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灵枢针灸袁医生的博客
›
脾的功能
返回列表
查看:
170
|
回复:
0
脾的功能
[复制链接]
袁医生
袁医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10/4 08: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脾的功能:
(1)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运,指运输;化指吸收消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
营养物质
,并将这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吸收、输送到需要部位的
生理功能
。运化水谷: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运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饮食物在进入胃以后,要靠胃的“腐熟”和蠕动,将食物变成粥样食糜,通过幽门及
十二指肠
后进入
小肠
,而这个过程必须依靠脾气(功能)的帮助,才能完成。
第二阶段是:食糜到达小肠后,通过小肠的“化物”功能,对食糜进行“泌别清浊”,从而分解成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和无用的糟粕,以彻底地对饮食物进行消化。而这个消化过程,也必须靠脾的健运功能才能完成。
第三个阶段是:帮助肠道吸收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胃肠道
通过脾气的帮助,在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和“泌别清浊”后,饮食物经过消化所分离出的营养物质,还需要通过
胃肠
道进行吸收,然后才能输布到全身,以供人体所需。这一过程也必须依赖脾气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因为
脾脏
具有消化饮食,吸收并输送饮食物精微物质的运化功能,而营养物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也是
气血
津精生成的重要物质来源,所以《
内经
》中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成之源。这与自然界中的“土”能养育万物是相通的。运化水液:脾在运化水谷,输送精微的同时,还具有运化水液的功能。脾主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过多,以维持人体内水液相对平衡的作用。所以,脾维持水液相对平衡功能,又称为运化水湿。饮人人体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及输布作用而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与此同时,脾脏又将人体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及时转输到人体的
肺脏
和
肾脏
,并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通过汗液、尿液、呼吸、
大便
而排出体外。
(2)
脾主升
清。脾主升清亦称之为“脾气主升”。升,就是上升。清,是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因为脾主运化,饮食物进入胃以后,经过脾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等作用,将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津液运送到心、肺、头、面、目,并通过心肺的推动及宣发作用而变化生成人体营养的必需物质,以滋养全身。从复习中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脾脏具有协助胃消化饮食、协助小肠泌别清浊、并将饮食物精微输送到全身;2、脾有吸收、输布水液,维持水液相对平衡功能,将人体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及时转输到人体的肺脏和肾脏,并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通过汗液、尿液、呼吸、大便而排出体外。3、将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津液运送到心、肺、头、面、目,并通过心肺的推动及宣发作用而变化生成人体营养的必需物质,以滋养全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脾要将水液及营养成份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代谢。那么,当邪气侵袭肺时,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脾所上输的精微物质和水液就不在是精华了,而成为肺负担,好比肺中痰液还没有清理干净,脾又不断的上输水液,造成产生新痰的来源。这才是脾为生痰之源的本意临床中碰到
痰多
的病人,有些医生认为痰多是
脾虚
造成的,治疗中采用
四君子
健脾
,加上
清肺
化痰的药,自认为万无一失,其实四君子健脾,加强了脾向肺输送输送水液的功能,加重了肺的负担,痰液越来越多。一些老慢支患者就是这样的情况,咳吐大量痰液,体温不高,
炎症
几乎没有,
抗生素
根本起不到作用。痰多的治疗,敛脾是关键,即收敛脾气,使其上输的功能减弱,向四周,向下的输送加强,敛脾的同时配合
健脾利湿
、健脾
燥湿
的药,这样从源头上减轻肺的负担,然后稍加清肺化痰之药,治疗痰证起效很快。敛脾的常
用药
有
芡实
、白
莲子
、
苍术
任之堂
主人对“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谈,结合现代西医
生理学
理论,阐述很精彩,有思想见地。但本人有看到另一种论述,可供战友讨论、分享。1、
伤寒
大家柯韵伯云“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其依据如下。2、肾位于
下焦
,开窍于二阴,与
膀胱
相表里。肾又主水,在人体水液代谢中起极重要作用。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
肺气
肃降,水下注而归于肾,这是水液在体内升降的大概过程。如
肾气
不化,往往大
小便不利
;二便不利则
中焦
痞满
,影响水液的代谢。所以说肾是胃的水液排出的关口。如关口不利,水液便会积聚体内而形成
浮肿
或凝成痰饮。故“肾为生痰之源”。在临床临证中,遇到痰饮棘手之症时,治疗策略可从源头上入手,采取
温肾
利水的办法,困难迎刃而解。如日照天空,群阴离散。3、“胃为贮痰之器”,柯韵伯有论述:《经》云“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阳走
五脏
,浊阴归
六腑
。”肺为手
太阴
,独受诸气之清,而不受有形之浊,则何可贮痰?唯胃为水谷之海,万物所归,稍失转其味之职,则湿热凝结为痰,依附胃中而不降。当曰“胃为贮痰之器”。。。。。。所以临证中遇痰饮急症,急则治标,以攻下为主。礞石滚痰丸独得其妙。4、六君子汤加
干姜
、
细辛
、
五味子
,是治疗
肺痿
气喘
的良方。理不争不明!!“咳痰”和“吐痰”是两个概念。咳痰者,痰在肺,脾为之源头!吐痰者,痰在胃,肾为源头!这一点
张锡纯
的涤痰汤条文写得很好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
李中梓
《医宗必读卷十痹》,他在阐述行痹的治法时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
利湿
仍不可废,大抵参以
补血
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由于其文字易诵上口,文意深刻悠远,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因而广为医家所重视、运用、充实和发展。《
金匮要略
》对
营卫
之气不足引起的脉阴阳俱微,身体
麻木
失去知觉
,如“
风痹
状”者,选用
桂枝汤
去
甘草
,倍
生姜
,加
黄芪
为
主药
,以振奋
阳气
,促进血液运行,使“气行则血行”。诚如李士材所谓“治外者散邪为主,治藏者养正为先”,“气足自无顽痹”。再如,
中风
乃因
肝肾阴虚
、
阳亢
风动、瘀阻经脉所致,治疗上亦守“治风先治血”之旨,如三甲复脉汤加减治肝
肾阴虚
之风气内动,大
秦艽汤
治
络脉
空虚之
风邪
入中,莫不以治血为主,或育阴液、重肝肾,或养血为主,佐
祛风
以
通络
。
过敏性紫癜
与中医文献中描述的“
紫癜
风”、“
发斑
”相类似,多由风火湿毒侵袭
腠理
所致。治宜针对风
热毒
邪以祛风
解毒
之法,临床常以
活血化瘀
之法,选用
桃红四物汤
加减。口诀所指之“风”应包括“外风”与“内风”,所治之血即指阴液,包括阴血、津液,治风之法,祛风、散风为直接疗法,而间接疗法包括:祛外风取补血养血活血、
行气活血
、
温经
活血、凉血活血等,使血行风灭;治内风可用滋、养、育、敛阴血、津液等一法独进或多法并施,以收液增风平之功。由此不难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充实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内涵,而其也具有更强的概括力,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案例:丁某,女,47岁,教师,常年反复发作
荨麻疹
,诊时患者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
脉细
弱,全身可见搔痒痕迹,四肢部见红色疹点。通过脉证互参,该患者体弱
血虚
,诊断为风疹。用《
医宗金鉴
》
当归
饮子加减,
服药
3周后病愈。按:本方由归、芎、芍、地
四物汤
加用补益疏风之黄芪、荆芥、
防风
、
蒺藜
、
首乌
等组成。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蔡某,女,20岁,学生,该生参加高考后,面生
丘疹
如刺,严重时有脓疮,
烘热
疼痛
,曾服
中成药
黄连
上清丸、
丹参酮
片、龙胆泻肝口服液等治疗未见好转。诊时颜面潮红,
粉刺
、
结节
、
囊肿
、破溃处留有
橘皮
样
疤痕
和血素沉着,舌红苔薄、
脉细数
。系风火湿毒侵袭人体,浸淫
血脉
、郁于头面而发。用消风散减
木通
、苍术,加青龙衣、
丹皮
、
紫草
,服15剂而痊愈。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青龙衣疏风透表,
苦参
、
生石膏
、
知母
、
苍耳子
、生甘草
清热
、
泻火
、解毒,当归、
生地
、胡麻仁、丹皮、紫草养血、凉血、活血、
滋阴
润燥。
营养物质
,
脾主运化
,
肝肾阴虚
,
健脾
,
小肠
相关帖子
•
中药绝学:一味苍术,国医大师妙用化神奇!
•
揭秘:啤酒肚的中医学问!
•
沈氏女科:问“两口”,话医案
•
柴胡泽泻汤试解
•
治疗糖尿病效方
•
比癌症更可怕的抑郁症,有一个方剂专门治疗它!
•
噫膈的思辨
•
糖尿病思辨
•
糖尿病思辨
•
论寒湿困脾治法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