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三焦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00: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体是由三焦气分脏腑血分而构成的营卫之气。营卫之气相和则无病,营卫之气不和则为有病。
何谓三焦?关于三焦的起源形成、分布,在唐荣川《医学全书》中,已有比较详尽的描述。他在《伤寒论浅注》开篇讲到,三焦,即人身之油膜,西医名为连网,乃行水之路道。《内经》所谓“三焦者,决渎之关,水道出焉。”盖水之道路,全在三焦油膜之中。凡人饮水入胃,胃之通体有微丝管将水散出,走入油膜。其能散者,肺气布之也,故肺为水之上源。水散入油膜,走入膀胱,凡水在连网中,皆被火蒸而化为气,气化不尽者,则渗入膀胱。
这是三焦布道之大略。三焦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有表中里,上中下。要论三焦,我们还得从血液谈起。人体之血液的运行,是通过五脏的功能调整,通过动脉血管的输出,又通过静脉血管的回收,再进入五脏而进行不止息的循环。血管由粗变细,直至毛细血管,也就是说,血液是由五脏和血管的输送运行而濡养皮肤毫毛,经络脏腑,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
由此可见,血液在人体的运行方式,是以管状式的、密集网络式的运行方式将血液运送至人体全身。血液的循环特征是藏而不泄,所以血液受病,是郁结证,结而不散,治用活血、化瘀、散结、针刺为法,随其实而泄之。
现在我们来看三焦。人体除了五脏血管之外,就是三焦。三焦包括六腑、九窍、肌肉、腠理、脏腑膈膜,以及血管之间、骨关节之间、皮肤毫毛之间的膈膜,以上都是三焦所属范围。郝万山先生在《伤寒论讲座》中有云:“人身处处有三焦,人身无处不三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九窍者,为水注之气。”九窍为布水气之门,三焦的气化功能是泄而不藏。凡饮水入胃,均入三焦气化,由毛孔九窍而出,所以名为泄而不藏。三焦受病,治疗方法以解表、发汗、利水为法,其病易愈,为顺其势而导之。
三焦气化,气是统帅一切的。三焦气化是凭借这胃功能的热能而气化水液的。三焦有气化、代谢、转换的功能。胃中津液通过三焦气化,出表而为汗,入腑而为津,入脏则为血。
水无气不治,血无气不行。三焦气化主宰着人体所有功能。水与气是相互转换的,水能化气,气能化水,水气是同一物体的转换,其转换的动力就是胃中热能。胃中热能虚弱,则三焦水道不治。“上焦不治,水泛高原(肺气),中焦不治,水留中脘(腹胀),下焦不治,水乱二便。”
三焦治水,泄而不藏。也就是说,三焦气化水液的功能是不断地吸收和宣发调节水液从毛孔九窍而出。三焦正是通过这种泄而不藏的方式来营养、保护、维持、修复人体生命的各种功能。此外,三焦气化之功能也可以通过汗血之间的转换关系表现出来。
汗出于三焦气化,血统于脏腑脉络,汗血本为同源,同源于胃中津液,可以借用少阳枢转的机能相互补充。当血液减少时,通过三焦气化,津液可以补充血液;津液缺少时,血中水分也可补充津液。血液、津液是一种互补互助的关系。三焦与脏腑是一种互相调节的协作关系。所以,饮水入胃既能补充津液,又能补充血液。
《伤寒论》全文都贯穿着三焦的气化运转。从辩证论治上,以三阳三焦表中里,三阴三焦上中下立法、辩证、处方。全文380条以三焦气化运行的规律(表中里),从气分到血分达脏腑。这也是邪气中人的运行途径。所以六经分为正传和邪传。六经分为三阳、三阴。邪气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阴则溜于腑。三焦气分为阳,五脏血分为阴。经文从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就是中于阳、行于经的例证。从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小建中汤等则是中于阴、溜于腑的例证。
柴胡汤是邪气由三焦气分转入五脏血分的转枢和谐之方。最能代表三焦、少阳和谐枢转之功能。
现在我们来看看小柴胡汤证的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我们的前辈将它注成,伤寒如此,中风亦如此,或注成,不论伤寒还是中风。两种注法,大同小异。然而,这是错误的。
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关键问题是,中风伤寒是三焦气分证,是邪中于阳。而小柴胡汤条文是邪中于阴,这是经文转向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本条文的精髓核心。
他们将这个五六日抹掉了,认为小柴胡汤条文中,五六日,六七日,四五日,都是无关紧要,其实并非如此。伤寒六七日,是指病邪已传到另一经,是传变的依据,是病传于阴的根据。
现在我们来注解原文,伤寒五六日,是邪气传六经,将尽之时,也是邪气入厥阴之时,按照正常人来讲,五六日邪气已衰,正气将复,在七日阳气来复之时,其病将愈。可今天这个伤寒五六日则有所不同,反二感中风,往来寒热,这为什么二感中风呢?下面97条讲的很清楚,为96条的注释文。97条讲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也就是说,病人是身体虚弱,阴阳俱虚,正邪相搏,正不胜邪,血弱气尽,病毒携带。三焦阳卫不固,腠理开,邪气乘虚而入,中风于五六日,三阴之经。
五六日中风于厥阴而行于少阳,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则往来寒热,既正气来则发热,邪气来则恶寒,正邪分争往来,所以往来寒热,这个往来寒热,是邪结于少阳,休作有时,形似疟,不是厥阴证的寒热相争,无休止之时,往来寒热也是三焦少阳主气化转换功能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三焦、少阳、气分转血分、正邪相搏、寒热相争的结果。
伤寒五六日,中风于三阴,邪气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少阳,正邪纷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中于阴则行于腑,默默不欲食,是病在厥阴,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在少阳,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在胃中作渴,或在中焦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三焦不治水,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三焦气虚口不渴,身发微热,或伤上焦肺气而咳。三焦少阳,气血津液,三者变化,诸多变证,外涉于表,中涉于血,里涉于脏腑。表中里,三焦少阳之变化,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和解之方,是三焦少阳气血转换之方,既有表证,也有里证,有气病,也有血病,有三焦气化之证,也有少阳脏腑血液之证,所主范围甚广。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三焦气化,泄而不藏。五脏血液藏而不泄。三焦受病,证状以表中里划分,以有汗、无汗、发热、恶寒等为辩证。三焦受病的特点是,三焦不能气化水液,造成水液泄漏和水停三焦之表证。水液泄漏为自汗,治用桂枝汤;水液闭藏为无汗,治用麻黄汤;水停营卫,胃中有热,有大青龙汤;水停心下,表里皆寒,有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水停下焦,为里证,有五苓散茯苓甘草汤。总以发汗,利水为法,泄邪气而宣发正气。
五脏血液,藏而不泄,所以血液五脏受病,藏而不泄,多为聚结证,有结胸,有脏结,有少腹急结,也是以三焦划分的,分为上中下三焦,在治疗上,有针刺出血,有衄血自愈,病在上焦,有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病在中焦,有三承气汤,病在下焦,有桃仁承气汤,抵挡汤,五苓散等等。
三焦少阳气血热证,有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竹叶石膏汤等,以清气分血分之热为主,以疗温病之方(温病的特征是气血同病,病则发热身重)。
《伤寒论》经文,我们从宏观上来讲,治病处方,共分三大类,一是三焦气分,表中里,发汗利水之方,二是脏腑血分,攻坚散结,和解之方,三是气血合病的温病,除热去实之方。
三阴三阳六病为纲,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立法,立辩证论治之大纲,树理法方药之楷模。
(汉古中医研究院)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