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九十医翁路志正的博客
›
对狐惑病的研究与临床运用
返回列表
查看:
323
|
回复:
0
对狐惑病的研究与临床运用
[复制链接]
路志正
路志正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9/29 2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狐惑
病以口腔、
咽喉
、眼及前后二阴等部位多发性
溃疡
为主证。是一个独立的综合性
疾病
。本病始见于《
金匮要略
》一书,
张仲景
对认识和治疗狐惑病做出了重要贡献。狐惑病临床变化较多,症状缠绵难愈,容易造成误诊。治疗常有反复。至今仍属于疑难病症之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金匮要略》,探讨狐惑病的辨治规律。 一、张仲景对狐惑病的认识和贡献
《金匮要略·
百合
狐惑
阴阳毒
》篇指出“狐惑之为病,状如
伤寒
,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又说“病者……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四目皆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从上述原文看,张仲景认为狐惑病的主要
临床表现
有三方面,即咽喉部损害,
阴部
损害和眼部的损害。在公元200年左右,首次提出,咽喉口腔二阴的蚀烂溃疡之间具有内脏的联系,是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疾病,并命名为狐惑病。
张仲景把狐惑病和百合病在一篇中进行讨论,是有一定寓意的。对于我们理解狐惑病的原文,探讨其
病机
多有裨益。如百合病中即有“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的描述,可以佐证狐惑病的“状如伤寒”不一定有
恶寒
发热的体征,而是一种自我感觉。百合病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得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等症状,二狐惑病中亦有相似的记载。由此可知两者的临床见证,在精神情志和饮食两个方
面相
近似,在病机上多属于
热病
后期,余毒未尽,也有共同之处。
狐惑病的治疗,《金匮要略》有内治法、
外治法
、内治法以
甘草泻心汤
为主方,脓成者用
赤小豆
当归
散以
排脓
。外治法又分熏、洗两种。即张仲景所谓“蚀于下部则
咽干
、
苦参
汤洗之。蚀于肛者,
雄黄
熏之。”
狐惑是中医病名,与西医的
白塞氏病
相似。白塞氏病以口腔复发性溃疡、
虹膜
睫状体炎、
生殖器
部位的
头痛
性溃疡,以及
结节性
红斑样
皮疹
和
痤疮
样皮疹为主证,并可累及
血管
、神经、
消化系统
。目前,西医对该病病因尚不十分清除。虽然又感染、感染
过敏
、自体免疫等学说,惜都未被完全证实。治疗用抗菌素、
肾上腺
皮质
激素
、免疫
抑制剂
等药物,又一定疗效,但很难根治。近年来病人常在西医确诊后来中医求治。从而促进了中西医在本病上的合作,西医诊断为白塞氏病的患者,多符合中医的狐惑病。以此临床辨治狐惑病可以中西医合参。按狐惑病的理论治疗白塞氏病,充分发扬中医中药辨治治疗的优越性,是提高治愈本病的关键所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张仲景在公元200年左右,对于本病已经有较详细的论述,认识到尽管咽喉、眼、二阴部位不同,却是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疾病。既有治则与方药,又主张内外合治,至今应用仍有很高的
治疗效果
。较之西医对本病的认识早,在世界医学史上首屈一指。他对狐惑病的治疗同样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狐惑病与BEHCET综合症比较表
病名
狐惑
behcet
年代
公元204年
公元1937年
病因
湿热
病毒
眼部症状
目赤如鸠眼,目挛不得卧,四眦黑,脓已成
混合充血,
结膜炎
,
角膜炎
,前房积脓,
视网膜
脉络膜炎
粘膜症状
蚀于阴为狐,蚀于喉为狐,蚀于上部则声暍
生殖器
肛门
、口腔、上呼吸道粘膜复发性溃疡
皮肤症状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结节
性红斑,脓
疱疹
,面部痤疮,
湿疹
神经系统
症状
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头痛,发冷发热
消化系统症状
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食欲不振
,
便秘
与
腹泻
交替出现
泌尿
系统症状
尿道炎
,
附睾炎
治疗
甘草
泻心汤
,苦参汤,赤小豆当归散
激素疗法,意见不一
二、有关狐惑病记录的探讨
狐惑病史涉及道人体几个
脏腑
的综合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组症状。在判断本病时二者并非居于同等部位,局部症状是确诊本病的基本条件。咽喉、口腔、二阴的损害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局部损害有时呈单一性,有时同时出现,或此愈彼现,反复发作。大抵病轻可单见,病重可同见,始病单见,久病同见。全身表现常见“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脉数
,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等,虽不像局部症状那样具有特殊性,但在反应其病机上却有重要意义。临床凡见一处局部症状兼有全身表现者即应考虑本病;凡见两处以上局部症状兼有全身表现者可确诊本病。
应该指出,狐惑病不仅仅见于伤寒热病后期,亦有由内伤
杂病
发展而来者,临床并不少见,不宜概谓狐惑必为伤寒而致。如素体
阳盛
之躯,外受湿热邪毒,两阳相搏,火热上攻,可见“目赤如鸠眼”。如失于治疗,热度亢盛则易腐而成脓。
狐惑病的病因病机,《金匮要略》一书未明确论述,除通过其临床表现和
治疗方法
进行推断外,还应参考后世医家的见解和我们自己的临床实践来综合分析。如《诸病源候论》说:狐惑病“由湿毒气所为也”。《
千金方
》说:“此由湿毒气所为。”我认为本病由湿热邪毒所致,多侵犯肝、脾、胃等脏腑。
肝经
为足
厥阴
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入毛中,过阴器,循喉咙之后,上于颃颡连目系,环唇内;
脾经
为足
太阴
之脉,起于大趾之端,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
为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
承浆
,循喉咙。肛为阳明之下口。故湿热邪毒,蕴积日久,则蒸腐
气血
,化为瘀浊,循肝
脾胃
经,上则蚀于咽喉、口唇、舌、目,下则蚀于二阴。肝开窍于目,眼胞属脾土,面部属阳明,故见目四眦黑。目赤如鸠眼,其面部乍赤乍黑乍白等症,古人以其状如虫蚀,上下同病,故成为狐惑。若病久不愈,而湿热蕴结,多
损肝
肾之阴。
肝主筋
,开窍于目,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肾阴亏,其临床表现常见咽干口燥,两目
干涩
,视力减退,筋脉失养,神志恍惚,
虚烦
不安,
腰酸
骨楚等症。若病变后期,阴损及阳,或湿热伤阳,病丛寒化,可见脘
腹胀满
,神疲食少,形寒肢冷,小便频数清长,
大便
溏薄等症。
三、狐惑病的辨证施治体会
狐惑病是独立的综合性疾病,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临床表现不同,反映处理的内在病机亦有所区别,临床仍应注意辨证施治,遣方
用药
宜恰
中病
机,才能取得预期疗效。本病在临床不少见,而多被忽视,或诊为
口疮
或以为目疾,或按
阴疮
治疗,易造成误诊,贻误病情,治疗而鲜有疗效。临床治疗狐惑病宜根据病因病机区分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法。
(一)湿热蕴积
以湿热为主而化燥伤阴不明显者,溃烂部位渗出物多,甚至有膜状物覆于溃疡之上,常兼有口苦而粘,不欲饮水,便溏尿赤,苔腻,
脉濡数
。治疗宜
清热解毒
燥湿
为主,内外治法兼施。内
服药
以调理脏腑功能,祛除
病邪
。用甘草泻心汤化裁,常加苦参、黄柏、
败酱草
、
土茯苓
、
地肤子
、炒槐角、
密蒙花
、草决明等药。甘草泻心汤以甘草为
君药
,取其性味甘凉,
清热
泄火
解毒
;配合
黄芩
、
黄连
之苦寒,以清热泄火而燥湿;
干姜
、
半夏
辛温,以开窍散结除其痛郁之湿热;
大枣
、
人参
性温味甘,虑其助热留湿,多弃而不用。苦辛杂用,寒热并投,共奏苦辛通降,清热解毒燥湿之功。如苦参、黄柏、败酱草、土
茯苓
之属以增强其清热泄火,
祛湿
解毒之力。前阴溃疡加用地肤子,肛门溃疡加用炒槐角,眼部损害明显加用密蒙花、草决明等药。苦参味极苦而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的作用。《别录》称其“安
五脏
”、“利九窍”、“疗
恶疮
”。其清热燥湿的功效与黄芩、黄连、
龙胆草
相近,而其苦愈甚,其燥尤烈,其力直达诸窍,一般医家多畏其味苦难服,亦嫌其峻烈,过去多外用而很少如煎剂内服。但
毒疮
恶癞,非此莫除,如辨证准确,其效甚捷,诚为治疗狐惑病的要药,不单外用,内服亦佳。
外用药
以作用于局部,其力专一而直达病所,先以苦参汤加黄连、
白矾
、
马鞭草
、
桃仁
、甘草之属,水煎熏洗阴部,再以
冰硼散
外敷患处,以清热燥湿,止痛敛疮。
口腔溃疡
可外用冰硼散或锡类散。
病例介绍:
(1) 焦××,女,22岁,病例号237826,初诊日期:1974-4-15。
患者自1966年患“口腔溃疡”,始则肿痛
起泡
,继则脱皮溃烂,形成溃疡,头痛异常,靠“封闭”暂止,反复发作,始终未愈。1967年见面部红肿,红肿消退后遗留块块
白斑
。1968年发现前阴、
眼睑
、鼻腔粘膜等处溃疡发生。1972年见消化道溃疡。经北京医院,
协和医院
、工农兵医院诊断“白塞氏病”。多方治疗效不佳,而来我院求治。
证见:口腔、阴部溃疡蚀烂
疼痛
,伴
头晕
、
视物模糊
、畏寒、
低热
(T37-38℃),咽干而痛,眠差
多梦
,
心悸
而烦,不思饮食,右胁隐痛,下肢
浮肿
,倦怠乏力,大便微溏,小便黄赤。
检查见口唇、舌、上颚、
鼻粘膜
有小片状溃烂多处,浅在性溃疡,表面附有灰白色渗出物,
妇科
检查见大阴唇、
阴道口
有三处豌豆大小的深溃疡,边缘不整,无明显红润,表面有坏死白膜覆盖。舌质红,胎薄腻,
脉弦细
,左脉兼小滑。
诊断:狐惑病(白塞氏病)。证属湿热浊邪,阻遏脉络,
气滞
血瘀
,上下相蚀。
治疗以苦辛通降,清热解毒燥湿。方用甘草泻心汤化裁。
马尾连,黄芩,半夏,败酱草,土茯苓,草决明等中药。
二诊至五诊:守方不变,随证增损,增加苦参、
川楝子
、黄柏、地肤子、炒槐角,共服20剂。
外用:马尾连,白矾,桃仁,地肤子。水煎熏洗阴部。
六诊:药后上部溃疡减轻,分泌物减少,大阴唇溃疡缩小。仍萎黄、低热、不思饮食、心悸、右胁隐痛,
膝关节
痛,舌红、
苔黄
腻,
脉细数
。病有转机,原方加减,稍减清热解毒
药量
。
黄芩,半夏,干姜,
紫草
,败酱草,川楝子,
枳壳
,
焦三仙
等中药。
外用:苦参,当归,桃仁,马鞭草,甘草。水煎熏洗阴部,然后外敷冰蛤散,口腔外敷冰硼散。
七诊:症状减轻,原方照用。
八诊:药后自觉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嘱停用外用药,仍以内服药6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1975年9约24日,已愈8月余,未复发。1978年1月26日病人来告:去年10月
生产
一男孩,
宿疾
无复发。特来看望道谢。去年追访,一直工作。
(二)久病伤阴,肝肾不足
若病变经久不愈,见咽干口燥、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酸脚软、舌红而干,
脉细
弦而数,是湿热蕴久化燥,损伤肝肾之阴所致,治疗宜有所变化。应以养
肝血
、益肾阴为主,稍佐以清热
利湿
之品,可酌情选用
一贯煎
,
杞菊
地黄丸
等方加味,若病至后期,阴损及阳,脾肾
阳衰
,而见形寒肢冷,脘
腹冷痛
胀满,神疲食少,小便清长而频数等症者,亦应首先顾其
阳气
,法随机转,可选用
理中汤
、
肾气丸
等方加减变化,且勿专事清利一法,而贻害于人。
病例介绍
伍××,男,33岁,技术员,住西郊民巷,1983年10月21日。
主症:左半身
瘫痪
,项强,左眼视物模糊,口疮舌烂,4个月。
今年5月,因修房,居无定处,情绪不佳,心急
失眠
,使素有的口腔溃疡加重,经××医院诊断为“高度
神经衰弱
”。6月12日,突然失语,半身瘫痪,嚎叫。在××医院做腰穿未见异常。ECT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
脑血管
造影,R——照像确诊“CNS血管细”,经××医院做CT示:“白塞氏病”成立。曾在××医院住院治疗。给予罂粟碱,山海棠片。
地塞米松
(最大
剂量
30-49mg)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于1983年10月21日来我院门诊。
据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0年余,1978年在外生殖器曾有溃疡,已愈。28岁结婚,生有一女。
产后
患口腔溃疡,家族其他成员无类似疾病。
现走路摇晃,
站立不稳
,颈部僵硬,神志清楚,左眼视物模糊,
畏光
,记忆减退,纳可,
睡眠
尚佳,二便调畅,痰粘不易咳出,语言欠流畅,面色浮红,口腔溃烂,舌体歪斜,右边溃烂缺损,舌质红,前半部光红无苔,舌中有裂纹,中根部
舌苔
黄腻,脉
沉滑
。
辨证:证属
肝郁
气滞,郁久化火,长期失眠,心阴受损,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升降失常,聚湿
蕴热
,上下相蚀,而成狐惑之病。由于失治,心肝之阴俱伤,肝开窍于目,主筋;心主
血脉
、神明,故目视昏渺,神志时有欠佳。且久病及肾,
肾主骨
,故站立不稳。
诊断:狐惑病
治则:
养心
阴、肃
肺气
、养血柔肝、佐以益肾
炙杷叶,百合,
生地
,
杏仁
,
旋复花
,
白芍
,
山药
,
川贝
,
怀牛膝
等中药。5剂。
此后,宗上法进退二个月余,诸症有所好转。
1984年1月6日:症见眩晕,
恶心
欲吐,走路不稳,视力差,纳谷,二便尚可,全舌溃烂,有裂纹,苔花剥,色黄,脉沉弦小数。前方去杏仁、川贝、玉竹,加半夏,
夜交藤
,炒
砂仁
。5剂。
1984年1月23日,中心性
视网膜炎
已愈,原方加
黛蛤散
,
枸杞子
。
为内外并治,1984年2月17日处一漱口方,药用
薄荷
,月石,甘草。3剂,水煎漱口,用
珍珠粉
,冰硼散,
青黛
,锡类散,混合为末,漱口后外敷于口腔溃疡处,继以
滋补肝肾
,佐以清肃肺气为主,以“一贯煎”、“二至丸”加减治疗。
至1984年3月12日,口腔溃疡基本痊愈,舌红苔薄黄。之后,口腔溃疡复发2此,但很快得到控制。1984年7月13日,据辨证为肝肾阴亏,挟湿蕴热,拟以“三才
封髓丹
”、“甘露饮”加减,药用:
茵陈
,
连翘
,
知母
,黄柏,砂仁,生地,竹叶。
上方服用一个月,在诸症好转,湿去热除之后,1984年9月5日改为以“
地黄
饮子”加减:
菖蒲
,
远志
,
五味子
,佛手,
肉苁蓉
,
巴戟天
,
旱莲草
,
淮山药
,
首乌藤
。
1984年9月24日
自述病情大有好转,左半身瘫痪已经恢复,行走自如,口腔溃疡痊愈,数月未发,纳谷尚馨,唯晨起双目干涩,两眼眵眵,眼周不适,夜寐多梦,二便正常,舌红
少苔
,脉细小数。治以
清肝
明目,养阴益肾。
(一)密蒙花,
木贼
,生地,
赤芍
,
元参
,知母,制
首乌
,旱莲草,
枸杞
子。7剂
(二)龙胆泻肝丸,与汤剂标本同治。
本病到了后期,肝肾受损,气阴两虚,治疗不易,须有方有守,坚持治疗始能获效。
四、结语
本病就诊患者多迁延日久,病程逾年,反复发作。临床所见病症有达8年以上的,病人倍受其苦,而
医者
根治又属不易。宜早认证,早治疗,以减少病人痛苦。狐惑病病程长,病症顽固。故治疗本病不但要有法方,且贵在恒守。临证见病人用药杂乱而效果微小,检查用药精专则病有转机,而终于痊愈。故守法守方是治愈本病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内经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医者必须向病人说明病情,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坚持治疗,不轻试则止,反复更医。医患密切配合才能提高疗效。本病治疗后期,应注意勿致苦寒过用,化燥伤阴。病人症状全部消失后,不宜立即停药,仍应嘱其服药一个阶段,以资巩固,预防复发。
狐惑
,
溃疡
,
口腔溃疡
,
白塞氏病
,
清热
,
甘草泻心汤
相关帖子
•
为父求经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
中药「金银花」不传之秘
•
中药绝学:一朵木棉花,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
中药「石 膏」不传之秘
•
论桐油治疗皮肤科疑难病
•
告诉你一个极简单的防治口腔溃疡的方法
•
女科杂病一例
•
经方治口腔溃疡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