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99|回复: 0

俞、募穴的初步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 2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高俊雄程莘农指导
在针灸临床中,有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常常被称作“特定穴”。如“五俞穴”、“八会穴”、“原、络穴”、“八脉交会穴”、“郄穴”、“下合穴”等等,“俞、募穴”也是其中一组十分重要的特定穴。
本文试图从俞、募穴的发展概况,俞、募穴在诊断、治疗上的主要特点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俞、募穴的发展概况
俞、募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灵枢·背俞》篇里就提出了肺、心、肝、脾、肾等五脏俞穴的名称和部位。《素问·奇病论》中载有:“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中也载有五脏募、俞。在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曾撰有《募腧经》。(1)此书虽已失传,但其以《募俞经》作为书名就以说明在汉代末期人们对俞、募穴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晋代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更明确指出了俞、募穴的穴名、部位及刺炙法。《针灸甲乙经》是皇甫谧撰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而成。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已经失传,内经中除《灵枢·背俞》篇中记载了五藏背俞外,没有明确提出其他俞、募穴的穴名。因此,《甲乙经》中的俞、募穴可能来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皇甫谧云:“又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皆黄帝歧伯选事也。三部同归,文多重复。”可见该书与《内经》皆为同期之作,故亦可说明俞、募穴的出现当不晚于《内经》之成书年代。《甲乙经》保存了俞、募穴等重要资料,对于针灸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俞、募穴的含义
(一)俞穴的含义
背俞亦称“俞穴”。在本文中背俞专指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五脏六腑的俞穴均位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唐·王冰曰:“背脊曰俞”汉医细野高野以肺经的募穴中府的压痛,应用于肺结核的疗断。调查中府的压痛有时比较听叩诊来得重要。”[14]
2、治疗脏腑疾病
俞、募穴与脏腑在部位上一在阳位,一在阴位,相为表里,它不仅能反映脏腑的正常生理状况,还能反映脏腑异常病理状况。因此,俞、募穴不仅被用来诊断疾病,更重要的是应用它来治疗脏腑疾病。从《内经》记载来看,当时人们就已经应用俞、募穴来治疗脏腑疾病。历代针灸家更是十分重视应用俞、募穴治疗脏腑疾病。如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汉卿之《标幽赋》说:“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为了探讨俞、募穴在针灸临床应用的规律,本文考查了《针灸大成》、《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等书中针灸处方应用俞、募穴的情况,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从《针灸大成》诸门类针灸处方共545方来看,俞、募穴主要应用于各科脏腑疾病。本文以应用俞、募穴的处方在其本科疾病中所占百分比核计分析如下:阴疝小便门占53.33%,诸般积聚门占47.61%,心脾胃门占46.15%,妇人门占45.16%,痰喘咳嗽门占44.44%,肠痔大便门占43.47%,肿胀门占33.33%,胸、背胁门占30.00%,低于25.00%的分别是一些再目门、腹痛胀满门、小儿门、诸风门、症毒门、咽喉门、症疾门、手足腰腋门、头面门等,有的如鼻口门则完全没有应用俞、募穴。
从《针灸大成》诸门类针灸处方情况看,俞、募穴主要应用于脏腑疾病。
本文还考查了焦国瑞氏编写的《针灸临床经验辑要》,在《辑要》全部处方中,应用俞、募穴的处方达326方,占全部处方的44.17%。根据各科疾病处方中应用俞、募穴的百分比之高低,发现在高于50%的疾病中,其基本情况亦和《针灸大成》中应用俞、募穴的情况相类似。由此更说明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脏腑疾病。
五、临床应用规律
(一)单用脊俞治疗本脏腑病症
千金方》云:“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15]《千金翼方》云:“心理怵怵彻背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吐逆不得食,灸心俞百壮。”[16]《甲乙经》云:“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17]
(二)单用募穴治疗本脏腑病症
《甲乙经》云:“腹胀肠鸣……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天枢主之。”[18]又《千金方》云:“上气,咳嗽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19]呕吐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19]
(三)单用俞穴或募穴治疗表里脏腑病症
单用俞穴或募穴不仅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疾病,还可以应用于治疗表里脏腑的疾病。如脾与胃相表里,脾俞或章门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脾的病症,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胃的疾患。《甲乙经》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腹中痛,积聚,默默嗜卧,怠惰不欲动,身常湿湿,心痛无可摇者,脾俞主之。”[20]此处所说的“心痛”实际是胃院部疼痛,“由于痛近心窝部,故有心腹痛、心痛等名称。”[21]
(四)俞、募相配治疗脏腑病症
俞、募相配治疗脏腑病症疗效甚宏。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得十分广泛。
《甲乙经》云:“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而身赢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季胁“即脾募章门也。”[23]
(五)俞、募配合其他腧穴治疗脏腑病症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器官在生理上始终是互相依赖,在病理上可以互相影响。因此,当脏腑病情比较单纯时,单用俞穴或募穴,或俞募相配即可用以治疗。若病情复杂,在运用俞募相配即可用以治疗。若病情复杂,在运用俞募配穴的同时,依证并辅以其他的腧穴,才能提高疗效。
如有人治疗膀胱腑气不通之尿潴留,取以小肠俞、膀胱俞、气海关元中极阳陵泉三阴交主穴,并酌情加用足三里、水道、涌泉、曲泉、曲骨大肠俞等穴治疗6例,经针灸治疗后除一例膀胱括约肌痉挛患者针灸2次外,其余病例均针灸1次排尿即正常。
(六)俞、募治疗脏腑络属器官病症
俞、募穴不仅对脏腑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各脏腑络属的器官病症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标幽赋》曰:“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医士主要指属于肝肾阴虚所引起的青盲、暴盲及其他眼疾患者。肝俞是肝脏直接输注之处,针灸肝俞有疏肝养血之效,“肝开窍于目”,应用肝俞可以养肝明目,取命门滋养肾阴而治疗肝肾阴虚之目疾,多获良效。
“肾开窍于耳”,肾虚耳鸣耳聋,《针灸大成》有:“虚芬赢瘦,耳聋肾虚”、“耳内虚鸣”取肾俞之记载[25]。《类经图翼》[26]《医宗金鉴》[27]中亦有肾俞治疗耳聋的记载。《针灸集成》云:“治色欲过度虚肿耳痛耳鸣。”[28]
六、俞募穴的理论基础
(一)背俞穴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把背部看作人体的重要部分,五脏六腑之俞穴就分布在膀胱经内侧线上。从背俞的排列来看,可知古人基本运用了当时的人体解剖知识。《灵枢·经水篇》云:“若夫八尺之士,皮内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29]其次,背俞穴的定位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脏腑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在背俞上很快就会出现反应。
背俞穴定在足太阳膀胱经内侧线上又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祖国医学认为:“背为阳”[30],“人头者,诸阳之会也”。[31]说明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头及脊背起着主导作用,能影响机体及内脏,而内脏疾病又能反应到背部。从经脉的循行来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杨上善说:“旧来相传为督脉当脊中唯一脉者,不可为正也。”[32]由此可见,督脉与膀胱经虽一居脊柱正中,一居脊柱两旁,但两者经气相互交会,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阴之属”,王冰更认为督脉能“督领经脉之海”[33],由此,不难看出五藏六腑之背俞之所以位于膀胱经内侧线上,这是因为这条经线在部位上接近督脉,督脉不仅与之有共同的循行通路,更是“阳脉之海”,脏腑之气不仅通于督脉,而且通于足太阳膀胱经。所以,背俞穴作为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不仅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而且可用于治疗各类脏腑疾患。
(二)募穴的理论基础
穴位于胸腹。与背俞相对,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募穴为何都位于胸、腹部呢?根据祖国医学的解剖学知识,认为胸、腹部是五脏六腑等重要脏器所在之处。张介宾认为募穴“为脏气结聚之所”[34],汪机认为募穴是“经气聚于此也”[35]。从募穴所处的部位来看,募穴基本上分布在相应的脏腑体表之上。如中府位于肺的上部,巨阙与心相近、期门、日月位近肝胆,章门与脾相近,京门与肾相对,中脘位于胃的中部,石门位于下焦,天枢与大肠相近,关元与小肠相近,中极与膀胱相对。其次,募穴亦能反映脏腑的病变。以中府为例,中府作为肺募,能反映肺脏的功能活动机病理变化。据益国才氏观察:“发现肺结核在中府出现压痛反应的百分比为91%。”[36]
募穴之所以能反映脏腑的功能变化以及被应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其主要原因在于募穴在解剖位置上与五脏六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于募穴与脏腑之气直接相通。
参考文献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初版68,商务印书馆,1955
黄帝内经素:1版3次印刷,262.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明·张介宾:类经,1版3次印刷,264,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清·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1版,276,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
到南京中医学院:针灸学,1版,1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隋·杨上普:黄帝内经太素,1版2次印刷,70,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同,239
同,24
明·王九思:难经集注,初版,157,商务印书馆1955
[10]明·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下卷,109,清咸丰七年刊本
[11]日·代田文滻:针灸临床治疗学,1版,30,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12]解放军304医院穴位诊断室:穴位压痛辨病诊断,第三次全国经络现象经穴—脏
腑相关研究专题座谈会论文选编
[13]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1版,7,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14]同[11],37
[15]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223,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95
[16]唐·孙思邈:千金翼方,1版5次印刷,325,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2
[17]同,176
[18]同,195
[19]同[15],330
[20]同,176
[21]同,210
同,194
[23]明·杨继洲:针灸大成,1版,295,人民卫生出版社,196
[24]胡麟:浙江医学,(1):23,1962
[25]同[23],229
[26]明·张介宾:类经图翼,1版,347,.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27]清·吴谦:医宗金鉴,卷八十五,刺灸心法要诀
[28]清·廖淮鸿:针灸集成,1版,99,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1
[29]同,220
[30]同,324
[31]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1版,107,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32]同,54
[33]同,321
[34]明·张介宾:类经图翼,1版,I70,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35]明·汪机,针灸问对,1版,3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5
[36]盖国才:穴位痛辨病诊断法,8,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8
高俊雄,程莘农.俞、募穴的初步研究.中国针灸,1986,(3):28-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