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刘渡舟:大柴胡汤应用病例解析
返回列表
查看:
254
|
回复:
0
刘渡舟:大柴胡汤应用病例解析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12/5 1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书
友会第81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
刘渡舟
编辑/王超
⊙
校对/Wuyan
I
摘要:
大柴胡汤
既能开肝胆之郁,又能下阳明之实,既治
气分
,又调
血分
。临床上属于肝胆
胃肠
不和,
气血
凝滞不利的病症比较多见,因此,本方常用来治疗多种
急腹症
及一些其他消化道病变,如
急性胆囊炎
、胆石症、急性
胰腺炎
、
溃疡病
穿孔、急性
阑尾炎
或慢性
阑尾
炎急性发作等,只要脉证相符,功效卓著。
临床经验
证明,凡属气火交郁的实
性病
变,其
腹胀
或腹痛往往都比较急迫剧烈,此时就可用
大柴胡
汤治疗,尤其是
疼痛
偏于胁腹两侧者,效果更佳。
PS:回复“大
柴胡
汤”查看
胡希恕
、刘渡舟、
黄煌
谈大柴胡汤的三篇文章。
大柴胡汤的应用病例及解析
(1)高热案
王某,男,57岁。外感后续发高热40℃,持续2天而退。此后
每隔十余日必发一次
,很有规律性。发热时两目昏糊,不
恶寒
,伴心胸痞结,
大便干燥
,小便色黄,舌
苔黄
腻。此邪热伏于
少阳
募原,为“瘅疟”之证。
柴胡9克,
黄芩
9克,
大黄
9克,
枳实
9克,
半夏
9克,
生姜
12克,
白芍
9克,草果3克,
槟榔
3克,
丹皮
9克。
服一剂后,
大便
畅行3次,热退。改方为柴胡、黄芩、
厚朴
、
知母
各9克,大黄、草果、
青皮
各6克,槟榔3克,又服三剂后,余证全消,后追访三个月病证未发。
(2)
自汗
案
潘某,男,48岁。
外感病
后,遗下自汗一证,久治不愈,尤其以深秋季节更为严重。汗出多时,浸透衣被,换衣不迭。伴见
胸闷
,头
目眩
晕且胀等。舌质绛红苔腻,脉弦。
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9克,枳实9克,大黄9克,白芍9克,
生石膏
9克。
服药
二剂后汗出减半,
头胀
眩晕亦减。改方为:柴胡12克,生
石膏
24克,丹皮、白芍各12克,知母、
栀子
各9克,
炙甘草
6克,又服二剂,遂汗止而安。
【解说】汗出一证,有阴虚
阳虚
之分,有在表在里之别
。阳
虚汗
出必伴
心悸
气短
,形寒畏冷;阴虚汗出多伴五
心烦
热,舌红
少苔
。
若属
表邪
,
营卫
失和而汗出,则有
恶风
,
头痛
等证;若属里热,阳明之热外蒸而汗出,则有恶热,蒸蒸发热之苦。唯此少阳病汗出,一般不大引人注意。从此大柴胡汤治自汗案可见,汗出证属于邪在少阳者亦不少见。因此,临床上应多留心于此,方能不废柴胡汤治自汗、
盗汗
之法。
(3)惊狂案
李某,女,20岁。新
产后
20天,因与邻居争吵,气恼之余而发神志之病。精神失常,骂人摔物,或瞋目握拳,口中念念有词,时或叫唱,
烦躁
不安,已有七个昼夜目不交睫。曾服“冬眠灵”等药亦未能奏效。来诊时双目发直,两手躁动无休止。
询知大便数日未解
,左侧腹痛拒按,
恶露
亦停。唇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有力。此气火交郁,兼有瘀滞,肝胃皆实之证。
柴胡12克,大黄9克,枳实9克,半夏9克,生姜9克,
桃仁
12克,
赤芍
10克,丹皮12克,山栀12克,
郁金
10克,
菖蒲
10克,
香附
10克,
陈皮
10克,
竹茹
10克。
服药仅一剂,则泻下黏腻黑色粪便甚多,当夜即能入睡,呼之不醒。逾一昼夜而寤,神志恢复正常,恶露又下。
(4)
鼻衄
案
赵某,女,13岁。患鼻衄不止,伴见大
便秘
结,胸胁苦满,口苦善呕。
舌苔
黄,脉弦滑。肝胃火盛,迫血上行,治宜泻肝胃之火。
柴胡9克,黄芩6克,白芍12克,枳实6克,大黄6克,丹皮12克,
玄参
12克,
牡蛎
12克。
服药一剂,大便畅通而衄止。
(5)
胁痛
案
李某,女,54岁。右胁疼痛,旁及
胃脘
,痛势剧烈难忍,满床乱滚,
大汗淋漓
,只有注射“
杜冷丁
”后才能勉强止痛一时。其人形体肥胖,面颊红赤,口苦泛恶,不能饮食,大便已4天未解,小便黄赤涩痛。舌体红绛,苔根黄腻,脉
沉滑
有力,西医确诊为
胆囊炎
,但不排除胆石症。中医认为病位在肝胆,气火
郁结
,肝气横逆,傍及胃肠,腑气不利,故大便秘结。
六腑
以通为顺,气火交阻凝结,所以疼痛剧烈难忍。
柴胡18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12克,大黄9克,枳实9克,白芍9克,郁金9克,陈皮12克,牡蛎12克。
药煎成后,一剂分温三次服下。一服后痛减;再服后大便通行,心胸得爽,口苦与
恶心
皆除;三服尽则疼痛止。
(6)胃脘痛案
贾某,男,68岁。患
胃溃疡
并发急性
胃穿孔
,胃脘疼痛,呕
吐酸
水,夹杂
咖啡
色物。大便已四日未解,心烦口苦,不进饮食。医院决定做手术,但病人之子恐年迈多险而拒之,转请
中医治疗
。脉弦滑而大,舌苔黄厚而腻。此肝
火郁
于胃中,火邪伤及阴络所致。
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12克,大黄6克,枳实9克,白芍9克,
大枣
4枚。
只服一剂,大便泻下黑色与黏白之物,胃痛骤减,呕吐亦止。然后用益
胃阴
之法调理数剂而安。
(7)心下坚满案
某女工,患心下坚满,短气胸闷,须太息后而舒,心烦恶心。曾多次服用
舒肝
调胃之药,但效果不明显。舌边红,脉沉弦有力。此因肝胆
气郁
,日久化火,兼挟痰饮所致,非大柴胡汤不能克之。
柴胡12克,黄芩6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6克,白芍9克,大黄6克,大枣7枚。
药成后分温三服,尽剂后则坚满诸证皆消。
(8)肠痈案
李某,女,36岁。患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右侧
少腹
疼痛,伴见
低热
不退,胸胁苦满,月经衍期未至,带下极多。舌质绛,苔黄白夹杂,脉沉滑。证属肝胆气郁,湿毒与血相结。
柴胡15克,黄芩6克,大黄9克,枳实9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冬瓜仁30克,苡米30克,
茯苓
30克,
桂枝
6克,
苦参
6克。
服药二剂后,少腹疼止,热退,
月经来潮
,再稍加调理而愈。
【解说】大柴胡汤为仲景群方中开郁
泻火
之第一方,由
小柴胡汤
去
人参
、
甘草
,加大黄、枳实、
芍药
而成。大黄配枳实,已具
承气
之功,以泻阳明实热;芍药配大黄,酸苦涌泄为阴,又能于土中伐木,
平肝
胆之火逆;枳实配芍药,为枳实芍药散,能破气和血。最妙之处在于重用生姜,既能和胃止呕,又能以其辛散上行之性牵制大黄峻猛速下之力,所以具有载药上行以和
胃气
的作用。
综观《
伤寒论
》113方,具有“载药上行”作用的共有六个
方剂
:三物白散,栀子豉汤,
瓜蒂散
,大陷胸丸,调胃
承气汤
及大柴胡汤
。三物白散中用
桔梗
,能引峻攻之品上入至高之分,使之达到攻下
寒实
的作用;栀子豉汤、
瓜蒂
散中用
豆豉
,能轻宣上行,以尽驱胸中之邪;大陷胸丸用
白蜜
,恋硝、黄、
甘遂
之功于上,峻药缓用,以尽下高位之实邪,确有载药上浮之功;调胃承气汤用炙甘草,缓恋硝黄,如船载铁石入江而不沉,所以《长沙方歌括》说“调和胃气炙草功”。
可见,六个方剂
用药
不同,治疗作用亦不同,但其用舟楫之品载药上浮则同,这样,既能尽去邪气,又能顾护
正气
不被峻药所戕伐。
后世医家专以桔梗为舟楫之使,殊不知“载药上浮”有多种形式,决不能以药而论,而应该以证而论,务以契合
病机
,方能得其要领。因病机之差异,上浮之药也是彼此不能代替的。例如桔梗用在三物白散中以作舟楫,非常合拍,如果将其用在瓜蒂散或栀子豉汤中,不但格格不入,无功效可言,反能导致不良作用。又如大陷胸丸用白蜜非常对证,若改用甘草,则与甘遂“相反”而同室操戈,改用桔梗则泻下必速,改用豆豉则必走津助燥。所以,
大柴胡汤中用生姜,既能使大黄之泻下不至于极,又避开少阳病不可下之禁,而使
枢机
畅利。
大柴胡汤既能开肝胆之郁,又能下阳明之实,既治气分,又调血分。临床上属于肝胆胃肠不和,气血凝滞不利的病症比较多见,因此,本方常用来治疗多种急腹症及一些其他消化道病变,
如急性
胆囊
炎,胆石症,急性
胰腺
炎,
溃疡
病穿孔,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等,只要脉证相符,功效卓著。临床经验证明,凡属
气火交郁的实性病变,其腹胀或腹痛往往都比较急迫剧烈,此时就可用大柴胡汤治疗,尤其是疼痛偏于胁腹两侧者,效果更佳。
【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
经方
临证指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中医书友会发表
。
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
:
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