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43|回复: 0

不同针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5 1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同针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2015-01-09程海英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
  1.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病程一般2周左右,严重者可迁延较久,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多见于胸背、面部和腰部,好发于春、秋两季。大部分患者患病后很少复发,极少数患者有时可以再发。祖国医学将本病称为“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蛇丹”和“蜘蛛疮”。
  1.1病因病机
  本病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而呈肝胆火盛,或由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或因偶然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日久才能消失。
  1.2治疗
  急性期三棱针点刺放血拔罐,后遗神经痛火针点刺。
  特殊治法
  1.2.1王乐亭放血疗法
  “龙眼”放血:“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面上,握拳取之。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进行挤压,即有黄色粘液或恶血溢出,挤出1~2滴即可。
  “龙头”、“龙尾”点刺放血:疱疹首先出现处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之端称为“龙头”。其放血部位应在“龙头”之前,“龙尾”之后。经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火罐,以求恶血尽祛,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净该处,不必包扎。
  大椎放血配穴:如疱疹的发病部位在胸或胸以上部位者加曲池合谷;疱疹在腰部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选穴多少,根据病情之轻重而定,一般选1~2个穴。刺激手法取泻法,每穴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
  1.2.2灸法
  用艾条在病灶处由中心向四周围灸,灸至皮肤潮红,以患者舒适而不觉痛为度,约30-40分钟,风热者加灸心俞、肺俞;湿热者加灸肝俞、脾俞。
  2.痤疮
  痤疮是青春发育期常见的皮脂腺疾病,又称为粉刺。本病好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多见于颜面部、上胸、肩、背部等部位。青春期后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少数严重者终生留有瘢痕
  2.1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肺经风热,熏蒸肌肤;或过食辛辣油腻之物,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原因是由于青春期性腺成熟、睾丸酮分泌增加、皮质腺代谢旺盛、排泄增多,使其成分有所改变,过多的皮脂堵塞于毛囊口,加上细菌等侵入引致发炎。本病的发生和过食脂肪、糖类、消化不良、休息欠佳等因素有关。
  2.2治疗
  2.2.1针刺法
  治则:宣肺清热,化湿。
  处方:合谷 曲池 内庭 阳白 四白
  方义:本方取合谷、曲池清泄阳明之热;阳明多气多血,其经脉上走于面,故配以内庭以清泄阳明经气;四白、阳白疏通局部气血,使肌肤疏泄功能得以调畅。
  随证配穴:肺经风热配少商、风门,脾胃湿热配阴陵泉天枢,冲任不调配血海三阴交。
  2.2.2特殊治法
  ①贺普仁放血疗法
  取穴:耳尖、背部痣点。耳尖穴用速刺法。针刺前先将耳尖穴周围用手指向针刺处挤按,使血液聚集于针刺部位,消毒后以左手拇、食、中指夹紧被刺部位,快速刺入1分左右,迅速出针,挤出鲜血数滴,再用干棉球挤压。背部痣点位于背部五脏俞附近,用挑刺拔罐法。配合辩证取穴,采用针刺法。肺经风热:肺俞;胃肠湿热:胃俞、大肠俞;脾失健运:脾俞;冲任不调:膈俞。
  ②拔罐疗法
  取穴:大椎、肺俞、曲池、足三里。操作:上述穴位,采用单纯罐法、刺络罐法或出针罐法,吸拔并留罐5~2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间隔5天后进行下一疗程。应经常用温水洗涤病变局部,禁止用手挤压皮疹,不食或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品,忌烟酒,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心情愉快和大便通畅,起居有时。
  程海英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北京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监事长,中国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1997年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名老中医针灸泰斗贺普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自1990年开始系统从事科研工作,九十年代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经络研究,重点参与循经感传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其成果获1996年北京市科委技进步三等奖。先后撰写、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4部专业书籍的编写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