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68|回复: 0

经方要学会体味(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 22: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6-01上医网
【一、枳术汤】

1.枳术汤主治水饮停于心下所致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现代医学中的胃扩张、胃潴留、胃石症、胃下垂等。
2.枳术汤中枳实下气消痞,仲景用枳实,腹胀痞满多配伍厚朴大黄;胸闷痛多配伍薤白栝蒌实;腹痛多配伍白芍白术是治水要药,白术多有水停之征。
3.主悸与小便不利之方,可无白术,但少不了茯苓;主眩可无茯苓,但少不了白术;当白术所主的水病兼见悸和小便不利时,则必是茯苓与白术合用之方。
4.枳实行气,即是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胃排空,减缓胃潴留,是中药的胃肠动力剂。白术则可以将潴留在组织间和腹腔、胃肠腔等体腔内的多余水分“拉入”血管内,然后再通过肾脏排出。
5.消化道既有动力阻碍,又有水液停留在官腔,此时枳术汤是第一考虑的方子。

【二、青龙类】

1.小青龙汤是气管与支气管炎症的专方,是剧烈咳嗽和大量稀痰的镇咳剂与化痰剂,具有明显的近期疗效。本方不能作为老慢支的根治药而久服,一旦病情缓解,即当改为苓甘类方继后。
2.大青龙汤是强烈的发汗剂。能经得起此方发峻汗的,其人体质必定强壮,年高体弱者显然不适合用此方。
3.大青龙汤峻汗,中病即止,若不过服,一般不会有大汗之虞。
4.治疗溢饮,即是通过发汗后体内潴留水分重吸收而达到消肿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发汗过多,也不至于出现厥脱,体内多余水分会及时吸收入血,以补充血容量,相当于内补液。
5.溢饮多见于急性肾炎,若为心源性水肿,万万不可使用大青龙汤。

【三、黄连解毒汤】

1.黄连解毒汤历来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有效名方,方证以热病烦闷兼有错语、呻吟、不得卧位特征,多见于颅内感染或中毒性脑病。
2.血压高,心律偏快,红细胞计数高,血红蛋白定量高,血液粘稠度高,而且精神兴奋性也偏高,可以说”高“是黄连解毒汤的特征所在。
3.黄连解毒汤多用于壮实性体质,故与大柴胡汤合用的机会很多。
4.黄连解毒汤是一种天然健脑药。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的颅内出血等出血性脑病的恢复期,出现面色潮红,舌质黯红,苔黄口臭等表现,也可用黄连解毒汤加大黄治之。
5.黄连解毒汤是泻火要方。
6.咽喉干痛专方:桔梗10克,生甘草20克,玄参30克,麦冬50克,制半夏10克。水煎,日三服。

【四、瘀血类】

1.五苓散是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调节剂,桂枝茯苓丸则是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调整剂,是经方祛瘀血剂的代表。
2.桂枝茯苓丸中,桂枝扩张动脉芍药扩张静脉,并于桃仁丹皮改善血黏度,血行不利则病变处必有水肿,故以茯苓利水以利血行。
3.桃核承气汤的病症临床上有两类,一类是以下腹部急迫疼痛为主而伴有精神亢奋的疾病,另一类是以精神神经症状为柱状。
4.大黄有泻火、止血作用。
5.与黄连解毒汤相比,桃核承气汤泻火不足而祛瘀胜之;与泻心汤相比,止血不足而通下缓急胜之;与柴胡龙骨牡蛎汤相比,安神不及而泻火逐瘀胜之;与桂枝茯苓丸相比,活血祛瘀不足而泻火胜之。
6.桃核承气汤所主有瘀热上袭又狂热,病变多涉及血的层次,病势多有上冲外渗,既无犀角地黄汤证之血热,也无大小承气汤证之腑实。
7.桂枝茯苓丸善于消解少腹腰腿瘀血。女人痛经漏下闭经不孕者,男人便秘腰痛、前列腺增生、下肢浮肿、脚痛等,都可以使用此方。加大黄、怀牛膝更佳。大黄、桂枝、桃仁,为活血化瘀经典组合,能通调血脉,清除淤积。牛膝腰膝,能痛经活血,并治少腹痛。
8.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古代血痹病的专方,主治以肢体麻木自汗而浮肿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经常治疗身体臃肿龙钟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其身体特征是面色黄黯或黯红,舌质多淡红或淡胖,或紫黯,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按之松动,下肢多为浮肿;食欲虽好,但容易疲乏,头晕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胸闷胸痛,或头昏眼花。服用后患者大多气力增进,浮肿消退

【五、温经汤

1.温经汤有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的“内有久寒”,有胶艾汤的下血症,有桂枝茯苓丸的瘀血证,有麦门冬汤的“火逆上气”证,也有当归芍药散血虚而无停水证。
2.温经汤成为“子宫发育促进剂”、“卵巢功能衰弱的振奋剂”。
3.温经汤可以治疗女性手掌皲裂
4.温经汤能治疗女性腹泻

【六、大黄牡丹汤】

1.大黄牡丹汤是肠痈的专方。
2.大黄牡丹汤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在感染性疾病,其疾病主要有:一、从部位而言,主要用于下腹部及会阴部炎症;二、从疾病分期上讲,多用于感染性疾病早期,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阳热症状明显。若为慢性感染,多有阳气不足,本方寒凉太过,恐有不宜;三、病人的体质比较壮实。
3.冬瓜仁有排脓作用。
4.大黄牡丹汤为内在肠痈而设,但体表皮肤的疔疮湿疹也一样可以用

【七、理中汤

1.理中汤是治疗消化系统虚寒性病证的代表方。这种虚寒性疾病,其特征是消化液分泌亢进但吸收功能却低下。在上:可见口腔唾液分泌增多,成人可为多唾,小儿可为流涎。此症也可继发于口腔溃疡。在中:可因胃液分泌增多而有脘腹疼痛,嗳气吐酸。在下:则肠液分泌增多而有泄泻。消化液分泌亢进还可表现为胆道术后分泌异常增多。
2.理中汤证痛不如大小建中汤,胀不如大小承气汤,痞不如泻心汤。
3.理中汤证纯寒无热。
4.理中汤临床单用机会不多,呕吐者加半夏;黄疸者加茵陈;见肢冷神萎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兼烦躁心下痞痛,舌红苔黄腻者加黄连,名连理汤,慢性胃炎、口腔溃疡多见此方证;兼汗出恶风者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伴冷食积滞胃腕胀气者,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加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治疗本方证兼痰湿内聚,呕吐清水者;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丸,治理中汤证伴腹胀痞满者。
5.理中汤虽为虚寒,但夹湿、夹痰、夹热、化火、兼气滞也用此方。
6.附子理中汤治疗上消化道虚寒出血,其人多舌淡脉弱,出血紫黑;心悸、冷汗加肉桂;加糖,可补中气。

【八、炙甘草汤

1.炙甘草汤是一张古代军医用于战士在战场上的大量出血有效方剂
2.治疗食道癌时,炙甘草汤中麦冬要用到60克或更多;呕吐者加半夏,肺癌还要加天冬40克、甘杞子15克;心悸甚者加龙骨、牡蛎,桂枝再加量;贫血时加鹿角胶;便秘用麻仁,不寐者,可改为酸枣仁;此方治疗肺气肿,多加山茱萸肉30克、五味子10克、龙骨20克,冬季服者,可以熬成膏剂
3.气血俱虚,其特征是羸瘦、形容枯槁,此时可以考虑炙甘草汤;炙甘草汤绝对不可以用于肥胖之人;炙甘草汤是古代的止血强壮方,又称“复脉汤”。方中大剂量生地黄阿胶是重要的止血药,人参、桂枝、炙甘草、麦冬是强心定悸的药,30枚大枣能给身体充足的糖分能量,所以用于体液极度匮乏,“脉结代心动悸”的人,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和强壮汤;炙甘草汤全方用量不宜过大,过大会导致腹胀。煎煮时要加“清酒”文火久煎。

【九、八味除烦汤】

1.八味除烦汤,是经方半夏厚朴汤与栀子厚朴汤的合方,再加上连翘黄芩
2.八味除烦汤功效:
第一,除烦。包括失眠、胸闷、头昏、心悸、汗出阵阵,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决断力下降等,也包括强迫、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内;
第二,消除异物感。口腔、鼻腔、食管、气管延伸,凡是这些部位有异样感觉的,都可以使用半夏厚朴汤,也可以用出烦汤;
第三,除腹胀。凡舌苔腻而舌尖红点者,后胸闷腹胀而剑突压痛者,或咽喉不适而充血者,用除烦汤最有效果。

文章:黄煌
来源:《经方的魅力》
编辑:谭政姚霁云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