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九十医翁路志正的博客
›
浅议从脾胃论治眩晕
返回列表
查看:
229
|
回复:
0
浅议从脾胃论治眩晕
[复制链接]
路志正
路志正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9/29 18: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眩晕之证,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内经
》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及“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等论述,河间崇风火;丹溪力倡痰,景岳主虚,归纳起来无非风、火、痰、虚四端,涉及肝、脾、肾等
脏腑
,其中
脾胃
之地位至关重要。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居于中土而灌溉四旁,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脾主运化
,输布精微。脾胃互为表里,
燥湿
相济,
升清降浊
,其在眩晕的发病和诊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风土乘侮
“无风不作眩”,肝风与脾土关系密切:首先,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如仲景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治疗上“当先实脾”,以防止土病聚湿而成痰。其次,脾土不足,亦可生风,即所谓“土疏木摇”或“土不荣木”,究其因盖母病及子,土不生金,致肺失清肃降难制肝木,遂出现“木郁之发……甚则
耳鸣
眩转”(《
素问
·
六元正纪大论
》)的眩晕证。最后,脾失健运,
阴浊
内盛,或
食滞
不化,可致中土壅实,反侮
风木
,使木难疏土,失于疏泄亦可郁而生风,此即“土壅木郁,郁而化火生风”,此当以培土植木、理脾和胃为治,正如
朱丹溪
所言“阳明土气一通,
厥阴
风木自平”。因此,对木郁化风、化火之证,当时时顾护脾胃,适当选用味甘
健脾
、降逆和胃之品,或选
平胃散
、
半夏泻心汤
等成方,使土疏木达。亦即前贤王旭高所说:“滋阳明,泄厥阴是也”。
2、痰浊之源
脾胃主运化水湿:“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
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或因过进
寒凉
、损
伤脾阳
,或脾胃本虚,致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为痰饮湿浊,故曰“脾为生痰之源”,而丹溪认为“
无痰
不作眩”。痰湿蒙蔽,清阳不升,则发为眩晕。如《证因脉治》所谓:“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滞中脘,有火则灼炼成痰,无火者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阳之气窒塞不通,而为
恶心
眩晕矣”。在痰浊眩晕的治疗上,华岫云主张“
痰多
者必理阳明,
消痰
如
竹沥
、姜汁、
菖蒲
、
橘红
、
二陈汤
之类;中虚则兼用
人参
,外台
茯苓
饮是也。”对痰湿证之治,立法遣方常用
半夏
天麻
白术
汤、温胆汤;对
水饮
证,可选用
苓桂术甘汤
、
五苓散
,
脾肾阳虚
时可用
真武汤
或《近效方》之术附汤。
3、理虚之本
脾胃乃
气血
生化之源,
五脏
六腑
之海,后天之本也,《
脾胃论
·脾胃虚实传变论》曰:“
元气
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故东垣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景岳力崇“无虚不作眩”,又云“虚者居其八九”。然五脏之虚,无论气血阴阳之损,饮食药饵之治,皆需脾胃之运化以濡养,故古人有“
补肾
不如
补脾
”之说,亦有“
脾虚
不能运药何?”之叹。如《是斋医方》说:“脾胃既壮,则能饮食,饮食既进,能生
营卫
,营卫既状,滋养骨髓,补益
精血
,
肾精
得充,眩晕立瘥”。《慎斋遗书》认为眩晕“有脾虚生痰者;有寒凉伤其中气,不能升发,故上焦元
气虚
而晕者;有肺虚肝木无制晕者”。治法上“脾虚者用
四君子汤
加半夏、天麻;肝木无制而晕则
黄芪建中汤
以助气血生化之源”。《
景岳全书
》认为“阳中之
阳虚者
,宜治其气,如
四君子
汤、五君子煎、
归脾汤
、
补中益气汤
,如兼呕吐者,宜圣术煎加人参之类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
补气血
为最,如大补元煎,
十全大补
汤诸
补阴
补阳等剂,俱当酌宜用之”,充分体现了补脾在虚眩中的重要性。
4、气机枢纽
脾主升
发清阳,胃主通
降浊
阴,构成人体气机之枢轴。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胃升降有序,方能使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
腠理
,浊阴走五脏”。病理上不论因脾气亏虚、清阳不升,致元神之府失养;或因胃失和降、浊阴上蒙,致清空之窍受扰;抑或痰浊中阻,肝脾、胆胃失和致升降失司,都可致眩晕。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论脾运“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故斡旋中气,调理脾胃、升清降浊之治,实为调畅气机之关键,医治眩晕之妙法。升清降浊之机,在于中气之健旺,执中州而驭四旁也,代表方如益气聪明汤。若眩晕有
枢机
不利者,当注重在辨证方中选加升清、降浊之品,升清如
柴胡
、
葛根
、
升麻
、
荷叶
、
桔梗
等舟楫之药。其中柴胡能引
生发
之气上行,配补药既能升举又防壅滞;葛根、升麻为脾胃二经之
引经药
、轻扬升发,鼓舞
胃气
,引脾胃之气上腾,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桔梗可载药上浮。降浊如
杏仁
、
枳实
、
厚朴
、苏梗、
牛膝
等药,或通腑降逆,或引气下行以降浊。
5、协同致病
脾胃常与它脏同病,共致眩晕,或在对它脏致眩的论治中起着关键作用。如
虚证
眩晕中,常见者有:①肺脾气虚:因
肺气
亏虚、金不克木、肝木无制而作晕者,培土生金乃其治本之图,遣方如前述之
黄芪
建中汤
,以土为金之母故也。②心脾两虚:二者为母子之脏,或母病及子,或子盗母气,皆可致心脾两虚之候。气
血亏
虚,元神失养者,可予归脾汤治理气血生化之源;气虚
血瘀
,清窍失荣者,治予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③脾肾两虚:头为诸阳之会,人体之
阳气
,赖肾阳之温煦,
脾阳
之升清方可上达巅顶,二天不足则清阳不举而作眩,法当补后天以养先天,前述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之类是也。④肝肾两虚:精血不足,阴不
潜阳
,风阳上扰作眩,“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然阴柔滋腻之品最易
碍胃
,故又须顾护
中焦
,伍用补气运脾法以治化源。
实证
眩晕可有:①肝脾不调:与前述风土乘侮理同,遣方可选
柴胡疏肝散
、
逍遥散
。②胆胃失和:六腑以通降为顺,
少阳
不利、胆病及胃,或中焦湿阻、
胃病
及胆,皆可致胆胃不和,浊气悖逆,上扰清窍而作眩,方用
小柴胡汤
、温胆汤之类。
总之,脾胃为易受邪之地。诸多致病因素如饮食不节、情志抑郁、失治误治、将息失宜皆易损伤脾胃,变生它证。在眩晕发病的四大病因中,风、痰、虚与脾胃密切相关,而对于心肝火旺等
火证
眩晕的治疗,又当注意勿过苦寒,以免伤及脾胃,谨遵前贤所谓“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之旨,是谓王道之治。当然,我们在临证工作中,除注意调理脾为重点外,尚宜考虑各脏腑的寒热虚实,兼挟症等问题而灵活辨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脾胃
,
眩晕
,
降浊
,
气血
,
升清降浊
,
黄芪建中汤
相关帖子
•
怎样辨证论治?(续)
•
湿病治法
•
阳痿的治法
•
8岁女儿经常肚脐疼,如何治疗
•
综合治疗母亲的糖尿及大便干结
•
从脉用药之二十七:治无病需补养例
•
治病的屠龙刀
•
请高人指点药方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中医的治病、调理、气血都是在干啥?不可不知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