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24|回复: 0

“电吹风治带状疱疹”是流言还是妙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16: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第81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曲永彬 等

编辑/瓦力一校/丝竹空  二校/小熊



  I导读:今日世界,“治病妙招”到处流传,是惠民无数还是害人不浅?中医人当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今天,小编针对“电吹风治疗带状疱疹”的说法,请来多位专家予以评说。同时,曲永彬老师还深入地介绍了他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心得,让你面对该病患者时不再挠头。



  近来,有一篇文章《“带状疱疹”,用吹风机一吹就好,且不留后遗症》,在数十个微信平台上广为传播,其中不乏涉及医疗保健领域的微信公众号,有些转发后的阅读量都在十万以上。小编摘录主要内容如下:



  “治带状疱疹,用热风机热吹患处,热度以能承受为佳,越热越好,一次吹一分钟,一天吹两次,只需两天,当时就能减轻神经痛,第五天就好,而且不会神经疼。要点:1.越热越好,以患者能承受为度,不要烫伤了。2.先吹最开始长泡疹的地方。这叫先吹头。这个方法是从民间土方法中改进而来的,民间传统方法是用黄草纸浸菜油,点燃照患处,用米筛隔着。用热风机吹更方便,一般都是四到五天就好,而且没有神经痛的后遗症。”


  如此简便快捷的方法如真能奏效,应该大力推广给中医人,惠及患者。但如果是道听途说呢,那会不会贻害四方?为此,小编请教了几位皮肤科医生,听听他们怎样说:
  

  @任盈盈:
  此法止痛也有一定的道理,类似于热烘疗法


  @曲靖:
  适不适合使用,也要看患者具体体质
  

  @高华:
  风来湿去,此法是以风胜湿吧。此外,是用热来疏通经络?有些牵强。不过既然能给患者解除痛苦,不防一试
  

  @海龙:
  这属于热烘疗法,止疼止痒都不错。针对虚寒瘀都行。
  

  @彬:
  中医传统用艾灸来治疗带状疱疹,这个与热风筒有相似之处。 另外还有薄棉灸,就是把棉花摊得很薄一层然后放在皮疹上点燃。这种方法对于加快皮疹愈合以及减少疼痛是有作用的。 但是只用吹风筒吹,不用其他方法就能治好带状疱疹且不留后遗神经痛,有点不靠谱。我们知道带状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没有继发感染的话,皮疹2~4周也会好。 关键是神经痛,会不会有遗留神经痛或者当时的急性疼痛,怎样去缓解,这是治疗的重要目标。
  

  @张北极:
  未必那么神奇,但是各种局部热疗还是很靠谱的方法。我推荐用龙振华老师的“电灯泡疗法”,简单经济,效果肯定!急性期也可以用。方法是:局部照射红外线或40W灯泡,是有效地物理止痛方法,更适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照射时距离皮损30~40厘米(温热舒适为度),每次20分钟,1天3次。一般3~4天后疼痛可减轻1/3~1/2。

  

  从以上观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用电吹风治疗带状疱疹可以在临床上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试用一下。谁有实验结果,别忘了告诉大家。
  

  讨论完“医疗流言”,咱们再来看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切实提高理论与疗效,才能彻底“终结”疾病,粉碎各种流言。




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痛的中医治疗

  作者:曲永彬



  
  火丹方比龙胆泻肝更有效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各类教科书都有讲,对肝经郁热型的带状疱疹,可用龙胆泻肝汤;对脾虚湿蕴型的,可用除湿胃苓汤;对气滞血瘀型的,可用桃红四物汤。从分型来讲没什么大问题,这也是临床常见的三大证型;但个人感觉,临床效果并不是很好。
  

  比如,有时候给肝经郁热型的病人用龙胆泻肝汤以后,皮疹改善会很快,但疼痛改善并不明显。曾经有一个患者,胸胁部位的红斑水疱,有明显的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用了三天龙胆泻肝汤,反而越来越痛,后来我换成火丹方(治火丹神方),三天后疼痛明显减轻。火丹方出自《傅青主男科》,在《石室秘录》中也有记载,本人用此方治疗带状疱疹,发现其缓解带状疱疹的疼痛效果比较好。
  

  火丹方的原始药物组成有:丝瓜子一两,柴胡一钱,玄参一两,升麻一钱,当归五钱。现在,很多药房都不备丝瓜子这味药,我经常用瓜蒌子和丝瓜络来代替丝瓜子。
  

  一方面丝瓜络清热利湿,与丝瓜子疗效接近,而且有通络作用。带状疱疹通常是按照一条既定的线路在走,也就是我们讲的经络不通、经络受邪,所以就要用一些通经络的止痛的药物。
  

  另一方面,瓜蒌子同样可以清热,明代孙一奎的瓜蒌红花甘草)汤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就很好。包括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 “胁痛”一章里也提到“栝楼散治肝气爆急而胁痛,或发水泡。”说明以此方治疗带状疱疹的有一定的疗效。
  

  虚人多,不宜过度苦寒
  

  大家都知道带状疱疹的病机和火与湿相关,但对火与湿的认识每个医家的理解都有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治法治则。
  

  对于实火,一般都喜欢用苦寒直折的方法,但我们临床要考虑到具体情况,因为带状疱疹患者相对来讲,都是年龄大的人。有数据统计,5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门诊病例的60%左右;实际临床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了80%以上,这说明带状疱疹的发生跟机体正气下降有关。
  

  人已经虚了,就没有那么实的火,即使有外感之邪引发火气,但它本质是虚的,有时候一味地苦寒直折,感觉火是下去了,但痛依然不减。为什么?因为苦能伤阴,会导致人更虚。寒能伤胃,胃阳不足,气血生化就会出现问题,病人本来就气血亏虚,过用苦寒就会导致病情迁延更久,而我们选用甘寒的药物一样能清火,却没有伤阴的弊端。
  

  补水以清肝
  

  傅青主、陈士铎都认为:火就是因为水不足,水足了,火自然会灭。那么火从哪里来?是从肝中来。因为肝藏少阳生发之气,少阳之火就是胆火,肝属木,木生火,肝应于东方和春天,阳气生发,火气也随之上来,这种火是有化源之火。再往上走,就是应于夏天的心火,到秋天,火气开始肃降,到冬天,火气开始藏于水下。只要把肝中的火清了,其他的火也就没了,心火也会随之而降,所以这是一个根本,治疗带状疱疹要以清肝火为主
  

  那么该怎么清火?按照傅青主一派的观点,就是要补水,以水制火、以水灭火。在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清经络之火。火是走经络的,无论偏于肝火、心火、肾火,还是肺火,都要酌情加一些入这些经络的药物。二是要给邪以出路,这也是我们从临床当中悟出的一些体会,比如大便稀的病人疼痛会轻一些,如果病人两三天不大便,晚上会痛得睡不着。凡是痛得睡不着的,基本上都是大便干的。如何给火和邪以出路?我们常用的就是下泄之法,在火丹方里用瓜蒌子的另一个意义就是下泄,方中的玄参又有滋水清火的作用,两者可以互相配合,所以用这个方子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大便通畅的。
  

  火丹方中用玄参主要是以水灭火,这是我们治疗火证常用的一个基本方法。玄参能够滋阴清热解毒,主要入肝肾经,而且它是黑色的,是水的颜色,是补水灭火的正药,配合使用丝瓜络、瓜蒌子,清热灭火的功效会更强。
  

  另外一点,凡有火之地,就有气血的瘀滞,清火的同时要注意升散气血,柴胡、当归、升麻都有升散气血的作用,血液不凝滞,也就没有瘀阻和疼痛。
  

  对于水与火的关系,傅青主和陈士铎持有相同的观点:补水火自灭。火旺是因为水亏,火旺之极乃水亏之极,而且水足了火不会复燃。用别的清热药,用苦寒直折之法可能会暂时把火压制下去,但是药物的力量稍微弱一点,火就会复燃。大家知道,水能灭火,低洼之处水无处不到,清热不留任何死角。对于那些确实达不到的边远地方,可以酌情加入引经药物。
  

  用好柴胡升麻
  

  再说柴胡和升麻,柴胡是从左而升气,升麻是从右而提气,有时候在方子中这两味并不全用,通常左边皮疹用柴胡,右边皮疹用升麻。陈士铎还提到升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引诸药出于皮毛”。在治疗皮肤疾病时,无论是清热解毒还是温里化痰,从调理脏腑角度讲,要想让药尽快达到肌表,就可以利用升麻“引诸药出于皮毛”的作用来完成。
  

  可以说,治疗此类红斑性疾病,有时加点升麻,效果很好。如赵炳南老治疗银屑病的一则医案中,初用凉血活血汤效果不好,后来加了清血散,其中就有石膏、升麻,清热凉血解毒的思路没变,但因为加了升麻,可以引诸药出于皮毛,效果好了很多,银屑病的红斑开始消退,升麻的这种功效是很多书上没有记载的。
  

  此外,柴胡还有一个很好的功效,就是通达表里之邪,我们说和解半表半里,就是通达表里,柴胡可以从内引药达外,也可以从外引内。
  

  分三型论治
  

  在实际临床中,我用火丹方也是按照湿、热及后期的疼痛(气血不和,余邪未清)三大块来适当加减应用。
  

  带状疱疹热重的,加蒲公英30g,蜈蚣1条。蒲公英清热解毒,基本不伤正,是药食同源之品,能清肝胃之火。大部分病人的带状疱疹发于躯干部分,以肝胃之火为主。加入蜈蚣可以解毒,以毒攻毒,解痉止痛,另外,虫类药还可以通行经络。
  

  对于湿重的,水疱较多的,可加薏苡仁40g,土茯苓30g。薏苡仁除了淡渗利湿,还可以排脓、止痹痛。带状疱疹的水疱也是湿邪和热邪外出的一种表现,我们要顺势而为、顺势而治,就要促进它外出,排脓也是驱邪外出的一种方式。大剂量的薏苡仁还有止痛的作用。土茯苓也是利湿解毒的,另外大剂量土茯苓同样可以止痛,一位老中医用单味土茯苓治疗偏头痛,用到120g效果很好,当然是短期用,有报道长期大剂量使用土茯苓会导致肝损。
  

  在带状疱疹的后期,我们也是以火丹方为基础,加上透脓散,透脓散由黄芪、当归、川芎山甲、皂刺等组成,本来是用于外科疮疡中托里透脓的一个方剂,我在临床中基本上是两个方子合在一起,用来治疗带状疱疹后期的疼痛。透脓散可以调和气血,有当归补血汤的意义在里面,另一重功效就是可以透邪外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起于肝经郁火,火很重,从经络到达肌表,就是从里到外的一个过程,出于肌表表现为热和红,有湿则表现为水泡,这是邪从里外出的一个表现。
  

  如果患者皮疹基本好了,还是有痛在,说明余邪未清,这时还是要清火去火,还要用火丹方,方子大致不变只是适当减减量。还要注意一点,在清火的过程中,邪气很容易冰伏在里,导致病情迁延,要彻底透邪外出,就需要托脓散这类外透的药物。另外一个就是要调和气血,因为带状疱疹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气血肯定是虚的,阳气是弱的,所以要调和气血、振奋阳气,这是后期要做的一些事情。
  

  根据临床观察,患者用火丹方的正常反应是用方之后两三天,身上的水泡会增多,或者原有的水疱会增大,但是很清亮,不会出现脓液之类的,这是正常的,用方三天后大多数会有结痂的倾向。个人感觉,以围针配合火丹方治疗胸胁和躯干部位的带状疱疹,效果最好,相比较而言,头面、四肢的效果要差一些。
  

  另外,从西医角度讲,带状疱疹和水痘是同一种病毒,在治疗水痘的时候,我们是往外透的,让它尽快出全,从而很快完成它的自然病程,带状疱疹也一样,病程2-4周,只要让它很顺利地走过这个病程,它是带有自限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跟患者解释,你吃了药,水泡是出好还是不出好?有的患者服用西药,疗效很好,水疱马上就会停止不出了,然后逐渐干涸结痂,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作为医生,我们没有做大量样本的观察,但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哪个方法好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因为经常有西医院转过来的后神经痛或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皮疹已经消除,但疼痛依然在,但是我们用纯中药或者中西结合治疗的,这种痛的发生率就不是很高。这也引发我们的思考,是不是应该顺势而为?既然是起泡,既然有里热外达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帮助它一下,让它尽快出全。
  

  我给患者用火丹方通常只用三天,三天后要加一些利湿的药,要赶快让它收泡,因为这三天,水泡会出得很多,基本上是要出全的,但一旦结痂,患者会感觉很舒服,疼痛的剧烈程度也会很快缓解。
  

  在中医外科,我们非常重视气血,因为气血的盛衰与皮疹能不能出、能否出全有很大关系,气血盛的患者皮疹很容易出全,气血虚的患者经常会皮疹出了一半好像又回去了,最后也可能都形不成水泡,这样患者的疼痛也会逐渐加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个人比较认同疼痛科的定义:带状疱疹愈后仍有疼痛,并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在治疗上,我们通常是在火丹方和托脓散的基础上,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和性质进行药物的加减应用。
  

  如头面部,常加全蝎蔓荆子、菊花。我们常用的全蝎、蜈蚣,都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个人感觉这些药的止痛效果要好过一些活血化瘀药物。在上肢的,通常加桑枝延胡索。在下肢的,加川牛膝、延胡索、伸筋草
  

  对于瘀血所致刺痛的,加桃仁、红花。对于牵掣痛,加全蝎、黄芪。牵掣痛其实是一种虚性疼痛,我们一般以黄芪补气,托脓散里也有黄芪,全蝎则有舒缓痉挛的作用,用于牵掣痛效果很好。
  

  钝痛和隐痛都是一种虚性表现,钝痛就有气虚血瘀的性质在里面,我们一般以黄芪、当归搭配为主。关于闪电痛,我们认为还是热毒不解,应当加重公英用量,再加穿山龙、延胡索、全蝎。而那种痛感不是特别剧烈的痒痛,则是气血不和加上经络不通,有风在里面,所以会感觉痒,要以驱风、止痒、通经络为主,要在火丹方和托脓散的基础上加乌梢蛇
  

  还有一部分病人会有游走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我们认为是气虚导致气血不能将邪气固于局部,用大剂量黄芪效果比较好。对于属于阳气不足的隐隐作痛或者阴天痛,可用附子振奋阳气,再加黄芪补气。
  

  还有一部分病人夜间痛剧烈影响睡眠的,我们会采取重镇止痛的办法,常用的有磁石、龙骨。急性期的痛以火为主,火要散,要清,要以水灭火,后期的痛以虚为主,这也是个人的一种体会。凡早期的痛我一般会加大蒲公英解毒的力量,后期的痛一般会加大黄芪的用量。
  

  其他疗法
  

  针灸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比如:火针、围针、体针、电针、梅花针,还有放血拔罐耳针埋针。火针通常用于早期,后期止痛较少用。早期用于水泡初起的时候,我们感觉要浅扎,从泡顶垂直下刺,刺到泡的基底稍微往下一点即可,一般是到真皮的乳头层就可以停针,这样能加速水泡的结痂和皮疹的愈合,而且能减轻急性期的疼痛。
  

  围针(围刺)是常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针刺方法,在疾病的早期及后期疼痛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病人有红斑水泡、鲜红的皮疹,一用围针,第二天再看,颜色马上会暗淡下来,就透热外出了,而且这种火热退下去之后,疼痛也随之缓解。
  

  体针就是按照身体的穴位来操作,按照辨证也好,按照经验用穴也好,近治也好远治也好,都可以。我们常选的几个部位:偏于上半身和上肢的,我们会选合谷、外关、还有后溪,偏于下半身的,我们可以选足临泣悬钟、阳辅三个穴位,个人体会这三个穴位的止痛效果比较好。电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接电针仪。
  

  梅花针早期用来泻热,可能会比较痛,特别是在胸胁部位疱疹的两端,也就是胸部和背部,用梅花针把水泡刺破,敲打至轻微出血,然后放上火罐,这也是清热的方法,很像金针王乐亭的做法:刺龙头、刺龙尾,刺完龙头龙尾,再在龙眼放放血,放血后,疼痛会很快缓解,患者会感觉局部非常舒畅。
  

  另外用梅花针是在后期,轻轻敲,用来通络活血,后期没有皮疹痛的时候也可以用梅花针。另外,就是耳针止痛,可以按照对应的部位来操作。再有就是埋针,可以在疼痛部位持续留针,对疼痛有持续的抑制作用。
  

  针对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还有许多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剂,比如川芎茶调散,对于某些偏头疼、舌质淡红苔白、没有明显热象的,用川芎茶调散治疗效果特别好。如果是以血瘀为主的,川芎可以加到40g以上,这是路志正老先生用治血瘀头痛的经验。另外,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腹部后遗神经痛效果也很不错。针对头面部的,还有牵正散,特别是有三联症口眼歪斜的,用牵正散效果很好。另外还有一个好的方子就是补阳还五汤。
  

  大家可能都遇到过手臂的带状疱疹,发作起来疼痛特别厉害,这些病人往往皮疹消除了,手指还是肿的,而且疼痛持续时间特别长。用药过后,很多病人会出现手臂麻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睡眠,这类患者一般都是老年人,用补阳还五汤效果很好。还有一个方子很不错,是《金匮要略》中的大黄附子汤,本来用治寒积腹痛,特别适用于那些虽然皮疹鲜红也有水泡,但舌质暗淡、苔白滑润、有明显寒象但又大便干结的病人。大黄附子汤通便温阳,去除寒积,而且附子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此外,在临床中我们还发现,很多经过西医治疗的病人,可能已经好了一个多月了,但是没有服用过中药的人,虽然舌质是淡的,但舌苔还是偏黄的,所以还是需要清热。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典型病例,这是去年初我们接诊的一位病人,是三叉神经眼支的带状疱疹。大家都知道,三叉神经眼支带状疱疹是最容易遗留神经痛的。这位病人发病一周多来我院治疗,我们给他用阿昔洛韦静滴,同时用中药内服及外用(湿敷中药)。早期红肿用的是野菊花溶液湿敷,红退了就用的马齿苋溶液湿敷,结合外擦炉甘石洗剂,大概七天皮疹就消退了,疼痛也基本消除了。给他用的方子就是以火丹方为基础,加石菖蒲、全蝎、菊花、蔓荆子、延胡索,治疗十多天之后出院,痛感完全消失,而且皮疹恢复得很好,基本没留什么明显的疤痕。由于这位病人是领导干部,当时省内各大医院为他准备了包括中医、西医、中西结合的各种治疗方案,由于我们的治疗效果比较好,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医院的支持。
  

  这个病例给我们的感触是,作为工作在西医院里的中医,有时候必须能拿得出来一些东西,否则很容易被同化掉。【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聚友会”微信群专家的讨论及讲课录音,录音文字由中医书友会志愿者整理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