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灵枢针灸袁医生的博客
›
大小青龙汤葛根汤
返回列表
查看:
372
|
回复:
0
大小青龙汤葛根汤
[复制链接]
袁医生
袁医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10/6 07: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x大青龙汤\x 治太阳风寒两伤,
营卫
同病。
伤寒
之脉而见
中风
之证,中风之脉而见伤寒
之证,二证俱不
出汗
而
烦躁
者,用此两解发汗。虽有是证,若脉微弱,
自汗
出者,不可
服之,服必
亡阳
。
麻黄
(去节,六两)
桂枝
(二两)
杏仁
(去皮尖,四十个)
甘草
(炙,二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十二枚)
石膏
(碎,绵囊,如鸡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
一
升,取微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汗多
亡阳,遂虚,
恶风
烦躁不
得眠也。
【注】何以知风寒两伤、营卫同病、以伤寒之脉而见中风之证,中风之脉而见伤寒之
证也。名大青龙汤者,取龙兴云雨之义也。治风不外乎桂枝,治寒不外乎麻黄,合桂枝麻
黄二汤以成剂,故为兼风寒中伤者主之也。二证俱无汗,故减
芍药
、不欲其收也。二证俱
烦躁,故加石膏以解其热也。设无烦躁,则又当从事于麻黄桂枝各半汤也。仲景于表剂
中加
大寒
辛甘之品,则知麻黄证之发热,热全在表;大青龙证之烦躁,兼肌里矣。初病
太阳即用石膏者,以其辛能
解肌热
,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是预保阳存津液之先着
也。粗工疑而畏之,当用不用,必致热结阳明,斑黄狂冒,纷然变出矣。观此则可知石
膏乃中风伤寒之要药,得麻、桂而有青龙之名,得知草而有白虎之号也。服后取微汗,汗
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得汗,停其后服,盖戒人即当汗之证,亦不可过汗也。所以仲景
桂枝汤
中不用麻黄者,是欲其不大发汗也;
麻黄汤
中用桂枝者,恐其过汗无制也。若不慎
守其法,汗多亡阳,变生诸逆,表遂空虚而不任风,
阴盛格阳
而更烦躁不得眠也。
\x
小青龙汤
\x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
不利,少
腹满
,或喘者。及
杂病
肤胀、
水肿
证,用此发汗而利水。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
(半升) 甘草(炙,三两)
干姜
(二两)
半夏
(洗,
半升) 桂枝(三两)
细辛
(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者,去半夏加括姜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
附子
(炮)一枚。若
小便不利
少腹
满者,去麻黄加
茯苓
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半升。若微利者,去麻黄
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
【按】“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此必
传写之讹。盖《
本草
》芜花即
芫花
类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卞行数十次,
岂有治停饮之微利,而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当改加茯苓四两。
【注】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表虚
有汗
,
五苓散
证也;一伤寒,表实无汗,小青龙汤
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
也,有喘者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
呕者
仍用。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
与水俱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
肺气
,以敛耗伤之气,若渴
者,去半夏加
花粉
,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
以就里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
越婢汤同治
水饮
溢于表,而为肤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元不随手而消。越婢治有热者,
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消阴水也。
\x
葛根汤
\x治太阳、阳明两经合病,头项强痛,背亦牵强,脉浮元汗恶风者,及表不
解,
下利
而呕者,并宜服此发汗。
葛根
(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注】是方也,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麻黄佐桂枝发太阳营卫之汗,葛根君桂枝解
阳明肌表之邪。不曰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以葛根命名者,其意重在阳明,以呕利属阳
明多也。二阳表急,非温服覆而取汗,其表未易解也。或呕或利,里已失和,虽啜粥而
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故不须啜粥也。柯琴曰∶此证身不疼、腰不疼、骨节不疼、不恶
寒,是骨不
受寒
矣。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动不宁,是筋伤于风矣。不喘不烦躁,不干
呕,是里不病,元汗恶风,病只在表。若表病而兼下利,则是表实里虚矣。比麻黄、青
龙二证较轻,然项强连背拘强,更甚于项强无汗,不失为表。但脉浮不紧,故不从乎麻
黄,而于桂枝方加麻黄倍葛根以去实,小变麻桂之法也。盖葛根为阳明
主药
,凡太阳有
阳明者,则佐入太
阳药
中;凡
少阳
有阳明者,则佐入少阳药中,无不可也。李杲定为阳明
经药。张洁古云∶未入阳明者、不可便服。岂二人未读仲景书乎?要知葛根、桂枝,俱是
解肌和里之药,故有汗、无汗,下利、不下利,俱可用,与麻黄之专于发表者不同也。
《金匮》治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
【集注】喻昌曰∶伤寒项背KT KT ,无汗恶风者,用葛根汤。此证亦用之者,以其邪在
太阳、阳明两经之界。两经之热并于胸中,必伤肺金清肃之气,故水道不行,小便少,津
液不布而无汗。阳明之筋内结
胃口
,外行胸中,过
人迎
环口,热并阳明,斯筋脉牵引,口
噤不得语。然刚痉无汗,必从汗解,况湿邪内郁,必以汗出如故而止。故用此汤合解两
经之湿热,与风寒之表,法无害其同也。
\x桂枝麻黄各半汤\x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
恶寒
,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
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
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
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六铢) 芍药(一两) 麻黄(去节,一两) 生姜(一两) 甘草(炙,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去皮尖,二十四个)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
六。
【注】太阳病,得之八九日,有如疟状之寒热。热多寒少者,其人不呕,小便清白,此
里和不受邪,虽为欲
自愈
;然必审其如疟状寒热,一日二、三度,轻轻而发,诊其脉微
而且缓,则知邪衰正复,表里将和,始为欲愈也。若脉微不缓,正未复也,更恶寒者,邪
未衰也,虽不能自愈,但已为前之汗、吐、下虚其表里,故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脉
微恶寒,表里俱虚,面色当白,今色反赤,是犹有
表邪
怫郁,不能得小汗出宣发
阳气
,故
面赤
身痒
,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小汗之以和营卫,自可愈也。
麻黄
,
桂枝
,
葛根
,
伤寒
,
小青龙汤
,
烦躁
相关帖子
•
从脉用药之二十五:峻补治麻黄汤证
•
从脉用药之二十七:治无病需补养例
•
经方治误用桂枝汤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敷应用
•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转)
•
经方治怀孕心烦气短一例(《金匮》当归散)
•
经方治小腹冰凉疼痛脸色苍白一例(答案已公布)
•
中成药治梦见死人妖怪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