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69|回复: 0

《金匮要略》背诵条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05: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5-13张仲景安溪中医世家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
[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十四]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十五]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十六]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十七]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十一]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十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十三]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十四]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二十]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二十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二十二]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二十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二十六]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百合狐蜮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二]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十]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八]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十]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二]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八]夫失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十三]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十四]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十五]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十六]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十七]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十八]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一]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五]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六]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十]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十一]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十二]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十三]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十四]肺胀,咳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二]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五]胸痹心中痞气,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六]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七]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八]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九]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三]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九]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十]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十一]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十二]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十三]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十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十五]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十七]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十八]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十九]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十六].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做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不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二]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十五]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十六]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十七]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十八]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二十三]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二十四]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二十五]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二十六]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二十七]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二十八]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二十九]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三十]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三十一]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三十五]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四]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五]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十]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十二]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十三]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一]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五]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十一]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十八]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二十二]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二十三]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二十四]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二十五]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二十七]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二十八]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三十一]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三十二]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十三]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十四]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十五]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十六]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十八]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十九]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二十一]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十]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十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
[十四]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十五]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十六]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十七]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五]趺阳脉浮而濇,浮则为虚,濇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濇,其病难治。
[八]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十]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十一]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十二]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十五]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十六]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十七]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二十]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二十一]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四十二]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四十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四十四]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四十五]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疮疡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三]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肿,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四]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二]妇人宿有癥病者,经断未及三月,而有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脐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四]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五]妇人怀妊,腹中肟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六]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四]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五]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六]师曰:产妇腹痛,发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宜下淤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九]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十一]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三
[五]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六]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九]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十七]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十八]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