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30|回复: 0

如何预防中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2 13: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中风太多太多了。唉,老家村子里每年都要死一批人,都是中风。一旦中风,任你曾经是聪慧灵巧,学高八斗,皆成一场空。这么多的中风说明人们对于中风的认识尚有不足,而且,不会预防中风。重视中风的预防,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1、重视中风先兆,即可有效地预防中风发生。在中风发生前的数日或数月内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先兆症状。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下列先兆,如单眼一过性发黑、频繁打哈欠、眩晕、手足麻木等。此时因为元气不足于内,营卫之气也必然虚弱,头部和四肢的血液得不到强有力的气的推动,必然流动缓慢而容易导致气血不足的征象。及时服中药、针灸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


2、有上面这些慢性病的患者,应当经常看看中医,做些针灸、中药、推拿等治疗,可以有效地扶助元气、调节脏腑阴阳平衡、疏通经气血,也就不容易得中风了。治疗的频率不用太高,一周一次两次即可。关键是要坚持长期地巩固治疗的成果。不要只知道天天吃西药,结果吃了一辈子,还得了中风,其实是治标不治本之举。中医的预防措施比每年去医院挂水以疏通血管要高明地多,也有效地多。西医只知道疏通血管,却不知道补充元气。元气不足,必定会使血栓再生,这就是中风患者出院后极易复发的原因。所以,疏通血管是治标,补充元气是治本。况且,挂水虽然可以暂时地稀释血液,但药性寒凉,既伤阳气,又会引邪入里,远不如扶阳理气中药有效。


3、中风发作多在秋冬之交,此时气温气温骤降,阳气潜藏不足的人就容易导致中风。因此,平时需要保暖,以保护阳气。根据节气变化而配合养生,以使五脏气机顺应自然天地气机变化,则可保健康。比如《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人身阳气开始收敛、收藏,此时阳气在内,阴气在外。早卧可顺应阳气的收藏,且能养肝少阳之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防止阴浊上瘀于脑部,可避免中风的形成。


4、中风发作之前是虚证,是元气不足引起的。中风发作了,就成了实证,或者虚实夹杂证了。平时顾护元气,是预防中风的根本之法。包括节制房事,不妄劳累、饮食调养、少生气或不生气等。而最关键的是在房事方面,一定要少。即使中风治愈了,两年之内,也要绝对禁止房事!否则一定复发。


5、适当运动。有的人每天早晨大量运动,不是明智之举。早晨阳气初升,尚不健旺,大量耗阳只会导致下午困倦。建议在下午3-5点时运动最好。且运动量不必过大,以微微汗出为度。要知道跑马拉松伤阳的运动,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冬日,运动量一定要小。阳气此时处于收藏收敛的状态,不要经常扰动它,应该静以养阳之藏。


6、每天睡前一杯温水,可养肝胆少阳之精。中风多是肝阳上亢,而肝阳为什么上亢,与肝胆少阳空虚有关。因为木喜濡润,水可以生木,即可以生肝胆。晚上11点前入睡,人体一阳之气逐渐生发,正是气功家所谓的“活子时”,正常人此时安静入眠,胆气即自然升发,得水之润而气机通畅,则全天阳气升降运化自然。人的生命是由每天组成的,每天都是一个生命小周期,天天阳气健运,则不易生病。


7、平时要注意养脾肾阳气。现在的人多属阳气不足,因此,有必要经常服些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桂附肾气丸等,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脾主运化,主四肢,为后天养生之本。阳气充足则运化正常,自然四肢气血通畅而百病不生。养脾阳关键在于饮食,切记不可过食寒凉。肾主阳气,为先天养生之本,此阳气不可耗伤,则能得长寿。少耗精气包括节制房事,不妄作劳,按节气养生等等。


8、饮茶预防中风。平时可经常饮用藤茶、乌龙茶、普饵茶等,对预防中风有益。绿茶多偏寒凉,多饮恐伤脾胃,只可稍稍饮用。花茶或饮玫瑰花茶,其他功能复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9、中风愈后要保证不复发,可以常吃下面的方子。本方可保中风愈后不再复发,凡中风病愈后,可常服此方以预防复发。


防风独活秦艽、生黄芪白芍党参茯神白术川芎山茱萸山药肉桂厚朴升麻丹参水牛角五加皮防己牛膝石斛地骨皮、生甘草各60克、麻黄制附片远志橘皮各45克、生姜30克、菊花45克、薏苡仁120克、生石膏90克。用法:上药共研粗粉,每次60克,纱布包,加天门冬5克、麦门冬5克、生地10克,水煎服,日服1次即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