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灵枢针灸袁医生的博客
›
[转载]开阖枢原理与脏腑别通(转)
返回列表
查看:
557
|
回复:
0
[转载]开阖枢原理与脏腑别通(转)
[复制链接]
袁医生
袁医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10/7 1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
开阖枢原理与
脏腑
别通(转)
作者:
香秋嘉措
开阖枢原理与脏腑别通
如果对四柱
八字
有兴趣并加以研究,对临床也是很有帮助,我因为早期研读易理学、易学及天干地支,对于
学习
董氏奇穴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其中的
五行
与中医有极大的关系。
我的许多学生都深入研究易学,在这方面出色的学生也很多,有几位在台湾及日本都很出名。我基于对临床的帮助而学习易理,也有这方面的著作,研究阴阳及
八卦
,对临床很有帮助,或许有人不这样认为。但今天要讲的「开阖枢」与易学就有密切的关系。在深入讲解之前,为了帮助大家更易理解开阖枢,先讲一下易学与
经络
。
在
针灸学
里,经络的定位、定向、定性与定序都可以说与易理密切相关,现在大家看看手里拿着的图表,我来给大家说明。
一、先天八卦与脏腑经络之定位
《系词》说:「易有
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即先天八卦之由来,图示如下〈见图一〉。
圖一 先天八卦的方位圖
〈乾上坤下〉
圖一 先天八卦的由來圖
〈乾上坤下〉
再将此图按《说卦》所言:「天地〈乾坤〉定位,山泽〈艮兑〉通气,雷风相薄〈震巽〉,水火〈坎离〉不相射」之内容展开,则如图〈图二〉。
将脏腑与先天八卦对应并配置于先天八卦中,由于干为老阳〈阳中之阳〉,为阳之极,故统诸阳之主
督脉
。坤为老阴〈阴中之阴〉,为阴之极,故统诸阴之主
任脉
。其余脏腑根据其属性配于各之内〈图三〉。兑卦属金,肺
大肠
亦属金,故配置于兑卦;
离卦
为火,心及
小肠
亦属火,故配置于离卦:巽卦属木,主风,肝胆亦属木,故配置于巽卦;坎卦属水,肾与
膀胱
亦属水,故配置于于坎卦;艮属土,
脾胃
亦属土,故配置于艮卦。多余之
心包
与
三焦
则配置于震卦中,盖震为
龙雷之火
,心包三焦为相火。这样左边之三卦,兑离震为阳仪,全主手之经络,右边之巽坎艮为阴仪,全主足之经络,而且如此则合于《说卦》之「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实应系相射〉」,构成1.肺、大肠〈兑泽〉与脾胃〈艮山〉对应;2.心、小肠〈离火〉与肾、膀胱〈坎水〉相对应;3.心包、三焦〈震雷〉与肝胆〈巽风〉相对应;4.督脉〈干天〉与任脉〈坤地》对应。
圖三
除任督两脉为奇经自成循环外,其它十二脏腑就形成了三个对应的小系统,亦即肺、大肠、脾胃系统;心、小肠、肾、膀胱系统;心包、三焦、肝,胆系统。而目前的事实即是十二经脉循环为一个大循环系统,而其下也就有着这三个小循环系统,而每一卦有一脏一腑,彼此则互为阴阳表里。
二、先天八卦与
六经
定性
太阴
、
少阴
、太阳、
少阳
之名首见于《
周易
》,
厥阴
、阳明始见于《
内经
》,太少本就含有阴阳的多少和变化,属于古人认识世界的工具,它影响了《内经》,利用其理论来研究人体。人体部位在身上有胸、背、侧之分,在四肢也有内外中三部之分,《内经》中人体上的阳明和厥阴,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按阴阳的原则,结合部位之特点提出来的。
六经之太少厥阴阳明之定性,如果用易理来解说,将更容易理解。这里试将先天八卦依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之次序展开〈见图四〉,并将其所属之脏腑列于其下,干主督脉,坤主任脉,任脉及督脉皆属于奇经,不与脏腑连属。将其它之六卦按阳仪〈兑离震卦,脏在前〉阴仪〈巽坎艮卦,腑在前〉排列〈此有阴阳对称平衡之意〉,再依对应卦象之脏与脏、腑与腑相连,则肺脾相连为脏属阴画--〈阴爻〉,大旸与胃属腑属阳画-〈阳爻〉,心肾相连为脏画--,小肠膀胱相连为腑画-,心包肝相连为脏画--,三焦胆相连为腑画-,将上列按阴阳次序画于右边即下列图式〈图四及图五〉,此一图式在很多书中皆能见及,但也仅止于此,而未能进一步的加以分析或发挥。
我们深入研究及探索,会发现这与脏腑的定性有很大的关系。此一卦象恰为火〈 〉水〈〉下,即如同人身之心在上,肾在下,天地以乾坤定位,人身以火水定位。将此一卦象〈图五〉:六爻,根据天地阴阳之气阴升阳降之原则,分析其性质,阳往下增加,则最上之阳爻为少阳,依次为太阳,最下之阳爻为两阳合明谓之阳明。阴往上递减,最下之阴爻为太阴,依次为少阴,最上之阴爻为
两阴
交尽谓之厥阴,如此产生出
三阴三阳
〈见图六〉,将此六爻阴阳之性质还原于图四之中,脏腑之阴阳进一步属性亦随之定性,即肺脾为太阴,大肠胃为阳明,心肾为少阴,小肠膀胱为太阳,心包肝属厥阴,三焦胆属少阳〈图七〉。
圖六
圖七 六經開合樞
三、开阖枢与经络定向〈兼谈脏腑别通〉
《内经》根据阴阳互根理论,提出
三阴
三阳开阖枢理论,《
素问
.阴阳离合论》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阖思想显然源于《周易系辞》之“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能。”,仔细探究,这其实来自易卦。
根据《
易经
》六爻的关系之象,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之间存在着一种呼应关系,称之为「应」。在这种关系啊,凡是爻性相反则可交感,称为「有应」;若爻性相同〈两者皆阴或皆阳〉则不应。应则顺利,象征事物对立面存在着谐和、统一的
运动
规律。又重卦中的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为同位,因初爻为下卦的下位,四爻为上卦的下位;二爻为下卦的中位,五爻为上卦的中位,同为中位;三爻为下卦的上位,上爻为上卦的上位,同为上位。
在前述火水定位图之三阴三阳中,下卦及上卦之下爻太阳、太阴在最外为“开”,下卦及上卦之中爻阳明及厥阴在内属“阖”,上下卦之上爻少阴及少阳皆为转化之枢”阖”。合乎「对应」〈一阴一阳〉及「同位」的原则〈图七〉,象征着一四爻、二五爻、三六爻闲,存在着谐和统一的运动规律及同类的性质。应用于人身,就有着同类的生理和病理活动。
三阴三阳中之下卦第一爻太阴及上卦第一爻太阳在最外为开,也就是说包括手足太阳之
膀胱经
及小肠经,包括手足太阴之
肺经
及
脾经
为开。每当
寒邪
伤人,最先伤阳,即伤最外之太阳,寒为阴邪易从下起,先伤足太阳,故
伤寒论
叙证从
足太阳膀胱经
起。每当热邪伤人,最先伤阴,热为阳邪多从上而来,先伤
手太阴肺经
。外邪先伤太阳太阴,即因太阳太阴为「开」之故。上下卦之上爻皆为变化之处,上卦之上爻少阳及下卦之上爻少阴皆为转枢之位,少阳在表里之间其证以寒热往来为主,又有兼表兼里之分。例如
小柴胡汤
为少阳正证,又有偏表之
柴胡桂枝汤
及偏里之
大柴胡汤
,
柴胡
加龙牡汤等。少阴亦有寒化热化之证,如寒化之
四逆汤
,
真武汤
等,热化之
黄连阿胶汤
等。阳明及厥阴皆在卦之中爻,有闭合之意,故为阖。观
伤寒
之邪,当其
阳亢
之极则入阳明,而成循衣摸床不识人之重病;阴寒之极则入厥阴,则为厥逆之证。而
温病
热入手厥阴心包则神昏,入足厥阴则动风,皆为病症之极,已至闭阖之最后阶段,而有严重之精神证状。
圖九
圖八
开合枢怎样影响经络?试将
手掌
握成一个圆形如太极〈图八〉,便可发现开阖呕两两相连。先看
少商
与少泽,一为太阴,一为太阳,即是开;关冲为
少阳经
,少冲为少阴这为阖;中冲为
厥阴经
,
商阳
为
阳明经
,中冲与商阳为阖,这就汇成了开合枢的规律。依此圆形从最外之太阳向内运行〈传经〉,依次为少阳,最后为阳明,阳尽则阴,依次为太阴、少阴,最后为厥阴。将拳头伸开则开阖枢之关系成下图〈图九〉。
若将脚掌弯卷起来,亦成太阳太阴紧邻排列,厥阴阳明紧邻排列。至于
涌泉
,日人赤羽幸兵卫作〈知热感度测验〉时,以至阴与窍
阴间
之内至阴代替,这样亦成为少阳少阴紧邻排列的状况,说明了开阖枢有一定的排列次序。〈见图十〉
圖十一
圖十
此种位置与《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及《阴阳离合论》所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相符。内经据此而确定经络循行部位〈图九、十〉,三阳在阳面,三阴在阴面,然后根据阳仪〈兑离震由太阳少阴而来〉,故肺、大肠〈兑〉,心、小肠〈离〉,心包、三焦〈震〉走手上,阴仪〈巽坎艮由太阴少阳而来〉,故肝、胆〈巽〉,肾、膀胱〈坎〉,脾、胃〈艮〉走脚上〈见到一、图二〉。又据阴升阳降,或到指端止,或从指端起,例如太
阳经
从小指走在阳面之最外,少阳沿约指〈无名指〉走在阳面之中间,……其它以此类推。
此一开阖枢握拳之图以顺时钟方向旋转,也甚合《伤寒论》太阳传少阳,传阳明,传太阴、少阴、厂阴的六经传变次序。〈见图十一〉
每当提及开阖欐,总有一个疑点会被提出讨论,就是关于究竟是「少阴为枢」或「厥阴为枢」的问题。内经并无「厥阴为枢」之文句,后世以厥阴与少阳表里,且厥阴亦有寒热往复之症状,而强以厥阴为枢,殊属不合。本文在前述中已对「少阴为枢,厥阴为阖」的作用详加说明,并从经络排列次序作了比较分析,当不致再有疑问,为了加强说明,再就少阴与厥阴的位置略加解说分析,当可更加清晰确定。
从条文及症状看,少阴心
肾阳虚
确是生死关头,从其
死证
条文较多,不难理解少阴之危,但若细看,喊阴死证条文更多于少阴,而厥阴病更危于少阴病,少阴病寒化危证长见合并厥阴的昏痉等症,如「伤寒脉微而厥(少阴
阳虚
)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出现厥阴
昏厥
)此名脏厥。」,可见厥阴应是在少阴之后。又从
温病条辨
看「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条下
吴鞠通
自注「此言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也,概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生,二经均可主以复脉者,乙癸同源也。」,明白指出了少阴在前,厥阴在后,少阴影响厥阴。这样少阴为枢就不是问题了。
四、后天八卦与经络循环〈定序〉
大家对经络循行的顺序可以说无人不知,但是对于似乎抽象的经络下点功夫,还是必要的。我曾在
北京大学
攻读博士专研易学,在
北京中医药大学
攻读博士专研伤寒论,在中西医科大学攻读博士研究针灸,因此对易学、伤寒论及经络有一些特别的研究心得,愿与各位分享。
前面我们谈过先天八卦影响决定了经络的位置、性质及方向,此外的经络顺序则与后天八卦有关,我们再来看看后天八卦及不论那个方向相加都是十五的洛书九宫图。(图十二、十三、十四)
圖十二
在马王堆出土
医书
中,经络并未相互衔接,在《阴阳十一灸脉》及《手足十一灸脉》中并无一定之循环次序,但在《内经.
灵枢
》中已有完整之循环次序。由于受易学“寰道观”影响而产生出循环理论。从经络之循环次序来看,其与九宫数即后天八卦实有密切关系,后天八卦之卦位〈图十二〉如下:上为离,下为坎,左上为巽,左为震,左下为艮,右上为坤,右为兑,右下为干。因任督二脉不参与十二经之循环,将任督两脉除外。试将脏腑依其五行属性排列于后天八卦中:水(坎),火(离)各一卦,将属水之肾及膀胱定位在坎(1位),将属火之心及小肠定位在离(9位)。金、木之卦各二,由于肝胆属木,所以定位在震巽,肺大肠属金,所以定位在兑干,但肝属
阴木
,胆属
阳木
,根据后天八卦之宫位数(即洛书之数,见图十三、十四),而将阳木胆定位在3的震位,阴木肝定位在4的巽位。同理将阴金肺定位在阴数6的干位,阳金大肠定位在阳数7的兑位,此亦与前述图四之手经〈阳仪〉脏在前,足经〈阴仪〉腑在前相符。土虽然有两卦,但若将脾胃分置于艮坤两卦,则心包及三焦将无位置可安。根据九星流年学说,若逢5数则将阳寄于2,阴寄于8,其它金、水、木、火则无寄位之说。前曾述及脾
胃经
在足在下属阴,因此寄于8,余下之2位则将心包及三焦寄于此,即坤位,坤为火中土,心包及三焦含相火,安于坤位,亦合乎其五行属性。根据前述1至9的顺序运行(中间之5已寄于2,8位,则跳过5,向前顺行)则成为:1.膀胱、肾→2.心包、三焦→3.胆→4.肝→6.肺→7.大肠→8.胃、脾→9.心、小肠→1.膀胱、肾……的循环,正合乎目前十二经络循环的顺序。
圖十三 洛書
在中医学中有所谓的「天人相应」,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指天地,考察天地的变化原理,才有这样的理论出现。人体的运行也符合着天地的运行,这样才能了解经络的原理。
开阖枢在于说明三阴三阳离合、互根、转化、及经气升降出入转输的规律,对于应用《伤寒论》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温病也有一定的指导及启发作用,用之于治疗一般
杂病
,疗效显著。由于阴阳失和〈失衡〉是《伤寒论》的总
病机
,如何促进阴阳自和,就在于调动三阳三阴开阖枢的失衡,使之调和〈平衡〉。
由前述得知,太阳太阴有一定类属及相关,少阳及少阴性质相关,阳明厥阴相关,《素问》及《灵枢》均提及「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试以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将其展开,太阳太阴相对〈开〉,少阳少阴相对〈枢〉,阳明厥阴相对〈阖〉,阴与阳对,手与足对,配合作表如下:
圖十五
这样就构成了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心与担通,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除
五脏
别通外,包络也应与胃通,从而确立了六脏
六腑
全能相通的「六脏别通」,即「脏腑别通」,透过「脏腑别通」的脏腑关系,用于内科及杂病均甚为有效。
三十多年来,个人以此方法运用方药及针灸治病甚多,极有疗效〈方药另文举例〉,用于针灸效果更为突出。
开阖枢与脏腑别通为董氏针法的核心内容,各位在这里知道开阖枢从易学而来。易学强调对称及平衡,董氏奇穴也很强调对称与平衡。下面重点介绍其应用,说明脏腑别通的发挥。
五、脏腑别通
(一)肺与膀胱通
膀胱的不利与不约,在于肺的调控,
肺气
宣肃机能障碍,调控失利,膀胱蓄泄功能随之紊乱,肺对膀胱的调控,是通过「气」的作用而完成的,所谓「气化则能出矣」。《金匮.
肺痿
肺痈
咳嗽
上气
病脉
证治第七》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
遗尿
,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
甘草干姜汤
以温之」的条文,这是「肺虚不能制约膀胱」的小便遗溺不禁证。临床有肺气不利,水停迫肺、肺气上逆之
喘症
,常以清利膀胱的方法止喘。膀胱气化失常,可以透过治肺来调节,例如常用的「提壶揭盖」法就如吴鞠通说的:「启上闸,化肺气,宣上即利下。」。
朱丹溪
也说:「肺为上焦,膀胱为
下焦
,上焦闭则下焦塞。」尝用
麻黄汤
开上窍启下窍以利尿,又以之控制
尿频
治愈老人及小儿遗尿。针肺经
列缺
可治尿频及
多尿
,针脾经之
阴陵泉
可利尿也可治尿频、针肺经
鱼际
穴可治膀胱经所行之
背痛
,针背部
输穴
能治
气喘
,也都是肺脾(太阴)与膀胱(太阳)通的应用。
董氏奇穴用位在肺经的重子、重仙治疗膀胱经部位的背痛。
有关子宫的疾患也与膀胱经有关,《伤寒论》有太阳经蓄
血症
,证状为「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
少腹
急结。」,太阳蓄血证常有如狂的精神症状,有许多妇女子宫蓄
血瘀
血,也会有精神的症状,如
痛经
、
闭经
、热入
血室
等,常用桃核
承气汤
加减治疗;再如《
金匮要略
》中的子宫疾患,常用
桂枝
伏苓
丸治疗,这两个方子都有膀胱经
主药
桂枝。从此而论重子、重仙能治
子宫肌瘤
,可以说是透过脏腑别通的肺与膀胱通起到作用的。
妇科
穴在大指肺经上,而能治
妇科病
,尤其是子宫疾患,也系此一脏腑别通理论的发挥。
(二)脾与小肠通
脾主运化
,统括小肠的受化功能,小肠赖脾肾
阳气
的温煦方能化物,小肠的分清必浊又为
脾脏
化
生气
血
升清降浊
,创造物质条件。
脾主升
喜燥恶湿,湿邪易
伤脾阳
;小肠主降喜暖
恶寒
,寒邪易伤小肠阳气。脾与小肠相互协同,关系紧密。从内经相沿迄今,小肠病与脾
胃病
并未严格区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
脾病
者,虚则
腹满
肠鸣
,食不化。」。《伤寒论》说:「
太阴病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些虽在说脾病,也可看作小肠受盛异常的病变。因此小肠病常两者共治。小肠有寒则温中袪寒,小肠有热则
清肠
泻脾;小肠吸收不良肠鸣
泄泻
,则
健脾
助运并加分清
利湿
之品,此即
利小便
而实
大便
,治脾亦即治小肠。临床见腹部隐痛喜温
喜按
,便溏清稀,胃纳不佳,此常见于胃及
十二指肠
溃疡
、小肠吸收不佳之病患,辨证属脾胃阳虚,可以黄耆
建中汤
或
附子
理中汤
治疗。又如《金匮》之黄土汤治远血,吴鞠通认为「粪后
便血
,责之小肠寒湿,不与粪前为大肠湿热同科。」病因责在小肠,但以黄土汤
温脾
摄血,其实即是脾与小肠通治之例。
针灸常以小肠经之腕骨穴
减肥
。湿热
黄疸
在古书中最常用腕骨穴〈见通穴指要赋、玉龙歌、玉龙赋〉,腕骨穴为小肠经原穴,能解脾湿。董氏奇穴肝门穴也在小肠经上,能治疗
肝炎
。古今对肝炎的认识无不认为在于袪湿。急性肝炎之阳黄主在阳明,
慢性肝炎
之
阴黄
主在太阴,治疗重点均在
除湿
,小肠为分水之官,能调整
大小便
,去湿作用极强。此外,以脾经之阴陵泉治疗五十肩,疗效显著,也都是脾与小肠通的用例。
(三)心与胆通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胆者
,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与情志有阙,在人体精神意请思维活动的领域中,起着相当之作用。心主
血脉
,胆助消化,心主君火,胆主相火,胆之排必精汁,主三焦升降与痰湿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功能失常,常可导致血脂升高及
心血管病
如
冠心病
、
心绞痛
、心肌硬塞、
心律失常
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冠
心病
、心绞痛之形成与
高脂血症
有关,而
胆囊炎
、胆石症、胆道
梗阻
等病均可使血脂升高。心病从胆论治,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报导很多,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
失眠
也很有效。而胆病从心论治,以瓜篓
薤白
半夏
汤治疗慢性瞻囊炎也有一定效果。目前以胆心同治治疗
心脏病
或胆病,其疗效似较单纯治瞻或治心要高效的多。
针刺
胆经
之风市治失眠、
心脏
病及
胆囊
炎,效果甚好。针心经神门治
胆虚
心怯也很有效,此外奇穴眼黄穴在心经上而能治眼黄,这些都是心与胆通的治例。
(四)肾与三焦通
《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上焦气化,主司津液精微的布敷,主要在肺;
中焦
气化,主司
营卫
精血
的生化,主要在脾;下焦气化,开窍于二阴,司决渎排糟粕,主要在肾,肾又为三焦气化的本源。三焦另一个系统是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火系统、心为君火在上焦,肝有相火在中焦,肾与命门为相火在下焦。肾以一脏水火相兼,两个系统皆本于肾,肾又是阴阳水火之脏,水火两个系统在
疾病
过程中可相互转化,但多出现在疾病后期,这是因为两个系统都根源于肾,久病入肾,
肾脏
兼水火阴阳,为身体之总枢所致。临床治疗
肾病
要考虑三焦,治三焦要顾及到肾。例如少阴
四逆
虽责之肾阳虚,但治疗则用四逆汤,方中有附子温下焦肾阳,
干姜
温中焦
脾阳
,
甘草
温上焦
心阳
,可谓三焦之阳皆治。
在伤寒论
方剂
中如上的用例很多,中医的
基本原则
是「治病留人」,治愈疾病要顾到体质,不可虽治愈疾病,但身体体质变坏,更不能病未治愈而体质更差。因此在伤寒论的许多方子中,常加入甘草、
生姜
、
大枣
,顾护
正气
。又如已用过
麻黄
汤,只能用
桂枝汤
;已用过
大承气汤
,虽有可下之证,亦不可再用大
承气
汤,这都在强调保护正气治病留人,而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一些激烈手段,疾病尚未治愈,身体已不能承受治疗而先倒下。
中医的另一项重要原则是「双向调节」,双向调节在针灸中经常使用,例如心脏搏动太快针
内关
,可使其转慢,心脏搏动太慢针内关,可使其增快;又如胃蠕动太快针
足三里
,可使其减慢,胃蠕动太慢针足三里,可使其增快。针灸双向调节作明显而具安全性。当然《伤寒论》中也有很多方子有双向调整作用,例如
四逆散
中柴胡能升,
枳实
能降,调理气机作用很好;但其中又有
芍药
、甘草能理血,可以说
气血
皆调能升能降。又如桂枝汤其中之桂枝、生姜
温阳
调卫,芍药、大枣
滋阴
和营,所以能「和阴阳」、「调营卫」,有双向调节作用。
第三是「顾及整体」,例如虽说四逆汤
温肾
阳,事实上三焦之阳皆温。再如桂枝加
厚朴
杏仁
汤治喘,表面看是治上面的喘,但此方的杏仁善理上焦肺气,厚朴善理中焦之气,桂枝能平冲理下焦之气,虽说是治肺喘,其实是三焦之气上中下皆治。
再来看看肾与三焦通,三焦经的五输穴关冲、
液门
、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都与水〈肾〉有关,再者董老师治
肾炎
常用中白、下白,治
浮肿
也用中白、下白。此外,三焦经的中渚治
腰痛
很有效,董老师之奇穴还巢治
不孕
,这个
穴位
在三焦经上,也是透过脏腑别通
补肾
而发挥作用的。
(五)肝与大肠通
肝主疏泄,有协调二便的作用,而大肠传导亦全赖肝气疏泄,吴鞠通在
胁痛
、中燥、单
腹胀
等
医案
中,都提到肝协调二便的作用,前阴为
肝经
所循行之部位属肝,主治自无疑议,而疏大便则合于肝与大肠相通之意。例如:鸟梅丸主治的久痢,属湿热
痢疾
久而不已,系木郁横土,肝之疏泄不畅,而致
下利
里急后重。白头翁汤证亦系肝(木)郁土中,湿热郁踞肠间,由于土因而木郁,木愈郁则土愈困,此时调肝疏木才能有效,白头翁汤即在于清解阳明
热毒
疏泄肝气以治利。又如四逆散加薤白也能治痢,两者治前阴病亦颇有效,盖前阴病多属湿热属肝经也。针治大肠经之
曲池
穴能
降血压
治
肝阳
上亢之证,及治疗各类
头晕
皆甚有效。奇穴骨在大肠经治头晕也很有效。木穴在大肠经上,但能治肝经之疝痛,其它大、小、外、浮间皆在大肠经上,都能治疝痛。针干经之
太冲穴
能治腹中痛泻,这都是肝与大肠通的应用。
(六)心包与胃通
临床常见
老年人
因饱餐
胃气
上冲,而致心肌梗寒发作的病人不在少数。由于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有的上消化道症状也很突出,同时治
胸痹
方也可通用于治胃痛,所以称为「心胃同治」。
阳明胃
与心包络通,阳明实热上冲心包,扰乱神明出现心包的证状,以承气汤泻
胃家实
热,阳明得治,厥阴自安。《温病条辨.中焦篇》还有「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
牛黄
承气汤主之。」,「阳明胃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
小承气
汤主之。」《伤寒论厥阴病篇》亦有「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阳明常与厥阴同病,除有承气攻下法外,还有用牛黄、紫雪凉开之法及牛黄凉开与气攻下并用之法。临床上治疗疫痢热毒而见昏谵痉厥时常用承气汤治疗,即「治痢还需利,攻下以护正。」,使险症转危为安。针刺心包经之内关穴治胃痛(因胃经循行所过)及膝痛甚效。胃经之三里穴治心脏病
胸闷
亦甚效。董老师用通关、通山、通天等穴治疗心脏病,这些穴的位置都在胃经上,这都是包络与胃通的用例。
结 语
个人在开阖枢枢学说启示下·以之解说五脏别通之脏腑通治原理,并补足了「心包与胃通」的六脏别通治疗原则,从而使脏腑通治的内容更为完备。并用之于治疗一般杂病,疗效显著。尤其是用于针灸
治疗效果
更为突出,盖目前一般针灸之经络疗法悉以同名经〈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等,或表里经〈如手阳明与手太阳表里等〉为主。同明经取穴一手一足一上一下〈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重点在疏导。表里经取穴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重点在平衡。但脏腑别通则一脏一腑一手一足一阴一阳〈即以来与膀胱通而言,肺为手之
阴经
,膀胱为足之阳经。〉,有高度的疏导及平衡作用,效果当然突出,这就是董氏奇穴原理中最重要的核心。
译按:杨维杰先生在台湾是四柱方面的名家,先生二十多年前的著作「系统八字学」,在台湾至今仍是同类书籍中最畅销的。
厥阴
,
少阴
,
小肠
,
膀胱
,
三焦
,
太阴
相关帖子
•
柴胡泽泻汤试解
•
巴蜀名医余仲权:妙用手太阴肺经11穴
•
针灸名家解读:血海穴
•
阴阳九针:导龙入海第三针
•
温病大家刘景源:湿郁脾胃得这样治!
•
万病之源是寒湿,驱寒祛湿有妙招~~
•
湿病治法
•
宋柏彬~伤寒论经方彻底地治愈母亲的膀胱癌
•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转)
•
见病知源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