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听闻佛法应该断除的六种垢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7 21: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垢: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   如《释明论》云:“傲慢无正信,求法不精进,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即认为自己已胜过说法上师的傲慢心,对上师正法不起信心,不希求正法,心散于外境,五根内收,因讲法时间过长等而生起厌烦心。应当舍弃这六种垢染。  傲慢: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很难以认识,所以应当详细观察自相续。如果因自己在世间或出世间某些方面有少许功德,便认为我已如何如何而产生执著。则既见不到自相续的过失,也不了知他人的功德,因此应当断除我慢,恒时谦虚谨慎。  无正信:如果无有信心,入法之门则不通,故应坚持四种信心中的不退信心。[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  不求法: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求法有上中下三品,所以得法也有上中下之分,如果不希求正法,那么根本不可能得到正法。如世间俗语也说:“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曾为了仅仅四句正法,而经历了挖出身肉做成千盏灯后插入千灯芯、纵身跳入火坑、身上钉入数千铁钉等百般苦难。真可谓“越过刀山与火海,舍身赴死求正法”。如此说,我们应当以强烈希求之心,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热而听闻正法。  外散:意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一切轮回迷乱显现之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譬如:眼识贪执于色故,飞蛾亡于灯火中;耳识贪执于声故,野兽死于猎枪下;鼻识贪执于味故,蜜蜂缠死花丛中;舌识贪于香味故,鱼儿钓于铁钩上;身识贪于所触故,大象陷于淤泥中。此外无论闻法、修法、传法时,都应当断除回忆往事、妄想未来及现在的分别念散于外境。加哲仁波切说:“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莫要去忆念,若念应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不能实现之希望,若念当思死期无定也,何有非法空闲嘛尼瓦?暂时诸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一切所为无义嘛尼瓦!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间,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随妄念散乱嘛尼瓦。”又说:“莫妄想未来,若妄想未来,则如月称父。”从前,一个穷人得到了许多青稞,装在口袋里挂在上方,他自己躺在口袋下面。暗自想:我现在以这些青稞为本钱将会得到许多财富,到那时娶一个妻子,她必定会生一个儿子,那么给儿子取什么名字呢?刚好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就为儿子取名为“月称”吧。恰在这时,悬挂口袋的绳子被老鼠咬断了,袋子落到他的身上,将其压死了。过去未来的众多分别妄念无有可确定之时,仅是自相续散乱之因而已,所以应当断除,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听闻正法。  内收:如果我们闻法时仅仅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就会象马熊挖雪猪子一样,抓一个丢另一个,得此失彼,不可能有了知一切的时候。或者如果过于内收也会出现睡眠昏沉等过失,所以应当松紧适度。从前,阿难教导昼辛吉修法时,昼辛吉有时紧张,有时过于松懈,所以没能生起真正的修法境界,便前去请教世尊。世尊问他:“昼辛吉,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他回答:“极为擅长。”“你弹琴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紧的时候发出的,还是在琴弦极松时发出呢?”“两者都不是,只有琴弦松紧适度时才能发出妙音。”“那么修心也是同样。”依此教言修行,最后他已证果。又如玛吉拉卓也说:“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心不能过紧而内收(也不能过松而外散),应松紧适度,诸根自然放松。  疲厌:如果讲法时间过长,遭受饥饿、干渴或风吹日晒等逼迫时,不应生起厌烦心而不愿意听法。应当观想: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值遇了具有法相的上师,有了听闻甚深教言的机会,应生起欢喜心。这是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如今听闻到甚深妙法,这多么令人高兴啊!犹如一百生中享用一次饮食一样,所以为了这样的妙法,应当安忍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以欢喜心而谛听。=========================== 1、傲慢心: 如果我们不能时时理智、清醒地观察我们的内心,则很难认识清楚自己相续当中存在的傲慢心理。也许我们确实于世出世间法之中积累了一些功德,但是仅仅因为如此,便以为我自己如何比别人了不起,从而产生坚固的执着。那我们将不但看不到自己内心所存在的过失,同时也无法认识别人乃至说法善知识的功德。就好比一坐大铁山,无论功德之水如何雨淋,也不可能在此铁山贮留分毫。因此,傲慢心是学佛修法的大敌,应努力忏除,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胸怀,才可能成办闻法的利益。2、疑惑心:即于善知识所说正法不能信受。以不信之故,则不可能趣入正法之门,从而浪费大好的闻法机缘,辜负了善师的谆谆教导。是故应将我们的心努力安置于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等四种信心里,并使之不增上,最终坚住于不退转信之中。3、无求心:即对于正法无有希求之心。于内心中生起强烈的对正法的希求之心,是出生一切功德的先决条件。行人希求正法之心的强弱差别,可使对法的希求有上中下三品的不同,因此,所得法亦有上中下三品之分。如果对正法连下品的希求之心亦无从生起,则根本不可能获得正法。如果我们留心阅读历代佛菩萨和祖师大德们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成就无上功德的因缘,无不是因为抱着对正法强烈的上品希求之心,无不是由历尽千辛万苦,舍生忘死的求法精神而得来。故此,我们应以无比的希求之心,排除一切艰难困苦、障难烦恼而听闻正法。4、散乱心: 指闻法修行之时,心不专一,攀缘外境,系缘三际。恰似猿猴跳跃、野马奔腾。如任其流浪而不知止,则于所闻法要最多只能得到一点零散的记忆,而此零散的记忆亦将因心恒时散乱于外境,无法忆持思维法义而忘失。以散乱之心缘于六尘境界而妄生分别执著,由是烦惑丛生,此即是迷妄境界显现、一切痛苦发生的根源。是故,我们应以至诚、恭敬、专一的心念来听闻正法,修行正法。这才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唯一良方。5、失度心即于闻法修行之时,不能将心调和适度。尤如琴弦,如过紧,则易崩断,过松,则无和雅之音发出。我们于闻法修行之时,有时因过度用心而紧张,有时又由于过度用心后发生昏沉或睡眠,有时又过于松懈而散乱。以这样的状态听闻正法,仅仅只能受持个别的法义,而无法了知善师所说正法的宗要,真可谓得一隅而失全体。就象猴子掰玉米一样,本来想掰走所有的玉米,却掰了一包,不觉中又丢了一包,到头来一无所获,枉自辛苦一场,不亦冤乎?6、疲厌心即于闻修佛法无有坚持心、恒心和安忍心。比如善知识讲法时间过长的时候,或者因为饥饿、干渴、身病及风吹日晒等诸苦逼迫的时候,即于内心生起疲厌之心而厌倦听闻法要。当此之时,应当如是思维:我今生有幸得到了百千万劫难于获得的暇满人身,并且有机会值遇善知识,听闻到了无始轮廻六道生死以来,难于听闻到的解脱生死诸苦的正法。故于此闻法之时,应当舍弃疲厌心,以无比欢喜之心闻思妙法。唯有如此,才能出生功德,累积成道资粮,出离生死诸苦。如是思维,即可以安忍心,欢喜听闻法要。========================== 我们今生能够有幸听闻到的佛法,是释迦世尊对九法界一切众生至真、至善、至美的教育。是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解脱生死轮廻诸苦,趣向菩提涅槃大道,究竟利乐一切有情众生的无上醍醐。那么我们用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来听闻佛法,才能使我们最大限度地获得法的利益呢?首先,我们应当努力断除三种过失,舍弃“六心”,远离“五不持”,遮止四种“恶劣的闻法心态”。其次,应依于“四想”而听闻受持法要,应明了如法听闻即是菩萨六度波罗蜜的圆满行持。所断之行为弟子闻法应该避免的三种过失http://www.zhuanjinglun.com/viewthread.php?tid=2688&extra=page%3D1听闻佛法应该断除的六种垢染http://www.zhuanjinglun.com/viewthread.php?tid=2689&extra=page%3D1听经闻法的五种过失http://www.zhuanjinglun.com/viewthread.php?tid=2690&extra=page%3D1应取之行为学佛求法当依止四想http://www.zhuanjinglun.com/viewthread.php?tid=2691&extra=page%3D1&frombbs=1听经闻法应该具足六度http://www.zhuanjinglun.com/viewthread.php?tid=2692&extra=page%3D1&frombbs=1选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