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九十医翁路志正的博客
›
中医对于伤风感冒的认识和治疗
返回列表
查看:
97
|
回复:
0
中医对于伤风感冒的认识和治疗
[复制链接]
路志正
路志正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9/29 18: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前言
据1957年12月27日健康报载:法国在十月和十一月里大约有一万四千人由于患流行性
感冒
而死亡。据研究机构报告,在圣诞节前夕,流感又袭击法国。又据日本厚生省宣布,到14日为止,已经有五百七十三名日本儿童因为感染流行性感冒而死亡。又说:由于这种病的侵袭,全国有一百零四万以上的儿童不能上学,有三千一百五十三所
学校
完全停课。还说:由于流行性感冒病人的迅速增加,各种药片的
生产
量只能达到需要量的30%左右。
从以上报道来看,流行性感冒对人体的危害是严重的。当然,法国和日本的流行性感冒死亡率高,是与他们国家的制度,卫生措施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是分不开的。我国去年春季虽曾流行,但由于党和政府对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展开里经常化的爱国卫生
运动
,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和病后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的优点,故发病人数低,也很少死亡。不过由于
伤风感冒
是一种很普遍的
传染病
,感染块,德的次数又多,所以对于我们的工作和
学习
,生产和建设,也有很多的影响。同时目前对伤风感冒的预防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方法。而中医在长期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于它的流行季节,传染途径等方面,亦有一定认识。为了温故知新,不揣简陋,将部分祖国医学中有关相同或近似流行性感冒方面的材料,作一初步的复习,以便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但限于个人学术水平,不当之处尚希望中西医学专家批评指正。
病名
“感冒”这名称,可以说是中西医的统一病名,在中医文献上最初见于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在宋《圣济总录
二、对于伤风感冒病源的认识
古人在长期与
疾病
斗争中,虽然限于当时条件,不可能用显微镜等仪器进行病原体的观察,但已经认识到带有感染性的“乖戾之气”(可能系指病毒而言)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气候失常,暴热暴寒,反热反寒等,对人体亦有极大的影响。此外人体
元气
不足(抵抗力)或内有
郁热
,亦是易受感染的原因之一。
(1) 人体的盛衰与外界气候的关系:《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有“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岁露篇》有“贼
风邪
气,乘虚伤人”。短短两句话,却包涵着深刻的内容。一方面说明了邪风伤人有如疾风暴雨那样迅速的外在因素,还指出了人体的内在因素(身体的盛衰与抵抗力的强弱)与外界气候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体在虚弱的情况下,往往是易受外来贼风的侵袭。亦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见《
内经
评热论》)的道理。
(2)感染性的乖戾之气:在隋朝巢原方《诸病源候论》中认为是人感染乖戾之气而生,不管老少,多易感染。他说:“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凉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又“时气病者,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无少长,多相染易……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
外台秘要
》亦有“天行时气”的描述。吴又可《
温疫论
》亦有“疫者感天地之厉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这里所说的“时行”或“天行时气”,“
瘟疫
”,用现代语来说,显系指流行而言。至于流行季节,清
叶天士
谓“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清雷少逸《时病论》“风温之病,发于当春”。
就以上所举的天行时气、瘟疫、风
温病
等的发病季节,传染途径来看,与流行性感冒颇为相似。不过中医所说的时行病,瘟
疫病
等范围较广,赅括了一年四季中的多种传染病。因此,流行性感冒应是时行病,瘟疫病中的一种,
三、关于伤风感冒的病理生理
在中医文献中,有关伤风感冒的病理、生理记载很多,兹扼要简介如下:
(1)《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
善行
而数变,
腠理
开则淅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佚凓而不能饮食,名曰寒热”。明张景岳云“伤风之病,本由外感……邪轻而浅者,此犯皮毛,即为伤风,皮毛为肺之合,而上通于鼻,故其在外则为
鼻塞
声重,甚者并连
少阳
,阳明之经而或为
头痛
,或为憎寒发热,其在内,则多为
咳嗽
,甚则邪实在肺,而为痰为喘,有寒胜而受风者,身必无汗,而多咳嗽,以
阴经
邪闭郁皮毛也。”从以上两段的描述里,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人体受到风寒刺激合感染病原体之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有了一定素问认识。同时也观察到在伤风感冒之后,所引起的“则衰饮食”的肠胃症状,因发热而使热“消肌肉”以及鼻塞、声重、咳嗽等
呼吸系统
的
炎症
变化,可见古人在临床观察上是非常细致的。
(3)
温邪
伤人,先从口鼻而入,肺为
五脏
华盖,故首当其冲,因是娇脏,往往经不起热邪燔灼,而引起
肺胀
咳嗽,呼吸气急等合并症。《外台秘要》“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华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于肺”。清代
名医
叶天士根据古人“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肺”的论证,创造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理论,对于温病学说有了进一步的发挥,给后学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由于风为百病之长,在伤人之后,随着人体寒热温凉之气的不同而变化为不同的疾病,如呼吸系统之
气管炎
、
肺炎
,
鼻窦炎
等疾病。
四、伤风感冒之症状
伤风感冒之症状:在上一节里已经引及《内经》的记载,在汉代
张仲景
《
伤寒论
》中亦有叙述,如“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
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伤寒
”以及“太阳病,发热汗出、
恶风
、脉缓者为
中风
”等都是属于感冒伤风类的疾病。元孙允贤《医方集成》指出“重者为伤、轻者为感、感冒之中、有风有寒”。明张景岳“伤风之病,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者,遍传
经络
,即为伤寒。邪轻而浅者,止犯皮毛即为伤风。”这都是说明了感冒就是感受风寒。不过在症状上有轻重不同的区别。
隋朝巢原方《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者……头项腰脊痛,内热鼻干,不得眠、胸胁热、
腹满
、嗌干、口热、舌干而引饮。”宋《圣济总录》“感冒风邪、鼻塞声重,伤风头痛
目眩
”以及宋杨士瀛《仁斋直指》“发热伤风、鼻塞声重……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粘稠。”等症状描述。
从以上所举的症状来看,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大都近似,而且还包括了
鼻窦
炎、气管炎等合并症在内。伤风感冒,虽然都是
外感病
,但在性质上尚有一些区别:在感冒之中还有感冒夹热、夹食等兼症之不同。
五、诊断与治疗
1、 诊断根据
四诊
与内伤外感的鉴别以及症状的表现,从而辨别表里寒热虚实,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如脉见
浮紧
、
舌苔
薄白、鼻塞声重,为风寒在表;脉象滑数、舌
苔黄
、语粗声高、呼吸急促,为内热实邪等等,这里不再详述。
2、 治疗 中医同道,对于伤风感冒的治疗,均有一定经验,兹就治疗方面分如下几类:
(1)
解表法
:外感初期,病胁在表,治宜汗解,称作解表,,即《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但在解表之中,有辛凉解表与辛温解表之不同。对于风热兼伤,一时并发者亦有辛凉解表、
甘寒
清里之异。大哥风寒之邪,侵入人体之后,引起恶寒发热、头项身体
疼痛
,或四肢酸困,无汗、苔白不渴、恶
寒重
、发热轻,脉象浮紧,宜辛温宣散发法,如九味
羌活
汤,
麻黄汤
等,均是辛温发表之剂,有开泄腠理,驱邪外出之能。温病初期,邪在上焦
卫分
,尚未入里,证见恶寒轻,发热重,
口渴
喜
冷饮
,肢体酸痛,脉
浮数
,舌苔薄白,治宜辛凉解表如辛凉轻剂
银翘散
,辛凉平剂
桑菊饮
等。均是轻清宣透之品。
(2)
宣肺
法:类似解表而不以发汗为目的,宣畅
肺气
,使咳嗽爽利,外邪易于透达,叫宣肺,大多用于咳嗽声重、鼻塞微有形寒而不发热的征候,如杏苏饮之轻疏化痰。
(3)表里双解法:外受风寒之邪,内有饥饱劳役之伤,憎寒壮热,鼻塞
咽干
、舌燥,面红目赤,口苦
耳鸣
,头痛身痛,咳嗽气逆,二
便秘
塞,外症挟内症者用表里双解法,如双解散,
防风通圣散
等,以其内外尽撤,上下分消,故名双解。
(4)和解法:外感寒热盛衰有如疟状,头痛身痛,胸胁胀闷,舌苔如积粉,脉象不浮不沉而弦数,为疫邪初犯募原,不能单用汗下,宜和解之法。和解的目的,亦使内邪外达,如达原饮等。1957年春节,不少地区即以北方治疗伤风感冒患者,取得了很高的疗效。惟此方偏于香燥化浊,适于雨水多,地气湿的时令合地区,并热轻
湿温
盛的患者。
(5)扶气解表法:年老体弱,元气空虚,或禀赋不足,病后未复原易受感冒,虽见恶寒发热,头痛体痛,四肢酸困,鼻塞声重,咳嗽气急等症状,但不应专事疏散,以防汗出不止,变生不测,宜于发散中兼用补益之品,如参苏饮,
玉屏风散
等,用
人参
(或
党参
)
黄芪
以助元气。此外对于外感所引起的合并症,则是根据患者所表现症状的不同,而辨正施治。如感冒夹食,兼见恶食,
胸膈
胀闷或有呕吐
腹泻
等肠胃症状者,宜加
藿香
、
厚朴
茯苓
、苏叶等理气和中,益脾
祛湿
之品,感冒夹热兼见壮热
自汗
,
面赤
唇焦,
口干
舌燥等症状者,宜加
石膏
、
知母
、
生地
等凉
血清
热之品,咳嗽痰稠粘或干咳
无痰
,
桑叶
、
麦冬
、
沙参
等润燥之品宜入;痰白清稀,
半夏
、
细辛
、
干姜
,亦可斟酌;肺胀喘急,呼吸不利。麻杏石甘汤亦可选用。总宜临床化裁,不应拘泥。
(6)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对于伤风感冒亦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头痛、鼻塞、四肢酸痛等症效果较著,且有发汗退热之功。大抵外感初期,恶风、发热,取风池、
风府
、外关、
合谷
;头痛配太阳、
头维
、
百会
;鼻塞配上星、
迎香
;咳嗽配
列缺
、肺俞、
太渊
;骨关节头痛配
曲池
、杨陵泉;胸膈胀闷取中脘、
足三里
;呕吐腹泻配
内关
、
天枢
;喉痛配
少商
。以上都是举例性质,总宜分经取穴,辨正施治。
六、
方剂
中医治疗
伤风感冒的方法合方剂很多,这里仅将常用方剂选录数则,供参考。
(1)
麻黄
汤(张仲景)主治: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组成:麻黄、
桂枝
、
杏仁
、
甘草
(2)
桂枝汤
(张仲景)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自汗、脉浮缓。组成: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
大枣
。
(3) 九味羌活汤(金张元素)主治:头痛、
项背痛
、腰脊强、恶风寒、发热、无汗或微汗。组成:羌活、
苍术
、
川芎
、
防风
、生地、细辛、
白芷
、甘草、
黄芩
、。服法:大枣2枚、生姜3片、
葱白
2茎清水煎,
温服
,覆取微汗。
(4) 川芎茶调散(局方)主治:风热头痛。组成:川芎、白芷、
薄荷
、甘草、荆芥、防风、细辛、羌活、茶叶。
(5)参苏饮(元戎方)主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咳嗽气逆、眩晕嘈杂。组成:人参、紫苏、前胡、半夏、
葛根
、茯苓、
陈皮
、
枳壳
、
木香
、甘草、生姜、大枣。外感重去姜加葱白。
(6)人参
败毒
散(活人方)主治:感冒时行,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鼻塞声重、咳嗽风痰。组成:人参、羌活、
独活
、
柴胡
、前胡、
桔梗
、枳壳、川芎、甘草、茯苓、三片生姜、薄荷。
(7)防风
通圣散
(河间方)主治:憎寒壮热、鼻塞咽干、舌燥、头痛、身痛、二便秘塞、表里俱实。组成:
大黄
、
芒硝
、防风、荆芥、麻黄、
栀子
、白芍、
连翘
、川芎、
当归
、薄荷、
白术
、桔梗、黄芩、石膏、甘草、
滑石
、姜葱(本方去大黄、芒硝即为双解散。
(8)
银翘
散(
瘟病
条辨方)主治:头痛、身热、尺肤热、微恶风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嗽等症。
组成: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甘草。共杵为散,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服,勿过煎。胸膈闷加藿香、
郁金
。渴甚加
天花粉
。项肿
咽痛
加马勃、
元参
,纽血去芥穗、
豆豉
,加
白茅根
、侧柏炭,栀子炭。咳者加杏仁。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生地、麦冬。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
(9)
桑菊
饮(瘟病条辨方)主治:风温、咳嗽、身不甚热、微渴者。
组成: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桔梗、甘草、
芦根
。
水煎服
。若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
气分
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
犀角
。在
血分
者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玉竹、
丹皮
,肺热甚加黄芩。渴加
花粉
。
(10)
藿香正气
散(局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膈满闷等症。
组成:藿香、紫苏、白芷、
大腹皮
、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11)达原饮(
瘟疫论
)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胁胀满,舌
苔白腻
湿盛者。
组成:黄芩、甘草、草果、厚朴、知母、
槟榔
、
芍药
。
(12)玉泉饮(张景岳)主治:发热、不恶寒、
出汗
、发呕、口渴、
心烦
喉痛。
组成:鲜芦根、豆卷、
生石膏
、花粉、甘草。
(13)
玉屏风
散,主治:
气虚
脾弱,自汗、不禁发表者。
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14)杏苏饮:主治:轻微感冒即咳嗽等症。
组成:陈皮、前胡、桔梗、枳壳、苏叶、杏仁、半夏、茯苓、甘草、生姜。
结语
1、伤风感冒虽然是很普通的疾病,但往往由于注意不够而引起其他
并发症
,造成不良后果。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他的危害性。《内经》“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就是教我们及早预防治疗的意思。清代名医
徐灵胎
说:“人偶感风寒……俗谓之伤风…..乃时行杂感也。人皆忽之,不知此乃至难治之疾,死生之所关也。”明确的指示我们对此病不应
麻痹
大意。感冒之后,应及早治疗。
本文对伤风感冒作了初步的整理,伤风感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把它系统起来却感不易,一方面限于个人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伤风感冒在祖国医学中牵涉的范围很广而在文献记载上非常分散,因此很难全面,尚望中医同道能够广泛交流治疗经验,进一步的钻研,积极搞出预防方案,摸出治疗规律,为支援工农业生产,保证广大人民
身体健康
,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感冒
,
伤风感冒
,
头痛
,
咳嗽
,
甘草
,
鼻塞
相关帖子
•
经方治胸闷气短吸不上来呼不出去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小儿感冒多汗流鼻涕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重感冒恶寒汗多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偏头痛一例(答案已公布)
•
转帖 泻黄散治疗剥脱性唇炎
•
中成药治梦见死人妖怪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感冒嘴唇疱疹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冬天感冒恶寒鼻塞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