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745|回复: 0

是什么浑浊了女人身体的清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4 16: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更多中医高手绝学请戳蓝色字体
小二导读


了解生命的真相,每个生命体都获得了进入生命智慧的机会,并不单单是医生,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保护神……今天,小二和大家分享田原老师和王氏女科的对话。
  

  采访人|田原  受访人|王氏女科
  

田原:我们之前谈到,女人要多关注自己的月经,包括日期准不准以及来时的经色和经量。那么,在两次月经之间,考察女人的健康与否又该参考哪些指标呢?
王氏女科:带下,西医叫“白带”,但在中医里,就叫“带下”。因为“白带”已经算是一种疾病的体征了,不过现在一般都称“带下”为“白带”,不特指疾病。“带”是指“带脉”,带脉是人体里边惟一的一条环形经脉,就在我们系腰带的位置,环绕身体前后一圈,前面沟通任脉,后面沟通督脉。带脉呀,可不是光摆出一个腰带样子的,它就是我们的天然腰带,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些上下直行的经脉都要靠它来约束,腰身才结实。肚子不膨大,不长赘肉,内脏不下垂,少不了这条“腰带”的固摄。在女孩子来说,带脉的作用更多了两条:司带下、固护胎儿
经水呢,反映的更多是气血的状况。而正常的带下是分配给生育系统的润滑液,它的颜色、气味和质地,能说明气血之外的很多问题,直观可以看到的是“津液”的情况,相当于组织液和内分泌液吧,还有带脉的固摄功能。
田原:如此说来,带下也严格地按月变化?
王氏女科:带下,说得宽泛些,就是子宫、阴道里边的润滑剂,起一个濡润、清洁的作用。“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它不像月经,有初潮和绝经,它跟着女人一辈子,只是在女娃娃时,或者老了以后,量比较少,看不太出来,但都是一直有的,量极少的话,就出现阴干症了。应该这么说,带下在女子发育成熟后、绝经前这一段时间,量的起伏比较明显,和月经一起呈周期性变化。
月经要来的前几天,经水汇集在冲脉和子宫里,带下会稍有增加,做先行清洁,然后是两次月经中间的排卵期,带下的量是最多的,像蛋清,透明,质地清稀,是卵子的营养液。观察到这样的带下,说明这几天是排卵期,怀孕的机会较大。现代医学通过测体温,如果在没有感冒发烧的情况下,体温升高0.6℃左右,标志着卵子排出,我们古人没有这些个测体温的方法,但他们也把排卵期说得很清楚,而且和“受孕能力”直接挂钩了:“胞中之水清和……乃种子之的候,无病之月信也。”这是《血证论》里头的原话。
田原:因为古人看不到卵子和精子,所以通过它们的营养液来观察。
王氏女科:对,但对于卵子和精子的这些雌雄种子的存在,古人很早意识到了,不过他们同时强调“种”和“养”,不是说光是有受精卵这些种子就可以的,还需要考虑孕胎的内在环境,可能也与古代是农耕社会有关,他们更多地把受孕的过程比喻成“种(zhòng)子”。“种子”有几大条件:“一曰择地,二曰养种,三曰乘时,四曰投虚。地则母之血也,种则父之精也,时则精血交感之会也,虚则去旧生新之初也。”“孕者始于神而终于形”,很有哲理。
田原:说得真好!很感性的认识。
王氏女科:对,有很多种地、蓄养家禽的生活体验。现代医学借助了很多物理、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直观明了,但是少了“关联”,这些无形的联系是看不到的,必须通过描述,古人的描述是很生动形象的。
田原:那么带下也属于女性身体的津液,津液的问题算是子宫的什么问题呢?
王氏女科:能大体看出子宫内膜盆腔的健康状况,种(zhòng)子(孕胎)的这个环境好不好,是洁净干爽还是炎症弥漫。
田原:确实,这些问题,毕竟只能间接观察。
王氏女科:其实,我们平时有很多机会可以从动物身上了解自己,比如说排卵这个事,杀过蛋鸡的人,一定很容易明白,蛋鸡的肚子里往往有一串鸡卵啊,大大小小的,缀在一块,发育好的进入蛋肠,裹上蛋壳,排出来,就是下蛋啊。人的卵巢里面,大致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只不过鸡没有那么成型的卵巢,也不在体内养胎
田原:有意思,以前访谈樊正伦教授时,他说:“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但终归来说,万物的气运和生命的原理如出一辙。
王氏女科:是啊,平时过日子,做饭菜什么的,在动植物的身上留心观察一下,既能辨知这些食物新不新鲜、健不健康,又能对自身有所了解,比如猪肝、猪肉、里脊、猪肚,这些器官的样子和构造,是很有启发的。
田原:了解生命的真相,每个生命体都获得了进入生命智慧的机会,并不单单是医生,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保护神。我看杂技表演的时候,特别有感触:那些平衡的分寸就在毫厘之间,表演者对自己每一寸肌肉的控制都达到了高度的精准,这里蕴含着对自己身体的透彻了解,还摸熟了道具这些外物的脾气,像转手帕、抖空竹、转伞、头顶瓮,要知己又知物,才能舒展自在。
  

* 白带
  单纯的白带多,不分月初、月中,总是量多清稀。家有老人的话,老人们会说女人走白带属于寒气。寒气,就是冷的意思。气不足,会有些虚寒。特别是脾气虚,守不住水谷精华。傅山先生拟了一个完带汤,健脾益气又扶升阳气,给湿气打开了几大通道:补土掩水湿、疏肝气蒸水湿、通小便利水湿。直到今天还是妇科治白带的首席方剂。在治疗的同时,要忌生冷、甜腻的食物。
  在西医看来,只要是白带异常,大多是妇科炎症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等。我必须强调,这里边有很多是假炎症!像白色带下病,绝大多数是假炎症,千万别当炎症去消炎。
  

完带汤(请遵医嘱
「方药」白术(土炒),山药(炒),人参白芍(酒炒),车前子(酒炒),苍术(制),甘草陈皮柴胡,黑芥穗。
    「服法」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痊愈。
  

湿邪和热毒交缠产生的炎症,有青带、黄带、黑带和赤带,傅山先生把每一种类型都讲得很清楚。我们总结来讲,很多带下病,忌食荤辣辛凉,并且一段时间的禁欲非常必要。清淡的生活,能扭转体内的大环境,不然,用再多消炎药也是徒劳。
  

* 青带
  青色白带,像绿豆汁一样,有腥臭味,外阴奇痒,霉菌性阴道炎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在中医来说,青本是肝木的颜色,所以又要从肝脏上找症结。属于肝经湿热,与思虑过度、经常熬夜、喜欢吃大鱼大肉和甜腻的食物有关。肝属木,树木喜欢水的滋润,但如果土壤长期潮湿不透气,会捂坏了树根,肝想要摆脱湿邪,就会把湿热之气通过白带倾泻出去。这时候,一方面要安抚肝木,另一方面,还要利水、利湿,给树根一个清爽的生长环境。
  方用加减逍遥散。在饮食方面,清淡为主,忌口辛辣、煎炸食物,少吃肉食。有条件的话多活动手脚,通通气。
  

加减逍遥散(请遵医嘱)
「方药」茯苓,白芍(酒炒),甘草(生用),柴胡,陈皮,茵陈栀子(炒)。
「服法」水煎服。二剂而色淡,四剂而青绿之带绝,不必过剂矣。
  

* 黄带
  黄色的白带,像浓茶汁,有腥秽气,是任脉的气血畅通出了毛病。本来,任脉从口唇连到下阴,中间和带脉相通,上边的“金津玉液”(唾液)从上往下灌入任脉,清凉润泽,又通过带脉回到肾中,完成“肾水”的上下循环。如果下焦受了热邪,津液就被蒸灼为湿气,不能顺利回归为肾精,肾水不足,肾火就起来了,白带就被熬成了湿热的黄汁。必须把下边的火清掉,给任脉中的湿气一条出路,同时补益任脉里被亏耗掉的精气。方用易黄汤。
  

易黄汤(请遵医嘱)
「方药」山药(炒),芡实(炒),黄柏(盐水炒),车前子(酒炒),白果(碎)。
    「服法」水煎。连服四剂,无不痊愈。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
  

* 黑带
  黑色的白带,像黑豆汁,也有腥气,有人会伴有小腹疼痛,小便时有刺痛感,外阴红肿,面色也发红,时间一长,面黄肌瘦,口里总感觉又热又渴,想喝冷饮。这种白带,是因为火气实在太大了,一个胃火,一个命门火,一个膀胱火,再一个三焦火,煎熬全身,白带变黑,是“烧焦”的表现。可以用利火汤泄火,火退了,黑炭色也就没了。
  

利火汤(请遵医嘱)
「方药」大黄,白术(土炒),茯苓,车前子(酒炒),王不留行,黄连,栀子(炒),知母石膏(煅),刘寄奴
    「服法」水煎服。一剂小便疼止而通利,二剂黑带变为白,三剂白亦少减,再三剂痊愈矣。
  

* 赤带
  赤色白带,就是红色,看上去既像血,又没有血色那么鲜红,有点儿铁锈色,流得也不多,就是没事儿就出一点儿,像是漏下来的。这也属于湿病,有肝火。出现这种症状,通常是思虑过度,伤了脾胃,又因为心里闷了些怒气,自古女子多怨啊,就是这些因为家事、人际关系起的愤懑、委屈,成了一种放不下的怨气。闷久了,郁而化火,内伤得厉害,饭食吃不下,吃下去也一肚子气,食物消化得半生半熟的,脾胃更差了,水湿又闷了一肚子。肝藏的血渗到了带脉,被湿热灼烧,脾气又摄不住,带下就成了红色。清肝止淋汤,专治赤带。
  

清肝止淋汤(请遵医嘱)
「方药」白芍(醋炒),当归(酒洗),生地(酒炒),阿胶(白面炒),粉丹皮,黄柏,牛膝香附(酒炒),红枣,小黑豆。
「服法」水煎服。一剂少止,二剂又少止,四剂痊愈,十剂不再发。
  

原创中医:《子宫好女人才好》
原创摄影:赵中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