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灵枢针灸袁医生的博客
›
辨治湿热证
返回列表
查看:
243
|
回复:
0
辨治湿热证
[复制链接]
袁医生
袁医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10/5 16: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赵绍琴
临证验案精选 附: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一)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热
之邪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证见:
头晕
身热,周身酸沉乏力,胸中气塞,脘闷
咳嗽
,小便黄赤,舌
苔白腻
而滑,脉濡滑。
此
湿温
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方法,鲜佩兰10克(后下),
大豆
卷10克,鲜
藿香
10克(后下),嫩前胡3克,川
郁金
6克,白
蒺藜
10克,姜
竹茹
10克,制
厚朴
5克,川
黄连
3克(研冲),
通草
3克
(二)芳香疏解法(上焦):
暑热外受,表气不畅。
证见: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
干涩
,
中皖
满闷,
恶心
呕吐,腹中不舒。
舌苔
白腻,脉濡滑,按之濡软略数。
芳香疏解,退热定呕。
佩兰叶12克(后下),
广藿香
10克(后下),陈香薷5克(后下),大豆卷10克制厚朴6克,自蔻仁5克,煨
鲜姜
3克,
杏仁
6克,太乙玉枢丹1克研细分冲。
(三)芳香化浊法(上、
中焦
):
暑热湿滞、互阻中焦。
证见;身热泛恶,呕吐痰水,
心烦
急躁,两目有神,
口干
不欲饮水。胸腹中阵痛,
大便
欲解不得。舌白苔腻,脉象糯数,按之弦滑且数。
以芳香化浊法定呕降逆折热。
佩兰叶10克(后下),藿香6克(后下),制厚朴6克,
半夏
曲12克,川连3克,佛手10克,
大腹皮
10克,煨姜3克,
保和丸
12克(布包),
赤芍
12克,焦
麦芽
10克
上落水
沉香
末1克、
白蔻
仁末1克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
汤药
迭下。沉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末以化开
湿郁
。治若不当,即可转痢。
(四)轻扬宣解法(上、中焦):
暑温
蕴热
,互阻肺胃。
证见:身热头晕,咳嗽
痰多
,胸脘痞闷。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略数,右脉濡滑且数。
热在肺胃,法宣宣解;湿浊中阻,又当轻扬。
香
豆豉
12克,炒山栀6克,嫩前胡3克,象
贝母
10克,杏仁泥10克,
枇杷叶
12克(布包),保和丸15克(布包)。鲜
芦根
30克
(五)宣肃疏化法(上、中焦):
暑湿热郁,蕴阻肺胃
证见:咳嗽痰多,胸中满闷,大便不通,小溲赤黄,舌
苔黄
垢而厚,脉象孺滑,
右关
尺滑且有力。
宜宣肃上焦,疏化畅中法。
前胡3克,象贝母12克,杏仁泥10克,香豆豉12克(布包),山栀3克,炙杷叶12(布包),
黄芩
10克,保和丸15克(布包),焦麦芽10克,
枳壳
3克
(六)轻宣清化法(上、中焦):
暑热偏多,湿邪略少。
证见:身
热咳
嗽,汗出口干,意欲凉饮胸脘少闷。舌红苔黄,
脉滑
数略濡,右部有力。
宜清解暑热,轻宣他浊
薄荷
细枝2克(后下),佩兰叶10克(后下),
连翘
12克,炙杷叶12克(布包),白蒺黎12克前胡3克,杏仁10克,
川贝母
5克(研冲),鲜西瓜翠衣30克,鲜
荷叶
一角,
益元散
12克(布包),竹叶6克,黄芩6克
(七)辛开苦降法(中焦):
湿
热病
,热郁中州,湿阻不化。
证见:头晕且胀,
胸闷
而周身酸楚,漾漾泛恶,大便不畅,小便赤黄,苔白滑腻,脉濡滑而沉取有力。
宜辛开其部以利
三焦
,苦降其热以
燥湿
浊,少佐淡渗分消。
白蒺藜10克,佩兰叶12克(后下),
白芷
3克(后下),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研冲),炒苡米12克,白蔻仁12克,赤苓12克,
滑石
12克
(八)宣化通腑法(中、
下焦
):
暑挟湿滞,互阻不化。
证见:恶心口区吐,愎胀矢气,大便不通,小溲艰涩。舌苔白腻,根部垢厚,脉濡滑关、尺有力。
宜宣化降逆,展气通腑,一方两法,兼顾
胃肠
。
鲜佩兰12克(后下),鲜藿香6克(后下),香豆豉12克,山栀5克,新会皮5克,佛手片10克,
槟榔
10克,杏仁10克,前胡6克,通草3克,煨姜2克。
酒军0.5克,太乙玉枢丹1克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用佛手片10克,媲姜3克,煎汤送下,先药服。(此定呕法)
(九)泄化余邪、轻通胃肠法(中、下焦):
湿温后期,身热已遢,症状大轻,余热未除,湿热
积滞
退而不净。
证见:大便不通,腑气不畅,腹中不舒,舌苔腻根黄厚,脉象濡滑,右侧关、尺滑且有力。
直泄化余邪而通胃肠
白蒺藜10克,粉
丹皮
6克,香青蒿1克,
枳实
3克,鲜杷叶12克,保和丸15克(布包),全瓜蒌30克,
知母
6克,炒苡米12克,
山楂
炭12克,杏仁10克,
茵陈
12克,白蔻仁末0.6克、生熟
大黄
末各1克,上三味共研细末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
(十)泄化余邪、甘润和中(中、下焦):
湿温初愈,邪退不净,中阳未复,阴分亦虚,运化欠佳。
证见:胃纳不馨,周身乏力。舌胖而淡,脉濡精缓弱,按之弱而无力。
宜泄化余邪,甘润和中方法,以善其后。病势向愈,饮食寒暖切当留意。
川
石斛
12克,丹皮6克,香青蒿0.5克,甜杏仁10克,范志曲12克,
鸡内金
10克,冬瓜子20克,
茯苓
皮15克,生熟谷麦芽各12克,香砂
枳术
丸15克(布包)
杏仁
,
保和丸
,
苔白腻
,
中焦
,
大便
,
舌苔
相关帖子
•
抽丝剥茧,细究辨「脉」如何治痤疮
•
温病大家刘景源:湿郁脾胃得这样治!
•
经方治大便稀水肛周灼热一例(答案已公布)
•
一80岁老人,大便不成形
•
经方加味治口臭苔黄饱胀感一例(答案已公布)
•
"三槐堂"
•
综合治疗母亲的糖尿及大便干结
•
经方治小便无力痛大便不成形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