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186|回复: 0

经方中医刘志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1 1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得仲圣奥秘,阐发经方真谛者,非刘氏莫属。
  吉林市江城经方中医刘志杰。学究秦汉之奥,立足经方。谨守六经,独尊方证。
  刘氏十三岁自学中医,二十岁始行医。在二十余年的学医生涯中,致力于经方医学的传承和弘扬之大愿,对中医精要呕心沥血,传播中医传统正道,也有对初学者的循循善诱。
  刘氏提倡回归汉以前传统经方医学,摒弃汉以后的时方杂学,提出:回归三坟,立足传统,谨守六纲,独尊方证,宗旨。治学重临床实效,以六纲为经,合并系属为纬,辅以五证,阐明一切疾病的诊断辨治法则,“示人以规矩”“教人以方圆”。
  刘氏潜心临床钻研几十年,著有:《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师承课堂实录》等。
  刘氏指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纯粹的临床术!是一门十足的、最古老的综合循证医学!有鉴于此,刘志杰老师潜心于斯,锲而不舍,创立《伤寒杂病论》的核心理论——六纲辨证,使隐者显彰,晦者昭明,蕴者弘扬。
  仲圣示人以规矩,他只教你怎麽做,给一个大尺度、大规矩;下边又有子尺度、子规矩。一句话:“理、法、方、药俱备”,理法严谨,方药精细;善用者常“一剂知,二剂已”,非常灵验!比如时方医、学院派等学了几年、十年、几十年的中医,学得再好,不见得临床上能治好病。但学了伤寒金匮,即便没研究透,出来就能够治病,而且绝对会是一个好医生
  《伤寒杂病论》就是一部临床治疗百科大全,一本临床操作手册!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网上摘录部分刘志杰经方医案,可见其功底,非同一斑。
专方治缠腰丹
  蛇盘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西医叫带状疱疹,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本病多在春秋季节发病,成年人患病多些。发病前常有轻度发热,疲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部有带索状刺痛,有些疼痛在发病前出现,有的在发病时随着皮肤同时出现,还有的在发病后出现。初步患部皮肤发红,续则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至黄豆大的丘疹,迅速变成小水疱。水疱三五成群,集聚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呈现疱与疱之间正常皮肤,严重时可出现血点,血疱或坏死。皮损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按周围神经走向排列,如腰部、胸部、面部。
  1此病发生在头部的病情严重,常引起剧烈的头痛。可损害眼球各部位,甚至引起失明,病程约2周至4周。
该病中医认为是胆气上逆,相火不能封藏而外越,胃土之气随胆逆行,不能震慑水湿,导致水湿泛滥,与相火交蒸,或同时外感湿邪,郁于肌肤而发。热重于湿痛甚,反之疼痛略缓。治则为清热利湿,降胆胃之逆,平水火之争。此内治之理。火郁则发之,此外治之宗。
2该病以疼痛难忍著称,极痛苦,如耽误治疗,则遗留长期神经痛,难以治愈!故发现患病后,务必36小时内接受下述疗法治疗。

  一、内治法:口服中药汤剂
龙胆草15 黄 苓15 山桅子10 地夫子20 半夏15
2泽 泻20 柴 胡20当归15生地50甘草10板兰根20大青叶30   痛重者加元胡10。水煎服。早晚各1次,忌食辛辣食物。
*二、外治法 1.以梅花针扣刺疮面水疱并轻度出血.第二天如出现新疹,再将其扣破出血。2.黄连5 黄芩5 黄柏5 大黄5 马钱子5白藓皮5 地夫子5 大风子10 薄荷冰5 以75%酒精浸泡一天,取上清夜涂擦扣刺后之疮面.一天三次。3、针刺阳陵泉(双),出现针感得气后,最好导气至病位,疗效更佳。不留针。曰一次。
经验:一般单纯采用中医外治法,2次治愈率达90%,并于第一次治疗后,疼痛迅速消失,疮面干燥结痂。迅速痊愈,无后遗症。注:这里的根治是指不遗留后遗症。该病患过一次后,基本可以终身免疫,只有极少数人二次复发。

  刘某,38岁。
  初诊日期:2010年07月30日。
  主诉:口腔溃疡一年余,最近常打嗝
  刻诊:口腔溃疡,打膈、噫气,流清涕打喷嚏胸闷气短心悸心烦,时有头晕,眼眶瞤动,手足热,腹冷汗出,寒少热多往来,口苦、口粘,尿频大便溏。舌体淡胖,苔黄腻。左寸浮弦,右脉弦。(杨志刚、整理)
  学生:痞饮、甘草泻心汤苓桂术甘汤
  学生:少阳太阴合病、小柴胡+真武汤。头晕,胸闷气短,口苦,寒少热多往来,脉弦(少阳)。
  学生:厥阴病真武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六纲辨证:厥阴病
  五证:痞、饮、烦
  方证:半夏泻心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加吴茱萸加当归(内含吴茱萸汤
  处方如下:
半夏80 人参30 黄连15 黄芩30 干姜30 大枣12个 茯苓40 桂枝30 白术40 吴茱萸70 白芍40 炙甘草20 当归30栀子20 豆豉40。
四付水煎服。

  我来分析一下这个病案:
  按语:患者口腔溃疡一年余,常打嗝,噫气,口苦、口粘,胸闷气短,心烦,手足热,寒少热多往来,大便溏,再参看舌脉,舌体淡胖,苔黄腻,脉弦。典型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厥阴病。病人胸闷气短,心烦,打嗝,噫气,这是气机痞结于胸部,上下之气不能交互流通,气不得下行而上逆所致。太阴阳明合病,寒热互结。
  《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呕而肠鸣心下痞结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是治“痞”的祖方。《伤寒》有生姜泻心汤,治疗痞证肠鸣如雷而下利。其实泻心汤类方都有这个效果。如:《伤寒》:“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配伍法则类似,药味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药量变化。《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上部则声嘎,其毒蚀下部者,则咽干。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脉经)”“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甘草泻心汤主之。”“口腔溃疡”阳明太阴合病,有阳明里热,还有太阴寒饮,搅在一起,寒热互结,结于心下成痞证。寒热之邪上逆结于口腔则溃烂发炎。参合余症,选用了半夏泻心汤,正对病机
  另外,《伤寒论》:“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病人心烦明显,胸闷气短,又有了栀子豉汤的方证病机。
  病人还有明显的水饮上逆流清涕、打喷嚏,胸闷气短,心悸、心烦,时有头晕,眼眶瞤动,尿频,大便溏。舌体淡胖,左寸浮弦,右脉弦。脉双弦为寒。又有个苓桂术甘汤方证。《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心下有痰饮,胸肋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苓桂术甘汤是属于少阴太阴合病的方证,而病人所表现的症状正符合条文所述病机。病人腹冷汗出,寒饮也不轻,因此加上药症吴茱萸。又暗含了吴茱萸汤方证。吴茱萸,苦辛,大热。《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这个药对于内有久寒而用来温化寒饮的效果非常好。另外还加了当归。当归,辛甘温,主治欬逆上气,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这个药,入血,温通血脉而降逆。
  五证病机是“痞”、“饮”、“烦”。胸闷气短,心烦,手足热,口苦、这是五证病机中的“烦”证表现。口腔溃疡,打嗝、噫气,胸闷气短,这些是属五证病机中的“痞”证。流清涕、打喷嚏,胸闷气短,心悸、时有头晕,眼眶瞤动,腹冷汗出,尿频,大便溏。舌体淡胖,这些属于五证病机中的“饮”证。寒热水饮错杂,通过上面的条文和方证病机分析,该病六纲辨证为厥阴病。
  二诊:2010年08月08日。
  刻诊:口腔溃疡消失,心烦消失,胸闷气短好转,腹冷好转,恶寒无热,口苦、咽紧,大便溏。舌体胖大,苔薄白。脉弦。
原方去栀子豉汤加附子
处方如下:
半夏80 人参30 黄连15 黄芩30 干姜30 大枣12个 茯苓40桂枝30白术40吴茱萸70白芍40炙甘草20当归30附子10
四付水煎服。
按语:一诊辨证精准,方证对应,疗效立竿见影。患者口腔溃疡、心烦消失,余证明显好转。上焦阳明湿热已去七八成,“恶寒无热、舌体淡胖,脉弦、大便溏”虚寒显露较显。因此去掉栀子豉汤,加附子温阳驱寒化水饮。
三诊:2010年08月15日。
刻诊:恶风寒、尿频明显好转,眼眶瞤动,左眼眶周长红色丘疹,口苦。舌象正常,脉缓。
效不更方原方四付水煎服。
后电访告知病已愈。
总按:该案辨证准确,药症用得精准,疗效神速,可见恩师对经方方证和药症之娴熟已臻化境。患者经过二诊症状已好大半,三诊恩师成竹在胸,效不更方以巩固治疗。恩师常言:许多病有效了就得守方。虽然许多症状已然消失,但病机仍在,不可轻易随便更方,否则会把自己搞糊涂掉进陷坑里出不来。在守方过程中要看哪个症状突出属于兼杂症,可以在原方基础上加上相应药症,或者把原方的某个药的药量加大。可谓经验之谈,值得重视。(杨志刚记录、袁超明按)

  袁超明:我的分析完了,请师父指正。
  刘志杰老师:分析得不错。刚才你们提到这里有个少阳系列证,严格讲,说的没错。但是,厥阴病当中,也会有相似少阳的系列症状出现。该病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合出个厥阴病来,那么,少阳、阳明、少阴、太阴合病,也是会合出厥阴病来。因此,我们删繁就简,直接认定为厥阴病。
  另外要说的就是,《金匮要略》书中所列的各类疾病名称目录,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提示我们在临床上,要抓“主症”!如:呕吐哕下利脉证并治。临床上,凡是见到以“呕吐哕下利”症状为主的,就要去里面查找方证。然后,用六纲辨证去辨证知机,使方证对应的更加准确,最大限度的提高疗效。《伤寒论》教你辨证知机,《金匮要略》教你抓主症,经方学术,就是这样明了和简单。说完了。口眼歪斜
齐某,女,27岁
初诊日期:2010.4.6.
主诉:左侧面部麻痹,口眼歪斜三天。
刻诊:左侧面部麻痹,口眼歪斜,项背僵硬,胃冷痛,多汗。寒热往来,四肢凉,舌麻口干口渴,不欲饮,
舌淡胖,边缘有齿痕舌苔薄白。左脉浮涩,右脉沉缓。
这个病人,有面部中风病史,隔3年复发,第二次来诊所就诊。第一次,就是单纯的扎针,10多天就痊愈了。这次,有个诱因,她和他丈夫玩闹,不小心被一拳打到脸上了,当时没怎么样,第二天早晨起来,嘴就歪了,眼睛也合不上了。这次来诊,说是惧怕针刺,要求服药
从症状上来看,是个中风病,六纲上,我们分析一下。
项背僵硬,多汗,这个要考虑葛根汤证。
寒热往来,四肢凉,口干口渴,不欲饮,胃冷痛,这是有了厥阴虚寒水饮不化。寒热往来这个问题,临床要注意一个辩证窍门。要是没有其它症状证明是少阳的,就要往厥阴上面考虑。
从四肢凉,口干口渴,不欲饮,胃冷痛的角度分析,该是考虑太阴虚寒水饮问题。
项背僵硬,多汗呢,可以考虑是太阳中风问题,同时,少阴也会有这个现象。少阴中风,也会项背僵硬而汗出的。更何况,四肢凉,也是一个支持少阴的症状。
病人呢,除了寒热往来外,没有其它症状证明这个热是从具体哪纲来的。症状一派虚寒为明显,唯独有个寒热往来,说明她夹杂有一些热的。而这种复杂情况的出现,虚寒水饮夹有热,没有少阳其它症状来证明是少阳病的,那就只有是厥阴病才会有这个现象。
厥阴病我们以前讲过,虚寒水饮为主,夹有阳明热,证候纷繁复杂。我们总结的厥阴中风病提纲呢,是这样的:“厥阴中风,汗出恶风,或但头汗出、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身痛,手足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脉沉弦。”
病人具备的厥阴中风提纲病的症状很明显。从抓主证的角度说,我们认定此病为厥阴病中风证。左侧面部中风,还以虚寒为主,脉要浮涩,涩,微迟微散之象。右脉沉缓,可以认为是内有虚寒水饮。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右不和,这也符合厥阴为三阴半表里,接通阴阳的生理病理性质。身体半侧之病,也要首先考虑主阴阳交接的两纲,即少阳和厥阴。那么,我们定性为厥阴中风了,那就是属于虚寒为主了。
处方呢,因为《金匮增补》里面有中风篇的方证,我们去查一下。
1、  治口耳僻方(千金)
防风 附子 葛根(各二两)柏实 麻黄(各三两) 独活 生姜(各四两) 杏仁(三十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酒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2、 附子散,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喎僻方(小品方)
附子 桂心(各五两) 细辛 防风 人参 干姜(各六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
我们把两个方合起来,就会很好的涵盖病人的系列症状。药量以第一个方子为主,第二个方子里面的干姜去掉,用第一个方的生姜,发散而主表。桂枝,细辛,人参,也给予了适当减量。为什么?因为第二个方说,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喎僻。他原方的量很大,是为了照顾到手臂不仁的。这个病人没有手臂不仁,只是口眼歪斜,因此,减了药量,使药力能专门上行而对治面部疾病。同时呢,考虑到病人的诱因,是受了外力击打,又加了一味川芎
川芎,辛甘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这个药,入头脑,活血,还能治寒痹筋挛缓急,很对药症。
处方如下:
防风20 附子10 葛根20 麻黄30 柏仁30 独活40 生姜40杏仁20桂枝40 细辛15 人参20 川芎15
四付水煎服。
大家看看,这个方,是续命汤类方的配伍。温散为主,偏凉的一味葛根和人参,解痉而清热生津,清那点暗藏的微热。温习以前讲的内容,帮助理解方证。
口眼歪斜,现代医学叫做面神经炎,我们现代中医叫做面瘫,它也是中风类疾病的一种。我们可以戏称它为“小中风”。这个病局限在一侧面部,机理和真中风是一个道理。都是内有痰热,外感风邪,不能外发而痹阻在面部而形成的。我见到很多肥胖人,喜欢饮酒,醉后睡觉出汗,还开窗户吹风乘凉,醒后呢,就嘴歪了。有病的一侧瘫痪,没病的那侧,就表现的收缩紧张。
这个病是内外夹杂,一种是本有风邪寄居,生气上火,内热痰饮就上逆,风邪所阻不能外越而发病。一种是本来内邪上涌,感受了风寒,就痹阻于一侧面部。其实,它也是和血瘀有关。中医说,这个病是风中的浅,而偏瘫等,是风中的深。
从西医的角度讲,中风偏瘫是颅内血管的问题,而单纯面瘫,则是外周的血管神经问题。西医强调这个病是面部神经炎,而我强调的是面部“血栓”。套一句中西结合的话来说,就是面部血栓造成的局部神经失养。
“治口耳僻方”,口耳僻的意思就是说,嘴歪到了耳朵的意思,表示病情很重。这个方子是从风论治的。这个方子主治的证,是少阴阳明证。
麻黄、生姜、附子,有少阴
伤寒的意味。
防风、独活,这都是解表的药,入表,入头。
葛根,入阳明,解痉挛,化津液。
柏实,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这个药,去水饮的。还滋养胃气津液。该是土中金药。
杏仁,味甘苦温。主咳逆上气,雷呜,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
--------杏仁,是温降水饮的,它也活血。一般寒热错杂的上逆,它很有效。
这个方子,发汗解表温通除痹阻,生津降逆清热制水饮为辅。看看煎法,要加酒,使药力上头入面。酒就是绍兴的黄酒,不要加白酒。服后要发汗,不能见风,和治疗中风的那个方法一样的。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
---------这附子,就是温通,破积聚淤滞的。在中风的范畴里,作用是“踒躄拘挛”,“破症坚积聚,血瘕”。因此,中风的药,方方不少附子和麻黄啊。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这个药,也是为了走表,通卫气,可以“利关节”。
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这个药一看就懂了,典型的“药症”相应。
防风,味甘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
------------ 这个药更是如此。
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它可以温中化饮,发汗通表而出痹阻。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这是养胃气,补津液。对于一派辛温药来说,怕伤津液,用了人参,甘寒反佐。
2010.4.12.二诊。
刻诊:左侧面部疼痛,出汗多,微恶风,大便偏干,项强,左目不合,舌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脉涩。
病侧面部服药后,出现疼痛,是个好现象。由麻痹变成了疼痛,这是一种好转的征兆。那么,病人出现了汗多,便干,两手脉涩,这可是有伤津的征兆。并且面部有恶风感,因此,我们调整了一下处方。
处方:
防风20 附子15 葛根20 独活40 生姜40杏仁20桂枝40 细辛15人参20  川芎15 乌梅40 黄芪80
四付水煎服。
去掉了麻黄和柏仁,加了乌梅和黄芪。汗多了,要伤津液了,因此去麻黄。柏仁的去掉,也没什么深意,对这个药,我不是很喜欢,嫌它力缓。加黄芪,是温表虚而祛风。表虚寒而汗多恶风,用黄芪很好。
乌梅呢,我们看看药症:“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加大治疗面瘫的力度吧?“偏枯不仁,死肌”,这是药症相对。同时,它还能生津液,降水饮。
2010.4.18.三诊。
刻诊:面痛减轻,出汗减少,后脑部串痛,项强,口渴不欲饮减轻,小便频,足凉。舌质红,边有齿痕。左脉沉涩,右脉细
病人出现了这个现象,面痛减轻,出汗减少,后脑串痛,口渴不欲饮减轻,说明病情继续缓解,但是小便频,项强,足凉,说明还是有虚寒啊,脉象左脉沉涩,右脉细,舌有齿痕,主要是体现在少阴上。病人这个时候,口眼歪斜的证候,微有好转。一般情况下,12付药,就该好的差不多了。病人服了8付,才见起色,看来很顽固。根据这次的病情,继续用上方四付,生附子用到了20克。
2010.4.25.四诊
刻诊:病侧面部微痛,恶风汗出,项强,足凉,胃胀,口眼歪斜好转一半,舌僵麻木明显减轻,大便不成形,小便频,舌淡胖尖红。左脉涩,右脉弦。
胃胀,大便微溏,这是什么?胃寒痛的那个寒饮被化开了!这就又出现了太阴证候了。
方子再调整一下:
防风20 附子25 葛根40 生姜40 杏仁20桂枝40细辛20 人参20 炙甘草20 白术40 川朴60 黄芪80
四付水煎服。
去掉乌梅,加甘草、白术、川朴。去乌梅,因为面部经脉开始畅通,微痛了。加白术、甘草,取理中汤的方义。加川朴,是用川朴的咸温,去对治虚寒胃胀。病人的脉象,是个水饮脉,单弦为饮。
2010.5.2.五诊。
刻诊:口眼歪斜基本恢复,舌僵麻基本消失,面部微痛,微跳,食欲好,无胃痛胃胀,尿频减轻,大便正常,初诊时一切症状基本消失。舌淡胖,微有齿痕,两手脉浮缓。
病人这个时候,不笑的话,看不出面部有什么毛病。面部微痛,微跳,这还是经脉没有彻底通畅。16付药,没有治疗彻底,患者说,汤药吃腻了,有些见药就恶心。因此改用大续命散口服,服了一个月,彻底恢复。
=====================
全身水肿腹泻
陈某,女,四川古蔺人,45岁,农民
初诊:2008年11月23日。
(住院期间使用的中药,都是在西医治疗没有效果情况下使用!)
病史简要:患者在某医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型)”、“狼疮性肾炎”、“慢性宫颈炎伴糜烂出血”,住院期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腹中雷鸣,小便黄,使用生姜泻心汤2剂,腹泻腹中雷鸣消失,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但是患者全身浮肿,为治疗,故来就诊。
刻诊:全身浮肿,腰部沉重,身软乏力,胃脘、小腹部隐痛,无口干饮水,小便不利,大便正常,舌脉:舌质淡,苔厚腻微黄,脉缓弱。
六纲辩证:太阴少阴合病。(夹有阳明微热,可以言:属厥阴)
处方:肾着汤合当归芍药散五苓散(白芍减为3两)。
干姜40克,茯苓40克,白术40克,炙甘草2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泽泻80克,桂枝20克,猪苓30克。
三剂,每日一剂,煎煮40分钟,去掉药渣,药汁约450毫升,分成三份,在饭后半小时温服
按语:
本案是以“饮证”及“滞证”为主要证侯,是太阴少阴合病。
细看此案,是非常严重的太阴寒饮,而“滞证”,是由饮盛营血亏、瘀来看,在临床上表现出“小腹部隐痛”一症。正是水不利则血病——饮盛血亏血瘀。此种情况也是太阴少阴合病,是下焦血室为病,当归芍药散证。
《金匮要略》:“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但从其养血通脉,止痛祛瘀,利水饮。主治水饮盛而血虚(血瘀)导致的各种腹痛。方中白芍为君药,止腹痛,去胞中痹阻,当归、川芎,温通血脉,养血祛瘀;白术、茯苓、泽泻,利中下焦水气,安中养胃气。
而本案重点在寒饮,“腰部沉重”,是寒饮凝聚于腰间,正所谓“肿、重、胀者,多饮证也”,也如《金匮要略》:“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用肾着汤甚合方证之义。
而五苓散,更是为太阴水饮所用。在仲景书中,有关五苓散的条文很多,如《伤寒论》:“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宋24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宋74)”,《金匮要略》:“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等等,未见一条言及水肿,
但是,观五苓散方证,就知道其用于太阴寒饮(可夹有阳明微热,可以言:属厥阴),非真阳不足证,并且以下面几点中的一点为应用标准:
(1)渴而口燥烦,欲饮水甚至消渴,更有甚者水入则吐(水逆);
(2)吐涎沫而
癫痫者,或者吐涎沫而眩晕者;
(3)小便不利;
(4)水痞证;
(5)悸、肿、晕,三者见一症即可。
五苓散,
白术,辛苦温,《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要用生白术,是太阴药。
茯苓,甘淡平。《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它太阴、少阴、厥阴药。止渴,化水饮,也治疗痞结。
猪苓,甘淡,平。《神农本草经》:主痎疟,利水道。
------入三阴,利水饮,去水饮结聚。
泽泻,甘咸而寒。《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也要生用。主入阳明,去水热,利水饮。
桂枝,辛甘温,《神农本草经》: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不但解表,也是能去“结气”的,温散。
是辛甘发散,辛咸除“滞”,水热结滞。甘淡利水,能化水饮为津液。通利内外,推陈出新。若病人存在真阳不足,即可合真武汤。其实,此患者也可以合真武汤,因在严重的太阴寒饮的情况下,多涉及真阳不足。
二诊:2008年11月30日清晨7点。
患者儿子电话告知:于25号,其母亲服用完2剂后,水肿全消,腰部沉重,身软乏力,胃脘、小腹部隐痛不明显,大小便正常。3剂后,上述症状消失,而没有继续服用中药。
但是患者昨日吃了一点绿豆汤,出现了腹痛、腹泻,下利清水,到现在为止已经12次左右,精神萎靡,无口干饮水心烦,小便正常,舌质淡,苔白。
六纲辩证:太阴少阴合病。
处方:理中汤合四逆汤加诃子三两、茯苓四两。
炙甘草30克,干姜30克,白术30克,诃子30克,附片20克,茯苓40克。
两剂,每日一剂,所有药同时煮40分钟,去掉药渣,药汁约450毫升,分成三份,每4小时温服一次。
按语:
绿豆,是阳明之品,《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一般人甚是喜爱,如广东人的绿豆糖水,四川重庆人就算煮稀饭也要放绿豆,但是体质虚寒的人服用后,寒饮来犯的人不少见。本案病人就是其中之一。
患者“腹痛、腹泻,下利清水、精神萎靡”,此是典型的太阴少阴合病,寒饮内盛的表现。前面已经言明,此案患者多有真阳不足的存在,而《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宋281)”,由经方体系的理论来看,少阴之少腹,以及男子阴囊、女子子宫附件,都是真阳的“根”——祖居的所在,并且此时“精神萎靡”及严重的腹泻已经证明此点,又《伤寒论》:“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宋225)”,“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宋353)”等记载,所以此种腹泻,但用理中汤是非常片面的,必须合用可以治疗少阴真阳不足的四逆汤以救逆。四逆汤证,是太阴少阴合病证。
干姜,辛热。《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在十二方剂归类上,属于治疗寒厥类的药。
附子,辛苦、热,有毒。《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这个药,温通力量大,可以续绝阳。
炙甘草有养胃气津液的作用。
此方是内外上下俱可温通,化去水饮,还能养胃气津液。很遗憾,现在中医医院药房药店中都缺乏生附子,只能用炮制了的附片,如果用于“绝阳”的抢救,那真是一种悲哀。
三诊:2008年12月2日清晨9点。
患者儿子电话告知:患者服了2次药之后,腹泻次数减少,服完2剂,上述症状消失,精神较饱满。
但是由于患者是太阴少阴之病,水饮太盛,就算上面症状消失也必须继续治疗。
六纲辩证:太阴少阴合病处方:真武汤合四逆汤。
茯苓60克,白术30克,炙甘草30克,干姜45克,熟附片30克,生姜45克,白芍45克。
三剂,每日一剂,先煮熟附片半小时,然半后加入其他药,煮40分钟,去掉药渣,药汁约450毫升,分成三份, 在饭后半小时温服。
四诊:2008年12月5日中午。
患者儿子电话告知:患者服药期间没有任何不适,身体状况明显改善,但是患者不想服药。故不处方!
总按:
三阴纲病,在治疗上,一定要切底,也就是等寒饮全部消除才能停药。由于临床生活中的种种原因,很多病人的依从性差,就算不能将寒饮全部消除,也要使得病人的真阳恢复,转向阳明时停药,也很不错了。而本案患者,病还在三阴却不愿意服药,很是无奈。

  舒张期高血压
姚某,男,40岁,山东人。
初诊:2009年3月23日
病史简要:患者确诊高血压(舒张压高)半年,身体素来康健,无明显异常症状,为求治疗,来我处就诊。
刻诊:唯大便日两行质稀,血压130/115mmHg,余无异常。
舌脉:舌淡红嫩,苔白厚腻水滑,脉沉滑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合病。
处方:真武汤合泽泻汤。
生白术20克,制附子30克,茯苓30克,生姜20克,白芍30克,泽泻50克。
四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3月27日
血压125/95mmHg,大便已正常。原方续进四剂。
三诊:2009年4月1日
血压120/85mmHg,守方续服12剂,血压稳定。
按语:
寥寥数味,即可治愈高血压,是辨证准确、方证对应。患者无异常症状,只有大便日两行质稀,但结合舌脉,则是典型的太阴寒饮证,而且相当严重,此种舌脉的寒饮,就算患者无真阳不足的表现,但也涉及了少阴真阳问题。故其治疗,也要兼顾少阴。所以,辨证为少阴太阴合病。
而本案患者的高血压,则是由寒饮上逆所致,其主要还是针对寒饮,选用方证中也要有药症针对“阀门”的发越。
真武汤,是首选方,为太阴少阴病,治水饮、真阳不足之祖方,《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修正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宋82)”
整个方子是以酸甘除饮为主。茯苓配伍芍药以去水饮,利尿,破水饮积聚。附子、生姜,辛热,白术,有甘味,可以化水利水,所谓辛甘发散为阳。
如《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经云:‘渗可祛湿’。代表方剂是真武汤。”,并且方中附子、生姜也有发越作用,解决了“阀门”问题。
再有《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本方仅仅两味,但却治疗“支饮”!
《金匮要略》有云:“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故其所揭示应该是寒饮上逆致眩晕者,皆可使用泽泻汤,同时也说明了,寒饮严重者,也可加入此方,在此案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降逆寒饮。正所谓:治压岂独续命类,尽在降逆兼开阀。

  1、颈肩僵痛案

  赵某,女,46岁。
  初诊时间:2000年3月1日
  病史简要:颈肩部僵硬二月余,剧烈疼痛十五天。
  刻诊:颈项连及肩背部强硬,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不能自理,痛不欲生。伴胸闷、气短、心悸,心烦喜呕,头晕口苦,口干喜冷饮。双手微颤,周身乏力,汗出恶风,失眠,大便干硬,尿黄。曾在当地乡卫生院,按心肌炎冠心病治疗无效,又于某医院专家门诊疑为甲状腺炎,患者表示怀疑,未进行治疗。后经人介绍,来我处求诊。
  舌苔脉象:脉弦,微数,寸浮尺弱。舌绛红,苔腻微黄。
  六纲辨证:少阳阳明并病
  处方:柴胡80黄芩30 芍药30半夏40 生姜50 枳壳40 大黄20大枣12枚
  人参30葛根4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按语: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4、“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5、“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6、“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从上面六条条文依据看,该患者已经具备了少阳阳明并病大柴胡汤证的运用指征。
  颈项强痛,汗出恶风,头晕口苦、口干,胸闷、气短、心悸,心烦喜呕,具备了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指征。
  从口干喜冷饮、烦躁失眠,大便干硬,尿黄的症状看,又具备了津液损伤之“胃中干”的阳明里实证。颈项肩背强硬,手颤,又是发痉的一种表现,原因在于热伤津液,肌肉失养。脉弦,微数,寸浮尺弱,是上焦不通,下焦津亏之兆。舌绛红,苔腻微黄,是实热挟水饮的表现。因此,辨为少阳阳明并病,以大柴胡汤为主,上焦得通,津液得下,水饮得降,阳明里实得解。加人参大补津液,葛根清热生津而解痉挛。
  二诊:2000年3月7日
  患者电话告知,两付药后,疼痛缓解大半,大便得通,心烦失眠等消失,继服四付后,诸症消失痊愈。
  总按:
  该病具备了少阳病诸症以及阳明里实的烦躁口渴,大便干硬之主症。同时因为汗出损伤津液,导致痉挛手颤等痉证出现,因此,在运用少阳阳明两解的大柴胡汤的基础上,加人参和葛根,补其伤损之津液,痉证得除。该患者夹带的些许水饮,属于中上焦的湿热,口渴饮冷是主要的造成原因,也是少阳病的一个主要病机,方中半夏便是对治之药,可以降化水饮。
  方证相符,因此数剂病已。
  
2、咳血

  陈某,男,47岁
  初诊时间:2009年1月11日
  病史简要:患者素嗜烟酒,半月前自觉咽干,咳嗽,咳泡沫样痰,呼吸灼热。自服百合固金丸不解。于三天前,咳嗽加重,痰中带血。
  刻诊:头晕目眩,耳鸣。晨起口干苦,胸胁满闷烦躁,发热汗出,咽中窒塞,发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大便溏,小便黄赤。
  舌苔脉象:舌干绛,苔黄厚腻,脉弦滑偏数。
  六纲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处方:人参30 柴胡80黄芩30 旱半夏40 炙甘草30 生姜30
  大枣12枚 黄连30 葛根40 前胡40 五味子40 阿胶2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按语: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3、“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该患者,具备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指征,同时兼有阳明里热的烦躁、口干渴、发热汗出,便溏,尿黄,舌绛红,苔黄腻,又具备了阳明里热的水热下利和上逆咳喘的葛根芩连汤证指征。
  水热上逆重者,则咽中窒塞,胸闷咳逆。热伤上焦太阴血分,则见咳血。因此,辨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其夹带的水热,与口渴饮冷有关。
  方用小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少阳阳明两解。按药症,加前胡、五味子、阿胶。
  药症如下:
  前胡,辛苦。寒。《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专入阳明病位,寒能清热,辛能散邪而气得旁流,苦能降逆下气,疗胸咽之窒塞不通。
  五味子,酸温。《神农本草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该药入少阴、太阴、厥阴病位,降水饮,敛冲逆,止咳喘。性温,又是诸寒药之反佐。
  阿胶,甘平。《神农本草经》: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该药入阳明、少阴、太阴、厥阴病位,可养血止血,滋枯润燥,可解上焦热燥之津血损伤。
  二诊:2010年1月17日
  刻诊:咳血消失。尚微咳,痰稠微黄,口微苦,尿黄,其余症状已正常。
  舌苔脉象:舌淡红,苔白腻,脉缓微弦。
  六纲辨证:少阳阳明并病
  处方:人参30 柴胡80黄芩30 旱半夏40 炙甘草30 生姜30
  大枣12枚 黄连30 葛根40 前胡40 五味子40 阿胶2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诸症基本消失,尚存余邪,效不更方,原方六付继服。
  三诊:2010年1月23日
  今日患者来告,诸症消失痊愈。
  总按:
  病在少阳,则上焦不通,津亏热燥,中下焦水饮上逆。病在阳明里热,多食冷饮,则湿热盛而上逆、下利。上焦热盛则上逆血络,是以咳逆咳血诸症出现。以在里之血归太阴,故辨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以小柴胡汤开通上焦,清热生津而降饮逆,葛根芩连汤,清阳明水热下利而生津液,前胡、五味子、阿胶,对症治疗,共奏清热生津,化饮止利,养血止血,降逆止咳之效。
  
3、痞积案

  佟某,女,50岁
  初诊时间:2009年1月2日
  病史简要:心下及两胁下痞硬、胀满半年,逐渐消瘦。B超显示,幽门水肿。患者惧怕检查结果为恶性病,因此肝脾及结肠未查。
  刻诊:面色萎黄,身体消瘦,二目有神。心下痞硬,压痛,两胁下痞硬,左下腹结硬,头晕、口干不苦,饮水不多,时发热,无畏寒,周身无汗,痠疼不适,膝关节时而凉痛,严重影响睡眠。食欲亢进,多食则胀闷不舒,上攻两胁,自觉胃中时而寒凉如冰,大小便无异常。
  舌苔脉象:舌红,舌尖赤红。苔白腻,中间微黄。脉寸关浮滑有力,尺脉沉弦。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
  处方:大黄30 生附子30细辛30 旱半夏40 黄芩30 干姜30 炙甘草40
  黄连10 大枣12枚 白术40 枳壳4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按语:
  1、“······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2、“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腹时自痛,胸下结坚,下之益甚。”
  3、“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
  4、“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
  患者心下痞硬压痛,连及两胁,伴胃中寒凉感,为胃中虚,伴有阳明里热,即能食,舌红尖赤,时发热,舌中苔微黄。当属痞证的水热互结,寒热并在,符合甘草泻心汤证病机。
  腹胀、胸下结坚,胃中凉,口干不多饮属于太阴病里虚寒的水饮结聚病机,加重则会形成“脏结”。无汗,时发热,身痛而双膝时发凉痛,难以入眠,左胁下之腹部结硬,双尺沉弦,有少阴虚寒而水饮凝聚指征。
  因此辨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选甘草泻心汤合大黄附子汤,按药症加白术、枳壳。
  白术,辛甘温。《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专入太阴病位,能去周身风湿痹痛,去水饮,加入方中,有理中汤之意,可以温渗中焦太阴虚寒水饮。
  枳壳,酸苦而寒。《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
  该药入阳明、厥阴病位,可以去寒热结聚,消胸腹痞满气胀,攻冲两胁。
  二诊:2009年1月8日
  刻诊:药后便溏,矢气频频。心下痞硬胀满显著缓解,两胁硬满稍有减轻,左下腹部结硬消失。头晕依旧,周身时有不舒,睡眠恢复正常。
  舌苔脉象:舌尖红赤消失,苔薄白而垢浊,尺脉微弦,两关浮滑。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
  处方:大黄30 生附子30细辛30 旱半夏40 黄芩30 干姜30 炙甘草40
  黄连10 大枣12枚 白术40 枳壳4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三诊:2009年1月14日
  刻诊:面色已见红润,心下硬满消失大半,大便硬,两胁硬满如初,时而向上攻冲。头晕、口干不欲饮。
  舌苔脉象:舌干绛,苔薄腻暗黄,脉如上。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合病,属厥阴。
  处方:大黄30 生附子30细辛30 旱半夏40 黄芩30 干姜30 炙甘草40
  黄连10 大枣12枚 柴胡40 白芍40 枳壳40 人参20 麦门冬9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按语: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按语:
  患者头晕目眩,口干,两胁硬满不缓解,是兼有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指征,前诊疏忽,未予重视。今取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合入,解除少阳阳明之气滞攻冲,合方之后,加人参,补津液,又暗含小柴胡汤之配伍方义。加麦门冬,意在养胃气,通胃络,药症相符,增强疗效。
  麦门冬,甘凉。《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结气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四诊:2009年1月20日
  诸症基本平复,告知其可以停药,注意饮食起居调养。
  总按:
  久积必有寒实,属太阴少阴虚寒水饮结聚,尺脉双弦,如书中所说,“双弦为寒”,结于下焦。少阳不利,则热与水饮结于胁下。加之阳明里热,寒热错杂,交结于心下成痞。因此,诸症纷杂,归入属厥阴纲疾病。治疗上的组方,也是寒热并用,温清并举,固护津液。寒积逐渐温化,并然病势向阳明和少阳回转,因此后期见到津亏不足的便秘,口干,舌绛红,苔暗黄等。
  大黄附子汤,对于攻除寒积,疗效显著。因此以其为主,最终没有更改。而麦门冬,后世诸家,皆以为是滋阴、清热、润肺之药,实际上,它是入阳明和厥阴病位,通胃中脉络,养胃中津亏,去邪气结聚的要药。
  
4、闭经

  张某,女,29岁
  初诊时间:2000年3月20日
  病史简要:经期郁怒而闭经,达两月余。此前月经期常有少腹胀满,排经不利,下紫色血块。
  刻诊:唇萎口干,微渴,时发潮热汗出,自觉少腹胀满,按之微痛,睡眠多梦,大便微硬,小便正常。
  舌苔脉象: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实,双尺弦。
  六纲辨证:阳明太阴(血)合病,属阳明
  处方:大黄20 桃仁20 蟅虫20水蛭3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按语:
  1、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2、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3、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
  该患素有经行不畅之瘀血症状,于经期郁怒,导致阳明气机郁滞,瘀血加重而闭阻。唇萎口干,自觉少腹胀满,按之微痛,睡眠多梦,小便正常,是系列之瘀血症状。时发潮热汗出,大便微硬,有阳明里实证候。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实,双尺弦,为阳明里实兼血瘀之表现。以血归太阴,阳明里实,气机郁滞,导致太阴之血瘀结而不通。符合下瘀血汤证指征。
  故此,选用下瘀血汤为主,加水蛭30克,加大破瘀力度。
  水蛭,咸平。《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二诊:2000年3月27日
  刻诊:服药五天时,月经来潮,量极少,色紫暗,大便一日两次,尚成形,余证明显缓解,舌脉同前。方已对证,嘱续服原方六付。
  处方:大黄20 桃仁20 蟅虫20水蛭30
  六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
  三诊:2000年4月2日
  刻诊:月经来潮,下黯黑血块若干,腹中畅快温暖,睡眠恢复,舌脉基本正常。
  总按:
  《伤寒论》讲的是常规的辨证,也就是症候群的分属归纳,辨求方证。而《金匮要略》,则是讲的临床“抓主症”的问题。主症,就是患者最明显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症状。一切纷繁复杂的症状,都要以“主症”为中心,进行六纲五证等疾病本质辨别,抓住重点,有执简驭繁之功,是一种高级的辨证“窍门”。
  该患者以闭经为主,是五证当中的滞证,属于瘀血证。血瘀的指征呢,大概上分几条:1、舌质青黯,或者有瘀斑。2、口干唇破,口唇紫绀。口干口渴,漱口而不欲饮。3、睡梦纷纭,有疼痛者,痛如针刺。4、腹不满胀而自云满胀难忍。5,脉弦、紧、重者脉迟(不通造成的)。这些啊,都是淤血的暗征,提示有瘀血存在。明征好看,便血尿血,闭经,局部淤肿等等,都能直接见到。
  瘀血闭经,是该患的主症,久瘀必要化热,因同时兼有阳明的里实表现,就要通腑攻下配合,破逐实邪。该病本该辨为阳明病的里实血瘀证。因为在卫气营血的归属上,在内者为血,归太阴,在外者为营,归少阴的法则,因此,辨为阳明太阴(血)合病,属阳明。也就是说,内热瘀血,“属”阳明,内寒瘀血“属”太阴。瘀血在肌表的,外热“属”太阳或者阳明,外寒的,“属”少阴,这是个属病的关系概念。(详见《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下瘀血汤,是个十分不错的方。这个方子,也是承气汤的类方,和抵当汤接近。治疗阳明血瘀里实的。包括很多妇女闭经的,都可以用它治疗,也可以变成汤剂使用。喝的时候,兑入蜂蜜。不用做成丸剂再煎汤。古代,可能是为了投药方便,才做成丸剂。预先做好,用时煎汤。看来这个药是个固定的成药,针对人群很广。
  大黄,咸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是大将军,我说,是大元帅更合适。和那些峻烈毒药相比,它是很平和的。惹急眼了,它霸道,平时,很厚道,微用,可以补脾胃,助消化,排毒,微量常服,健康长寿。毒药的特性,都在它身上体现了。什么特性?多用攻逐,少用养身。肠清则长生,耐毒无病,这是至理名言。
  蟅虫,就是地鳖虫,咸寒,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去血瘀闭结啊。
  桃仁,苦温微辛,主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还是破血闭瘀血的。
  为了加大破瘀力度,我们加了一味水蛭。
  辛咸除“滞”,佐以甘苦。蜜,是甘平,补虚的。大家看看,这个配伍,是不是体现了“滞证”的治疗配伍法则?这个方子,吃完,一般会有轻度的腹泻,或者比较重些的呢,可以减量服用。对证了,一般四五天就可以打下瘀血,都是紫黑色的血块,之后就恢复了。有虚寒夹杂的,可以加干姜、附子。干姜、制附子,可以各用20-30克。
  
5、皮下瘀血案

  卢某,男,50岁
  初诊时间:2002年5月10日
  病史简要:晨起后,发现左侧大腿后侧中部,出现手掌大小范围之黯红色针尖样出血点。素爱冬泳。
  刻诊:出血部位无皮肤感觉异常,颈部微酸,微有恶风样不舒服感觉,余无异常。
  舌苔脉象:舌淡红,苔薄白,六脉浮缓。
  六纲辨证:太阳少阴(营)合病,属太阳。
  处方:桂枝30 芍药30 炙甘草30 生姜30大枣12枚
  二付,一日一付,分三次,水煎服。临睡前服药后,喝热粥一碗,盖被,微发汗。
  按语: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3、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该患者,皮肤出血点,可以视为在表之证,微恶风,颈项微酸,符合太阳病项强之微证,脉浮缓,符合太阳中风脉。属太阳病中风证,营卫不和,少阴之营气外郁肌表。因此,给予桂枝汤,调和营卫,散营气之血痹。符合“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之条文本义。
  二诊:2002年5月11日
  刻诊:患者今日一付药服完,晨起出血部位完全恢复正常,欣喜来告,问第二付药是否续服,告知可以续服,不必发汗。
  
  总按:
  该患者当时来诊时,除了局部出血的皮肤无异常感觉外,言说一切正常。舌象也正常,脉象浮缓,也接近正常,觉得很奇怪,有无证可辨的感觉。思之再三,觉得病灶在肌表,就要按照表证去理解,况且脉浮缓,一下子想起了太阳中风证来,“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因此,马上问他,是否颈项强痛、恶风、汗出等。患者说,你要是不问,我还真没太注意,这两天,确实是有些象要感冒的样子,身上有些微微的怕风,脖子也有些酸,以为是工作劳累造成的。排汗没事,还算正常。又问平时嗜好,说坚持20余年冬泳。当时就认为,这是太阳中风的微证。血在脏腑之外,归于少阴营分,今营卫不和,
  与其近日冬泳,营卫受剧烈刺激有关,因为突然入水骤冷,则营气被郁,回家后,又房间温暖,造成冷热巨大反差,而营卫失调,津血同源,内郁的营血因此外达肌表,也是一种汗出排邪的象义。正与“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条文符合,果断的运用桂枝汤予以治疗,求得营卫和谐。况且,桂枝汤中的芍药,也有去血痹血瘀的功能,芍药:苦酸凉。《神农本草经》: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方药符合病机要求,病证轻微,一付而愈。
  以上5个病案,为经方医案记录的标准模式,提供经方界参考。从6案开始为实录讲解。失语案
刘某,女,51岁,退休教师。于2006年6月22曰来诊。
该患于30年前下乡劳动时,劳累过渡,一病不起,至此导致周身无力,发病则卧床不起,始终经西医治疗,时好时坏。
近30天来,上述症状加重,甚至无力说话,行动几费。女儿婚礼未能参加。
因此至本市各大医院求诊,无法确诊,最后经西医专家建议,送入精神病院,
入院后,经治药物不祥,曾给予电抽搐治疗无效,15天后,突发失语,谈话需纸笔交谈,痛苦万分。
住院医生束手无策。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
患者来诊时,以笔代答,自觉近来心悸失眠,少腹有麻窜之感,时而周身颤动不休。左侧偏头痛,周身无力近于瘫痪。余无特殊异常。
查体:面色萎黄,舌边尖红赤,根部黄苔垢腻。
脉数,右寸洪滑,重按而弦。右尺滑而有力,重按芤。右关软散无力。左关沉弦,左尺虚而无力。
辨证分析:
冲任皆起于少腹,循咽喉,右尺芤,右关无力,肝为水火中气,虚而生风,血虚不能上达咽喉,右寸洪滑而实,左关沉弦,乃阳气不降。

  
诊断:
1、痨伤
2、郁证
3、脏燥失语。
治疗:

  1、先以手法疏通任督,背部和脐腹周围疼痛较重,以重手法调之。患者有疼痛表情。
2、继上法,以导引法调其神意,复以祝由之法浅催眠引导30分钟。自觉腹部麻窜感消失。
之后,令其深吸气,放声喊“啊”音,第一次失败,第二次终于大声喊出!
告知休息,不要说话。
3、以毫针刺腹部突出红色痣点三处。患者示意耳语,告知感觉周身舒适,少腹麻窜感消失。
嘱其今曰回家服药,之后休息,不要发音说话,只可耳语,明曰可恢复发音。
4、处方:生地50黄连10阿胶15薤白20
  旱半夏20 枣仁40寸冬40白芍20
  柴胡20  黄芩15 苍术15炙甘草15
  生姜15  大枣10枚

  二副,水煎服。
6月23曰复诊:
患者行动自如,自己不用搀扶而独自行走,已能大声说话,唯感乏力,失眠,余无异常。自言昨曰已经办理出院手续。
嘱继续服药,配合温灸治疗10天。
7月4曰来诊,告知基本痊愈。

  前三步都是打通患者全身的经络
之后所用方药,不过升降同调,养阴清热,滋木清风。二付而已。患者高某,女,79岁,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反复胸痛8年,于2012年7月发生心肌梗死,入院经治疗后缓解,被告知需要做心脏支架术,并声称如果不做有可能连年底都难过去,患者情绪低落,寻求中医治疗,闻知绵阳济福堂中医馆刘志杰先生在中医经方有独到之处,决定来试试。
刻诊:面色晦暗,但欲寐而睡眠质量差,恶寒,全身关节酸痛,左耳鸣,胸痛彻背,便秘,小便短少。舌尖红赤,有瘀斑,苔黄腻。右脉沉弱欲绝,左脉沉弱。
中医诊断:胸痹
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高血压病(极高危组)
辩证:厥阴病
处方:当归四逆汤合通脉四逆汤加吴茱萸、天南星山楂
2012.11.15
药后全身温暖,穿衣服明显减少,睡眠好转,精神与前判若两人,胸痛消失,大便通畅,病人的心情也随之好转,并有信心战胜病魔。脉象也较前有力,说明被寒邪痹阻的血脉经过温阳治疗后通开了。
效不更方。
2012.12.17
患者近日接受温灸治疗配合中药,效果良好,病情向愈。自诉偶有心律失常,时感胸痛彻背,腰坠胀,目如烟熏,再次被医院告知,需急行心脏支架术,患者又一次来到医馆,请刘师诊脉。刘师告知,脉象有神,病灶在修复的过程中会出现旧病复发反应,嘱不要压力过大,被疾病吓倒,从整体上看,病情仍在进一步好转,神色俱佳。
原方加赤茯苓,附子加至10克。
药后随访,胸痛、心慌消失,嘱继续治疗。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