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药不在多,中病即灵
返回列表
查看:
235
|
回复:
0
药不在多,中病即灵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12/8 0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书
友会第81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
俞长荣
编辑/王超
⊙
校对/党卫阁、霜石
I
导读:
“同一病症,用多味药能治好,用少味药也能治好,自当以少味为好。”文中作者分享了几个自己以少味药治复
杂病
的
医案
,值得
学习
。
药不在多
中病
则灵
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遣方
用药
必须精思熟虑,力求精简,有的放矢。
《
伤寒论
》方少则1~2味,多则8~9味,用10味以上的为数极少,如
桂枝汤
、
麻黄汤
、
五苓散
、
小柴胡汤
、
承气汤
、
白虎汤
、
四逆汤
等,均只寥寥几味。由于用药精简,针对性强,所以有显著疗效。《汤头歌诀》中收载历代著名
方剂
三百余首,其药物组成一般也多在十味以内。临床还常见某些危重疑难病症,虽屡经治疗而无效,后改用单
验方
而愈,因此有“单方一味,气死
名医
”之说。说明用药不在多,贵在中病。
我临证用药喜少而精,反对多而杂,一般处方用药4~5味或8~9味,很少超过十味以上。尤喜用
经方
,以其药简而取效捷。
如
栀子
豉汤及其衍方,就是临证常用方剂之一,用治
胃脘
痛、
失眠
、
暑热
及外感高热等病症,确有得心应手之妙。
1976年8月我在长泰巡回医疗期间,曾治一妇女,她在田间劳动,突然全身抖颤不能坐立,十指
拘挛
难以伸直,且自诉
胸膈
痞闷欲吐不得。见其
面赤
无汗,认为冒暑外挟秋凉
卫气
被遏,暑热无从外出,以致
气血
乖违,肢末收引。
方用栀子豉汤加
葱白
,微发其汗,取“轻可去实”之意。
服药
后不及一小时即见效。
又于1983年,治一例肉眼
血尿
七天不止,临证诊为热结
三焦
,迫血妄行。以
豆豉
轻宣,栀子泻三焦之火,再加
荠菜
以凉血。药仅3味,服两剂血尿消失。
又治陈某,胃脘痛十余年,曾因胃出血经某医院动过手术,术后自觉症状未见改善。
疼痛
多于食后加重,痛时牵引腹部,
口干
,食欲较差,
大便
拘急
难解,小便黄如浓茶。外观形体衰瘦,面色淡黄,唇色黯红,舌边红,苔腻微黄。
本例胃脘痛于食后加剧,大便难通,小便色黄,皆属实象,然病历十余年,知非全属有形实邪,半是无形气火为患。盖肝失条达,木
郁化火
,痰饮湿热之邪随而助疟,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拟苦辛宣泄,佐以酸甘化阴法。
方用栀子、豆豉、
黄连
、
木香
、
白芍
、
甘草
六味。服2剂痛止,唯大便通而不畅,偶尔吐水少许,此为肝气得疏,但痰饮与气火搏结未清,气机升降未和,予栀子豉合小陷胸汤(药仅5味)。
服2剂诸症好转,继以香砂六君加黄连,服2剂而安,随访半年未复发。
再如治
小儿暑泻
,我常用的方剂是:
小便不利
,发热不高,用五苓散
利小便
而实大便;若高热
口渴
引饮,用白虎汤以清阳明气热,一般服一二剂即能见效;若无发热或仅
低热
,病情较轻的,用六一散即可。暑泻是
常见病
,以上三方是临床常用方,疗效已属公认,故不赘举例。
用药简,首先要求精,要达到精,就必须在准确运用
四诊
的前提下,找出病变的根本原因,解决其主要矛盾。若片面强调简,而不能针对主要矛盾,也不足取;反之,若不知病本,用药杂乱,就容易犯“猎不知兔,而广络原野,冀能幸中”的毛病。
当然,用药多和少与
医者
的学术渊源,个人经验以及病情不同等因素有关,不必硬性规定。
但同一病症,用多味药能治好,用少味药也能治好,自当以少味为好。
(俞宜年整理)
【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合作网络电台:
喜马拉雅
。
每周更新两次,微信用户可以通过中医书友会订阅号底部菜单主动查看更新。喜马拉雅用户欢迎关注中医书友会电台。
I
版权声明:
本节目文字摘自《南方医话》。
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版权事宜。
I
投稿
:
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