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麻黄味苦考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1 2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黄,古往今来几乎于所有的医药书籍中均记载性味辛温,为发汗峻药,现国家统编《中药学》教材亦写麻黄性味辛温【1】。麻黄辛温之性几成不争之定论,然此药在现存最早之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中记载:“麻黄,味苦,温……”【2】。辛则散,苦则收;辛则上,苦则下,一散一收;一上一下,相差悬殊,究竟性味为何,经笔者再三考辨,以《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论》)、《黄帝内经》、《本经》为主要论据,认为麻黄之药性当从苦温,现论证如下。
  1、古今医家误认麻黄药性之理
  麻黄之药,大多数医家言其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畏其峻烈之性,以致清代很多温病学家畏麻黄如虎狼,惧之不用,或言江南只可用香薷,不可用麻黄,致使麻黄忠义良药束之高阁。之所以会认为麻黄辛温,是因为在用上麻黄后会出汗,通过出汗的表象推断麻黄性辛温。而此药若用之不当,变证分起,甚者危及生命,故而说其性峻烈。中药之性味不是单纯通过其用药后的表面现象来决定,出汗只是表象,一见出汗便说药性温味辛,这种臆断过于机械。正如以前通过芍药止痛与收敛的疗效推断出芍药味酸,而现经很多学者通过文献考证及对其产生功效之医理进行分析,认为《本经》所云芍药味苦比较合理。再如阳明实热证,胃中有燥屎,热结旁流引起泄泻,用大黄后泻止,总不能因此便说大黄味为酸涩收敛吧!因此必须找到麻黄发汗之机理才可确定麻黄之性味。
  2、麻黄发汗之机理
  麻黄之所以能发汗关键在配伍,如麻黄配伍大量石膏则无发汗之功,反而可以治疗出汗,如《伤寒论》第63条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3】;《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云:“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4】。麻黄配白术则有利水之功,配五味子干姜细辛等便有止咳之效。若要取麻黄发汗之功则需与桂枝同用,其代表方剂麻黄汤。麻黄汤所治之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为感受寒邪,寒性收引,毛孔闭塞,卫气被郁而出现发热无汗、恶寒身痛等证,此证之发热为体表卫气被郁而引起体内气血不能发散,全部郁于体内而致发热。就标本来说发热是标,体内气血不能外散为标,而卫气被郁为本,治病求本不当治其标热而当治其卫气之郁。因此用辛温之药、火针或以火熏之等方法迫使气血向外散而无视其卫气之郁是不正确的,仲景于《伤寒论》中称这种治法为“火逆”、“火迫劫之”,如果逆治则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一为用了辛温之法使气血全部趋于体表而卫阳郁闭不能打开,如此则会出现气血在体内逆乱,“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第114条);另一种结果便是用大剂量辛温之法强迫使汗出,气血一涌而起,如决堤之水出现汗出不止,甚至会出现亡阳,“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第20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第112条)。仲景即知太阳表实证不当辛温迫汗,对此病机所设之方麻黄汤便不应为辛温发汗之方,麻黄汤之君药便不是辛温发汗之药。那除了辛味能发汗还有别的能发汗性味吗?答案是有的,《黄帝内经》中除了说“以辛散之”外,多次提到“以苦发之”,即用苦味药也会出现发汗的效果。用辛味药发汗则是强迫气血向外而出汗,用苦味药也能出汗之机理在于苦则泻,用苦味药可以泻肌表卫气之郁,卫气之郁被泻则气血自然外出为汗,且不会有汗多亡阳之弊。卫气郁滞于肌表,气血不得发越,用辛味向外发之则为治标误,用苦味药泻其卫气之郁滞为治本。麻黄汤中用苦温之麻黄疏泄肌表之郁为君药,皮毛为肺之外窍,皮毛被郁则肺亦受郁,用苦温之杏仁疏泄肺脏之郁为臣,再以辛温之桂枝从内向外使药作用于肌表,甘草缓急防止出汗过多过快为佐使,再配合覆被则汗出热泻,因此麻黄汤为苦温发汗之代表。
  3、《黄帝内经》中的证据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关于治法之经典论述便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5】。其中“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意思便是:对于微者,即虚性病,要用逆治的方法;对于甚者,即实性病,要用从治的方法。例如:泄泻,因虚引起,如脾虚泄、肾虚泄等,则当逆治,即止泻的方法治疗,如健脾止泻,温肾涩肠等治法;因实引起,如湿热蕴结等,则当从治,即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大黄之属当用亦需用之。同理对于无汗恶寒证,如果是因虚引起,如少阴阳虚,则可用辛温之法逆治在(当然不能辛温太多,使之出汗过多亦为逆治);若因实而引起,如太阳伤寒表实证,则当“甚者从之”,本就不出汗,从之,即是用苦温之麻黄汤治疗,辛温则误矣。3、麻黄味苦的其他证据
  古人对药物性味的论证口尝亦占很大因素。笔者亲尝麻黄,味微苦涩,涩味大于苦味,无辛辣感,煎煮后品尝亦为苦涩,无辛辣感。且麻黄并非只可用于体壮之人,体弱之人亦可。《伤寒论》第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张仲景在少阴阳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用麻黄,说明其性并非虎狼。且麻黄于《本经》中列为中品,而不是下品药,更说明麻黄力量虽大,但并不像巴豆狼毒等峻猛之药。之所以古人会对麻黄产生恐惧是因为当太阳伤寒表实证时,本当用苦温发汗之麻黄汤发汗,反而谨慎从事,用了辛温之荆芥、防风、香薷等自认为平和之药,然后变证分起,当此之时不知勤求古训,反言幸好未用麻黄,用平和之药发汗变证都已分起,若用麻黄岂不惨哉?于是便认定麻黄为辛温峻剂,致使忠臣良将无用武之地也。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供中医药类专业用)[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6

  【2】(清)顾观光辑,杨鹏举 校注.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40
  【3】汉·张仲景述,钱超尘、郝万山整理.伤寒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49
【4】汉·张仲景述,李玉清、黄海量、吴晓青点校。金匮要略方论——中医经典必读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7

【5】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中医临床必读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8~18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