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453|回复: 0

脐针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17: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脐针细解)
坎艮共取了女红.留针三时不放松.
减肥效果坎兑坤.女加震巽苗条身.
坎位一针一天整.腰突重病去九成.
近视坎离进两针.视力准见日日新.
颈椎离位平三针.震坎三十度角补.
王某,痔疮,兑主口,上下口,并且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乾,主大肠,坎主肾,肾主前后二阴,且肾与三焦别通。
产后90天,右侧坐骨神经痛,坎主骨,艮主右下肢。七次愈
咳喘不得平卧,兑和乾为金互为表里,坤为土,培土生金
偏头痛,巽主胆,胆经循行于侧头,乾先天八卦为首
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
一穴多治:
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
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
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
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
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
寻找压痛点:
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
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洛书全息进针法:
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
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
治疗顺序:
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比如,支气管炎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我们可根据该病的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疗。比如肝炎胆囊炎,可取其对应的震位或巽位进针。
手法原则:
“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因为脐针治疗并非传统针刺学的定点治疗(多直刺),而是定位治疗(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横刺),在脐针的进针中带有明显的方位性,而这个方位的选择应该是脐针疗法的灵魂。有了方位,也就有了补泻。根据病情,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然,临床上也采用手法补泻。
脐针的基础知识脐针治疗的注意事项:
禁忌症:
小儿及妊娠妇女不宜脐针治疗。对大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多脏器衰竭脑卒中、急性传染病癌症晚期、恶液质、低蛋白水肿血友病等及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烧烫伤、骨折、挤压综合征,因直接有生命危险,不应考虑。
治疗时体位:
一般采用仰卧位。
进针方式:
以脐蕊为中心,作放射性向外斜横刺,一般深度为刺激强度:在一般治疗中不主张强刺激,因为脐部特别敏感,只要进针了就起到效果。但对于急性疼痛性疾病,可采用间断性强刺激。
留针时间:
进针后一般留针10~20分钟。急性病留针时间短,慢性病留针时间长,疼痛性疾病一般痛止即拔,不作留针。
一般注意事项:饭后一小时后进行治疗。脐部术前常规皮肤消毒,特别对脐孔较深、污垢较多的患者,可用松节油去除污垢,然后再常规消毒。冬季注意保暖。
副作用
只要操作得当,一般没有副作用。从针刺理论上讲,病人可能出现晕针滞针,但我至今未遇到一例。如采用强刺激可引起头晕、腹痛、恶心,严重者可能会有呕吐。
齐氏脐诊法简介:
脐部粗看似乎每人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几乎很少有人相同。脐眼的大小、脐孔的深浅、脐蕊的高低、脐壁有无倾斜都不尽相同,观脐诊病就是看脐部的这些变化来诊断疾病。
正常人的脐孔直径约0.8-1.5厘米,如果直径超过2.0厘米,我们称为大脐眼。直径小于0.5厘米我们称为小脐眼。脐眼的大小一般来讲取决于胎儿时期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的粗细,脐带越粗,一般脐眼越大,子体先天足,个体强壮。反之脐眼越小,先天禀赋不足,个体胤弱。俗话说“脐大容杏,不富也贵”,说明了脐大的人身体健康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所以来讲看病人的脐眼大小可基本判定他的先天禀赋及身体素质如何。
脐孔的深浅取决于皮下脂肪的多少,皮下脂肪越厚,则脐孔越深,这说明其营养状态好。皮下脂肪越薄,脐孔越浅,营养较少。如脐孔过深提示营养过剩,则应考虑脂肪肝、老板综合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
形状:
 圆形:
脐圆而下半部丰厚朝上,提示血压正常,内脏健康,肾功能强,精力充沛,为男性最佳脐形。
 椭圆:
脐形椭圆为女性最佳,提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凸形:
脐外凸较少者多见婴幼儿,或见极少运动内脏张力减弱,内脏器官下垂。脐外凸较多者多见有严重水肿,卵巢囊肿。也是喘胀的险候,预兆肺、肾之气将绝。另外脐外凸应与脐疝鉴别。
 凹形:
脐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泄、元气将脱,或见于暴吐之后。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的凶兆,多见于小儿瘟疫染身、毒邪内逼之证,病情险恶,预后不佳。
浅小形:
此形人不论男女身体较弱,内分泌功能不正常,经常感到全身乏力,此为先天不足,后天气虚。此外提示精神神经系统脆弱,受刺激易诱发精神障碍。这类人易激动,有歇斯底里倾向。
闭合形:
脐眼与脐孔密闭,形成一个闭合性腔隙,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原因是皮下脂肪松弛,提示卵巢功能减弱。
移位:
脐位上移:
脐向上延长成三角形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或提示胃、胆囊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上移。
 脐位下移:
多为肾虚、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子宫脱出及脱肛。
 脐位右移:
多为气虚,可见于高血压、左侧肢体瘫痪。并提示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
 脐位左移:
多为血虚,见于各种贫血寄生虫病人及右侧肢体瘫痪。也提示肠胃不佳、肠粘连便秘
色泽:
脐部色泽的改变可提示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色泽又分全脐色和局部色两种,全脐色较易判定,而局部色则需根据脐八卦全息来判定相因的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