衡,若生药内部有效成分与其中浸液的比值等于生药外部有效成分与外部浸液的比值,此时药物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须滤去药液再加新的溶媒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
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一般一付药需要煎煮两次或三次最好。
煎煮时间
应根据药物和
疾病
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
用药
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药头煎煮60~90分钟,二煎煮30~6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补阳药
头煎煮90~120分钟,二煎煮60~90分钟。
煎前冷水泡药
煎煮前应将药物预先浸泡湿润。因为植物性中药大多数是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厚度。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为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产生渗透压,有效成分便渗透扩散到药材组织细胞外部的水中。同时可在加热煎煮时避免药材组织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一般对药、叶、茎等类药材为主的复方药剂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
煎药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药多水少,会造成“煮不透,煎不尽”。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稍一蒸发药汁即干涸,药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被破坏;药少水多,虽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药液量过大,不宜病人服用。
中药材质地不同,其吸水量有显著差别,一般为药物重量的5~10倍,个别的如
胖大海
可达20倍,因此,煎药用水量,要根据药物的用量及质地而定。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轻松其容积必大,吸水量多。质地坚实,其容积必小,吸水量亦少。煎煮花、叶、全草及其质地轻松的药物,其用水量大于一般用水量。煎煮矿物、贝壳及其它质地坚实的药物,其用水量应小于一般用水量。
传统经验,将
饮片
置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度,第二次煎可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这是一种行之方便,亦易掌握的加水方法。
根据煎药时间长短,水分蒸发量之多寡,中药吸水性能之大小,以及所需药液.
煎液量
煎液量应根据每付总
药量
来确定。一般是煎液得量愈多则煎出率愈高。但药液量受服用量所限,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界限。有人从实验数据确定,当煎液量为1:4时,两次煎液可以得到70%~80%的煎出率,如将此液量再浓缩成1:2时,即可便于病人服用。一般五碗水煎出一碗即可。补阳中药可能需要加更多的水,而解表中药可少加水,稍煮即可。
汤剂煎得以后,应立即滤取药汁,不宜久置锅中,以防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遇冷产生胶凝,增加过滤困难,同时亦易酸败。在滤取药液时,可加压过滤,尽量减少药渣中残留量,以保持疗效。
煎液的保存
中药煎好后,其煎药液在通常条件下,能保存多长的时间呢?一般温度越高,腐败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应超过2天期限,如果采取冷藏条件,保存2~4天一般并无腐败现象。不同
方剂
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其腐败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较多,则腐败甚速。
所以汤药煎好后,在一天内服完为好。
服药时间与方法
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
清晨空腹时,因胃及
十二指肠
内均无食物,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
药效
。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
睡眠
。
饭前,胃中亦空虚。
驱虫
药、攻下药及其它治疗
胃肠道
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和,可减轻其对
胃肠
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中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应用附子的中药,一般亦以饭后服用为好。
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治
失眠
,宜在睡前的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
排便
;涩精止遗药也应在睡前给药,截疟药应在
疟疾
发作前两小时服药,
急性病
则不拘时限。
泻下药宜空腹服,补
阳药
宜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另外还可以根据上中下
三焦
的不同病变服药。如治上焦药(横膈以上)宜饭后服,治
下焦
药(
肚脐
以下)宜饭前服,治
中焦
药(脾胃)宜在两顿饭中间服。
另外,根据医生的要求,可能还要求病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服药。比如,可能要求在上午九点半服
健脾
中药,下午七点半服
补肾
中药等。
服药次数
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两次或者三次。病缓可服两次;而病重病急的可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小儿服药以小口频服为好。小儿服药后病情若有变化,即应马上停止服药,先咨询医生。
按中药的功能来说,一般解表药一天可服三次,滋补药一天可服两次,就是早晚各服一次。
另外,医生可能会按
时辰
要求病人服药,次数则不在以上所限。
相关链接:
煎药服药的学问与方法之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0cap3.html
煎煮
,
中药
,
服药
,
煎药
,
蛋白质
,
附子
相关帖子
•
经方治慢性腹泻痢疾一例(答案已公布)
•
冰封中药-淡竹叶
•
与先师闲谈
•
附件囊肿一例
•
中药要对症,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意外治疗乳房结节(热性)的过程
•
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敷应用
•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转)
•
经方治面部灼热红肿一例(答案已公布)
•
再谈中医的治病和养心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