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木易生的博客
›
我生君已老,医心孝父母。
返回列表
查看:
106
|
回复:
0
我生君已老,医心孝父母。
[复制链接]
木易生
木易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
发表于 2015/10/14 19: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过去习医,后来医人,我一直称自己是位玩家,玩中医的。虽不是祖传的中医,但也是玩真的不玩虚假。
年近不或之后,因着一些行医时的感受,尤其是这几年流行起来的
国学
热,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很自然的内心变得越来越软。背后所传达的一种态度也好,或者
情感
倾向也好,理想也好都是返朴主义的,怎么也消失不掉。说:人不能忘本,忘根。在国学解说里面
孝敬父母
,爱你的亲亲,兄弟姐妹子、儿女、夫妻。这个亲亲也包括爱认识的人,君臣,亲朋好友兄弟姐妹等等,亲如一家。想来,人生只有一个父母,而我又对父母做了些什么呢?熟悉的总是这样,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变形,也许我只会看到一个为了理想而奋斗的青年人。鸣乎哀哉!
我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我对女儿常说我爱她,何止千遍。我也是父母的后代啊,对父母说一声爱,何其容易也,都快四十年了远为不够的。
善念
突起,卧听马路上车声杂沓,渐渐沉寂,与自己的心灵对活,又与自己的心灵格斗。油然而生的念头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为喜,一则为惧。
古云:为人子女者,不知医是为不孝。身为
医者
,促使我思考,促使去反省并修正由于习惯惰性一直扎根在头脑深处的既定看法。为人子女者,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年高而欣喜,一方面为他们
衰老
而担忧。能够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无愧于做子女的,做人百事以孝为先啊。以前,从来不真正地去回忆或者是缅怀这些,繁华的生活主动去离弃的却很少有人能够。当真不肖子孙?这就是为什么社会越来越世故,也就是说社会变得越来越硬,所以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大量的矛盾。这就是今天,人人内心是一个世界反面的镜像,实际上没有了自我,只有血肉了。
如今自医,只问耕耘,以尽孝道,至少我觉得也算作是一种补救吧。是阳光,是人性,浑身上下都有感染力,散发着正能量。在最大程度上,也满足了自己的情结。感恩父母,人世间那些被视作不重要无意义的嘘寒问暖,则是最本真的最长存的!
母亲是地道的农村妇女,一脸的黝黑,平生勤俭自持,不懂得怎样过几天舒适的日子。孩时,总听娘说“不听话,不给饭吃” ,然而,这只是些妄想而已。饭食头,轻盈的身影翩然而至,在厨房烧着火“做饭”。我发誓等长大了,我要对母亲表达自己对她的爱。真正长大了,机会有的是,但都放过了。时间就是那样无情,母亲老了,整天絮絮叨叨,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嘟嘟囔囔个不停,而我往往却终是,给她不留情面地指斥训诲一番。每每看见母亲“实在不忍心”,悄无声息的走了,原来是母爱之细腻啊。在茫茫的大时代里,思维及意识上的格格不入,果真是有了代沟?整天的拼了命的我去干,没有人会去听一个老人的喃喃自语,再后来娘也不再憧憬什么了,在她眼里,只有担心。做儿子的缺乏宽厚仁爱之孝心,罪过,罪过!
母亲有老
胃病
,数年来每次胃病发作,做中医大夫的儿子也来实在地。没有什么仪器铺陈,完全中医思维,
病机
寒热夹杂,
六经
阳明胃
热
太阴
虚寒。每次都以
半夏泻心汤
方不加不减:
生半夏
60g,上
党参
30g,枯
黄芩
30g,川
黄连
10g,云
干姜
30g,乌
大枣
12枚,生
甘草
20g,3、5剂。饭前喝上效佳,结局不言而喻,药到病除。只要不是体弱急性
胃肠
炎,
半夏
泻心汤
、黄芩汤等完全可以做到一剂知二剂己。
父亲大有长者之风,另外还有就是威严。小时候生怕训斥,往往有意识地避开,省得要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一顿挨打。稍大后,无端指摘我“偷奸耍猾”,看着,百思不得其解。即便是看见他在微笑,也绕着走以免尴尬。年少时,就我上了大学走的时候,问家里的事是否妥当?答复是六个字“此事已经解决”。期间写信,每信必看,但不回。父亲从来没有说过爱我,但在行动上对我无微不至。天冷了,在雨雪中的凌晨四点半,门“吱呀”一声,先是闪进来一个人影,这时借着迷蒙的光,接着便是期待已久的添煤生火取暖。当时看着就一震,却无动于衷。长大了,还根本读不懂父亲,父爱之浑厚。工作了,我有了成绩,洋洋得意,他都当头棒喝,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我膛目结舌,很难理解。
父亲常常犯
咳嗽
的毛病,病机外寒内饮,六经太阳
伤寒
太阴夹饮。只需要手起笔落,一点都不拖沓,
小青龙汤
原方原量。生
麻黄
30、
桂枝
尖30、生
芍药
30、辽
细辛
30、粉干姜30、生甘草30、北
五味子
30,生半夏60。以水煮诸药,取汤
温服
。仅需一剂,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几口中式
咖啡
就忘了之前的教训和经历。儿子会中医之术,父母生病着手成春也可以不提,不过,在事后对父母亲的不断关怀,却是不寻常的事了。说句老实话,类似以上这种处方和药法,临证并不罕见,不仅仅是
常见病
、
慢性病
,很多病也都是如此应手取效。但相对于,一个肯为我作出任何牺牲的人,觉得自己真没有尽其本分去做,或做得远远不够多。
今年,结有道之朋,我才知晓我离父母住的地方这么近。从前一回到老家,门开后,笑脸相迎,递上一份暖暖,更多是责无旁贷的沏茶倒水。如今回想起来,在内心深处,我实在有点难以形容的内疚。围桌吃一顿家常饭,啦啦家常呱儿二老就很知足很惬意,只要几个甜枣说一两句喜欢听的话,父母亲很容易就笑逐颜开。得到一点点微微的关怀,就变得欣然于色,乐天知命。这么多年,父母是我唯一可倾诉一切的人,这扇门一旦推开,于是小屋里便有了温暖,让我能对她们诉说那一大堆,我似乎还没有说得清楚的话,也不再有任何的怯懦和犹豫。每一次都是一部酣畅淋漓的心灵史,有了
生气
,有了活力,有了暖意,有了温馨的情调。也让我游弋在温情的隧道,感悟、沉思,或热泪簌簌……。
史上写东西我没有像这一次这样费劲的,所有的故事说不完,都变得趣味盎然,隽永流长。要细说我从幼年起怎样孝敬父母,大都是些陈年典故,我自己也记不起来了,连自己也记不起的事,有等于无。一直以来,儿子总是自私且
健忘
,四十年的时间,我方才醒悟,不能不无愧于心。
我为父母亲写的,也就这么多了,言不尽意,我亏欠父母亲太多太多了。我老是想,是不是只要多添些时间陪陪二老,是不是多给些好穿的好吃的,或者是其它的什么,我就可以一洗前非?到头来,孝其食,孝其康相对简单,而唯独孝其心最难,也根本不可能作出足够的回报。时时愧疚不已,故此写这篇文章,了解父母,念叨父母,感恩父母,感慨万千。话虽如此,此生报答不完了,也必定是有所负了,能争当个
孝顺
的儿子就算老天开眼了……!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